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

馬匹走近,馬上人的輪廓漸漸可以看清楚了,黑鬚黑髮,文士打扮,約莫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

“你們想幹什麼?”

馬匹馱着中年文士行到大門口時候,候在大門口的家丁們突然一涌而上,攔住中年文士的去路,尹阿鼠腆着肚子,邁着八字步踱出來:“汝是何人?打我從府門口過,竟然不下馬?”

說着,家丁們如狼似虎一般衝上去,直接把中年文士拉下馬。中年文士一邊掙扎一邊高呼:“我乃秦王府屬僚杜如晦,你們想幹什麼?”

尹阿鼠叫囂着:“秦王府的人又如何!從我府門過而不下馬,該打!”

“唉喲!”

家丁七手八腳的開始動手!馬匹受驚,立即跑開了!

圍觀的薛朗一驚,一邊讓人把馬匹拉住,一邊吩咐護衛:“去把杜如晦救回來!”

“喏!”

狗仗人勢的家丁如何能比得上薛朗這些在戰場上歷練過的部曲,護衛過去便如虎入狼羣,三下五除二的,一羣家丁就被掀開,搶出被揍了個夠嗆的杜如晦。

“汝等是何人?知道我是誰嗎?敢來管我的閒事!”

尹阿鼠見有人橫插一槓,立即怒聲呵斥道。薛朗從馬車上下來,一邊走過去一邊朗聲道:“敕封長平郡公,授正議大夫,尚書省民部右侍郎薛朗,尹員外好大的威風!”

尹阿鼠一擡下巴:“誰?沒聽說過!”

看來名聲太小了啊!

薛朗嘴角抽了一下。一直站在尹阿鼠身旁的管事,也就是上次在城門口與薛朗說話的那位,聞言臉色一變,趕緊上前,低聲在尹阿鼠耳旁說着什麼。

薛朗懶得再搭理尹阿鼠,上前查看杜如晦的情況——

可憐的杜如晦,未來也是名垂千古的一代名臣。但即便是薛朗救人及時,眼圈也黑了一個,嘴角、鼻子都被打出血了,身上除了依稀有幾個腳印外,倒是沒什麼大礙,就臉上悽慘了些。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尹阿鼠還真是驕狂,一點兒都不顧忌秦王,怕是早就暗自吩咐下人衝着杜如晦面門去的。打臉的意圖,昭然若揭!

杜如晦顯然是認識薛朗的,掙扎着起來,向薛朗行禮:“多謝薛郡公搭救,今日如不是薛郡公,只怕不止這皮肉

之苦。”

薛朗搖搖頭,道:“沒什麼,不過是舉手之勞。正好衡宇與我一道,讓他幫你看看可有大礙吧。衡宇,麻煩你過來看看。”

蘇寒已經圍觀了半天,這會兒見薛朗叫他,便走過來,凝目端詳杜如晦的臉一陣,讓他伸手搭脈,片刻之後,道:“無妨,皆是皮肉傷,藥都無需服,花時日恢復便是,就是顏色難看些。”

杜如晦拱手道謝:“多謝蘇醫令。幸好如晦已年近四旬,非是蘇醫令這般的年輕郎君,顏色難看些便難看吧,少見人便好!”

杜如晦才高,秦王任重,未來的一代名臣,今日竟見辱於尹阿鼠這等小人之手,真真令人嘆息。如果不是心胸寬廣的人,也不會如杜如晦現在這般坦然。

薛朗喜歡跟胸襟廣闊的人打交道,這樣的人好相處,只要不是主觀對他有惡意,即便因一時疏忽有些不周到的地方,也不會過於斤斤計較,適合情商低的人啊。

薛朗讚賞的看杜如晦一眼,壓低聲音道:“阿杜且先回去,秦王那裡我會使人去稟報,定不會讓阿杜你今日白受屈辱。”

杜如晦感激的朝薛朗拱拱手,薛朗讓人牽來他的馬,護送他回家。完了冷淡地看尹阿鼠一眼——

尹阿鼠似是已在管事的解說下知道了薛朗的身份,看薛朗的眼神,透着一股憤恨之情,卻因爲被身後的管事死死拉住纔沒動手。薛朗相信,如果不是他帶着護衛,尹阿鼠十分可能讓他那些家丁衝上來揍他一頓。

薛朗直視着尹阿鼠,意思意思的拱拱手,然後,沉聲下令:“列隊,上馬!”

