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

暈船的饅頭,在回程的時候,竟然神奇的不暈船了!

第一天上船的時候,還有些懨懨的,船走了一個時辰後,似乎沒什麼不舒服的地方,饅頭試探着在船上活動了一下,再沒有什麼那種讓它討厭的感覺。

饅頭激動得一聲“嗷嗚”,跑進薛朗的船艙,迎着薛朗驚愕的臉撲過去,拼命地舔主人的臉。

饅頭很少有這種激動的時候,薛朗在驚訝過後,倒是開心得大笑,一邊使力的按饅頭亂動的腦袋,一邊開心的大叫:“好了,好了!這是怎麼這麼高興的?”

饅頭自然不會回答,不過,一直關注饅頭是否難受的薛朗自然也看出來了,饅頭不暈船了!它居然適應了船上的生活。

這真是再好沒有的消息了!這算是回程順利的先兆嗎?

不知是不是心理因素的關係,行路總覺得去的時候路途無比漫長,等回程的時候,卻莫名覺得回程短了,走得快了。

來的時候是逆渭水而上,回程是順渭水而下,行船速度自然比來時快些。汾水路程短,雖然逆流而上,倒也影響不大。

走完水路,輕車快馬,比之來時怕顛壞紅薯的慢行相比,自然快了許多。早晚太陽不烈的時候,薛朗騎自行車跟着走,護衛們自然就可以驅馬慢跑,來時走了好多天的陸路,竟然三天就跑完了。

路上趕了一小段,待他們到達葦澤縣境內的第一個驛站的時候,恰好天黑透。孫昌快馬先到達,已然讓驛丞準備好熱水。今天且在驛站休息一晚,明天就能回到葦澤關。

“大郎!”

薛朗剛進去,門內便迎出來兩個人,一男一女,是萬福和臘梅。萬福一臉憨憨地笑,神情頗爲激動,臘梅眼裡居然還有淚水,顯然見到久別的主人,激動地。

薛朗也很驚訝,很自覺地站着讓臘梅給他撣塵土,問道:“你們怎麼來了?怎麼在這裡呢?”

臘梅一邊撣塵,一邊回答道:“回大郎,是殿下讓我們來的。殿下說,大郎身邊如今只跟着長儉,大郎旅途勞累,讓奴婢過來等候,讓大郎好好休息一晚。”

“殿下有心了。”

被人照顧習慣了,去的時候有荷香,還不覺得如何。回來的時候只有長

儉,長儉一個男的,做事算是謹慎細心,然則有些貼身伺候的活兒,他做的就沒荷香、臘梅做的好。

給薛朗撣塵完畢,臘梅又勤手快腳的給江臨也弄了一下,然後張羅着讓二人去沐浴更衣——

趕路還不覺得,洗了個熱水澡放鬆肌肉後,才察覺到渾身的痠疼,以及滿身的疲憊。

“大郎,奴婢可能進來了?”

敲門聲響起,臘梅的聲音在外面請示道。薛朗自己已鬆鬆的穿了一身乾淨的衣裳,自然讓荷香進來。

荷香手裡端着一個托盤,托盤上是一壺熱茶:“大郎,喝茶。這是殿下賜下的人蔘菊花茶,大郎多喝些,以解疲勞。”

“嗯。阿臨那裡送去了嗎?”

“回大郎,奴婢先前已給二郎送了一壺去。”

薛朗點點頭,先讓臘梅給他整理好衣裳,方纔坐到木樓板上,一邊喝茶,一邊讓讓臘梅給他擦頭髮。

臘梅一邊擦一邊感嘆:“大郎離家時,髮長盈肩,如今又長了半尺餘,待入冬,大郎的頭髮可梳髮髻矣。”

薛朗笑道:“葦澤關如今一切都好嗎?”

