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526章 盡人事

如何解開玄武門之禍,解開李淵、李建成、李世民父子相爭相殺之局?

莫說平陽公主,即便是千年之後的,站在已知歷史的高度上,這局也是無解!因爲,這是李淵的性格導致的!

縱觀李淵自太原起兵以來,用人之道便是偏重親族。手下並非沒有能征善戰的將領,也不是隻有李世民一人,李靖等在貞觀朝大放異彩的名將,其實早在李淵朝便初露頭角,且正是當打之年,但李淵都並未重用他們。

隋末天下羣雄並起,但凡手裡有點兒兵的,多想着起兵做皇帝。雖說,大義名分上都是說隋煬帝暴虐,爲抗暴政才起兵,然事實上,誰心裡不想着坐那把代表天下至尊的椅子?

李淵心裡也是想的。這樣的出身和經歷,還有他的性格,都導致他在用人選擇上的偏好。可惜,李家雖然是將門世家,然並非人人都會領兵打戰,有厲害的,自然也有膿包的。最出色者非秦王李世民莫屬!

剛開始的時候,李世民也打過敗仗,然善於學習和天生的英勇智慧,讓他從敗戰中吸取了教訓,快速的成長起來,成爲大唐建立過程中著名的“救火隊員”——

但凡艱難之戰,皆有李世民參與。如此好用的人手,又是自己的兒子,難怪李淵會一再起用。

薛朗嘆了口氣,道:“即便你有辦法,聖人、太子、二郎、元吉,這幾位……有誰會願意聽你的?沒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站立的位置不同,出發點自然也不同,想法也不會相同,你又能做到什麼?”

平陽公主悵然一嘆,自嘲的笑道:“對,無人會聽我的!”

旋即轉向薛朗,問道:“你說,二郎會相信嗎?”

薛朗歪着頭想了一陣,道:“不知道,可能會相信,也可能不會相信,還需要看聖人接下來的行止吧!以前我還能猜到聖人心裡想什麼,現在卻是看不明白了!”

先前聖人明顯是想保太子,着力打壓秦王的勢力。歷史上也是這般記載,但秦王中毒這一件事,歷史記載上,聖人並未責罵太子,也沒削李元吉的爵,只是讓兄弟三人要和睦相處。如今,聖人不僅責罵了太子,還降了元吉的爵位……是否聖人的心思變了?!

一時間,薛朗還真是看不清楚了!

薛朗摟住平陽公主,柔聲道:“你有什麼想法, 你皆可去做,只是呢,我的建議是,莫要太苛責二郎,二郎的性格就不是那種能一直忍受委屈的人,若不是至情至性的人,也不會在與聖人歡宴時還想起早逝的岳母大人,以致忘了場合暗自

悲泣而擾了聖人的興致。這樣的二郎,你若苛責太過,那他豈不是太可憐了?一母同胞,若連你也苛責他……若是換了我,只怕是又傷心又絕望。”

想起當日二郎因感懷母親早逝以致悲不自禁而被聖人厭棄,平陽公主心頭一軟,點點頭,想了想,道:“我給父親、大兄、二郎、四郎各去信一封吧!”

薛朗點點頭,微笑道:“你儘可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我都是支持你的!”

平陽公主因他的話揚了揚眉毛,雙目之中全是感激與喜愛,點點頭,傾身在他脣上吻了一下,徑直走到書桌邊,準備磨墨寫信。

薛朗笑了笑,坐過去,替她磨墨。在越州那一年,他不止書法、畫技有進步,就連磨墨的功夫也長進不少,平陽公主的用墨習慣也一清二楚,按照她的喜好給她磨墨不成問題。

平陽公主偶爾擡頭看他一眼,四封書信幾乎一蹴而就,寫完之後,攤在桌上晾墨,轉頭問薛朗:“幼陽可要看看?”

薛朗搖頭:“不用,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寫就好。”

平陽公主淡然一笑,道:“其實我也無法多說什麼,對父親,我只能勸他當以國爲重,我李唐既已擔了這天下,總要比前隋長進些纔是。”

“咳咳!”

才第一封信的內容就把薛朗嚇到了,朝平陽公主豎起大拇指:“殿下真乃女中豪傑!薛朗自愧不如!”

平陽公主輕輕一笑,眼眸之中掠過一絲狡黠,道:“我不過是仗着阿耶疼愛我罷了,希望自己能幫阿姐分憂解勞。阿耶不止是父親,還是一國之主,以國爲重,本屬應當,我不過是勸阿耶莫要感情用事,誤了國事。”

薛朗點點頭,問道:“那太子和秦王呢?”

