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

“小娘子,該服藥了!”

公主府中,後院平陽公主的居所內,平陽公主平躺着,右手把玩一個空的藥瓶子,若有所思。

嬤嬤端着溫水過來,小木勺中盛了些藥粉,留待平陽公主服用。自從公主傷後,服侍公主吃藥皆由她與初雪來,從不假於他人之手。

平陽公主休養了些時日,已可起身服藥,在女僕的小心攙扶下起身服藥。服完藥重又躺下,右手舉起,凝目看着手中的藥瓶。

嬤嬤問道:“小娘子何故一直把玩這藥瓶?老奴看這藥瓶爲琉璃所制,小心傷了手。”

平陽公主點點頭,手中的藥瓶卻未放下,依舊一副若有所思之神情。嬤嬤見狀,問道:“娘子這幾日一直如此,可是在想如何回報薛諮議贈藥之情?”

平陽公主搖頭道:“非也。”

說完,又靜默了一會兒,突然道:“這藥瓶瓶身乃是琉璃吹制,瓶蓋的材料……幼陽說是一種叫塑料的東西。我曾問過幼陽,可是藥粉名貴?故而用琉璃吹制的藥瓶盛裝。”

嬤嬤接道:“薛諮議怎麼說的?”

薛朗怎麼說的……

平陽公主淡淡一笑,道:“幼陽說,藥粉算不得名貴,之所以用琉璃瓶盛裝不過是爲了更好地保存藥粉。他說,在他所在之異國,琉璃不算難得,無有我大唐稀少。不知說的是真話還是寬慰之語。”

嬤嬤和聲道:“這等良藥,乃是救命之藥,薛諮議毫不猶豫就拿出來給娘子治傷,真真稱得上識恩重義,人品端方。”

平陽公主點點頭:“幼陽的人品,我自是知道的。”

說完,便靜默下來,依舊是所有所思的神色。嬤嬤看她不再說話,便拿了把梳子,讓人把平陽公主扶了坐起,輕輕地給她梳頭。

平陽公主又把玩藥瓶許久,舉起藥瓶,凝視着棕色的瓶身,突然道:“嬤嬤,你說,此次如若沒有幼陽的藥,我是否能留得性命?”

嬤嬤一驚,拿在手裡的梳子都嚇掉了,表情嚴肅起來:“小娘子何出此言?”

平陽公主神情平淡,語氣彷彿在說別人的事情,說道:“那人曾說我活不過武德六年,劉正春與蘇寒皆無有把握能治癒我之傷勢。現時已是武德

五年年末,久傷不愈而亡也能說得通。”

“小娘子慎言。”

嬤嬤急急地去捂平陽公主的嘴,嗔道:“如此晦氣之語,小娘子爲何竟說得如此坦然!倒叫老奴聽得揪心。”

平陽公主道:“這麼多年來,嬤嬤尚未習慣嗎?然則我已然習慣。”

“小娘子!”

嬤嬤不禁熱烈盈眶:“這麼多年,苦了小娘子!”

平陽公主安慰的拍拍嬤嬤的手,冷靜的道:“自受傷以來,我一直在想,如若沒有薛幼陽,此一戰,我必死無疑!有了幼陽,方纔有紅薯、土豆之功績!如若無有幼陽傳我練兵之法,以我葦澤關之前之士卒,此戰絕不會勝得如此輕鬆,即便勝之,也當是慘勝。以我一貫之作風與習慣……將軍難免陣上亡,想來我也逃脫不了。”

嬤嬤手捂心口,哀聲道:“娘子快別說矣,老奴聽不了!小娘子鎮守邊關,職責所在,老奴阻止不了,也不敢阻止。此次幸虧有薛諮議的藥,不然老奴真真是有負娘子所託,以死謝罪也不足以贖其罪也,再無面目面見九泉之下的娘子!”

