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次出征(二合一)

崇禎四年六月初三。

大同鎮邊軍以虎大威爲首,八千勁卒滾滾南下,與遼東來的曹文詔合兵於太原城下。

兩股大明強軍合兵後,再次匯合山西鎮兵馬兩萬,主動向南出擊,於三日後大敗流寇大軍北上收集糧草的王自用,斬首兩千餘。

王自用兵敗後收拾殘兵與與圍攻臨滄城的王嘉胤合兵一處,人數十數萬,連營直達天跡。

見流寇勢大,官軍紛紛畏縮不前,曹文詔卻絲毫無懼,帶着三千鐵騎往來衝擊,所過之處流寇無不抱頭鼠竄,根本沒有一合之敵!

目睹曹文詔之悍勇,官軍士氣大振,全軍掩殺而來,流寇大敗。

是役,一身拉風的金盔金甲的王嘉胤被陣斬,另一位大頭領王自用於敵軍中不知所蹤,二人麾下十數萬部下,當場陣斬數萬,其餘除了數萬餘人南逃澤州投奔高迎祥部外,盡皆零散四方鄉間!

官軍再接再厲,於三日間便橫掃整個汾州,於浮山追上流寇餘部,一場激戰之後,只有萬餘流寇逃入澤州境內!

官軍勢如破竹,數萬人涌入澤州,撲向高迎祥的流寇大軍。

高迎祥接到消息後,便十分乾脆的將已經失了膽的流寇炮灰全部拋下,帶着麾下老營全速趕去大營。

終於在官軍大舉進攻之前入營,接着便全軍撤向平陽府。不過士氣高昂的官軍並不打算放過高迎祥,在全速追擊三天後,終於在垣曲咬住流寇大軍。

依舊是在曹文詔打頭進攻,並且勢如破竹之後,無數官軍山呼海嘯一般的撲向已經全線動搖的高闖流寇軍!

這一戰高迎祥大敗,靠着老營騎兵拼命突圍,這才順利逃脫,帶着萬餘殘部逃至白浪渡口,將十餘萬‘大軍’丟給了官軍享用。

靠着送了這十餘萬戰五渣人頭的軍功章,官軍大部都被這場盛宴所吸引,只有曹文詔的三千鐵騎依舊不依不饒的追了過來。

靠着這數年走過十數次的熟悉道路的優勢,高迎祥從容設下埋伏,伏擊了一把已經驕橫的快要上天的曹文詔部。

萬餘老營在絕地爆發出巨大的勇氣,四方夾擊之下,官軍鐵騎小半個時辰便被滅了數百騎。

眼看流寇包圍圈越來越厚實,就算英武如曹文詔,也不得不憋屈的帶着部下殺開一條血路,灰頭土臉的無功而返。

沒有了威脅的高迎祥部,並不敢去追擊曹文詔部,只是快速的收集好船隻,強行渡過了黃河,進入了中原腹地。

……

高迎祥終於走了,李徵卻也高興不起來。

這一次他部下損失太大了,雖然心中有準備,但還是讓他心口陣陣抽痛。

不包括佃戶們,單單是潞州營,陣亡官兵數目就有一百三十餘人,重傷、殘廢者百多人,至於輕傷者就更不用說了,估計很難找出來沒受傷的。

護田隊這次損失更是高達四成,陣亡六百餘,重傷、殘廢者多達兩百餘人,完全算的上是毀滅性的打擊了。

其中中下層軍官傷亡率更是高居不下,若非這幾仗下來,很是鍛煉出來一大批合格的軍官種子,部隊的框架都會出現問題。

更令李徵頭痛的是,這些官兵都是要撫卹的,雖然如今了手中不缺銀子,但一下子拿出來數萬兩真金白銀,還是讓他有些囊中羞澀的。

雖然李徵開銷不小,但李徵的收入卻是步步高昇。在連續收拾了兩府數縣之地後,李徵前後收入腰包中銀子還是有十數萬兩銀子的,至於糧食更是多達數萬石。

這些東西雖然還有三成給了下面的官兵們,但靠着堅持不懈的賣地,他還是將銀兩收回了大半,只是糧食卻只根本沒能收回多少。

不過大半年來,隨着麾下人馬不斷的增多,再加上三縣四地大開墾還有各地水利的修葺,李徵的財富已經縮水了一大半。

若是按照李徵之前定下的規矩,陣亡士兵一次性得到三十兩的撫卹銀,還有三十畝土地。此外還享有不高於三十畝田地的田賦減半,他們的家屬還能享受每年三石糧食的補助,這個補助將持續十五年,到時自動中止。