平陽公主笑顏一收,語氣有些悵然:“不過是與他二人回憶一番幼時趣事,我們本是一母同胞,他二人的追求我可不管,然希望他們多想想阿耶和阿孃,凡事當三思而行。有些事,不能做,若做了便要有承擔一切後果之勇氣與覺悟!”

薛朗點點頭,沒問寫給元吉的信是什麼,這個用腳趾頭猜都能猜出來!平陽公主的信寫好便着人送入長安,之後,二人就不再說爭儲這個話題,鞭長莫及,人力有時窮,除了局內之人,薛朗也好,平陽公主也好,能做的都已做了,力量有限,如今,也只能靜待結果。

薛朗之後才知道蘇寒跑台州來了。公主殿下把他們夫妻安排在都督府隔壁,給他們僻了一間院子,前院臨街,開上一個藥鋪兼醫館的店,後院給夫妻二人居住,中間開上一道

小門,有事可直入都督府內見平陽公主和薛朗,比之直接住到都督府內,出入方便、自由許多。

蘇寒這小子卻閒不住,到台州沒幾日,薛朗還沒回來呢,便帶着二三,要在臺州走一走,採集些藥回來。平陽公主憐惜孔娘子舟車勞頓,便把她留在府內,讓蘇寒一個人去。

結果,薛朗回來了,蘇寒居然還沒回來。蘇寒不在家,只孔娘子一人在,薛朗也不好去拜訪,只讓人過去傳了話,告知他回來的事情,等蘇寒回來,讓他過府一敘。

在秧苗沒長成之前,未到插秧季節的空檔,薛朗是十分清閒的。平陽公主忙着建設滃洲的水師營地和方便大船出入的碼頭,還有船廠的選址建設等。

薛朗在現代的時候,是以建築設計師爲理想目標的人,難得遇上這樣的大工程,也想看看古代的建築師是怎樣勘探設計的,空閒時便常常跑滃洲去。

平陽公主見狀,便把事務全交給他,讓他出面去與工匠們溝通,分派事務。薛朗自然是欣然受之。

爲了建碼頭,平陽公主從工部挖了個大匠來,還從民間徵辟了幾個善於建造水利設施的工匠,也姓李,據說是興建都江堰的李冰家的後人。

滃洲島上,船舶往來,一船又一船的材料往上運,民夫也徵了不少,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在這樣的忙碌中,薛朗接到蘇寒回來的消息從滃洲回來與他相見的時候,恰好遇上太子東宮的近侍來給平陽公主傳太子口信——

“太子說,長公主殿下既已成親,當用心相夫教子纔是。身爲婦人,卻一再過問朝中之事,實屬失職!若殿下真有心,莫不如卸任水師總督一職,如此便是幫太子大忙矣!太子還說……”

近侍頓了頓,覬眼看看面色平淡,不見任何任何異色的平陽公主,吞嚥一口口水,有些不敢說了。

平陽公主問道:“大兄還說了什麼?儘管說來便是。”

“喏!”

總歸是東宮出來的,長公主幾百年再怒,想來也要給太子幾分面子!這般想着,近侍方纔有膽氣往下說:“太子說,身爲長兄,當盡督導之責,因此,太子以兄長之身份,予殿下一個忠告,婦人不安於室乃是亂家之源,太子也請殿下三思!”

*************

你們的作者君帶着家人、娃兒去旅遊!昨天在大理,今天在麗江,在下是基友,幫忙代傳!爲了愛與正義,號召大家努力的罵作者君!最好他明天回來看到書評區就氣得厥過去!PS:不要說是我慫恿的!

(本章完)

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
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二卷_第121章 求才若渴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四卷_第310章 工作劃分第二卷_第143章 來自公主的請教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與廣告第二卷_第55章 決議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謝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與名相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二卷_第95章 搶手的小狗崽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五卷_第433章 清閒的長安人民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三卷_第157章 進城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協力第四卷_第403章 論教育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184章 走親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四卷_第398章 刷一波好感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二卷_第139章 江臨娶親之內情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臨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之心第三卷_第186章 進展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三卷_第211章 後勤問題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六卷_第536章 金星凌空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二卷_第76章 質問第六卷_第515章 來訪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一卷_第35章 論刷上司印象的花樣方法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