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虎並不是初出的稚兒,當然明白全面推行海貿的意思。
這並不是僅僅鼓勵民意開拓海路,更重要的是,大明未來的目光必然會從陸上走向海洋。
而維持這麼一個巨大的海貿市場,龐大的水師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海貿帶來不僅僅是萬帆競流,更是有着無數的風險,這個年代的海商,可是亦商亦盜的,若是沒有強大的水師作爲支撐,那大明漫長的海岸線必定會處處烽火!
若是朝廷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海洋,那憑藉大明海量的物資人材,組建出一支強大的水師完全就是數年工夫而已。
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之時,大明那堪稱恐怖的艦隊一旦再次現世。他們鄭家賴之以爲長城的海盜艦隊,在湟湟大明面前,完全就是被碾壓的份。
他毫不懷疑,這個在大明已經冉冉升起的新朝之主,完全有魄力也有能力將這麼一支龐大無邊的艦隊打造出來。
“王爺明鑑,這江南對南洋紅毛鬼的生意,向來是以草民兄長代爲操持。並非草民兄長霸道,畢竟紅毛鬼向喜劫掠,若沒有武力保障,恐怕單獨商船前往,會有去無回。”
還是頭一次,鄭芝虎覺得在與朝廷的談判之中,完全處於了劣勢地位,不過爲了鄭家的核心利益,鄭芝虎還是硬着頭皮的解釋道。
“本王也無意讓大明商賈惡意競爭,開海貿也並非讓所有人都下海,組建四海商行的目的也在於此。
雖然到時天下商賈皆可經營海貿,但能夠出海貿易的只會有數家商行代理。而且各個商行代理的貨物不能相同,需各理其業。避免同行競爭,令得大家都沒得錢賺。
不過這都是本王初步的設想,而且如今還無法爲你們提供各種便利,卻要讓你們從現在起便要繳納商稅,算起來你們確實是吃虧了。不過本王雖然如今正是需要錢糧之時,但也不打算佔你鄭家便宜。
你鄭家有現成的船隊,也算是佔得待機,本王現在可以許你鄭家挑選三種貨物經營權,作爲你鄭家的補償。
當然,這都算是畫大餅來着。畢竟本王如今還沒有完全解決北方的問題,眼下還顧不得南方,你們還是有拒絕的資格的。”
正當鄭芝虎內心焦燥難安之時,李徵溫和平靜的解釋着,但最後的聲音雖然依舊溫和,但卻是讓鄭芝虎身體猛的一震。
“鄭家不敢!願意聽從王爺安排!”
不過這一次鄭芝虎卻是不敢再象之前那般以退爲進,急忙惶恐的回答道。
“好了,你無須跟本王保證什麼。只要回去將本王的意思告訴鄭一官便是了,本王等待他回覆的時間還是有的。”
對於明顯智力不低的鄭家人,李徵覺得敲打的已經足夠了,便即好文安撫道。
其實細想一下,三成的商稅雖然不低,但是相比於獨吞對外代理權,卻是可以直接的在對外定價之時將這筆損失彌補回來,完全就算不上什麼損失。
而且優先選擇三種貨物代理權,更是一個肥美的肥肉,海貿之中最賺錢的貨物壟斷權,足夠補償鄭家接下來幾年白白拿出的商稅了。
“王爺說笑了。王爺肯給鄭氏一口飯吃,鄭氏自然願意誓死追隨王爺!爲表示我鄭家誠意,家兄願奉上軍餉白銀五十萬兩以資軍用。”
鄭芝虎此時已經完全沒有了之前的小心思,眼前的李徵已經讓他清楚的明白,這不是他們能夠招惹的人,便立即將大哥交待的投名狀拿了出來。
“本王不缺錢,只是北方連年戰亂,田地拋荒極多。若是鄭一官有心,多從南洋購些稻米回來,這纔是本王需要的。若是有懂得機械與火炮鑄造的西洋人,鄭家若是碰上了,送到本王這兒,本王自然會有酬謝。”
李徵搖搖頭,並沒有直接接受,他現在並不缺錢,如今北方缺的是糧食,而不是銀子。
雖然明白這是富可敵國的鄭芝龍表示自已足以的投名狀,但李徵還是明白什麼錢該拿,什麼錢不該拿,他要的是這幾年鄭家會給他帶來源源不斷的利益,相比這些,這點銀子卻還不放在李徵眼中。
畢竟對於聚攏銀子,李徵已經有了其他搜刮而來的辦法,不是用刀子,而是用貨幣改革。
這個辦法雖然成效慢,但是卻勝在潤物細無聲,而且搜刮的更是徹底乾淨。
畢竟若是能夠用官府的信用,慢慢將貨幣的信用建立起來,那輕便易攜帶的紙幣,不用象那樣笨重體積大,還要查驗成色、買賣還得稱枰銅錢、銀子,絕對能夠充當貨物交割的最佳媒介,快速的在全國流通起來。
一旦全國流通起來,那還怕那些把金銀埋在地窖中的地主老財們,不把他們的金銀全部送入銀行,兌換成紙幣?
朱元璋當年在銀子銅錢緊缺之時,也曾經印過大明寶鈔,但是朱元璋卻是隻印發不回收,結果卻讓好好的聚寶盆寶鈔變成一張張廢紙,而李徵卻是不會犯這種錯誤。
“王爺客氣了,草民這就回去準備糧草,解押北來。至於王爺要的這些紅毛鬼,草民也會一個不剩的給王爺送來。”
對於李徵的要求,鄭芝虎當然不會輕視,雖然鄭芝虎不明白啥叫機械,但是卻不妨礙他去問他的兄長。這點小事,他還是可以直接做主的。
“回去告訴你的兄長,若是有能力的話,多護佑一下在呂宋,爪哇國的漢民,也替本王警告西班牙人,莫要讓他們覺得我華夏無人!”
當鄭芝虎已經再次行禮,準備離開返回福建時,李徵卻是再一次將他叫住,十分鄭重的說道。
“草民遵命!”
雖然不明白爲何李徵會維護那些已經棄國的百姓,但是這卻也不是鄭芝虎能夠理解的,他痛快的應了下來,反正要不要執行還得問他的大哥。
看着鄭芝虎身影消失在門外,李徵也沉默了下來,也許這個時代的人普遍都覺得那些離開國家討生活的人,是背棄了這個國家,但是李徵卻是不會這樣認爲。
歷史上那一次次的屠殺,更是讓李徵記憶深刻,眼下能夠有保護他們的機會,李徵便不會再允許這種事情再度發生。
“王爺!遼東急報!皇太極死了!”
正在李徵目光森冷之時,一聲急促的腳步聲快速由遠而近,裡面的消息更是令李徵都直接一躍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