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

暈船的饅頭,在回程的時候,竟然神奇的不暈船了!

第一天上船的時候,還有些懨懨的,船走了一個時辰後,似乎沒什麼不舒服的地方,饅頭試探着在船上活動了一下,再沒有什麼那種讓它討厭的感覺。

饅頭激動得一聲“嗷嗚”,跑進薛朗的船艙,迎着薛朗驚愕的臉撲過去,拼命地舔主人的臉。

饅頭很少有這種激動的時候,薛朗在驚訝過後,倒是開心得大笑,一邊使力的按饅頭亂動的腦袋,一邊開心的大叫:“好了,好了!這是怎麼這麼高興的?”

饅頭自然不會回答,不過,一直關注饅頭是否難受的薛朗自然也看出來了,饅頭不暈船了!它居然適應了船上的生活。

這真是再好沒有的消息了!這算是回程順利的先兆嗎?

不知是不是心理因素的關係,行路總覺得去的時候路途無比漫長,等回程的時候,卻莫名覺得回程短了,走得快了。

來的時候是逆渭水而上,回程是順渭水而下,行船速度自然比來時快些。汾水路程短,雖然逆流而上,倒也影響不大。

走完水路,輕車快馬,比之來時怕顛壞紅薯的慢行相比,自然快了許多。早晚太陽不烈的時候,薛朗騎自行車跟着走,護衛們自然就可以驅馬慢跑,來時走了好多天的陸路,竟然三天就跑完了。

路上趕了一小段,待他們到達葦澤縣境內的第一個驛站的時候,恰好天黑透。孫昌快馬先到達,已然讓驛丞準備好熱水。今天且在驛站休息一晚,明天就能回到葦澤關。

“大郎!”

薛朗剛進去,門內便迎出來兩個人,一男一女,是萬福和臘梅。萬福一臉憨憨地笑,神情頗爲激動,臘梅眼裡居然還有淚水,顯然見到久別的主人,激動地。

薛朗也很驚訝,很自覺地站着讓臘梅給他撣塵土,問道:“你們怎麼來了?怎麼在這裡呢?”

臘梅一邊撣塵,一邊回答道:“回大郎,是殿下讓我們來的。殿下說,大郎身邊如今只跟着長儉,大郎旅途勞累,讓奴婢過來等候,讓大郎好好休息一晚。”

“殿下有心了。”

被人照顧習慣了,去的時候有荷香,還不覺得如何。回來的時候只有長

儉,長儉一個男的,做事算是謹慎細心,然則有些貼身伺候的活兒,他做的就沒荷香、臘梅做的好。

給薛朗撣塵完畢,臘梅又勤手快腳的給江臨也弄了一下,然後張羅着讓二人去沐浴更衣——

趕路還不覺得,洗了個熱水澡放鬆肌肉後,才察覺到渾身的痠疼,以及滿身的疲憊。

“大郎,奴婢可能進來了?”

敲門聲響起,臘梅的聲音在外面請示道。薛朗自己已鬆鬆的穿了一身乾淨的衣裳,自然讓荷香進來。

荷香手裡端着一個托盤,托盤上是一壺熱茶:“大郎,喝茶。這是殿下賜下的人蔘菊花茶,大郎多喝些,以解疲勞。”

“嗯。阿臨那裡送去了嗎?”

“回大郎,奴婢先前已給二郎送了一壺去。”

薛朗點點頭,先讓臘梅給他整理好衣裳,方纔坐到木樓板上,一邊喝茶,一邊讓讓臘梅給他擦頭髮。

臘梅一邊擦一邊感嘆:“大郎離家時,髮長盈肩,如今又長了半尺餘,待入冬,大郎的頭髮可梳髮髻矣。”

薛朗笑道:“葦澤關如今一切都好嗎?”

