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

薛朗看看聖人,莫名的覺得他有點可憐,本着人道主義精神,薛朗把先前要呈上的疏奏拿出來,呈給聖人:“啓稟聖人,臣有疏奏呈上!”

突兀的一句話,把衆人都驚了一下,平陽公主似是看透了他的用心,瞟了薛朗一眼,倒是沒再揪着聖人不放,默默後退一步。

聖人似乎鬆了一口氣,看薛朗的眼神,那是要多慈祥就有慈祥,神情和藹:“國事爲要,吾便先看卿家之疏奏。另外,裴卿家,平陽之事便拜託你矣!”

裴寂笑眯眯的道:“請聖人放心,臣定當盡心盡力。臣先告退。”

裴寂先走人了。紫宸殿裡,便只剩下李淵父子仨兒和薛朗。李淵接過薛朗的疏奏,凝目看了一遍,本來平常的神情立即一肅,又看了一遍,扭頭把疏奏遞給秦王:“二郎,你來看看。”

“喏。”

秦王上前接過疏奏,低頭看了起來。聖人端坐御座之上,闔目沉思。

“好策!好策!薛侍郎大才,世民服矣!”

秦王看完,便毫不吝嗇的對薛朗大誇特誇。薛朗謙虛的拱拱手,笑着沒說話。

秦王興高采烈的道:“父親,薛侍郎此策,施行容易,唯一可慮者便是書籍數量。若無有足夠的藏書數量,這圖書館只怕建不起來。此外,若要吸引廣大士子去圖書館讀書,經學大家、儒學大家的著作必不可少!”

聖人點點頭。薛朗已然胸有成竹的道:“大王所慮者,已有解決之法。大王請看聖人御案之上的那幾本書!”

“本?”

秦王略有些疑惑,看向聖人。聖人把桌上放着的《千字文》遞給他一本,道:“薛卿家與你阿姐進宮便是向我進獻活字印刷術,此書便是活字印刷成之。”

說着,還給秦王解釋樂意了一下什麼叫活字印刷術。秦王翻閱起來,一眼便看出其中好處來:“字體工整清秀,印刷成本低廉,如此這般裝訂成冊,既方便保存,又方便運輸,既有此術,則圖書館成矣。”

聖人興致勃勃的道:“是極。大內藏有許多典籍孤本,用活字印刷重新印刷之後,可充入圖書館,豐富館藏。”

薛朗補充道:“還可向當世大家約稿,比如給論語、四書作注之類的。若是有足夠的銀錢,

還可懸賞向民間徵集典籍孤本,借來走樣品,重新排版印刷!”

李淵、李世民父子一聽,臉上的表情都隱約帶着興奮,秦王道:“父親,若此事能成,則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偉業也!”

李淵點點頭,目光閃爍,吩咐內侍道:“傳太子來!”

“喏。”

內侍領命而去。

秦王隱約有點兒遺憾,卻也莫可奈何。

不一會兒,太子建成疾步而來,進了紫宸殿,見平陽公主、秦王、薛朗都在,眼睛微微一縮,不過還是從容不迫的上前,行禮道:“兒見過父親。阿妹,二郎。”

平陽公主與秦王一起行禮:“見過大兄。”

薛朗也行禮:“臣見過太子。”

各自見禮完畢,聖人道:“建成過來,且先看了再說。”

“喏。”

太子建成上前一步,接過聖人遞來的疏奏,低頭細細看了一遍,眼睛一亮,急忙道:“懇請父親把此事交予兒辦理。”

秦王也道:“兒願爲父分憂,自薦主理籌備圖書館一事。”

這兩人竟然爭上了!

