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

在場的官員聽到這個出乎所料的命令,不由得驚訝地交換眼色。

如果某個官員犯罪要免官,他們其實是可以理解,但不至於要將他們一位巡撫、十四位知府和四位知州都免了吧?

劉瑾手持拂塵站在弘治身旁,突然陰沉着臉:“還不快點!”

“是!”

隨着這一聲催促,他們幾乎同時伸出顫抖的雙手,緩緩地摘下了頭頂那象徵權力的烏紗帽,卻是萬千情緒一下子涌上心頭。

他們生活在這個“百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爲了滿足父輩望子成龍的期望,從小便被送進了學堂。

即便成年,他們亦是要繼續寒窗苦讀,更是要參加千軍萬馬般的科舉競爭。

童子試結束,便是各省秋天舉行的鄉試,最終則是天下士子云集的京城會試。那日金榜題名,讓他們是又哭又笑。

他們即便進入官場亦是不容易,從治理小白到執掌一府的老油條,需要經歷了種種歷練,其中的辛酸不足爲外人道也。

現在貴爲一府一州的掌印官,亦是懂得了官場的趨利避害,總算是得到了令人羨慕的富貴榮華。

只是在摘下烏紗帽的這一刻,宛如黃粱一夢,一切像是夢幻泡影。他們顫顫巍巍摘下頭上的烏紗帽,看着烏紗帽慢慢放落在地,眼花不爭氣地涌了出來。

眼前的的烏紗帽是如此之近,又像那般的遠,甚至已經是遙不可及,但這一切又能夠怪誰呢?

朝廷的禁止白銀貨幣流通政令從去年便已經下發南直隸,結果皇帝今年派兩位閣老下來收效甚微,甚至當朝兩位閣老都險些遇害。

如今天子親自江南,恐怕亦是要推行禁銀令和推行新幣,這還不是因爲他們此前的辦差不力嗎?

烏紗帽落地,像失去了心愛之物,一件視若珍寶的東西。

他們不敢與龍顏大怒的皇帝對視,只能跪在地上低垂着眼簾,亦痛苦地避開擺在自己前面的烏紗帽。

他們曾經的榮耀和權力,在此一刻,變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面對這位權力至上帝王的怒火,他們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內心的煎熬和折磨。

朱祐樘一直饒有興致地瞧着這幫臣子的反應,深知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便遞給劉瑾一個眼色。

劉瑾是一個十分能揣摩弘治心思的心腹太監,先是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然後領着小太監們幹活。

不……

在場的官員看到自己的烏紗帽被收走,徽州知府雙腿發軟,幾乎是跪不住,只能依靠着撐在地上的手肘勉強支撐。

他們的眼睛充滿着渴望,嘴脣顫抖着,彷彿想說些什麼,但他又能說什麼,最終只能發出微弱的嗚咽聲。

堂中的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只有知府們粗重的呼吸聲此起彼伏。

他們看着烏紗帽遠去,彷彿置身於冰冷的深淵之中,只感到失去帽子的腦袋嗡嗡作響,感受着無盡的恐懼和絕望。

此時的知府和知州們不再是平日裡威風凜凜、手握重權的地方長官,而是一羣等待命運審判的可憐蟲,望向當今天子的目光是那般的深長。

他們願意爲眼前的帝王付出一切,只希望眼前的帝王能夠將烏紗帽還給他們。

朱祐樘接過一頂烏紗帽,顯得滿臉玩味地端詳手中的帽子。

這圓錐狀帽身搭配微微上翹的帽檐,黑色紗質透出細膩光澤,頂部寶石點綴。雖然不見得多好看,但勝在代表着無上的權勢。

一直以來,他都相信只要手握官員的命運,那麼便不會缺少忠心和擁護自己的人。

朱祐樘的手指頂起烏紗帽,緩緩地掃過可憐巴巴的衆人,突然定格在李木身上:“李巡撫,你可知朕爲何要摘你的烏紗帽?”

“啊?陛下,臣……臣不知,臣對陛下赤膽忠心!”李木先是一愣,旋轉表忠地道。

劉瑾從袖中取出一份密摺,顯得冷酷地道:“朝廷今年頒下新規,凡敢將我族女子販賣海外者以籍沒家產處置。南直隸總督署派下公文,清查各府失蹤女子是否被擄至海外,然你虛與委蛇,扣留各府上報失蹤女子文卷,可有此事?”