而傷殘士兵補助則是二十兩撫卹銀,二十畝田地,所得田地田賦減半,唯一沒有的就是家屬的補助。

這次一下子就讓李徵拿出三萬餘兩銀子,外加數千畝的田地。

拿出這些東西,李徵並不爲難,李徵唯一氣憤的是,這次的繳獲數量並不多。一共抓住俘虜三千餘,所得銀兩一萬三千餘,糧食只有兩千餘石,無論如何,都是鉅虧啊!

這些繳獲還得和正面血戰一場的官兵們分潤三成,而且爲了保持士氣,李徵還得另外拿出一些獎勵一下作戰勇敢,或者戰功過人的先進個人。

雖然這些俘虜李徵雖然可以再次從他們身上得到利益,比如扔進礦井挖礦等,但李徵也不可能餓着他們啊,還有這些人跑散的家屬,一旦再尋過來,至少也得有小萬人上下吧,若是都養着,李徵唯一的感覺就是,男人太難了。

這些事雖然頭痛,但李徵起碼覺得自己並沒有什麼怨言。不過顯然他是沒有時間去辦這些事了,來自汾州方面的調兵令已經擺在他的面前了。

李徵有些想罵娘了,自己這次已經這麼的慘了,那邊竟然還不肯放過自己!

痛罵了幾句後,李徵直接召來了李開莫,與他商討此事。

“七哥,這極爲不妥!這些田地可是可以傳家的,哪能這般輕易給予外人!”

令李徵意外的是,這位族弟對於這種撫卹政策極爲的反對,簡直已經有暴走的趨勢了!

“雖然如今七哥家大業大,但若是如此不惜根本,家業大敗之日便指日可待!”

李徵無語的看着這個便宜族弟,他都有些懷疑,自己拿出來的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田地,難道自己記錯了,這些田地還有這李開莫的份不成?

好不容易等這位族弟情緒終於緩和了一些,李徵想了想,平靜的問道,“莫弟,七哥兩年前可有這般多田地?又爲何這兩年便聚起這麼大的家業?”

“那是七哥戰無不勝!另外也是時勢造就!”

李開莫愣了一下,然後鏗鏘有力的說道。

“七哥一個人能做到戰無不勝麼?或者說,沒有這麼多忠勇的將士,七哥拿下這麼多田地,一個人能守的住麼?”

李徵儘量將語氣變得溫和,以一副討論的口吻與李開莫說道。

對於這個向來聰穎的族弟,他可是一直寄以莫大的希望。

“七哥又不是神仙,爲何這些人肯爲七哥捨生忘死?爲何每一次面對數倍十數倍的敵人他們從不退卻?哪怕這次面對兇名天下皆聞的闖營,他們有沒有後退半分?你見過哪路官軍在傷亡近四成的時候,還能死戰不退?”

李徵的語氣也慢慢的變得高亢起來,表情跟着嚴肅起來。

“七哥保證了他們的糧餉不缺,更有嚴厲軍法震懾!”

這一次,李開莫的聲音也低了八度,有些不自信了。

“論起糧餉待遇,普天之下,有哪支軍隊及的上關寧軍?論起軍法,大明各軍七殺,五十四斬,哪一個軍法不比爲兄嚴厲?但哪支官軍又能做到遇敵誓死不退的?”

李徵搖搖頭,依舊是那副不滿意答案的模樣,不斷的反問着。

“這……”

李開莫終於沒有再反駁了,原本的怒氣也消散了大半,但年少人的自尊心還是讓他不願服輸,昂着頭道,“我知道官兵誓死奮戰,是因爲七哥待他們極厚!不過這又分田又賞銀子,還有連帶養活他們家屬十五年,這也太過了吧!”

“你錯了!七哥對待他們並不算優厚,只是按照大明官兵的普通待遇給他們糧餉而已。”

“他們之所以肯爲我而戰,不僅僅是這一份糧餉,還因爲他們看到了盼頭,因爲他們覺得七哥會給他們家小一條活路,一條讓他們家小在亂世可以安穩活下去的希望!”