“自是好的。殿下晉封安國平陽公主和大郎晉封郡公的詔令傳到葦澤關,大家都很歡喜哩。”

臘梅不是多嘴的人,幾乎是薛朗問一句,她答一句,言辭很是空泛,半句不涉及平陽公主。

薛朗暗自點頭,臘梅這般有原則,待她先前的主人也不忘本,想來待他這個現在的主人,也會是一般的。

臘梅的到來,簡直是薛朗整個歸途中最舒服的一天。所有喜歡的、習慣的,全都讓臘梅給安排妥當。

或許是熱水澡讓人放鬆,這一晚,薛朗住在驛站裡,也睡得蠻好的。清晨醒來,只覺得神清氣爽。

天都沒亮大家就啓程,薛朗坐在萬福驅趕的馬車裡,沒再騎自行車,怕弄髒衣裳。許是許久未乘坐過萬福驅趕的馬車,竟覺得無有往日的顛簸。行到最後,薛朗倒嫌棄起馬車的慢來,也或是歸心似箭的緣故。

走了大半天,午時過後,終於到達葦澤關附近。前方探路的孫昌,驅馬過來:“稟薛諮議,公主殿下帶着府中上下於十里處迎接薛諮議榮歸。”

薛朗

本來在馬車裡斜靠着眯眼打瞌睡,聽到這句稟報,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孫昌又重複報了一遍。

竟然迎出十里!

這是平陽公主對薛朗的肯定和嘉獎!

這下,薛朗瞌睡全醒了,一激靈翻起來,二話不說趕緊叫臘梅幫他整理衣冠,一邊問外面的孫昌:“我們的隊伍距離迎接的人羣還有多遠?”

孫昌道:“不足半里。”

薛朗表示知道了,整理好衣冠,直接跳下馬車,步行。轉個彎後,就看到旗幟飄揚,人羣如織,代表平陽公主的儀仗、旗幟全都立起,平陽公主一身素雅的綢衣,沒穿甲冑,身後跟着的官員們,全都穿着長袍大袖的禮服。

隔太遠看不清公主殿下臉上的表情,遠遠看着平陽公主的衣着,薛朗的思路很是清奇,這會兒居然還有心思恍然大悟——

平陽公主往日的打扮皆以素雅爲主,黑色、白色,或是今日這般穿身銀白的綢衣,就沒一件亮眼的衣裳。頭髮的大力也十分簡單,要麼做男裝打扮,要麼就是戴些銀的或是羊脂玉、白玉的首飾。

原以爲公主這樣的打扮,是因爲喜好和低調,也或許是因爲手裡多是一羣男的,所以打扮低調些。從未想過竟然是因爲公主殿下是寡居的緣故!

薛朗不由想起祥林嫂的一句名言——

我真傻!真的!

府中不談論公主殿下寡居,那是府中規矩嚴,僕從哪裡有妄議主人的道理,屬下爲了表示對上司的尊重,自然也不會多加議論。然則公主殿下的裝扮已經表明寡居的身份,唯有他這個外來戶,不瞭解唐朝的風俗民情,竟然一無所知。以至今在長安知道時候才覺得被扔了個炸彈!

如果上前去問問公主——

公主,你的駙馬柴紹呢?還有兩個不孝子柴令武、柴哲威呢?

“薛諮議?”

見薛朗就傻傻的坐在車轅上不動彈,孫昌忍不住叫了他一聲。薛朗連忙應了一聲,收拾心情,道:“許久未見公主與諸位同僚,有些激動。”

“薛諮議,請領頭先行。”

薛朗點點頭,迎着平陽公主一行人,大步而去。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
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燈如晝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三卷_第194章 重陽歡敘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188章 書生殺人不用刀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297章 系統:叮!聖人好感1!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一卷_第7章 面見準備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三卷_第226章 惟願平安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三卷_第167章 論經濟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一卷_第29章 初論政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萬歲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節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二卷_第118章 五月初五過端午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四卷_第295章 宮宴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