“喏!”

訓練有素的護衛當即列隊整齊,動作整齊劃一的上馬,薛朗雙手負於背後,也沒上馬車,昂頭挺胸的當先從尹阿鼠府門口走過。

“好個田舍郎!”

尹阿鼠氣得幾欲發狂,卻懾於薛朗護衛的威勢,不敢妄動:“氣煞我也!真真是氣煞我也!何三,你可有辦法替老爺我出氣?”

管事壓低聲音道:“老爺息怒,您忘了夫人曾說過的?莫要招惹有功的大臣!那薛朗雖出身卑微,然有大功於朝廷,又是聖人給安國平陽公主欽點的駙馬,老爺三思啊!”

尹阿鼠要是能沉的住氣的人,也不會前腳才領了聖人賞賜,後腳就打

秦王府的屬僚出氣了。聽到何三這麼說,驕橫的瞪他一眼,昂首道:“秦王的屬僚我都打得,區區一個郡公,有何可懼怕的?待我明日便進宮去求見夫人,定要請夫人爲我出氣!”

兩人的對話,薛朗自然不知,於他來說,尹阿鼠這人不過是跳樑小醜之流,倒是蘇寒很是遺憾的向後看了一眼,道:“這人是誰?欺軟怕硬,令人不齒!”

薛朗道:“尹阿鼠,宮中尹德妃的父親。”

蘇寒恍然:“原來是他,難怪這般驕橫,又如此欺軟怕硬,狗仗人勢,不是自己的,難怪會心虛。”

這話說的,薛朗直接笑起來。回到府裡,蘇寒自己去休息,薛朗則連衣裳都沒換就先修書一封,讓人秦王送去,然後便是等待。

大軍出征,所有後勤工作都是六部合作完成的。先期的工作做完,事務便沒有先前那麼多,持續跟進就好。

再沒幾天便是五月端午,過完端午,便到了約好下聘的日子,薛朗暗自扒拉一下自己積攢的東西,感覺還是單薄了些,他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捧到平陽公主面前,然而,這是不可能的。還是要努力賺錢啊!

薛朗在宮外頭疼聘禮,宮內,聖人從朝會上下來,直赴德妃宮中:“今日天色晴好,波光瀲灩,招個魚膾師進來,於是太液池上泛舟,享魚膾美味如何……阿尹,何故哭泣?”

聖人笑吟吟的大步走入大殿,尹德妃匐於軟榻之上,肩膀一聳一聳地,雖沒一絲聲音,但顯然是在哭泣,聽見聖人進來,面現驚色,胡亂的擦了擦眼淚,連忙行禮:“妾拜見聖人!”

尹德妃姿容豔麗,平日也是看似柔弱,實則剛強的好女子,此時哭得梨花帶雨,真真讓人好不心疼。聖人就覺得十分心疼,快步走過去,一把摟住:“阿尹,何以如此?快莫哭了,讓我心疼。”

尹德妃擦擦眼淚,無奈眼中的眼淚卻越擦越多,口中故作堅強的道:“勞大家過問,妾無事。大家方纔說要去作甚?妾未聽真切,煩請大家稍待,妾去洗洗臉。”

說着,就要起身,李淵哪裡會讓她離開,伸手按住她欲起的身子,皺着眉:“我的愛妾哭得如此傷心,我哪裡還有泛舟作樂的心思!我知阿尹爲人,定是受了天大之委屈才會如此,還不快與我說說!”

(本章完)

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
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二卷_第102章 異姓兄弟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二卷_第123章 同爲吃貨的共鳴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六卷_第488章 越州文會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開始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三卷_第185章 蘇氏一門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個家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懼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三卷_第197章 慶功酒宴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七卷_第585章 臨時主官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二卷_第72章 儀式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六卷_第539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卷_第374章 父子衝突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請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四卷_第379章 真火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三卷_第168章 聖人慾留人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一卷_第18章 愉快的決定吧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四卷_第323章 兩情相悅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爲聘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三卷_第151章 啓程第二卷_第137章 紅薯宴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七卷_第550章 觸動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卷_第308章 袒露心跡第四卷_第348章 籌謀功成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訪客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六卷_第532章 莫名來意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三卷_第213章 新僕人上崗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團聚第四卷_第341章 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