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_第511章 舊情

這個提議真真是極妙的!

太子在一旁靜坐不語,雙目微闔,不言不語,衆臣忍不住看了秦王好幾眼,爲他這個提議驚心。

聖人也猛然轉身,望着秦王,問道:“把越州、台州、杭州、溫州之兵馬歸攏到水師,以水師總領四州軍務?”

秦王道:“正是!因地勢之故,此四州之軍民,定然熟悉水性,若能歸攏到水師,則第一關熟識水性之難便迎刃而解,阿姐只需稍加訓練,便能成軍。再者,這四州偏安一隅,陸地之上,除非是有人謀反作亂,否則,定然穩如泰山,即便有敵,也當從海上來,而水師建立,便可防住從海上而來之敵!是故,此四州之兵員,在兒看來,可裁撤一半歸入水師,再就地募兵,湊足十萬之衆,震懾海疆,總領四州軍務。”

這是個大膽的建議,也是開創先河的建議!

聖人道:“秦王之諫議,事關重大,再議上一議,之後再說。”

“喏。”

秦王應着,旋即道:“兒還有第二個諫議。”

聖人看秦王的眼神很是欣慰,頗有點兒“我兒子真優秀,我好開心”的樣子,笑道:“何事?且道來就是。”

“喏。”

秦王躬身道:“父親,若江南試種新稻種成,則阿姐當有大功。然則此議卻是薛朗提出,若事成,論功當有賞。是故,父親……”

秦王一揖到底,雙手高舉過頭頂,姿態十足的誠懇:“兒知薛朗衝撞父親,實爲無禮,然體恤他出自一片公心,又有引進新稻種之功,懇求父親饒他一次,赦他流放之罪,還他自由之身。”

聖人神情莫測,看不出喜怒,眼神若有似無的看了一眼太子,見他安之若素的坐着,居然不與秦王一起爲薛朗求情……聖人心裡默默嘆息一聲,看向殿內——

李綱、裴矩、裴寂等也躬身道:“臣附議!”

裴矩道:“稟聖人,薛朗其人,做事謹慎細心,在民部任職時,實爲臣之左膀右臂,轄下金部、倉部在他改革之下,較之從前進步頗大。以臣

一雙 老眼觀之,薛朗實乃做事之人,雖無雄辯滔滔之才,然爲人品行卻值得人信任,請聖人酌情,赦免薛朗吧!”

李綱也道:“聖人,薛朗入朝,乃是由老臣舉薦,其人其才,爲人品行,老夫不說盡數識得,然也是仁人君子,如此品行,如此才幹,聖人既已罰過他莽撞無禮,不若憐惜一二,免他流放之刑吧!”

聖人凝目看着殿內跪了一地的人,良久,方纔嘆了口氣,道:“罷了!既然有秦王與衆卿爲他求情,朕便饒他一次,不過,這饒恕也有條件。”

“父親請說。”

秦王雀躍的問道,高興之情,溢於言表。聖人道:“流放之罰雖可免,然怎麼免,還需看他做事如何。暫且記着,許他赴臺州與平陽團聚,另命他主持新稻種試種一事,若成了,朕便免他流放之罰,若不成……哼,讓他這輩子都不用再回長安了!”

“多謝父親!”

秦王立即謝恩。聖人擺擺手道:“今日吾也乏了,且先散了,關於二郎提議由水師總領四州軍務一事,明日再議,退下罷!”

“喏,臣等告退!”

太子、秦王並一衆大臣告退,秦王臉上的喜色仍未褪去,高高興興地便出宮去了。

這樣子,落在聖人眼裡,臉上的表情也不禁添了幾分笑意,叫住裴寂,兩個好基友一起在太液池邊走走。

聖人問道:“二郎之提議,玄真以爲如何?”

裴寂笑眯眯的道:“聖人心中已有聖裁,何必問臣下!”

