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建奴損兵折將無數不說,連戰死者的屍首都無法收回。
因爲建奴攻城之前大肆威脅城破雞犬不留,又驅趕無數大明百姓攻城,輪番攻城不僅令守軍損失慘重,更加令他們的精神也飽受折磨。
因此守軍對於建奴根本沒有絲毫的好感,有的完全是刻骨的仇恨。
如今他們處於勝利者的位置,就更加不願意接受建奴修好,各自收回戰死者屍首的要求。
開玩笑,若是你們打進城來,還會給我們修好麼?如今打不下來,反而卻來修好,天下哪有這樣輕鬆的事情?
無法收回戰死者屍首,這件事情令得建奴大軍士氣十分低迷,許多人都有些恐懼,若是有一天,自己也是這些戰死者一員,會不會在死後也身首分家,無法完整的去輪迴。
這十數日裡,建奴偶爾的攻擊更是疲憊無力,一遇到守軍反擊便即快速退回,完全就是應付差事了事。
在這樣的士氣下,皇太極也沒有太多好辦法。
而且更糟糕的是,因爲他緊急抽調大軍圍攻朔州,後方儲備糧草的地方,因爲只留下少許兵力守衛,此時也開始頻繁的受到攻擊。
若是之前建奴戰無不勝的情況下,敢捋虎鬚的人完全不存在。但在如今建奴大軍近月都無法奈何一座朔州小城之後,明軍的戰意明顯強烈了許多。
由於守軍身負守衛重責,小股明軍偷襲之後,他們並不敢擅離職守前去追擊,這種只守不攻的作風,頓時讓各地明軍的膽子越來越大。
第一個有動作的便是大同鎮明軍,雖然他們之前組織軍隊救援朔州以譁變爲結局,但這一次面對的只是數百守衛物資的建奴軍隊,在糧草、錢財的強大誘惑力下,他們的作戰慾望也變得極強大堅韌。
許家莊堡是兩紅旗儲存糧草物資的一處堡壘,當時被代善攻下後,便立營於此,既可以監視大同城,又因此地靠近塞外,隨時可以由此而出塞。
但如今的許家莊堡,四門破損,守軍更是隻有鑲紅旗一個不滿編的牛錄百多人,外加數百蒙古騎兵。
大同鎮的夜不收屢屢突襲得手情況下,大同鎮內的副總兵練國能、艾萬年二人也坐不住了,聚兵六千,宣佈搶劫所得半數分與士卒之後,全軍便士氣爆棚的向着許家堡開去。
突襲許家堡的戰鬥極爲順利,面對數千紅着眼睛窮瘋了的邊軍,他們之前的威名顯得如此的微不足道。
在山呼海嘯一般洶涌而來的明軍面前,建奴頭一次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只是一個瞬間,數百蒙古騎兵便被洶涌的人海完全淹沒。
已經被奪志的鑲紅旗牛錄根本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被棄堡而去,這麼一個四處透風的堡子,完全沒有任何守禦的價值了。
這個牛錄甚至都沒有跑去與代善匯合,直接向東北方向竄入塞外,將滿堡的物資、丁口直接拱手相讓。
練國能、艾萬年二人也沒有任何追擊的慾望,眼前的糧草錢財已經將他們的眼睛完全晃花了,第一時間便指揮大軍開始向大同城搬運。
好在許家堡內外還有數千的青壯丁口,這些都是兩紅旗擄掠而來的大明百姓,準備帶回遼東充當包衣。但眼下全便宜了練國能、艾萬年二人,讓他們有足夠的人手,可以將更多的物資從容帶回大同。
僅僅一天,明軍便以他們能夠達到的最高效率,帶走一切能夠帶走的東西,搬不完的便直接一把火燒個乾淨。
等得到消息匆忙引軍而來的代善到來時,卻只是看到一地的廢墟和到處漆黑的焚燒痕跡。
代善恨欲狂,這番入寇大明,總儲備基地應州城被燒了就算了,好不容易攢下的另一處家當許家莊堡也被焚燒一空,而且擄掠來的包衣奴才們,也完全化爲烏有,這連番征戰,到頭來卻是損失慘重,卻是完全沒有任何的收穫!
帶着憤怒的情緒,代善直接帶人回到朔州,在大營中當着所有文武的面,與皇太極大吵了一架,終於在皇太極的道歉以及答應作出補償之後,這纔在一衆人的勸說下,沒有直接一拍兩散,帶人離開。
但後金好不容易形成的團結局面,卻是暗暗產生的裂痕。
在得到代善與皇太極發生嚴重分歧的消息後,與皇太極原本就面和心不和多爾袞,阿濟格等實權人物,原本已經淡薄的看不到的反抗念頭,也開始不斷的滋生着。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多爾袞正白旗在太原府進展極爲順利,兵力空虛的太原府根本無法抵抗如此衆多的建奴大軍。
城池還好一些,剛剛在朔州攻城已經有了心理陰影,而且心懷鬼胎,不願意消耗自己手下奴才的多爾袞、阿濟格等都極爲剋制,根本不願意碰觸。
但各地未清野的鄉村卻是直接遭了老秧,建奴所過之處,全部被掃蕩一空。
太原府這幾年還算太平,大股流寇沒有流竄到這邊,各地縉紳們所建的堡壘雖然對付小股流寇,那是綽綽有餘,但是對上成建制,兵強馬壯,人數多的數不清的建奴,他們的抵抗簡直可以說是忽略不計。
這些山西土財主,又最擅長就是積蓄,這一次頓時讓建奴大軍美美的吃個飽。
只是掃蕩了數個縣,多爾袞、阿濟格都是已經賺的鉢滿盆滿,糧草,丁口更是數不勝數。
若是他們就此收手,也許就可滿載而歸了。
但是阿濟格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在太原與多爾袞共同刮分太原府已經無法滿足於他。
崇禎七年十一月初四,阿濟格大軍繞過定襄堅城,強行翻越從蒙山,準備兵寇孟縣,壽陽城。
但是他們運氣卻極爲不爲的遇上日夜兼程北上救援的李悅大軍,更倒黴的是,他們撞上李悅大軍時,地形卻完全不適合騎兵作戰的崎嶇山路。
眼見又一支明軍作死的出城野戰,原本猙笑下馬步戰,想要收拾了這夥明軍的阿濟格,卻是赫然發現,這支明軍中以極快的速度列成戰陣,在吶喊着衝鋒建奴面前,竟然如同變戲法一般,冒出無數黑幽幽的火銃出來!
大戰來的快,去的更快,阿濟格軍隊馬弓手們根本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一排排的被火銃擊倒。
複雜的地形,讓他們根本無法快速的從兩翼迂迴而前,等馬弓手們驚恐的潰敗而回之時,對面的明軍竟然開始兩翼包抄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