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

七月的京城,天空的烈日被陰雲所擋,酷暑顯得消退了不少。

邊關狼煙滾滾,鐵騎如雷。明朝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北出八達嶺,所過之處無部落可擋,經數日激戰,二百里廣袤草原納入大明版圖。

隨着北方的捷報傳來,明朝雄師重創亦不剌因部後,竟然揮師北上佔據二百里草原,導致整個京城瞬間沸騰了。

今年新創辦的《順天日報》特發號外,大幅標題赫然醒目:“由新任薊鎮總督陳紀率北伐大軍北出居庸關,重創逆賊亦不剌部,奪取二百里草原!”

“我朝鐵師無敵!”

“二百里,二百里,哈哈……”

“敢欺我邊民者,自當讓他們滅國亡族!”

……

北京城的街道縱橫有致,相關的消息瘋狂地縱橫傳播,人們奔走相告,歡呼聲、鑼鼓聲響徹雲霄。

他們在三月份得知亦不剌因洗劫薊鎮,更是屠殺大明幾百名百姓,聞訊對亦不剌因自然是目眥欲裂。

他們希望朝廷能夠手刃亦不剌因,爲我族邊民報仇雪恨。爲此,他們一直壓抑着等待,而今終於是揚眉吐氣。

他們引以爲傲的大明王朝不僅設計伏擊亦不剌因部,而且派大軍北入佔據大草原,直接將二百里草原納入版圖之中。

儘管不曉得當年太宗北征是何等盛況,但當今聖上奪取二百里大草原,而今弘治皇帝豪邁程度已經不弱於太宗。

在沒有勞民傷財的情況下,當今聖上不僅讓他們吃飽喝暖,而且還能爲他們王朝開疆裂土,這不是聖君又是什麼?

“壯哉大明!”

“犯我強明,雖遠必誅!”

“得君如此,何愁天下不興乎?”

……

百官士子顯得更加的激動不已,他們當晚聚到酒樓和青樓中,紛紛爲今天這一場痛快淋漓的大勝而慶祝。

時間亦是湊巧,次日剛好是逢八早朝。

“賀陛下誅亦不剌因部!”

“賀陛下平定北方動亂!”

“賀陛下爲大明開疆裂土!”

……

在朝會上,文武百官紛紛上表祝賀,讚揚弘治皇帝的武略,歌頌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雖然此次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戰功,其實最大的功臣是軍機處這些日子以來的暗中部署,但包括軍機處的三位成員在內的文武百官都願意奉朱祐樘爲神君。

君,便是他們的天。

朱祐樘現在的威嚴和聲望已經不再僅限於皇帝的位置,而是他給與八千萬百姓帶來幸福所得到的愛戴,更是給整個大明帶來了榮耀的擁護。

現如今,弘治皇帝可謂手握文武百姓的生死大權,所有人對朱祐樘只能唯命是從。

朱祐樘輕咳一聲,便是遞給郭鏞一個眼色,而郭鏞便是掏出早已經準備的賞賜聖旨。

面對這場大捷,朱祐樘自然十分滿意,所以下旨犒賞三軍,對成功狙擊蒙古大軍的平遼伯鐵象山晉升爲侯,率領大軍北進大草原二百里的薊鎮總督陳紀加授正二品太子少保銜等。

獎勵,永遠是刺激員工努力幹活的不二法寶。

雖然亦不剌因率殘部北逃,但東蒙古在自己親自的操刀下,由滿都海奪回一半領土,而大明王朝得二百里,海西四部和朵顏三部亦是擴張了他們的地盤。

只是近期,最讓朱祐樘在意的事情並不是這一場針對亦不剌因部的戰事,而是栽種五六個月的寶種迎來了豐收的季節。

雖然科技樹很重要,但如果一個人連吃飽飯都成爲問題,你又憑什麼以爲動用幾百萬人修高鐵而不引發暴亂呢?

反觀人人如果都能吃飽肚子的話,那麼就可以解放更多的人口,哪怕一個人一個吐沫都可以淹掉一個國家。

就在全城的百姓還沉醉在北奪二百里的喜悅中的時候,皇帝竟然再次擺駕出宮。

“這是什麼情況?”

“據說寶種成熟了!”

“你不說這事,我都快忘了這一茬!”