平陽公主拍拍嬤嬤,道:“也罷,事已經如此,再說也無用。只是,經此一事,聖人定不會再讓我擔任葦澤關守將一職,定會調我入長安。嬤嬤可放心矣。”

嬤嬤重又撿起梳子,給公主梳頭,嘆道:“怎麼可能放心!娘子去時,一直放心不下小娘子,對老奴交待再三,待武德六年過完,老奴這心啊,才能放下一半。”

平陽公主微微一笑,問道:“爲何嬤嬤只放心一半?尚有另一半呢?”

嬤嬤白她一眼,一邊動作輕柔的給她梳頭髮,一邊道:“另一半呀,自然是掛心小娘子您的終身大事。聖人詔小娘子回長安後,老奴定然要厚顏求聖人給小娘子招個好駙馬纔是。”

平陽公主無語,莫名的突然想起每次她催促薛朗娶妻時薛朗的表情,突然就懂了薛朗的無奈,不禁啞然失笑,不知薛朗被她催婚時,是否也是這般無奈之心情。

嬤嬤見狀,不由絮叨道:“回長安也好,在這葦澤關,除了在佛前多給小娘子唸經,祈求佛祖保佑,祈求娘子在泉下多多護佑小娘子外,老奴也幫不上什麼。回了長安,無有刀兵

之禍,老奴定要求聖人留小娘子在京中安穩過完武德六年纔好。”

平陽公主道:“生死有命,如真有大劫,只靠躲是不成的。”

嬤嬤再度白她一眼,嘆道:“老奴何嘗不知?然而,長安城內,安穩之日子總比葦澤關這裡好些就是。小娘子也當安享些清閒日子纔是。”

平陽公主心中暗自嘆息,面上卻不顯,不想再讓嬤嬤跟着擔心,只淡然說道:“其實,如若能一直鎮守葦澤關也是好事,葦澤關方是清閒之地,回長安可不見得就有清閒。”

嬤嬤聽得不樂意了,嗔道:“小娘子快別如此嚇唬老奴!”

平陽公主淡淡一笑,也不解釋,只扭頭問旁邊的侍女:“現在的時辰,二郎應已上路罷?”

侍女恭敬地答道:“稟娘子,秦王殿下定於辰時出發,現在已是辰時三刻,秦王當已上路。”

平陽公主又問道:“今日之抵報送來否?”

正說着,門外侍女來通報,柳女官來了。平陽公主使人傳她進來——

“見過殿下。”

柳女官手中還拿着剛收到的抵報:“這是昨晚與今早剛送到之抵報,太子率軍平劉黑闥,目前一切順利,在館陶打得劉黑闥大軍潰散,劉黑闥逃往毛州。”

平陽公主接過抵報,細細看了一遍,面上卻無多少開心之色。放下抵報,對柳女官道:“麗娘,準備準備,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該回長安也!”

柳女官表情又驚又喜:“殿下要調回長安?”

平陽公主點點頭,道:“我此役受傷頗重,聖人定不會再任由我留在此,回長安之日不遠矣。如此一來,阿紀與你不用分開了。”

柳女官不好意思的道:“奴定會嚴加管教阿紀,再不會溺愛於他。”

平陽公主點點頭,又與柳女官說了一會兒話,方纔讓她退下。柳女官走後,平陽公主吩咐道:“扶我起身,且去外間走走。”

“喏!”

初雪和暮雪一起把平陽公主扶起來,裹上披風,到外面的屋子活動活動。蘇寒也交代,如今要多走動,對傷愈纔有好處。

剛出到外間,平陽公主便吩咐:“去傳薛朗來。”

“喏。”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
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二卷_第92章 諸般準備第六卷_第530章 方興未艾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六卷_請假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節到任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五卷_第435章 蘇小寒的春天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179章 議定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三卷_第272章 言和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一卷_第30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一卷_第20章 搭檔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五卷_第426章 遴選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六卷_第480章 安頓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三卷_第196章 車內敘話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貴境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四卷_第381章 差異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議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