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

“哈哈哈,定是朕讓賢婿掛求子幡之功勞!”

太醫來號脈的結果,果然是有孕了!剛剛月餘,滑脈時有時無,若不是來的太醫是精通婦人科的聖手,只怕是號不出來的。

薛朗同樣喜滋滋地,不過,對聖人說功勞是求子幡的,他堅決不同意,明明是他夠“努力”的成果!

但是,看看聖人高興得滿面紅光,又想想公主殿下肚子裡現在還是顆胚胎,啥都看不出來的樣子,薛朗決定忍了,自己也咧着嘴跟着傻笑。

聖人滿意的看薛朗一眼,道:“賢婿總算無有辜負吾之期望,還算努力!”

薛朗笑嘻嘻地應道:“多謝岳父大人肯定,小婿定當再接再厲!”

翁婿兩個高興壞了,說話嘴上都沒個把門兒的了,聽得平陽公主又羞又惱,忍不住嬌嗔:“耶耶!”

叫完了,帶着羞惱之色的瞪薛朗一眼。薛朗被這一眼瞪得立即精神了,趕緊閉口不言,不過,臉上的笑容卻止都止不住!

聖人笑吟吟的摸着鬍鬚道:“我兒好好養胎,這一胎不拘男女,也算有後,你阿孃於九泉之下,也當告慰。我兒終身有靠,爲父百年之後也有顏面見你阿孃也!”

真真是一片慈父心腸!

平陽公主這樣心志堅韌的人,也瞬間紅了眼眶:“耶耶!”

“哭甚子!這是喜事,當歡顏纔對!來,笑一個,莫哭!”

平陽公主含淚勉強笑了一個,惹來父親的慈祥笑容和殷殷囑咐。

不止平陽公主,連薛朗也聽得十分感動。還是那句話,聖人或許有缺點,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好,但是,對平陽公主來說,他是個好父親!

薛朗一開始是挺高興的,不過,等要出宮的時候,平陽公主被聖人留在宮裡,就他一人被踢出宮的時候,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聖人倒是理直氣壯:“古來便有留在孃家安胎之習俗,賢婿何故大驚小怪?”

薛朗目瞪口呆的看着理直氣壯的聖人,道:“這媳婦兒剛有身孕,便把女婿扔到一旁,哪裡來的道理?難道不應該是這樣一樁大喜事兒,應該讓小兩口回家關起門一起偷偷高興一下嗎?過河拆橋,小婿不服!”

聖人輕

蔑的看他一眼:“誰管你服不服,道理便是如此!”

薛朗還待據理力爭,旁邊平陽公主輕輕扯了他衣袖一下,低聲道:“確有習俗,不過,我只在宮裡 待三天,三日後,我便回去,幼陽且稍待。”

三天啊,雖然不捨得,不過,三天的話,薛朗決定忍了!不過,還是神情懨懨,近乎三步兩回頭的出宮而去,邊走還邊忍不住交代:“你不在,我就不去公主府住了,我回我的國公府去,三天一到就趕緊回來哦!”

平陽公主脣邊帶笑,眼中泛柔的看着他,揮手道:“郎君快回吧,宮門將下鑰,莫要誤了時辰。”

薛朗點點頭,卻沒動腳步,雙眼看着他的公主,萬分不捨。平陽公主輕輕一笑,上前一步,寬慰的拍拍他的手,柔聲道:“快回吧!”

薛朗還是有些捨不得,不過,也知道他不方便留在宮裡,嘆了口氣,才邁動沉重的步伐——

作爲父親,他其實也蠻高興的!只是,這樣高興的時刻,卻要被與心愛的人分開……啊!果然還是不服啊!

“郎君!”

走了兩步,平陽公主突然開口喚了他一聲,薛朗高興地轉身:“建瓴你也捨不得我對不對?”

平陽公主點點頭,欲言又止。薛朗頗覺奇怪:“怎麼?有什麼話想對我說的?說吧,我聽着呢,不着急回去,宮門下鑰還有一會兒,我待會兒跑兩步趕一趕就行!”

平陽公主看着薛朗,眼中似有情緒翻滾,薛朗待細看,便已恢復平靜,就聽平陽公主道:“爲妻如今已有身孕,諸多不便,郎君若……我身邊之侍女,可擇其一侍奉郎君。若是郎君看不上婢女,也可尋合適之良家子入府。”

薛朗還以爲聽錯了,掏掏耳朵:“建瓴你剛纔說什麼?”

平陽公主語氣如常的複述一遍,薛朗直接聽傻了,苦笑起來,道:“這個問題,等你回家我們再談,這裡不是方便敘話的地方,好嗎?”

平陽公主頷首,道:“郎君快回吧!”

薛朗點點頭,嘆了口氣,轉身走人——

平陽公主的意思,薛朗聽懂了!他研究過唐朝現行的律法,婢女、妓女等身在賤籍的女子,不僅不能當妻子娶,連納爲妾室都

不行。所謂同色當婚,良賤之間的差別,深如溝壑。就算是納妾,也必須是良家子。否則,便是犯法的。

總的來說,社會還是男權社會。妻子懷孕,爲了解決生理上的問題,睡一下婢女或是納妾室,都不犯法。妻子也不會因爲這樣的事情對丈夫做什麼太過分的事情,最多就是把這些被睡的打殺了,唔……正室打殺一二個婢女或是妾室,算不得大事情,官府一般只輕飄飄地罰一下便算了。

從政府官方來說,政府支持的嫡庶分明的正統。所以,某些小說裡,主角穿成庶子,被父親漠視,被家僕欺負什麼的,是很正常事情。端看這主角穿的是婢生子還是妾生子,這是有本質區別的。

不過,薛朗不是本地土著,卻沒有這樣睡妻子以外的女人的打算。非是他僞君子或是沒有正常需求,薛朗只是爲人比較務實,他沒有本地土著漠視庶子的習慣,也沒有把庶子視爲妖孽的觀念,都是自己孩子,他只怕會忍不住心軟。何況,他心裡愛着公主,目前只打算與公主有子嗣,旁的女人……還是算了罷!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嫡庶不分,亂家之源!既然做不到,那就不要給自己一開始就犯錯的機會。

薛朗是正常的男人,看見美女,也會情不自禁的多看兩眼,也會面對各種誘惑,但是,作爲一個成熟理智的男人,應該明白什麼誘惑不能動心。放縱自己的慾望容易,但是,因此而導致的後果,捫心自問,能承擔嗎?

可別到最後弄出不好的後果了,又學某大哥似的,拉全天下的男人墊背!明明事實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犯錯後卻推卸責任,何必說的那麼無辜!難道當初爬上牀的時候,是別人綁你上去的嗎?

對這種人,薛朗只有一句媽賣批迴之!作爲一個男人,敢做就要敢承擔,做了卻不敢承擔,到處找藉口推諉責任的,不用客氣,呸他一口斷交便是。

因爲這樣的人,連一點兒擔當都沒有,遇事只會下意識的推人背鍋,誰知哪一天你會不會成爲替他背鍋的不二人選呢?並且,沒有責任心的人,是做不好事情的!

所以,薛朗出宮之後,直接回了自己的國公府,洗個熱水澡,回臥室抱着被子沉眠。美婢……還是別逗了!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六卷_請假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四卷_請假條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七卷_第553章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
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六卷_請假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四卷_請假條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三卷_第240章節 太子到來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六卷_第525章 遠慮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第七卷_第553章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