“這個希望他們活着的時候,自然可以自己把握。但是一旦他們戰死或殘廢,他們當然會對這個希望產生懷疑,畢竟沒有親眼所見,總是會不放心,這是人之常情。”

“爲兄之所以給他們撫卹,並不是給死人看的,是給活人看的!”

“爲兄要讓所有人都明白,只要他們爲了爲兄傷殘或者戰死,爲兄一定會對他們的家小負責到底!”

“所謂有恆產有恆心。田地只要給了戰死者家屬,他們自然會因爲田地而徹底安心。”

“讓他們安心只是第一步,用銀子再讓他們各家不至於家中青壯死去而立即陷入困頓之中,每年給他們一些米糧,也只是讓他們再無後顧之憂,徹底將家中頂樑柱死去的所有困境全部消除。”

“而其他人看到這情況,也會徹底放下心中的顧慮。他們遇敵自會向前,而不用擔心自己身死之後,一家老小會流落街頭,自生自滅!”

“有了這些敢打敢拼的官兵,田地和錢糧算的了什麼?七哥兩年前一無所有,兩年後什麼沒有?有他們在,纔有無數的田地和錢糧!”

李徵定定的看着李開莫,將自己的打算和盤托出,不希望有這個時代侷限性的李開莫完全同意,但起碼也要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苦心。

“七哥,我明白了!”

李開莫畢竟是年輕人,雖然心中還是有些不甘心,但是卻是覺得李徵這番話,十分的有道理。

“明白了就好!七哥出征在即,現在你知道爲何找你來辦這事了吧?”

李徵點點頭,溫和的看着李開莫問道。

“明白!七哥是想讓我監督總辦這事!”

李開莫是一個聰明人,李徵將利害剖析的如此明白,又讓他過來,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明白就好!這事的重要性不用爲兄多說,切記不可因人壞了爲兄的苦心。這事換了旁人主事,說不定會有不清不楚的地方!”

“但你爲我族弟,自可代我行事,若是有人從中上下其手,無論是誰,一概收監!待我回來處置!”

“不要輕易相信下面的刀筆小吏,這些人最是擅長欺上瞞下,想要了解真實情況,要捨得架子,到各家撫卹戶微服實地查看。若是有可能,最好拿下一二手腳不乾淨的,直接殺雞儆猴!至於細節上如何應對,你可向張俊才問詢,他之前做過此事,經歷豐富……”

李徵仔細的交代着李開莫,該如何行事,如何查證各項撫卹到位情況。這是他的根本大事,容不得半點害羣之馬。

潞州軍眼下一切草創,還沒有產生利益山頭,一切還是一張白紙,先立下嚴厲規矩,爲日後防微杜漸。

“七哥,那些陣亡官兵的待遇已經出來了。那些傷殘的官兵又該如何處置?他們雖然人還在,但除了給家裡添負擔之外,似乎也沒有別的用處了吧。這個若不能妥善安置,還是會誤七哥的大事的!”

通盤想了一番後,李開莫突然出聲問道。

“莫弟能想到這裡,足見是下了功夫了。”

李徵讚許的點點頭,這個族弟還真是一個人才。

“我準備在幾個屯田處設立保甲制度,還有佃戶訓練制度,這些傷殘官兵就是現成的保甲長和教官!”

“保長每月一石米糧俸祿,甲長與教官每月半石!這些東西雖然不多,但養活他們自己是足夠的了,還能節餘一些補貼家用。”

“不過這事還得莫弟幫忙。你讀過書,我準備讓你給他們教授一些常用字,無須太多,只要能夠看明白公文和會記錄一些簡單數據就可。”

“這個學習班以一個月爲準,成績最好者的四十人爲保長,其他人看情況安排他們或爲甲長,或爲教官,一切你都可自行拿主意!”

李徵喝了口茶,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此計大妙!這些都是可以放心的自己人,既養了他們,又給了他們一個輕鬆又能安生的活計,想必誰也無話可說!”