不過,這也是能理解的事情。籌建圖書館,無疑是一件能刷聲望的好事。即便是累世官宦的世家,也不敢說自家藏書天下無人可比。但有了圖書館則不一樣。

薛朗的疏奏裡,提出籌建國家公立圖書館的疏議後,又寫了許多的細則來完善,目標只有一個!以向當世大家約稿,以徵集獎勵的方式,向民間廣泛的徵集典籍孤本,借用做印刷的樣品,假以時日,建成最大、最全的書庫,不是問題。

這樣的一座書庫,可以想象對讀書人的吸引力。今後的圖書館,必然是讀書人云集的地方。讀書人代表着人才,人才,不管是對聖人還是太子,或是秦王,都至關重要。

聖人高居首位,看着座下的兩個兒子,不置可否,反而問薛朗:“此策乃是薛卿家所奏,對於主事之人選,卿家可有腹案?”

臥槽!聖人不想夾在兩個兒子間爲難,居然把難題丟給薛朗!還好哥們兒有準備——

在寫疏奏的時候,薛朗就順便考慮過這個問題,心中已然有了準備,心裡吐槽完聖人,面上肅容道:“既然聖人動問,那臣便

舉賢不避親,此事……臣舉薦平陽公主主理!”

太子一聽,連忙道:“阿妹身爲女子,不參朝政,此事如何能讓阿妹主理!兒反對!”

秦王看薛朗舉薦的人是平陽公主,便沒再說話。

薛朗道:“回太子,臣之所以舉薦平陽公主主理,正因爲公主乃是女子之身,主理此事,比之太子與秦王任何一人都方便。”

太子皺眉問道:“此話何出?請薛侍郎解惑。”

薛朗道:“敢問太子,天下間藏書最豐者除了大內,其餘皆是世家吧?”

太子想了想,頷首:“確實如此。”

薛朗道:“我朝的人才選撥制度循前朝實行的是科舉制。此制選才,論才論德,不論血統出身,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世家士族以天然的優勢,把持着大多數的書籍知識。太子請試想,同樣是兩個士子,一人出自世家,一人出自寒門,兩人科舉,誰考中的勝算大些?”

太子道:“自然是世家子。”

薛朗道:“對,就是世家子。世家子家中長輩,代代讀書,世代爲官,在科舉上,這些長輩便是名師,若是考中爲官,這些長輩既可爲奧援,又可爲參謀指點一二。這些優勢,寒門士子都沒有,久而久之,朝堂之上,放眼望去,皆是世家士族之人,寒門士子幾乎沒有。敢問如此局面之下,聖人政令如何施行?”

不止太子,李淵父子皆悚然一驚。

薛朗這才道:“圖書館的建立,正是打破和避免這種局面形成的第一步!讓壟斷在世家士族手中的知識,面向廣大民衆,廣開民智之舉!但是,世家之中,人才濟濟,智者雲集,不會看不出此舉所帶來的後果,未免世家反彈,此事,臣以爲交由平陽公主爲好。”

平陽公主是女的,又不可能繼承皇位,聲望再大也不會對皇位造成威脅,還免得你們兄弟兩個搶來搶去,讓聖人爲難。

這句話薛朗沒說出口,想來以聖人的明智,自然能想到。

果然,聖人道:“此議朕準了!此事便交由平陽主理。”

平陽公主這纔出聲:“喏。”

薛朗悄悄的鬆了口氣,還好,活字印刷術帶來的好處,最後還是在平陽公主手裡,不枉費他耗盡心思籌劃。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七卷_第553章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
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變化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一卷_第46章 試探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五卷_第428章 秋雨連綿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四卷_第370章 攔路喊冤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七卷_第594章 家書抵萬金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78章 爲了一致的目標努力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七卷_第548章 平陽之怒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憂第七卷_第553章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七卷_第543章 衆生之態第四卷_第302章 無題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三卷_第162章 加官進爵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四卷_第344章 被打斷的獻禮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七卷_第569章 “糧公”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一卷_第3章 葦澤關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動第六卷_第524章 諸般變化第四卷_第392章 毛腳女婿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講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樂!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四卷_第337章 變化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七卷_第545章 進宮第四卷_第353章 給秦王的“大禮”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