……

因弘治皇帝已經深入民心,哪怕他的任何一個風吹草動都能夠引發京城百姓的廣泛關注,更是以能夠遠瞻龍顏爲榮。

午門城樓巍峨莊嚴,金色的門釘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彷彿是皇權的象徵。

文武百官身穿朝服而來,他們早早便等待在午門廣場上,而他們的前面停放天子乘坐的一輛金輅。

從午門的宮道延伸到城外的中軸線上,兩邊的街道早已經是人聲鼎沸,萬頭攢動。

京城的百姓們得知皇帝今日要親臨山川壇祭天,所以紛紛涌向午門延伸到正陽門的中軸線兩邊,希望能一睹天顏。

隨着三聲悠長的鼓響,午門緩緩開啓。

一隊身穿盔甲的金吾衛率先走出,他們手持金瓜銀斧,威嚴無比。緊接着,是舉着各色儀仗的內侍們,龍旗鳳輦、華蓋寶扇,一應俱全,令人目不暇接。

終於,在萬衆矚目之下,皇帝乘坐龍輦從皇宮裡面出來。

只見朱祐樘身着袞服,頭戴冕旒,端坐在龍輦之上,神色莊重,目光深邃,彷彿能洞察世間萬物。

在執掌大明王朝多年後,朱祐樘無論是執政智慧,還是身上的帝王氣質,都已經邁上了一個大臺階。

朱祐樘並沒有被一場勝仗衝昏頭腦,卻是知曉糧食纔是最強的武器,亦是大明王朝稱霸世界的底氣所在。

今天迎來了收穫的季節,但紅薯和土豆都是埋在地裡,無疑存在着很大的變數。

新土伯劉璋今日顯得格外的沉默,又彷彿恢復爲那個剛剛因來悶悶不樂的美洲總督,眉頭夾着無限的心事。

只是此次並不是因爲心裡藏着秘密,亦不是因爲面臨艱難的抉擇,而是他心裡已經開始擔心此次的收成。

他歷經千辛萬苦將土豆、紅薯和玉米帶了回來,不管期間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而今自然是希望結出碩果累累。

只是他終究亦是聽聞,更是擔心出現“淮南爲橘,淮北爲枳”相似的狀況。

“起駕!”

隨着一聲尖銳的太監聲音響起,宮廷樂師亦是跟着彈奏。

在緩緩向前的金輅四周,隨行的文武百官跟隨在後面,每個人都保持着肅穆的姿態,亦是有人開始憂心寶種的收穫情況。

“草民叩見陛下!”

“草民叩見盛世明君!”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沿途之上,百姓們紛紛跪拜叩首,山呼萬歲。

作爲追星一族般的趙老四此次得知皇帝出行的消息,再次丟下家裡的鋤頭,屁顛顛地跑來這裡遠瞻龍顏。

跟他相同心思的百姓不在少數,越來越多的百姓瘋狂地擁戴皇帝。 街道上張燈結綵,鼓樂齊鳴,彷彿整個京城都沉浸在了這盛大的慶典之中。

山川壇,壇內的樹木已經是鬱鬱蔥蔥。

石桌上,這裡已經提前擺放着各色祭品,香菸繚繞,鐘聲悠揚。

朱祐樘下金輅步行,率領文武百官進行祭壇,來到祭臺前開始虔誠的禱告。

雖然他知道土豆和紅薯都是高產農作物,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之中,正是通過引進土豆和紅薯出現了一場人口大爆炸,最終的總人口達到四萬萬人。

只是現在一切未知,連朱祐樘亦不敢斷定泥土下面會埋着可觀的紅薯或土豆,甚至已經做好了失敗的心理準備。

在完成祭壇儀式後,朱祐樘領着文武百官來到了一畝三分地前。

在這一場肥沃的土地中,其他農作物已經被收割,唯獨剩下埋在地裡的土豆和紅薯,土豆和紅薯的藤蔓交錯,只是土豆還得再等半個月才能成熟。

皇帝參與或主持的與收成相關的禮儀活動,通常被稱爲“籍田禮”或“親耕禮”。

這是華夏的一種重要禮儀,旨在體現皇帝對農業生產的重視,並通過親耕示範來鼓勵百姓勤於農事。

只是這一次有些不同,而今的朱祐樘只是單純渴望一場豐收,從而成功將這種高產的農作物引入華夏。

“陛下,請!”工部左侍郎劉柊禹上前,將一個木製的鋤子交給朱祐樘。

朱祐樘走上前去,在踏進這一畝三分地的時候,便已經感受到泥土的鬆軟,別說不需要鐵製的鏟子,恐怕自己用手都能輕鬆地拔起來。

出於穩妥起見,他的眼睛觀察這十幾株紅薯的情況,卻是不挑長得茂盛的,而是觀察哪株泥土隆起的土包厲害。

“這……能行嗎?”

“那株苗的葉子都掉光了!”

“要不……咱們勸陛下換一株?”

……

在看到朱祐樘拿着木製的鏟子站在一株掉光葉子的紅薯苗前的時候,一直盯着皇帝一舉一動的工部尚書賈俊等人坐不住了,甚至有人想要勸諫。

朱祐樘不等他們有所行動,便已經雷厲風行地開挖,在那根紅薯根部周圍鬆土,而後便用力將那株紅薯的根部拎起。

只見被拎起的紅薯根部帶起一片泥土,而根部紅着七八個或大或小的紅薯,臉上不由得露出心驚喜的神色:“這一株紅薯還不錯,比朕預期的情況還要高一些呢!”

