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498章 到達

“快到越州了吧?”

波光瀲灩,天氣晴好。平陽公主從船艙裡出來,薛朗曾對她說過,多曬太陽好,補鈣。雖然不知那勞什子鈣是何物,薛朗也解說的不甚清楚,但多聽聽他的,想來是無甚錯處的。

想起薛朗,平陽公主的眼神不禁柔和了幾分,淡淡地問初雪。初雪低聲道:“按照行船速度,明日天明時分便能到越州鏡湖,聽說,駙馬便住在鏡湖邊的小漁村。”

平陽公主點點頭,臉上雖無笑容,但可察覺到神情的愉悅:“明日便到嗎?甚好!試想幼陽清晨起來,鍛鍊完畢看到我等的船,不知是被嚇一跳還是驚喜不已呢?”

初雪“噗嗤”一笑,道:“奴婢以爲,駙馬當先驚後喜。”

平陽公主莞爾,道:“言之有理!父親總說幼陽是呆女婿,如此看來,他定然以爲我猶在京師,待明日見到我時,反應當有些意思,啊,不禁有幾分期待。”

這壞心眼的促狹樣子!

初雪心裡默默地有些同情駙馬,希望以後駙馬引以爲戒,再不要惹娘子生氣,不然,這般驚嚇大於驚喜之事,只怕還會再經歷。

主僕倆兒在這裡閒話,因長時間坐船而有些萎頓的饅頭,慢慢地從船艙裡爬上來,啪嘰一下,臥倒甲板上,本來就苦大仇深的狗臉,看着更增加了幾分憂鬱。

平陽公主見狀,走了過去,問道:“饅頭,明日便能見到你的主人,不用再乘船了!”

饅頭的表情,清晰可見的驚喜,飛快的扭頭看着平陽公主,尾巴搖了搖,似是在問可是當真。這靈性的樣子,讓平陽公主不禁一笑,頷首道:“不騙你!”

饅頭直接從甲板上躥了起來,仰頭對着太陽就是一聲長長的“嗷嗚”,嚎叫聲雖有些滲人,但平陽公主知道這定然是歡喜的嚎叫。

在船艙裡的包子、油條、豆漿和紅太狼,聽到這聲嚎叫,全都跑了出來,排排蹲坐在船頭,跟饅頭一起,“嗷嗚”、“嗷嗚”的嚎叫。

平陽公主笑看着,笑而不語——

幼陽居然在府裡偷偷養了一隻狼,若不是這次想把饅頭它們帶去越州陪他,只怕她都不會知道,真是做得好一手保密功夫。平陽公主不禁有些磨牙。

初雪悄悄覬眼,狀似無意的開口道:“說來,駙馬在越州竟然是以畫技聞名,奴婢真真是想不到,好想看看駙馬如今之畫技,比之在長安時如何。”

平陽公主瞭然的看初雪一眼,初雪立即躬身行禮,做討饒狀,平陽公主這才道:“幼陽的畫技本就獨特,我與他成親當日,他用來換大鵝的畫作,畫意已然略有所成,尚有些澀、頓之感,想來到越州之後,應是一日好過一日,進步非凡,不然,定然難以被吳地推崇。”

初雪不解的問道:“莫不是吳地與別處不同,娘子爲何竟如此推崇?”

平陽公主道:“你不曾習過畫技,自然不知吳地文風頗盛,出過好幾個畫道大家,前朝鄭法士、董伯仁等皆出自吳地,畫技爲一時之選,可稱大家。”

主僕倆兒說了一陣話,嬤嬤從船艙裡出來,道:“小娘子,外面風大,還是到艙裡歇歇罷。”

平陽公主點點頭,轉身折返船艙。

船平穩的在江面上行駛着,江南地界,水系發達,水流也較之黃河平緩,乘船較之陸路便舒適了許多,加之懷孕嗜睡,平陽公主一夜安眠,清晨較之往日,醒得早了些,天光剛亮透,迎着朝陽,就着僕人暮雪端上來的溫水洗漱後,問道:“可到鏡湖了?”

