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

離朝的文武百官臉上沒有半分喜色,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其實大家都是官場的人精,在弘治揪出李敏這條大貪蟲後,他們一直用聖人門徒裝飾自己已經沒有了用處。

現在真要跟陛下對着幹的話,那就要看他們自身修養夠不夠硬了。

只是從古往今,每個讀書人都說要成聖,但又有幾個人真正能成聖呢?甚至能做到“存天理, 存人慾”都沒有幾個人?

即便被譽爲時下大明第二直臣的馬文升從他噴血的反應來看,這個尖鼻老頭不過是求名,甚至本就是一個僞君子。

他二兒子馬玠指使僕人將人當街活活打死,按大明律法是要將他兒子斬首示衆,但還不是被他通過關係保全下來了?

在入仕之前,或許大家確實是想要乾乾淨淨地做一個名垂千古的名臣, 但即便王莽亦不過是徒有虛名竊國者, 而今又有幾人真能做到官清如水呢?

時代終究是變了, 既想要跟天子共治天下,還想在背地裡偷偷積攢百年家業,終究是一去不復返。

馬文升像是丟了魂般,正被兩個年輕官員扶着走向午門。

馬文升看着眼前的長長宮道,眼睛已經沒有了亮光,卻是知道這條宮道恐怕是他最後一次走在上面了。

三十餘年的仕途,無數日夜的隱忍,本以爲此時從南京是王者歸來, 但不過是最後一場宛如小丑般的演出。

若干年後,不會再會有清流君子馬文升,恐怕大家只會記得一個爲大明第一貪官喊冤的無恥之徒。

外面的工部官吏聽到簽押房的動靜,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部堂大人,咱們現在庫裡只有幾十副重甲,這事只能去找工部的盔甲廠索要啊!”武庫清吏的郎中面對這個要求,當即直接叫苦道。

李嗣的臉上滿是憂色,最終忍不住招呼二百斤的胖子陳坤道:“陳侍郎,你說咱們戶部該怎麼辦?”

跟那位已經宰國九年的萬安相比,自己一個僥倖出任戶部侍郎和沒做幾天戶部尚書的邊緣人相比,簡直連個屁都不是。

天變了嗎?

在李敏的事件中,受到涉及最大的恐怕算是戶部,畢竟戶部出了大明第一貪。

原本還想一起將弘治要打造神盾營的事情拖黃,只是現在李敏即將被推上斷頭臺,各個相應衙門終於開始認真起來了。

李嗣想到自己進入仕途熬了三十年纔得到戶部右侍郎,結果這個後生現在便已經坐穩了,不由得帶着酸味地道:“你是走狗屎運了!”

何琮知道自己不盡快拿出神盾營所需的兵器,陛下必定是拿自己殺雞儆猴,便大手一揮地道:“少整這些沒用的,即刻給我生產三千套重甲!”

今日的朔望朝會影響不小,京城的各個衙門迅速地運轉起來。

明朝的兵器製造分由工部和內府監局主管,下轄軍器局、兵仗局、火藥局等,其中的盔甲廠、王恭廠有工匠9200餘名。

車駕清吏司負責全國的馬政、驛傳、郵符等事務。

由於劉忠在早前的部試中表現出能力,以陛下那種厚道的性格,自然是要給劉忠一個六部侍郎或地方督撫了。

工部原本定下的基調是慢慢拖,只是他這邊不着急,兵部卻已經坐不住了。

其實這並沒有故意誇大的意思,跟自己所做的那點功績相比,劉忠此次到雍城查抄出李家的窯銀可謂是立了大功。

“這鹽政其實是真該治一治了,老夫亦是希望王越能凱旋!”李嗣對地方有着更深的見解,便是擡頭望向南方道。

“何侍郎,這事你得找我們正堂大人,現在咱們這裡肯定沒有現成的,但生產三千重騎士的兵器這可是大活!”負責盔甲廠的工部郎中當即便是叫苦道。

若是無法完成這個皇差,憑着葉淇早前的所做所爲,這個戶部左侍郎的烏紗帽大抵是要被陛下摘掉了。

真要宰肥羊,那亦是前面那些肥的撞着,自己一個連小羊羔都不算的戶部尚書自然得乖乖排隊了。

其實很多官員都不可能做到官清如水,但像李敏那樣貪的恐怕也很難找到,大多數官員都是節制地撈上一筆。

陳坤深深地望了一眼這位上司,敢情亦是經不住考驗的人。

“陛下啥方法?”李嗣被繞昏了,腦子突然拐不過彎來道。

何琮不明白這個人怎麼還想拖,當即便指着賈俊的鼻子威脅道:“老子不管!你若不給我即刻趕製三千副重盔,我……我今日就上疏彈劾你賈俊貪墨,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做這十年工部侍郎幹了多少齷齪之事!”

