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

“你呀!”

李二嘆了口氣,看薛朗一眼,卻沒多言,轉而說起薛朗的疏奏來,抽出第一份,神情嚴肅:“我想細細聽幼陽解說一下,關於旱災的疏奏。”

“喏。”

薛朗在心裡理了理言辭,道:“近半個月以來,臣經常在城中和城外轉悠,因關中大旱,京城附近流民已越來越多。如此多的流民聚集,對治安、賑災能力等都是一樁巨大的考驗。乾旱是持久的災難,並非幾天或是一月便能解決,朝廷又不能不管治下之民,若是短時間內,開倉放糧以賑災倒還行,若是時日長了,治安、糧食等,當如何調集?壓力太大!況且,今年又有蝗災懸於頭上,更是難上加難。”

李二擰着眉頭,心有慼慼的點頭:“我與朝中衆卿家近日也在朝議此事,蝗災、旱災皆非易事。如今天下戶數,比之前朝文帝時期銳減許多。特別是冀魯豫等地,兵災連綿,劉黑闥兩次作亂,強徵壯勇,十室九空並非虛言。人口戶數關係賦稅,事關天下社稷,值此時機,與民休養生息方是正途,只能輕徭薄賦。可天不與我,旱災、蝗災……還是發生在關中!”

小李真是滿面愁容。關中歷來便是產糧之地,人口衆多,農利、水利設施完善且成熟,關中穩則天下可定。誰知他剛登基就遇上關中大旱,旱災並蝗災,簡直雪上加霜。

“關中絕不能有失!”

小李說得堅決。

薛朗認同的點頭,沉聲道:“確實不能有失,最重要的是,民心還不能亂。只是,但凡大災大難,要完全保證沒任何事情發生,很難。所以,臣的辦法是,與其讓他們生事,不如把他們調集起來做事。反正都是要賑災的,不如以工代賑,有事做,有收入,有奔頭,生活不止於絕望,想來就不敢亂了!至於好吃懶做、藉機生亂的,各地官衙並非擺設,從嚴從重從快的處置,懲罰之,震懾之,想來當不至於出大亂子纔是!”

李二目光灼灼的望着他,道:“細細說說這以工代賑!”

“喏。”

薛朗詳細的解說起自己的疏奏:“臣近日在長安城內查看了一番,環境其實不怎麼好。大臣家還尚可,普通民衆和低級官員的家宅附近,環境堪憂。眼看已是春季,趁着天氣尚不算十分炎熱,昆蟲還不算多的時候,臣建議,修整城中的排水溝。大災之後當防大疫,這一系列的措施和準備當提前做好,若等事臨頭那就來不及了!”

以往,薛朗不怎麼喜歡乘馬車,更不喜歡騎馬,鮮少有外出的時候,即便外出,馬車的布簾多也關着。實在是這長安城雖然是首都,京畿重地,但城中的路面其實還是土路。雨天泥濘,幹天塵土漫天。

在後世,除非是極個別偏遠的山區路面,普通的鄉村和城市的道路,不是柏油路面就是水泥路,鮮少有土路。薛朗這現代長大的,其實略有些潔癖。

另外,長安的佈局,裡坊外牆的水溝,其實是排污的水溝,生活污水便是由這條溝排出。冬天還好,到了夏季,那氣味兒……很是銷魂。

朝中大臣的宅邸附近,排水溝有僕役清理,生活環境還算可以。但普通低級官員和普通百姓乃至貧民區裡,這事兒沒人做,也沒那個意識。

這樣的生活環境,自然各種傳染病滋生,首當其衝的便是瘧疾。一代名臣杜如晦便是死於瘧疾。在這個時代,在最爲繁華的首都長安,瘧疾居然是很普遍的流行疾病。

這些時日,搜腸刮肚的想以前看過的關於長安城旱災和蝗災的事情,方纔想起瘧疾的事情來。恰逢旱災,流民遍佈,薛朗纔想出以工代賑的方式,把長安城內的污水溝清理一下,給污水溝上面通通加一層蓋板。

“……蚊蟲叮咬,其實是很多疾病傳染的主要途徑之一。污水溝裡,有積水,蚊蟲最喜歡在這些地方產卵,臣建議的措施很簡單,加一層蓋板,能有效地杜絕蚊蟲滋生和污水橫流的情況,減少傳染性疾病的爆發!”

薛朗說的很細緻,通俗易懂……就算他想說的專業些,問題他也不會,只能從自己理解的角度給小李解釋。

拜蝗蟲所賜,他已經在皇帝和朝臣中樹立了對昆蟲習性很瞭解的形象,現在對他所說的蚊蟲叮咬會傳染疾病的事情,李二深信不疑——

有個耿直形象還是蠻有用的!

並且,這事兒還有個好處!以李二的精明自然也能想到——

整頓京城的衛生環境,實乃德政一樁!值此非常之時,李二其實很需要德政來彰顯一下,不然,連綿天災之下,他又是殺兄奪位登基的,被人說德不堪位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薛朗的這個以工代賑有着一整套的計劃,爲了這個計劃,他半個月之內跑了許多地方,長安城內幾乎是跑遍了。

他的計劃很龐大,首先是把所有流民集中起來,登記所有人的特長,然後按照特長、技能分派人手,但凡青壯,皆需以勞務換取賑災物資,不拘衣食。直接賑災的糧食,朝廷優先照顧老弱病殘。

調集朝廷各部的力量,上至三省六部九寺五監,下至太醫署等,全都要行動起來。朝廷也可以接受私人捐贈,捐贈者皆記錄名冊,刻功德碑。只是,所有的捐贈物資,需由朝廷統一調配,不禁私人賑災,只是,私人賑災也須聽從朝廷調度。

大部分措施都是薛朗學後世現代賑災的流程和措施,只是調整了某些不適應這個時代的措施。這種時候,就現出古代的好處來,起碼,官服擁有絕對的權力,措施施展、管制效果比現代好,現代資訊太發達了,有好處,也有壞處。起碼,大災面前,滿天飛的各種謠言就是拖後腿的東西,實在百弊而無一利。

李二是個果斷的人,聽明白了薛朗的計劃,便直接下令:“傳三省六部九寺五監所有朝臣進宮議事。”

“喏。”

宮人飛奔而去。

即便今日不是休沐日,要集合所有部門的官員議事,也需要一段時間。趁着等人的功夫,李二拍拍另外一份疏奏,道:“賑災的疏奏準了,細節與分派待衆卿家進宮之後再細論,趁此空閒,幼陽且細細說說這報紙又是何物!”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七卷_第553章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
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86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293章 年來了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七卷_第553章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三卷_第164章 忍讓一二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