李開莫聽完,也覺得眼前一亮,自己這七哥真是鬼才,這種主意都能想的到。

“他們若是不犯錯,這職位可以幹一輩子,直到幹不動爲止。不過卻不能傳家,否則就又成了惡政了!”李徵對於世襲制,是有一種骨子裡的痛恨,當然不會放任這種事情發生。

“嗯,也對!總得騰出位置給後來人!”

李開莫顯然是想到了別處,不過李徵倒也沒有將自己的思量說出來,只是微微一笑便過。

正說話間,廖嗚弘快步接近書房,不多時便聽他大着嗓門報告,許國忠人已經到了。

李徵見說的也差不多了,便打算打發李開莫回去抓緊辦理此事。但心念一動,又將他留了下來,吩咐將許國忠帶了進來。

許國忠上次在澤州城下立了大功,但這種功勞並不能公之於衆,雖然官職上只是低調的給了一個副隊級,但卻是一口氣得到了百畝田地,還有五百兩賞銀。

如今的許國忠就任的是屯留護田隊副隊正,此番大戰休整數日後,李徵又一次將他喚了過來。

雖然覺得有些對不住這個功勳卓著的下屬,但潞州軍情況能力差這個短板卻是短時間無法扭轉的。

高迎祥退兵,並不意味着事情已經完全結束了。流寇之所以被稱爲流寇,是因爲他們居無定所,攻無必取,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再回來潞州禍害一番。

而潞州軍潛伏第一人,非如今的許國忠莫屬。因此尋找到高迎祥,並且混入其隊伍的重任,則非這個許國忠莫屬。

“還沒休息幾日,又得讓你去出生入死,本官甚感愧疚,只是潞州營必須有人站出來,這事關潞州的生死存亡!當然這任務極爲兇險,如今你已經有田有銀了,若是想從此過安穩日子,本官也不會強求。”

耐心解釋了一番之下,李徵鄭重的看着許國忠,輕嘆一聲。

“大人言重了!卑職願意爲大人效死!”

許國忠絲毫沒有猶豫,直接回答道。

這話出於至誠,沒有李徵,根本沒有他許國忠的今天。數月前,他還只是兄長許國棉手下一個普通軍戶。

如今卻是如同坐了火箭一般升任五百人的副官,而且田地錢糧全部都已經擁有了,這份人生恩遇,值得捨身以報!

事實上,從小被脾氣暴燥的兄長壓制的他,十分喜歡在流寇軍中那份自由自在,不用受太多軍法約束。

李徵深深看了一眼許國忠,對方眼中只有一片堅定。

“有志氣!本官還是那句話,有我李徵一天在,就不會虧待於你!以後有什麼情況,你可使人直接與李開莫聯繫!”