“自是好的。殿下晉封安國平陽公主和大郎晉封郡公的詔令傳到葦澤關,大家都很歡喜哩。”

臘梅不是多嘴的人,幾乎是薛朗問一句,她答一句,言辭很是空泛,半句不涉及平陽公主。

薛朗暗自點頭,臘梅這般有原則,待她先前的主人也不忘本,想來待他這個現在的主人,也會是一般的。

臘梅的到來,簡直是薛朗整個歸途中最舒服的一天。所有喜歡的、習慣的,全都讓臘梅給安排妥當。

或許是熱水澡讓人放鬆,這一晚,薛朗住在驛站裡,也睡得蠻好的。清晨醒來,只覺得神清氣爽。

天都沒亮大家就啓程,薛朗坐在萬福驅趕的馬車裡,沒再騎自行車,怕弄髒衣裳。許是許久未乘坐過萬福驅趕的馬車,竟覺得無有往日的顛簸。行到最後,薛朗倒嫌棄起馬車的慢來,也或是歸心似箭的緣故。

走了大半天,午時過後,終於到達葦澤關附近。前方探路的孫昌,驅馬過來:“稟薛諮議,公主殿下帶着府中上下於十里處迎接薛諮議榮歸。”

薛朗

本來在馬車裡斜靠着眯眼打瞌睡,聽到這句稟報,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孫昌又重複報了一遍。

竟然迎出十里!

這是平陽公主對薛朗的肯定和嘉獎!

這下,薛朗瞌睡全醒了,一激靈翻起來,二話不說趕緊叫臘梅幫他整理衣冠,一邊問外面的孫昌:“我們的隊伍距離迎接的人羣還有多遠?”

孫昌道:“不足半里。”

薛朗表示知道了,整理好衣冠,直接跳下馬車,步行。轉個彎後,就看到旗幟飄揚,人羣如織,代表平陽公主的儀仗、旗幟全都立起,平陽公主一身素雅的綢衣,沒穿甲冑,身後跟着的官員們,全都穿着長袍大袖的禮服。

隔太遠看不清公主殿下臉上的表情,遠遠看着平陽公主的衣着,薛朗的思路很是清奇,這會兒居然還有心思恍然大悟——

平陽公主往日的打扮皆以素雅爲主,黑色、白色,或是今日這般穿身銀白的綢衣,就沒一件亮眼的衣裳。頭髮的大力也十分簡單,要麼做男裝打扮,要麼就是戴些銀的或是羊脂玉、白玉的首飾。

原以爲公主這樣的打扮,是因爲喜好和低調,也或許是因爲手裡多是一羣男的,所以打扮低調些。從未想過竟然是因爲公主殿下是寡居的緣故!

薛朗不由想起祥林嫂的一句名言——

我真傻!真的!

府中不談論公主殿下寡居,那是府中規矩嚴,僕從哪裡有妄議主人的道理,屬下爲了表示對上司的尊重,自然也不會多加議論。然則公主殿下的裝扮已經表明寡居的身份,唯有他這個外來戶,不瞭解唐朝的風俗民情,竟然一無所知。以至今在長安知道時候才覺得被扔了個炸彈!

如果上前去問問公主——

公主,你的駙馬柴紹呢?還有兩個不孝子柴令武、柴哲威呢?

“薛諮議?”

見薛朗就傻傻的坐在車轅上不動彈,孫昌忍不住叫了他一聲。薛朗連忙應了一聲,收拾心情,道:“許久未見公主與諸位同僚,有些激動。”

“薛諮議,請領頭先行。”

薛朗點點頭,迎着平陽公主一行人,大步而去。

(本章完)

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
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四卷_第333章 來,學才藝吧!第四卷_第354章 農曆三月三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一卷_第17章 獻“寶”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一卷_第14章 古代的單身宿舍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二卷_第53章 試犁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四卷_第395章 靈光一閃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四卷_第282章 錢啊錢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二卷_第82章 論軍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三卷_第156章 驛館等宣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