初雪答道:“奴婢剛纔去問過水手,還有半個時辰的路程。”

平陽公主神情隱現歡喜,道:“豈不是就快見到幼陽也?”

初雪笑道:“恭喜娘子與駙馬一家團聚。”

嬤嬤笑着叱責道:“不會說話的妮子!應當說恭喜娘子與小主人將與駙馬一家團聚。”

初雪恍然,認錯道:“嬤嬤所言甚是,奴婢居然忘記小主人,真真該打!”

嬤嬤與初雪的這番作態,逗笑了平陽公主,淺笑着摸摸已然鼓起的腹部,眼神望着遠方,頷首笑道:“對呀,我們就快一家團聚也!寶寶,你就要見到耶耶了,可歡喜?”

腹中的小寶寶似有感應,踹了她肚皮一下,惹來公主殿下充滿慈愛的一笑。一船人言笑晏晏,歡歡喜喜的向越州去。

短短半個時辰的路途,若是往日,平陽公主定不會如何激動,但今日卻覺得有些難耐,嬤嬤在一旁似乎也很激動,手無措的動

來動去,忍不住來回走了兩趟,平陽公主不語,倒是初雪笑了起來:“嬤嬤,往日看您對駙馬諸多挑剔,爲何今日似是難以抑制激動之情?”

嬤嬤聞言腳步一頓,白了她一眼,嗔道:“小蹄子胡說什麼!往日我那是督促,哪裡是挑剔!”

卻不解說爲什麼今日這般激動。倒是平陽公主知曉她的性情,笑道:“叫我看來,嬤嬤往日待駙馬以嚴,確是督促之意,乃是因我之故;今日難抑激動之情,也是因我之故,有勞嬤嬤爲我操心了。”

嬤嬤眼眶不禁一紅,雖語氣哽咽,神情卻見歡喜:“小娘子明白老奴之心,老奴這心便無有白費。”

平陽公主起身,拍了拍嬤嬤的手背,一切盡在不言中。經過這一出,倒是沖淡了衆人的激動,半個時辰的路途,也不再如剛纔那般難熬。

“稟殿下,船已進入鏡湖,駙馬居處的水道淺且窄,大船進不去。”

平陽公主頷首,道:“無妨,乘轎行一段便是。”

說完,讓船開到鏡湖邊的碼頭處,坐上一乘軟轎,從陸路進四水村。嬤嬤與初雪走在轎邊相陪,暮雪、立雪幾個留下整理隨船而來的行李,監督人搬過去。

這會兒,四水村的村民們或已去田裡幹活兒,或已出海打漁,村裡只有老幼在家。平陽公主一乘小轎,低調的進村,跟隨而來的部曲和護衛多留在船上,帶的人並不多。

然而就算是這樣的低調,也驚動了村裡的人,紛紛出來看熱鬧,看轎子朝村那頭的薛家郎君家去,又有些瞭然,紛紛把自家好奇的頑童強拉回去——

村長說了,那位薛郎君來歷神秘,斷不可看他家的熱鬧。

“娘子,到了!”

平陽公主一行到得薛朗住處的大門口,看那比之長安城內府邸大門簡直可以說極度簡陋的門扉,平陽公主不禁淡淡一笑,親手推開門扉往裡走,走過寬敞的外院院子,剛進內門,便聽到一陣悲痛的哭聲——

平陽公主不禁一愣,表情雖未變,但腳步卻加快了許多,快步進去,就見內院的房檐下,好幾攤殷紅的血跡!

血跡一路向裡,看着竟像是臥房的方向!平陽公主悚然一驚,情不自禁地大叫了一聲:“幼陽!”

(本章完)

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四卷_請假條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
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三卷_第182章 長安裡坊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卷_第520章 兩難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三卷_第233章 戰歇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四卷_請假條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60章 論腹黑的闊怕之處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四卷_第389章 著書立傳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議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