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

“喏!”

薛朗應了一聲,道:“其實,商業要發展起來,有兩個條件,一是交通便利,二是人口衆多。縱觀如今,但凡經濟發達的地方,要麼是兼具二者,要麼兼具其一,否則,商業是很難發展起來的。”

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商人太多,沒人種田,導致國本動搖的事情。

現代經濟的發展,其實和交通大發展有很大關係。但凡交通便利,人口多的地方,經濟就發達些,比如東部。但凡交通不便,人口又不多的地方,要發展經濟,其實是很困難的問題,這就是西部爲什麼發展落後的原因。

古代與現代,各自有各自的經濟運行模式與特徵,幻想在古代打經濟戰,甚至玩傾銷的,基本是異想天開。首先,生產力根本達不到;其次,物流運輸業的落後,很大程度上侷限了商品的流通;最後,大多數普通老百姓手裡,根本沒有餘錢。以物易物還是這時候鄉下很多地方的交易方式,連銀錢流通的都少。

綜上所述,怎麼搞傾銷?更不要提玩什麼資本運作!連真正意義上的貨幣都沒有,更不要說銀行都沒出現,玩資本運作……這是火星來的吧?

薛朗道:“如今國本初立,尚有反王未平,民間商業發展不起來,待有餘力的時候,國家間的商業其實可以做一做。不過,現在爲時過早,過幾年之後有了餘力,可以做一做,以補充府庫空虛。”

薛朗順嘴提了一句,秦王眼睛一亮,李淵聽得點點頭,道:“薛卿家高瞻遠矚,待將來時機成熟時,可提出來,屆時再議。”

“喏。”

李淵挺務實的,也能虛心納諫,能作爲大唐的開國皇帝,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人無完人,帝王也是人,當然會有優點、缺點。作爲下屬的立場來說,薛朗覺得李淵這樣就算好上司了,不過,比不上公主殿下英明睿智就是了,公主殿下第一。

李淵道:“關於薛卿家提出的籌建粉條加工作坊,以輔助、帶動紅薯的推廣,衆位卿家尚有建議乎?”

“臣無有異議。”

“臣亦無有。”

衆臣都表示認同。李淵拍板道:“既如此,明年先在長安周邊推廣,關於

粉條製作工坊之事,當可率先實行。”

薛朗估算了一下日子,道:“啓稟聖人,運到京中的紅薯,可挑選一番,優質者留着做種,不合格的可以做成粉條,趁此機會,可以培訓一批人出來,待明年大範圍鋪開時,就不用憂慮於人手不足的事情。”

“善。”

李淵讚許的點頭,望着薛朗道:“既然說到這裡,薛卿,朕打算調你入民部擔任侍郎一職。以卿家經世之才,到得戶部定能施展所長,發揮才學。”

聖人這是真看中薛朗了,一來就委任他做實權部門的官員。薛朗還年輕,在做實事,有實權的部門,更能出成績、出功勞,這是聖人對他的任重。某些官職雖然清貴,其實幾乎沒什麼立功勞的機會,是很難出頭的。

薛朗明白聖人的好意,心中真正感激,但他心裡根本放心不下公主殿下。於是,薛朗道:“微臣多謝聖人看重,只是,聖人的厚恩,微臣只能後報,微臣現在還不打算離開葦澤關,離開公主府。”

這下,不止聖人,連太子、秦王和大臣們都奇怪的看着他。這年頭,進京做官纔是真正的肥缺,京官纔有俸祿可拿,才能享受到朝廷的諸多福利待遇。在外爲官可沒有俸祿可領,收入全看公廨田的收成,風調雨順的年節還好,如果年節不佳,日子過得艱難的官員也不是沒有。

聖人並沒有生氣,而是道:“我雖然只與卿家認識短短兩日,可我看出卿家不是信口開河之輩,乃是踏實勤懇之人,想來其中必有緣故,是何緣故?且慢慢道來。”

薛朗誠懇的施禮道:“微臣多謝聖人體諒。微臣留在葦澤關的原因有二。其一,微臣身受平陽公主大恩。如今,劉黑闥作亂,正是葦澤關用人之時,公主對臣有大恩,且委以重任,微臣大恩未報不說,怎能在殿下需要用人之際自顧自離開?如此不忠不義之事,微臣要是做了,還能算人嗎?”

李淵點點頭,未予置評。薛朗續道:“其二,微臣在葦澤關尚有事務未做完,此事又不能讓別人代替。所謂有始有終,既然是微臣提出來,又是微臣主導的,自然應該在我手上結束。再者,等此事有結果,想來聖人定會高興於微臣未進京而是繼續

留在葦澤關。”

薛朗這話說的,這關子賣的。聖人都笑起來,道:“卿家如此說,我已然開始好奇卿家所做乃是何事?可是如試種紅薯這般驚天動地之事?”

薛朗笑道:“稟聖人,聖人既然想知道,臣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葦澤關在試種白疊子。”

“白疊子?!朕知道高昌國有秘方可把白疊子紡成白疊布,只是,織法乃是絕密之事,難道卿家竟然知道乎?”

李淵驚訝的問道。薛朗道:“稟聖人,白疊布的織法其實不難,但葦澤關試種白疊子,並非爲了白疊布,而是禦寒保暖之事。如若功成,從今往後,除了無家可歸的乞丐這一類的,但凡種植白疊子者,再無凍死之人!”

跪在在御座之上的李淵,霍然起身:“卿家此言當真?”

太子、秦王、衆大臣皆目光灼灼的望着薛朗——

在沒有棉被的年代,寒冬臘月的時候,正是爲政者最頭疼的時候,因爲每年都會有凍死人的事件發生。

富貴人家可以燒炭,可以穿皮裘,冷的時候減少外出即可,晚上睡覺保暖,出了燃炭還可以蓋蠶絲被。

但是,這些東西在普通人家,特別是蠶絲被更是真正的奢侈品,一般普通富裕的人家都蓋不起。普通人家唯一可以禦寒的皮裘是什麼呢?羊皮襖!

沒有棉衣,只有羊皮襖和單衣的年代,普通人家即便燒火取暖,身體強壯的成年人還好說,對老幼或是體弱的人來說,卻是難熬至極,一個不小心就凍死了。

薛朗朗聲道:“稟聖人,微臣所言,句句是真,如有虛言,聖人儘可取走微臣項上人頭就是。”

李淵厲聲道:“薛卿可知每年寒冬臘月,不管南方北方,凍死之人有幾?”

薛朗道:“臣不知具體數據,但根據如今的生活水平和衣物布料推斷,想來貧苦人家凍死的人多些。”

太子道:“每年冬日,既有凍死之人,又有因禦寒燃炭死於炭毒之人。在冬日,死人已是平常事,沒有死人之冬日纔是稀罕。”

秦王接道:“如若薛郡公真解決了禦寒取暖之問題,不止有功於朝廷,更是功德無量也。”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
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一卷_第24章 論食材豐富的重要性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336章 後顧之憂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一卷_第37章 庫房增肥第一式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二卷_第54章 論曲轅犁的利益最大化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一卷_第15章 安頓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94章 幹勁十足的公主殿下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五卷_第419章 又到重陽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四卷_第356章 長安水邊多麗人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與自省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七卷_第575章 敘舊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三卷_第152章 途中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三卷_第173章 超級大“炸彈”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生的“真面目”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