聖人仰頭笑了一下,不置可否,裴寂悄悄覬眼看了聖人一眼,笑道:“說來,這薛朗也是神奇,臣方纔私下數了數,自他歸化我大唐,紅薯、土豆此兩物已是驚人,如今再多一新稻種,若能在江南試種成功,想來之後也可在湖廣一帶推廣,怎麼這薛朗立功,皆與糧食有關?臣建議,聖人當給他加個豐收之封號纔是。”

這打趣的話說的!

聖人仰頭哈哈大笑起來,指着裴寂道:“你這老倌兒!不過,經你如此一說,我才發現,

還真是如此,叫人不禁想起一事來。”

裴寂湊趣道:“不知臣是否有幸聽聽?”

聖人笑道:“吾聽平陽說過,她那駙馬,衣食住行四道,除食之外,皆不太講究。管家方式粗獷,然對訓練廚娘卻十分上心,每日裡就喜歡變着法子的琢磨吃食,如斯講究,蔚爲奇觀。”

裴寂笑眯眯的道:“原來如此。難怪臣聽說聖人賜他驪山別墅,他激動之下竟然說要種蘑菇請聖人享用。敢問聖人,吃上駙馬的蘑菇無有?”

聖人大笑起來:“冬日吃過,確實鮮美。”

兩個好基友一邊走一邊吐槽薛朗,倒是聊了個盡興,走着走着,聖人望着太液池的水面,不禁微微出神,靜默一陣,道:“玄真,我二人莫若釣魚吧,釣上鮮魚,召個魚膾師進來,我君臣二人享用一頓魚膾如何。”

裴寂笑道:“多謝聖人恩典,臣卻之不恭,便厚顏叨擾聖人一頓也。”

“你呀你!”

兩人架起釣竿,就在太液池邊釣起魚來。

說是釣魚,聖人卻有些深思不屬,望着水面,目光悠遠,也不知在想什麼。看聖人神思不屬,裴寂朝小黃門看了一眼,小黃門悄悄挪動腳步,靠過去,低聲道:“薛駙馬曾陪聖人數次於太液池邊釣魚享用魚膾。”

裴寂懂了,微微頷首,默契十足的陪着聖人釣魚,假做不知聖人的神思不屬。

太液池的好基友聚會且不忙說,太子回東宮後,先前看着還有幾分平靜的表情,立即黑了下來,獨自一人坐在正殿內,不發一語。

沒一會兒,齊王來了:“大兄,何故如此?父親不是還沒答應嗎?”

太子咬牙道:“難道你看不出來?二郎之提議,父親已然意動,十萬!十萬水軍,若是到了平陽手上……我已不敢想!平陽一貫與二郎交好,對他頗多優待,如此這般……十萬大軍,叫我如何安睡!”

太子眼神閃爍,神情猶疑不定。齊王眼珠一轉,道:“既然大兄有此憂慮,小弟到有一策,或可解大兄之憂!”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六卷_請假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
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四卷_第364章 好男兒志在四方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三卷_第245章 與太子飲宴第四卷_第361章 相遇是緣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六卷_第529章 時局變化第三卷_第229章 善後第三卷_第220章 葉卿的謝儀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四卷_第405章 紅薯再獲豐收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七卷_第562章 規勸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三卷_第194章 總有傻子出人意料第六卷_請假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六卷_第522章 撫慰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六卷_第499章 殤逝第四卷_第289章 撩妹技能爲零的闊怕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懷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幹吏薛幼陽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四卷_第299章 安排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三卷_第195章 迴歸葦澤關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二卷_第83章 發工錢的學問第三卷_第187章 進府衙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歷史事件第三卷_第237章 贈畫冊第二卷_第108章 護佑安危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一卷_第21章 貧窮的覺悟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二卷_第117章 好上司的典範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三卷_第180章 趕工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七卷_第559章 論蝗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四卷_第357章 唐朝的氣質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懲奸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一卷_第6章 康復如初第三卷_第193章 聖人恩典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來客第四卷_第358章 無言的插曲第二卷_第97章 葦澤縣城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五卷_第456章 慣例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