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

“喏!”

薛朗應了一聲,道:“其實,商業要發展起來,有兩個條件,一是交通便利,二是人口衆多。縱觀如今,但凡經濟發達的地方,要麼是兼具二者,要麼兼具其一,否則,商業是很難發展起來的。”

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商人太多,沒人種田,導致國本動搖的事情。

現代經濟的發展,其實和交通大發展有很大關係。但凡交通便利,人口多的地方,經濟就發達些,比如東部。但凡交通不便,人口又不多的地方,要發展經濟,其實是很困難的問題,這就是西部爲什麼發展落後的原因。

古代與現代,各自有各自的經濟運行模式與特徵,幻想在古代打經濟戰,甚至玩傾銷的,基本是異想天開。首先,生產力根本達不到;其次,物流運輸業的落後,很大程度上侷限了商品的流通;最後,大多數普通老百姓手裡,根本沒有餘錢。以物易物還是這時候鄉下很多地方的交易方式,連銀錢流通的都少。

綜上所述,怎麼搞傾銷?更不要提玩什麼資本運作!連真正意義上的貨幣都沒有,更不要說銀行都沒出現,玩資本運作……這是火星來的吧?

薛朗道:“如今國本初立,尚有反王未平,民間商業發展不起來,待有餘力的時候,國家間的商業其實可以做一做。不過,現在爲時過早,過幾年之後有了餘力,可以做一做,以補充府庫空虛。”

薛朗順嘴提了一句,秦王眼睛一亮,李淵聽得點點頭,道:“薛卿家高瞻遠矚,待將來時機成熟時,可提出來,屆時再議。”

“喏。”

李淵挺務實的,也能虛心納諫,能作爲大唐的開國皇帝,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人無完人,帝王也是人,當然會有優點、缺點。作爲下屬的立場來說,薛朗覺得李淵這樣就算好上司了,不過,比不上公主殿下英明睿智就是了,公主殿下第一。

李淵道:“關於薛卿家提出的籌建粉條加工作坊,以輔助、帶動紅薯的推廣,衆位卿家尚有建議乎?”

“臣無有異議。”

“臣亦無有。”

衆臣都表示認同。李淵拍板道:“既如此,明年先在長安周邊推廣,關於

粉條製作工坊之事,當可率先實行。”

薛朗估算了一下日子,道:“啓稟聖人,運到京中的紅薯,可挑選一番,優質者留着做種,不合格的可以做成粉條,趁此機會,可以培訓一批人出來,待明年大範圍鋪開時,就不用憂慮於人手不足的事情。”

“善。”

李淵讚許的點頭,望着薛朗道:“既然說到這裡,薛卿,朕打算調你入民部擔任侍郎一職。以卿家經世之才,到得戶部定能施展所長,發揮才學。”

聖人這是真看中薛朗了,一來就委任他做實權部門的官員。薛朗還年輕,在做實事,有實權的部門,更能出成績、出功勞,這是聖人對他的任重。某些官職雖然清貴,其實幾乎沒什麼立功勞的機會,是很難出頭的。

薛朗明白聖人的好意,心中真正感激,但他心裡根本放心不下公主殿下。於是,薛朗道:“微臣多謝聖人看重,只是,聖人的厚恩,微臣只能後報,微臣現在還不打算離開葦澤關,離開公主府。”

這下,不止聖人,連太子、秦王和大臣們都奇怪的看着他。這年頭,進京做官纔是真正的肥缺,京官纔有俸祿可拿,才能享受到朝廷的諸多福利待遇。在外爲官可沒有俸祿可領,收入全看公廨田的收成,風調雨順的年節還好,如果年節不佳,日子過得艱難的官員也不是沒有。

聖人並沒有生氣,而是道:“我雖然只與卿家認識短短兩日,可我看出卿家不是信口開河之輩,乃是踏實勤懇之人,想來其中必有緣故,是何緣故?且慢慢道來。”

薛朗誠懇的施禮道:“微臣多謝聖人體諒。微臣留在葦澤關的原因有二。其一,微臣身受平陽公主大恩。如今,劉黑闥作亂,正是葦澤關用人之時,公主對臣有大恩,且委以重任,微臣大恩未報不說,怎能在殿下需要用人之際自顧自離開?如此不忠不義之事,微臣要是做了,還能算人嗎?”

李淵點點頭,未予置評。薛朗續道:“其二,微臣在葦澤關尚有事務未做完,此事又不能讓別人代替。所謂有始有終,既然是微臣提出來,又是微臣主導的,自然應該在我手上結束。再者,等此事有結果,想來聖人定會高興於微臣未進京而是繼續

留在葦澤關。”

薛朗這話說的,這關子賣的。聖人都笑起來,道:“卿家如此說,我已然開始好奇卿家所做乃是何事?可是如試種紅薯這般驚天動地之事?”

薛朗笑道:“稟聖人,聖人既然想知道,臣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葦澤關在試種白疊子。”

“白疊子?!朕知道高昌國有秘方可把白疊子紡成白疊布,只是,織法乃是絕密之事,難道卿家竟然知道乎?”

李淵驚訝的問道。薛朗道:“稟聖人,白疊布的織法其實不難,但葦澤關試種白疊子,並非爲了白疊布,而是禦寒保暖之事。如若功成,從今往後,除了無家可歸的乞丐這一類的,但凡種植白疊子者,再無凍死之人!”

跪在在御座之上的李淵,霍然起身:“卿家此言當真?”

太子、秦王、衆大臣皆目光灼灼的望着薛朗——

在沒有棉被的年代,寒冬臘月的時候,正是爲政者最頭疼的時候,因爲每年都會有凍死人的事件發生。

富貴人家可以燒炭,可以穿皮裘,冷的時候減少外出即可,晚上睡覺保暖,出了燃炭還可以蓋蠶絲被。

但是,這些東西在普通人家,特別是蠶絲被更是真正的奢侈品,一般普通富裕的人家都蓋不起。普通人家唯一可以禦寒的皮裘是什麼呢?羊皮襖!

沒有棉衣,只有羊皮襖和單衣的年代,普通人家即便燒火取暖,身體強壯的成年人還好說,對老幼或是體弱的人來說,卻是難熬至極,一個不小心就凍死了。

薛朗朗聲道:“稟聖人,微臣所言,句句是真,如有虛言,聖人儘可取走微臣項上人頭就是。”

李淵厲聲道:“薛卿可知每年寒冬臘月,不管南方北方,凍死之人有幾?”

薛朗道:“臣不知具體數據,但根據如今的生活水平和衣物布料推斷,想來貧苦人家凍死的人多些。”

太子道:“每年冬日,既有凍死之人,又有因禦寒燃炭死於炭毒之人。在冬日,死人已是平常事,沒有死人之冬日纔是稀罕。”

秦王接道:“如若薛郡公真解決了禦寒取暖之問題,不止有功於朝廷,更是功德無量也。”

(本章完)

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
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三卷_第194章 逛街購物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三卷_第201章 穿越“福利”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畫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05章 招待聖人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妝詩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二卷_第99章 歸途遇險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四卷_第411章 推廣之策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五卷_第417章 機鋒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四卷_第294章 過年福利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慶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五卷_第469章 痛快陳詞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二卷_第106章 幕後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歸屬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五卷_第414章 各有算計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五卷_第415章 紛紛擾擾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七卷_第549章 時機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