李徵拍拍許國忠肩膀,一指身旁的李開莫。

雖然還想多交待幾句做密諜的注意事項,但李徵還是覺得自己這半桶水水平,而且還是後世的經驗,不一定試用於這個時代,也別出來誤導人了。

而且二人也需要自己學會成長,總得給年輕人一點自我發揮的機會。

再溫言撫慰了兩人幾句,李徵便讓他們各自回去準備。

兩日後,李徵收到郭老頭緊急運送而來的三十杆火銃之後,吩咐來人回去告訴郭老頭加緊打造剩餘火銃,便開始了出征前的準備。

六月初十,就在高闖在官軍大舉進攻之時,一道調兵令又一次發來了潞州。

公文上面要求,李徵立即整軍前往汾州匯合,協力剿滅高闖。

這種調令,潞州之前從來沒有收到過。李徵明白,這是自己在韓店這邊打的相當出色,這才讓大明邊軍統帥注意到了自己。

雖然不情願,但是李徵還是不敢這個時候耍滑頭,直接點上了一百沒怎麼受傷的潞州營老兵,再抽調一批作戰十分勇敢的佃戶,拼湊出了七百餘人的隊伍。

這不僅僅是示弱於其他官軍,保存實力的打算。更重要的是,畢竟這次佃戶們出力也算不小。

雖然沒有官兵微分無法進行撫卹,只能給陣亡傷殘的人一些錢糧補貼,但終究還是顯得小家子氣了。

如今把最靠攏自己的人來出去跑一躺鍍點金,也好給個由頭獎勵一番,這樣也可以讓其他人看到希望。

一切準備就序後,李徵又徵發了千餘俘虜充任運輸糧草的夫子軍,於六月十三誓師出發,向着遙遠的汾州而去。

第一五二章 隨本將出徵第三十八章 破寨第465章 分歧第十章 封賞第八十八章 求援第一五七章 翻山第三十三章 繳獲第309章 那就有勞將軍了第355章 追到了第220章 安置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243章 伏擊第532章 使者到第514章 到達山海關第一六六章 太難伺候了吧第四十三章 打秋風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八章 對衝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532章 使者到第三十章 真是個好人第一二七章 發力第315章 一頭紮了進去第五章 營嘯第453章 合縱第257章 一片的冰寒第十一章 盧象升第398章 字字誅心,筆筆見血第一五三章 追殺第470章 突圍第一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371章 脫身第219章 落幕第286章 請朝廷速派援軍第245章 開始甩鍋了(2/3)第256章 阿巴泰第五章 營嘯第511章 警示第215章 輕入第482章 生路第254章 第一場戰鬥(2/3)第458章 騎戰第308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390章 還不是時候第427章 陝西安定第245章 開始甩鍋了(2/3)第480章 動盪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466章 偷襲第252章 隨我殺奴第493章 大戰第二十四章 訓練第一五六章 有陰謀第八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一五五章 還真是小瞧你了第246章 怕是玩脫了吧(3/3)第215章 輕入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治其罪第333章 破城第一六四章 出全力了第七十三章 護田隊第六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三十一章 遭遇第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295章 更加完美一些第451章 李曹操第385章 覆滅第三十九章 放虎第456章 戰前佈置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367章 強勢第九十八章 爲大人賀第210章 離間第292章 敗中求勝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496章 迴歸第一三零章 違令救人第203章 眼中充滿期待第206章 有了目標了第255章 如何生存下來(3/3)第508章 大西王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462章 迎擊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第一三四章 怎麼能忍第五十七章 後方亂了第221章 回家第442章 對耗第一章 李徵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522章 科爾沁第337章 形勢第213章 巧取豪奪第435章 互不退讓第434章 榮辱於共第三十章 真是個好人第八十七章 失控第217章 惡寒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
第一五二章 隨本將出徵第三十八章 破寨第465章 分歧第十章 封賞第八十八章 求援第一五七章 翻山第三十三章 繳獲第309章 那就有勞將軍了第355章 追到了第220章 安置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243章 伏擊第532章 使者到第514章 到達山海關第一六六章 太難伺候了吧第四十三章 打秋風第六十二章 摘桃子第八章 對衝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532章 使者到第三十章 真是個好人第一二七章 發力第315章 一頭紮了進去第五章 營嘯第453章 合縱第257章 一片的冰寒第十一章 盧象升第398章 字字誅心,筆筆見血第一五三章 追殺第470章 突圍第一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371章 脫身第219章 落幕第286章 請朝廷速派援軍第245章 開始甩鍋了(2/3)第256章 阿巴泰第五章 營嘯第511章 警示第215章 輕入第482章 生路第254章 第一場戰鬥(2/3)第458章 騎戰第308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390章 還不是時候第427章 陝西安定第245章 開始甩鍋了(2/3)第480章 動盪第409章 爲誰而戰第466章 偷襲第252章 隨我殺奴第493章 大戰第二十四章 訓練第一五六章 有陰謀第八十六章 付之一炬第一五五章 還真是小瞧你了第246章 怕是玩脫了吧(3/3)第215章 輕入第一百二十一章 窮治其罪第333章 破城第一六四章 出全力了第七十三章 護田隊第六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三十一章 遭遇第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295章 更加完美一些第451章 李曹操第385章 覆滅第三十九章 放虎第456章 戰前佈置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367章 強勢第九十八章 爲大人賀第210章 離間第292章 敗中求勝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496章 迴歸第一三零章 違令救人第203章 眼中充滿期待第206章 有了目標了第255章 如何生存下來(3/3)第508章 大西王第一三六章 勤勉第462章 迎擊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第一三四章 怎麼能忍第五十七章 後方亂了第221章 回家第442章 對耗第一章 李徵第一六七章 敲打第522章 科爾沁第337章 形勢第213章 巧取豪奪第435章 互不退讓第434章 榮辱於共第三十章 真是個好人第八十七章 失控第217章 惡寒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