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女卻因接觸三皇子府多了,對當時初入府的瓏翠一見傾心,再難忘懷,好在並不是非他不可,正君又是太女自己選的,總有幾分真情在,不然又是一場孽緣。在情愛和親情間,太女選了親情,有真心,更多的卻是愧疚,她愧對三皇子。
其實,良貴君也並非怯懦愚鈍之人,死前將三皇子託付給主後,就是想仗着主後的愧疚保三皇子平安。以退爲進,送三皇子去庵廟靜養,是良貴君走的一步棋,只是沒想到後宮之人的妒火會如此強烈,出手的速度竟如此快,最終還是害了三皇子。但因禍得福,三皇子得到了女皇真正的憐惜,良貴君也不算一無所獲。
心知帝后情深,良貴君才狠心將兒子送給主後,只求帝后二人護住三皇子。
即便知道良貴君的打算,但欠了的終是欠了,女皇和主後又怎會不憐惜淪爲傻兒的三皇子?太女因當年的事,待三皇子要比小王爺更親厚一些,好在小王爺雖被寵得驕橫刁蠻,但也不失率真可愛,私底下愛逗弄三皇子,明面上卻總是擋在他身前,爲他擋掉一切委屈。有着二人的真心相護,三皇子的生活逐漸安穩。
三皇子老被小王爺逗弄,卻不生氣,覺得小王爺是在陪他玩,兩兄弟經常弄得一身泥巴,而後對視大笑。小王爺維護三皇子,三皇子也知道疼小王爺,小王爺不高興了,就想辦法哄他,頂着那樣美的容貌,扮起醜來卻是一點顧忌都沒有。
若不是小王爺對甘子也一見鍾情,認定了就不撒手,現在或許還能在親人身邊享盡寵愛。且小王爺在軍事上的才華可謂是勝過太女,女皇有意將他培養成一員大將,再賜婚給手握兵權的將門世家,慢慢的將兵權收歸皇室。小王爺原也是以女皇的期望爲目標,決定成爲太女最強硬的依靠,護住太女和三皇子。可惜,男子在情之一字上總是糊塗的時候多,認定甘子也後,小王爺就忘記了一切。
帶着軍隊出嫁,小王爺期盼的未來是美好的,以爲自己也能像父後和母皇那樣幸福,卻奈何心中之人並非他想的那般簡單,也不知身死一刻,他悔是不悔。
“小弟以前最喜歡和三弟在這裡玩捉迷藏,每次都要弄得髒兮兮的,還不許洗掉,要讓母皇看過,才肯沐浴更衣。”一身紅衣的太女扶着一身紫衣的女皇漫步在後花園,走到假山羣的時候,想起過去的無憂時光,心底微嘆,滿是懷念。
女皇也有一瞬的愣神,拍拍太女的手走到涼亭坐下,看了她一眼,道:“我兒可是在後悔?你該知,爲儲君者,爲帝者,最忌一個悔字,便是朕負盡天下,也從不輕言‘悔’。你若真的不捨,當初爲何不在那兩個賤人下手前,出手阻止?”
太女當即跪下,低垂着頭,不敢看女皇的眼神,一旁的宮侍侍衛早就隔出了一段距離。在帝王身邊伺候,眼色要準,知道進退,不然小命隨時都能玩完。
“當年你放任那兩個賤人對阿勻下手,朕並非一無所知,卻沒有出手阻止,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可知是爲何?”女皇看着遠處的風景,神色莫名。
太女跪伏在地上,深吸一口氣,搖了搖頭,仍是不願擡頭,“孩兒不知。”
“朕這一生最愛之人便是你的父後,爲了護住他,朕負了很多人,但朕從未後悔過。便是一生都被朕利用的良貴君,朕也沒有一絲悔意,唯獨阿勻,朕是真的悔了,但這份悔意,不足以讓朕爲他放棄自己最珍重的孩子。你是朕的驕傲,亦是昌岐的未來,朕希望你能心懷天下,圖謀一統,而不是陷於後宮□□中。”
說着,女皇出聲示意太女靠過來,太女不敢猶豫,跪爬到女皇腳邊,將臉靠在她的膝蓋上。女皇順勢撫摸太女的長髮,一下一下的撫弄,一如她小時候那般。
“阿勻當時鋒芒太露,太多有心人想要謀劃出一個男帝了,所以,朕不得不放棄他。不然,你以爲沒有朕的放縱,那兩個賤人能如此輕易的得手嗎?”女皇說着,眼中的絲絲悔意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不惜代價的狠戾,“你順手推了那兩個賤人一把,目的爲何,朕心裡明白,也欣慰,爲帝者,就該把一切隱患扼殺在還未開始時。可惜你不夠聰明,留下了把柄,朕也只有出手替你掃除痕跡。”
“朕可以犧牲一個阿勻,還可犧牲無數個阿勻,只因他們在朕的眼中都是棋子。若非阿勻已然癡傻無救,朕又怎能容他活在世上?也算他尚有福源,早早的退出了權力爭奪,如今得以安樂生活,是朕唯一能夠賜給他的。”女皇面容平靜,但話語中的淡漠薄情,卻叫太女心驚,而驚懼過後,更多的卻是難言的滋味。
女皇忽然捧起太女的臉,嘴角微揚,輕笑道:“你可明白,無論朕的孩子有多少,都比不上你,這一切卻不是爲了你的父後,不是爲了朕的情愛,而是憑着你的能力!你是朕最驕傲的孩子,這皇位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嫡長女,不單是血脈純正的象徵,更多的卻是榮耀的延續,這天下,只有你夠資格接手,明白嗎?”
“在江山社稷面前,一切情愛都是虛幻,若你無才無德,便是朕再喜愛你的父後,也斷不會將江山交到你的手上。倘若真要從別人生的孩子中挑選繼承人,朕駕鶴西去前定會下旨要你父後陪葬,絕不會獨留他在宮中,享着徒有其名的‘皇太父’榮耀。”女皇想到主後的容顏,心口一疼,語氣卻越發堅定,這就是她。
“幸而上天垂憐,你自幼聰慧,乃是天生的帝才,雖有阿勻這個被人視爲‘男帝’的威脅,但依然掩不了你的榮光。朕護你,寵你,卻是爲這天下蒼生而護,即便朕再如何疼愛別人所出的孩子,依然沒人可以取代你的位置,我兒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