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

長嚎從街口,語調又急又慘,似是十分急迫,又是夾雜着悲憤,並不單純是慘叫。秦王疑惑的看了一眼,不過沒有看到人,正要舉步繼續走——

“救命啊!救……啊!”

還是那道聲音,突然喊叫起來,才喊了一聲,聲音便戛然而止,又突兀,又古怪。

秦王沉聲換了一句:“阿莫,去看看。”

“喏。”

阿莫快步而去。姜府尹眉頭一凝,道:“許捕頭,你也去看看。”

“喏。”

兩方人馬快步奔過去——

街口處的拐角,兩個壯漢一左一右的扶持着一個衣衫襤褸、補丁壓補丁的人往城門方向走。前後還各走着一個壯漢,看打扮,頗像街上的遊俠兒。

“前面的人,站住!”

阿莫示意許捕頭先開口,就算他是秦王的親隨,許捕頭只是一介小吏,由他出面也比他合適,阿莫知道分寸。

那幾人互相對望一眼,扭頭看了一眼,見有衙役圍過來,突然把扶着的人往牆便一扔,撒腿就跑。

這下,傻子都知道有鬼了!阿莫連忙道:“我留下查看,勞煩許捕頭去追人!”

阿莫說得客氣,許捕頭哪裡敢拒絕,應了一聲後,面容一肅,下令:“追!”

“喏!”

衙役們四散開,兩人一個方向,十分有經驗追出去。許捕頭沒跟上,而是留下,叫來兩個人,把那個被推向牆角的人帶過來——

此時纔看到正面,那人還是年輕人,看年紀約莫二十來歲,皮膚黝黑,人長得精瘦,看手腳應是慣於勞作的人,被帶過來的時候,情不自禁的抖成一團。

“草民見過官爺,敢問官爺是哪個衙門的官爺?”

雖則發抖,聲音也透着一股虛,但還是堅持又敬又懼的把話問完。他問的是許捕頭,許捕頭穿着官服,阿莫穿着便服,自然是先問官服的。

許捕頭看阿莫一眼,阿莫微不可查的點點頭,許捕頭連忙道:“吾乃長安府尹馭下捕頭,

你是何人?剛纔爲何被人挾持?速速道來!”

習慣性的嚇了那人一句,那人被嚇得一抖,直接癱坐到地上去了,先是一驚,旋即歡喜的爬過來跪倒磕頭,一聲長嚎:“求求官爺,草民要告狀!請官爺爲草民做主啊!”

許捕頭皺起眉頭:“哭甚子哭!想告狀,可有訴狀?若有訴狀,自可帶你過去府尹處告狀。”

哭得悽悽慘慘的年輕人哭聲立即戛然而止,抽噎着問道:“還……還要訴狀?”

許捕頭都氣樂了:“當然要訴狀,無有訴狀,你告甚子狀?”

年輕人傻眼,哭得滿臉鼻涕眼淚的臉,滿臉的倉惶之色,又撲倒在地:“草民不知……告狀還需要訴狀,草民所告之人勢大,草民已是家破人亡,草民是偷跑出來的,剛纔若不是官爺來得及時,只怕又要被仇家帶走,哪裡……哪裡找訴狀去!嗚嗚嗚……”

說到悲傷處,嗚嗚咽咽的又哭起來。許捕頭見多了這樣的苦主,心中雖不耐,但還是耐着性子指點道:“告狀便需有訴狀,此乃律法所定,無有訴狀,府尹怎生接你的告訴?速去找人代寫去!”

年輕人眼含希冀,小聲問道:“官爺,找人代寫,可要收錢財?”

“自是要收。”

“啊!”

年輕人一聲痛叫,竟直接暈過去了!

許捕頭傻眼,正要喊衙役扶人,阿莫機警,直接上前一步,伸出手指按在年輕人人中上,年輕人一痛,緩緩睜眼醒過來,然眼神卻無半分生趣,滿眼絕望之色。

阿莫看他醒來,直接吩咐左右:“去找個醫生來。“

“喏!”

聽到要去找醫生,年輕人昏暗的神情微微一動,眼含感激的看阿莫一眼,低聲道:“多謝恩人,無須爲吳三破費,吳三不過是個家破人亡的孤苦鬼,請醫生也無用,我……我也不想活了,莫不如讓我死了好!”

說着,竟抱頭痛哭起來。阿莫和聲道:“小兄弟年紀輕輕,再有天大的難事,也不該如此纔是。身體髮膚,受之父

母,豈可輕易損傷,對否?我在這長安城內,尚有幾分薄面,小兄弟有何難事,不如說與我聽聽如何?所謂路不平有人踩,小兄弟若是有冤屈,我尚有幾分家財,資助小兄弟請人寫訴狀是足夠的。”

“真……真的 ?恩人要資助我請人寫訴狀?”

年輕人絕望之色稍減,滿懷期望的看着阿莫,阿莫鄭重的點頭,年輕人又跪下,阿莫向左右使了個眼色,立即有人把他扶起來。阿莫道:“我們過去那邊說如何?”

“嗯嗯!聽恩人的。”

絕望之下乍然有人相助,年輕人就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般,也顧不得辨別真假,只想緊緊地抓住,不用阿莫問便竹筒倒豆子般倒出來——

這年輕人看面相便知是個憨厚老實的後生,來長安府衙告狀怕是他這輩子做過最有勇氣的事情,絕望之下,倉惶失了主張,這下被阿莫溫言安慰幾句,就像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的稻草一般,緊緊抓住,再不肯放開,內心的惶恐和壓力早已壓得他快承受不住,他需要一個宣泄的渠道,可因爲老實憨厚的性情,不敢做什麼出格的事情,現在有人想聽他訴說,哪裡還能忍得住!

阿莫能做秦王的親隨,自然是個人精,即便年輕人因表達能力有限,說得顛三倒四的,他也用十足的耐心,引導着少年把前因後果全都說了出來——

“小兄弟,你所說之事,我已盡知,放心,此事我會找人幫你,訴狀一事也無需擔心,我找人幫你寫。小兄弟想必又飢又乏,且去我們府中用些膳食,明日,我便使人來替小兄弟寫訴狀!”

“這……這如何使得?”

年輕人即便再沒有社會經驗,此時也有些不安。阿莫溫聲道:“使得,如何使不得?路不平有人踩,這天下乃是聖人的天下,聖人英明,定不會讓人平白蒙冤。”

“哎!”

年輕人被人扶走,阿莫剛纔還算和藹的表情立即一沉,朝許捕頭點點頭,轉身便向長安府衙去——

此時,薛朗正在果園裡與平陽公主摘櫻桃。

(本章完)

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
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二卷_第135章 熱鬧的夜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三卷_第248章 暴露了?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七卷_請假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二卷_第122章 神醫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