“天啊,我是不是眼花了?”

“不應該是山藥那般嗎?這……這是一株八果啊!”

“一根小小的苗,竟然能結出十幾斤的果實,當真是寶種啊!”

……

即便是最穩重的王越看到朱祐樘拔出來紅薯的情況後,亦是震驚得目瞪口呆,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以爲地裡頂多是生出一個比山藥更多的果實,但誰能想到竟然一樹好幾個果,而且那紅彤彤看起來十分誘人。

朱祐樘注意到田邊已經按捺不住的百官,便是大手一揮:“到你們了!”

此話一出,尹直首當其衝,雖然已經年邁,且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人出身,卻是直接開始拔紅薯了。

只是他顯然高估了自己,在根部斷裂的時候,他當即後仰摔倒在地。

“呵呵……那我便不客氣了!”靖國公趙承慶撿了漏,當即接替尹臺的位置毫不客氣地拔起那株紅薯。

自從設立軍機閣後,內閣和軍機閣隱隱有分禮抗衡的勢力,兩方的人員已經開始明爭暗鬥了起來。

在文武百官的認知中,自然還是以內閣爲首,但奈何軍機閣最近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如今是風頭正盛。

“這便是紅薯啊!”

“看着真想啃上一口!”

“歷盡千辛方能帶回來,焉能讓你暴殄天物!”

……

百官們也紛紛圍上前去,他們或用手摸,或用眼看,都對這剛剛從泥土拔出來的紅薯議論紛紛起來。

儘管這是後世讓很多人嫌棄的食物,但如今是物以稀爲貴,既然價同黃金恐怕都有人願意掏錢嘗試。

“陛下有恩,凡正二品以上官員可得半個烤紅薯,其餘官員四人分一個烤紅薯!”面對這幫已經被饞哭的官員,朱祐樘亦是開恩地道。

紅薯的種子跟水稻有所不同,它的種子是通過保留紅薯的部分或全部塊莖來獲取的,故而大部分食用並不影響下次的播種。

何況劉璋帶回來的種子很多,而今栽種在皇莊中的紅薯迎來了豐收,這紅薯的供應量其實是足夠的。

皇宮御廚在朱祐樘的調教下,已經更注重效率,同時擁有更多種類的烹煮手藝。自從興起烤魚風后,燒烤成爲一種十分流行的烹煮方式。

在這個像是公園般的山川壇內,一場別開生面的烤紅薯盛宴正在上演。

在御廚們精湛的手藝中,烤紅薯的香氣緩緩瀰漫開來,整個天地彷彿都被這股香甜的氣息所籠罩。

“真香!”

“我都看餓了!”

“等等,咱們馬上就能吃了!”

……

烤紅薯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令人垂涎欲滴,面對即將能吃到的紅薯既期待又緊張,眼睛死死地盯着正在烤制的紅薯。

烤熟的紅薯被一一呈上,由於需要分成二分一或四分一的緣故,卻是需要太監用刀切割,頓時香氣四溢開來。

金黃色的薯肉在火光映照下閃爍着誘人的光澤,文武百官們望着眼前的美食,已經開始瘋狂地咽噎口水。

色和香,紅薯已經佔了兩席。

終於,在朱祐樘的示意下,百官們紛紛拿起紅薯,輕輕剝開外皮,露出軟糯的內裡,而後懷着各種心情進行品嚐。

“這紅薯真是香甜可口,回味無窮啊!”一位年邁的文官細細品味後,忍不住發表一番感慨道。

一個武勳已經吃完,像是意猶未盡地舔着嘴脣:“沒錯,沒想到這平凡的紅薯竟能烤出如此美味,真是令人驚喜!”

百官們邊吃邊交談,臉上洋溢着滿足和愉悅的笑容。

朱祐樘看到已經被剝開燒焦外皮的紅薯,拿起紅薯的一端,小心翼翼地吹了吹熱氣,然後咬下一口。

在品嚐到久違的烤紅薯味道後,不知是因爲太久沒吃,還是這個時代的紅薯更香甜,卻是不顧燙嘴地吃了起來。

底下的官員更加的瘋狂,有的官員連皮都沒有放過,更有甚者出現以大欺小,吃完自己小小半塊竟然想要爭奪其他官員手中的紅薯。

宣傳,不論在哪個時代都十分重要,而弔文武百官的胃口更有利於紅薯的迅速傳播。

現在看到文武百官的這個反應,他知道根本用不着幾年的時間,紅薯、土豆和玉米會種遍大江南北,而大明王朝的人口將會邁向四萬萬人口。

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127章 刺駕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308章 小驚喜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564章 五年後第393章 妥協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75章 餘波7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564章 五年後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
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127章 刺駕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308章 小驚喜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564章 五年後第393章 妥協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65章 武勳有隙,黎使論罪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75章 餘波7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564章 五年後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