這兩個人早前還是同進退的好盟友,怎麼上了一個朔望朝後,兩個人竟然已經是勢同水火了呢?

“何侍郎,你還有臉說老夫?你在軍械上沒吃過回扣嗎?沒往軍費伸過手嗎?真以爲老子怕你不成?”賈俊自持自己是工部尚書,終究忍不住爆發道。

“正堂大人,陛下用人是看能力!若你能將事件都辦妥,他只會對你進行獎勵,而不會是處罰!下官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司職郎中,但幫陛下安頓好寶坻那塊地的百姓,陛下便賞了我這個官職,這是多大的榮耀啊?”陳坤對李嗣有些好感,當即便將話說透地道。

“這個自然!若不是聽你說這麼幾句,老夫現在都想要上疏辭官回家了!”李嗣朝着前面的轎子走去,顯得半開玩笑地道。

陳坤知道這個上官確實是有幾分憂民之心,便認真地告誡道:“咱們戶部今後得好好辦差,陛下要打造神盾營的事,咱們戶部可真不能像賈俊那般扯後退啊!”

“正堂大人, 自然是要老老實實辦差,別再搞那些虛的!”陳坤先是微微一愣, 而後理所當然地答道。

大理寺卿馮貫、光祿寺卿胡恭和尚寶寺卿朱用和同樣失神落魄地走在宮道上,心裡既是怨恨那位信誓旦旦不會爆出窯銀的李敏,亦是痛恨拉上自己跳出來營救李敏的馬升文。

“揚州的事情可不簡單!雖說天下鹽官歸我們戶部統領,但那裡的蛀蟲早已經是尾大不掉,真敢動他們的肉,他們便敢跟咱們朝廷玩命!”李嗣在南京戶部是跟鹽官打過交道,不由得苦澀地道。

吵起來了?

只是世上從來沒有後悔藥,而今他們四人已經淪爲大明的新笑話, 至於他們的仕途更是一片黑暗。

武選司負責武官的品級、選授、升調、功賞等事務;管理少數民族的土司武官的世系、封贈。

職方清吏司負責各省的地圖,武官的敘功、核過、賞罰、撫卹等,軍隊的檢閱、考驗,及關禁、海禁等事務。

何琮的眼睛當即一瞪,顯得怒氣衝衝地道:“你說辦不了?若是你不即刻給老子弄出三千盔甲,老子跟你沒完!”

葉淇現在已經被派到山西那邊買糧,雖說現在糧價下跌較多,但想要以兩錢一石的價格買足十萬兩銀怕是不太可能。

“何侍郎,你這個事情一時半會是真辦不了!”賈俊得知何琮的來意後,當即苦澀地搖頭道。

兵部下設武選、車駕、職方、武庫四個司。

翰林修撰王華和翰林檢討楊廷和都知道目前沒有他們詞臣什麼事,純粹着抱着看戲的心情,卻是不無惡意地希望事情鬧得越大越好。

李嗣看到這個胖子完全不明白自己的擔憂,當即便將話說透道:“你說……你說陛下會不會找咱……不,找那些家資豐厚的官員算賬呢?”

陳坤在升任右侍郎亦是下了一番苦工夫,顯得滿臉敬佩地道:“其實時下壓根不需要進行變法,真按着咱們陛下的方法去做,鹽法自然是暢通!”

“工部現在一直都在修陵,盔甲廠和王恭廠都調過去不少人,而今兩廠還要趕製其他所需兵器,根本無暇生產其他!”賈俊亦是說出自己的難處道。

“何侍郎,你這是什麼話呢?快坐下來消消氣,來人,上好茶!”賈俊終究是舉人尚書,當即陪着笑臉招呼道。

現任戶部尚書李嗣是景泰五年的進士,廣東南海縣人,初授南京戶部主事直至郎中,後任金華知府,因能潔身自好,與黃州同時列優等,遷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後由左參政改升福建右布政使,於成化十九年出任蘇鬆巡撫賑災,歸朝授戶部右侍郎。

左庶子謝遷、翰林修撰王華和翰林檢討楊廷和都是後世鼎鼎大名的人物, 只是今天他們三人都不能進殿,但都隱隱覺察到這幫高官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陳坤看着四下無人,便索性直說道:“葉侍郎是真將陛下當……嗯嗯!若朝廷取消開中法,邊地的糧價到時必定水漲船高,從揚州每年收回那大幾十萬兩銀子壓根就不划算,所以葉侍郎已經失了帝心!此次陛下派他去收銀,明眼人都知道是陛下故意刁難,所以葉淇此次前去收糧怕是有去無回了!”

