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笑趕緊跑到咬微悟身邊,抱住他,讓他能夠放心的哭出來。許是積壓得太久,咬微悟自出生以來,第一次這麼放肆的哭泣。晴笑死咬着嘴脣,不敢發出半點聲音,淒厲的哭聲傳出來,冷臨宮上下都跪在地上,一些老奴紛紛紅了眼睛。
作爲冷臨宮的老人,他們也算看着太女殿下長大的,對她自然有着不一般的感情。這太女殿下雖然不甚聰明,資質平庸,行事又荒唐不羈,但對主後卻是極爲孝順的,寒冬臘月都能晨起去給主後摘梅花,只爲了給冷臨宮添一抹亮色。
又對德平君極盡寵愛,後雖然偏寵新人,卻也沒有忘記這個舊人。若不是德平君行事不端,心思歹毒,意圖謀害太女,而宜側君罪犯嫉妒,差點毒殺了眉平君,兩人又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更別說原正君了,本是太女的青梅竹馬,卻犯禁惹怒太女,但就是這樣,太女也沒動過殺心,反倒是此人蛇蠍心腸,步步逼迫。
如此,誰能說太女一無是處?至孝,至情,便是脾性不定又如何,便是性情多變又怎樣?更何況,她已經轉性上進,漸漸有了一國儲君的風範,更是讓主後看到了希望,誰想竟會是這樣的結局?若此次太女不能得到公道,他們這些奴才便是拼了老命,也要給她討回來。阿原子和青月綿這兩個毒夫,必須得碎屍萬段!
聽到動靜,一直候在偏殿的茉平妃抹了把淚,吩咐宮侍去準備清淡的小菜,再去拿主後的琴過來。做完這些,一身素衣的茉平妃擡腳走到寢室外,等待着。
許久,晴笑眼睛通紅的走出來,看到茉平妃,恭敬的彎腰行禮,請他進去。
“過來吧!”茉平妃剛走到寢室內,就聽到咬微悟沙啞的聲音響起,不敢怠慢,忙提步上前。咬微悟示意茉平妃坐下,臉上已恢復了平靜,條理清晰的將後宮大事交代清楚。茉平妃不敢再推辭,既然咬微悟信任他,他又怎能不拿出勇氣接下這一切?一後一妃亦師亦友的相處着,竟就此引爲知己,倒也是一樁美事。
尊鳳宮內,得知咬微悟大哭之後恢復平靜,甘城也鬆口氣,雖然仍介意茉平妃執掌六宮大權一事,但咬微悟的身體的確不濟,就此修養也好。只要他仍是她的主後,只要他仍然活着,他想要做的事,她都能成全,這是她給他的縱容。
主後走出心傷,女皇即刻下了一道道命令,整個皇宮的氛圍都變得緊張了起來。衆人皆以爲,這是女皇向主後妥協,爲給他一個交代,而對世家大族動了殺心。但實際上,就是咬微悟沒有施壓,甘城也也斷不會放過阿原子和青月綿。
帝王的尊嚴是不可挑釁的,她的孩子她可以百般利用傷害,但卻不許別人碰。
一向以爲大局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甘城也根本就沒想到在她的眼皮底下,竟會發生這樣的事。雖然她不喜甘妤霖,但畢竟是她的骨血,又是咬微悟一手帶大的女兒,平日對其倒也算疼愛。一國太女以這樣悽慘的方式死去,無論如何,她都要替甘妤霖討回血債!事關帝王的顏面,也是她作爲一個母親,於人倫上的責任。
女皇的雷霆之怒下,又有誰能夠抵擋?皇城戒嚴,人人自危,阿家大亂,好在有忠心耿耿手段強硬的管家壓制着,這纔沒有持續惡化下去。而青家已有人出逃,不光是奴僕,旁支的一些子弟也捲包袱連夜出城。但這些人無一例外的被巡邏的士兵抓住,丟到軍營裡施了一百鞭鞭刑後,再送回到青家,無人再敢妄動。
人心浮動之際,也有人滿懷期待,在他們眼中,盤根在此的世家大族比篡位的甘城也還要可惡。若甘城也真能連根拔除,他們必定在家立長生牌位日夜祈福。
夜晚,從冷臨宮回到尊鳳宮的甘城也屏退宮侍,在許始的看護下,進入藏於寢室內部的密室。密室面積不大,僅容一人站立,空空如也,正中央擺着一個青色白玫瓷瓶,瓶上刻着一行小字,“吾姐非燚靈位”。若世人知道曾經驚豔四國的中元女皇死後竟得到這樣的待遇,恐怕會驚掉下巴,承天果然是心狠手辣之人。
“阿姐,再過不久,世家大族就會被我連根拔起,你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如此,你還比我強嗎?”甘城也伸出手輕撫瓶身,想到甘非燚登基時萬丈雄心的模樣,諷刺一笑,甘非燚聰明過人又如何,缺了狠勁,無論如何都坐不穩皇位。一個好的帝王,從來都不能是好人,甘非燚也不是良善之輩,卻終是輸了一步。
“阿姐啊,成爲帝王后,我才知道你當初每走一步都是那麼的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回頭細想,我不得不承認,你的個人能力的確比我強,但那又如何?你保不住皇位,我保住了,你護不住言千歌的命,我卻護住了阿悟的命。爲帝,我掌握大局,爲妻主,我足以護住夫郎,而你呢?”甘城也看着瓷瓶,喃喃自語道。
抱起瓷瓶,甘城也坐在冰冷的地上,像是以前那樣抱着甘非燚,閒話家常,但甘非燚已不能回答她。許始站在密室門外,思緒不知道飄到了哪裡,甘非燚的笑臉依然清晰的印在他的腦海裡,卻是讓他那麼的厭惡噁心,好在她已經死了。
親親瓷瓶,甘城也笑容苦澀,道:“就算在我身邊,阿悟生不如死,空餘皮囊,至少我還能聞着他的氣息,至少我還能在身心疲憊時,看到他的面容。阿姐,我以爲我不會後悔的,我以爲我真的能夠狠下心腸,但這疼痛的滋味,卻讓我明白,我並非真的冷血!你以爲殺了你,我就能安睡嗎,不,我每晚都難以成眠!”
“但做都做了,我不會再走回頭路!阿姐,你好好看着,看我是如何毀掉他們的根!俞氏一族在背後操縱這麼久,也該到我接手的時候了!”甘城也斂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