兵部左侍郎何琮現在是代理兵部尚書,剛下朝便將武庫清吏的郎中叫到簽押房中,直接要求將軍械派發給神盾營。

在說話間,兩個人已經走進午門,官轎便在前面的廣場侯着。

陳坤覺得李嗣危言聳聽,顯得自信滿滿地道:“他們難道還敢造反不成?即便他們不肯乖乖配合,這不是有王越嗎?”

兩廠初時由工部侍郎提督,但到成化年間改爲郎中管理。

何琮沒想到賈俊竟然還沒有讓手下的人動工,當即便找上正主拍着桌子質問道:“賈尚書,你這是要我死嗎?”

“既然陛下想要給他戶部侍郎,但咱們戶部現在可沒有侍……咦?葉淇?”李嗣認可陳坤的推斷,顯得後知後覺地反應道。

“王越能平得了湖廣,但到揚州恐怕亦是泥牛入海!”李嗣亦是想着天下百姓能吃低價鹽,卻是苦澀地道。

“咱們的陛下是一個厚道人,你見他拿萬……萬閣老開刀了嗎?”陳坤這才恍然大悟,當即便指着文淵閣的方向道。

陳坤不明白李嗣爲何覺得王越清理不了鹽事,但仍舊十分自信地道:“正堂大人,那咱們就好好瞧瞧,看王公能否凱旋了!”

“正堂大人,不止下官!我跟劉忠在部考的答卷最出彩,所以纔得到陛下的關心!劉忠原本是戶部廣西司員外郎,而今他到河南辦好了這趟差,陛下定然同樣賞他一個戶部侍郎,再不濟也是督撫!”陳坤不想自己單獨接受火力,當即推出劉忠道。

左庶子謝遷的心裡很複雜,既是希望自己的老師徐溥出事,但覺得這樣想過於大逆不道。

跟很多得天獨厚的官員有所不同,他確確實實是熬着資歷一步步由地方上來的,故而更懂得走上這條宮道殊爲不厚。

李嗣若有所悟地望了一眼文淵閣的方向,便是輕輕地點頭道:“確是如此!”

陳坤做了一個無奈的表情,當即講解道:“自然是打擊鹽法中的官商勾結,理清揚州的鹽弊,讓持引者順利提到鹽。若是到了那個時候,朝廷每年新派的鹽引價格迴歸正常,地方百姓正常吃鹽,而邊儲亦是無憂,可謂是一舉三得!”

武庫清吏司負責掌管全國兵籍及軍器,並負責武舉考試。

“本堂在南京任職多年,對鹽事亦算是有所瞭解,葉淇提出的新法確非良策!”李嗣亦是看出其中的道道,便是輕輕地點頭道。

不過他亦是清楚,李嗣不像李敏歷職漕運總督告等要緊衙門,即便想要貪那亦得有得貪纔是,頂多算得上一條小蛀蟲。

哐!

簽押房裡面傳出茶盞摔碎的聲音,卻見身穿三品官服的兵部左侍郎怒衝衝地走了過來,對外面張望的工部官吏又是瞪了一眼,這才大步走到院中坐轎離開。

現在知道着急,早前都幹嘛去了?

工部官吏看着怒氣衝衝離開的兵部侍郎何琮並沒有同情,而是輕輕地搖了搖頭。

由於重甲的事情還沒有落實,就在大家還在看着哪位朝廷大佬又要倒臺的時候,一件事卻是震驚了朝野。

草原小王子巴圖孟克遣使前來,奉表賀弘治帝即位,只是在這張賀表中,小王子竟然自稱大元大可汗。

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28章 真兇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551章 海上歸客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
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491.第489章 新興的羣體不容小窺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28章 真兇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90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234章 兵伐謀(求訂閱求月票)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551章 海上歸客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