徽州知府方伯鬆微微擡起頭,旋即又迅速低下。

“陛下,失蹤女子文卷確……確在臣手中,然臣亦是想要查實各府失蹤女子的去向,故才稍有拖延,還請陛下明察!”鳳陽巡撫李木的額頭滲出汗珠子,當即將早已經尋得的解釋拋出。

朱祐樘並沒有說話,而是玩味地望向在場的其他人。

在場的知府和知州心臟狂跳,都是在官場混跡的老人,如何不曉得李木這看似合理的話,實則在應付。

各府的女織工失蹤,十有八九跟江南商號脫不了干係。

原本他們亦是習慣性想要裝聾作啞,但感受到皇帝那直逼人心的目光,頓時心裡一凜。

皇帝……他其實是知道的啊!

這個念頭剛剛產生便是嚇了一跳,但似乎又是合情合理。

雖然大家暗裡地編排弘治,罵這個不尊重賢才的暴君,但大明能夠有今日風光的局面,其實全是因爲出了這個雄才大略的帝王。

現在李木這一套說辭固然可以堵住上面的嘴,亦可以跟咬他的科道言官據理力爭,但眼前可以掌控一切的帝王。

且不說人家看穿一切,哪怕僅僅是懷疑,便已經足夠了。

沉默僅是幾息,池州知府吳信卻是鼓起勇氣道:“你……你撒謊!”

若是在早前,他是萬萬不敢得罪背景深厚的鳳陽巡撫李木,但現在天子便坐在眼前,亦是不再畏怕李木。

何況他知曉自己想保住自己的烏紗帽,那麼就不能冷眼旁觀,而是要充當皇帝身邊的一條咬人的好狗。

朱祐樘玩耍着手中的烏紗帽,卻是給這位八字鬍池州知府吳信投去讚許的目光,當即讓這個八字鬍的知府像打了雞血一般。李木臉沉似水,微微回頭張望:“吳知府,你此言何意?本巡撫任期以來,一直勤於政務,失蹤女子之事亦在調查!”

“陛下,臣在整治池州期間,不敢懈怠一分一毫,平日在公署亦是……”池州知府吳信顯得文縐縐地說了起來。

李瑾觀察到朱祐樘蹙起眉頭,當即便沉聲道:“說重點!”

“是!”池州知府吳信急忙應聲,“臣查到池州府城中織女蘇晴等四女,遭同縣李四所騙,四女經松江已送往海外。惡人李四已經畫押招供,然李巡撫將人和卷宗從府衙帶走,至今都沒有下文。此案本水落石出,然今仍沒有下文,豈不怪哉?”

徽州知府方伯鬆等知府知州手中的女子失蹤卷宗同樣是被李木收走,雖然不像池州這般水落石出,但亦是已經有了眉目。

他們都是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油條,深知這個事情必定不像李木這般,其中恐怕是有着其他的盤算。

若真是要查清女子失蹤案,又怎麼這麼久都沒有結果,分明就是故意拖延,甚至是在包庇着犯罪之人。

“陛下,臣冤枉!李四此惡賊在署牢中關押,卷宗亦在簽押房中,然李四不過是不介村夫,故臣以爲此案另有首腦,這才遲遲不結案也!至於諸位知府所述,多是此緣故也!”李木的聲音微微顫抖,卻儘量保持鎮定地辯解道。

原本他這套說辭準備用來塘塞王越,但誰知竟然是要用來應付帝王,此刻變得那般的底氣不足,偏偏這幫知府和知州在背後瘋狂插刀子。

若是王越的話,恐怕他們沒有膽子這般放肆,但偏偏眼前的是帝王,是掌控他們頭上烏紗帽的暴君弘治。

朱祐樘顯得十分隨意地詢問:“可查得首腦?”

徽州知府方伯鬆等知府知州紛紛望向李木,亦想知道這個巡撫準備如何應對。

“臣暫未查明,但已有眉目!”李木的眼睛微亮,當即樂觀地回答道。

朱祐樘將李木的反應看在眼裡,顯得皮笑肉不笑地道:“你是沒有查明,還是已經跟兇徒同流合污了?”

“陛下,臣冤枉啊!臣對陛下之忠心,日月可鑑啊!”李木的心裡一緊,當即忠心耿耿地仰起臉大聲道。

爲了彰顯自己的忠心,他的臉微微努力向上四十五角度仰望,眼淚涌到即將落下的狀態,一副活脫脫的委屈忠臣形象。

朱祐樘看着李木的表情,心裡卻是想笑:“此次案件首腦乃池州府舉人薛貴,而你累年收得人家二萬四千兩的賄賂銀,今年親納的親室亦是他所贈,這才行包庇之舉吧!”

啊?

包括池州知府吳信在內的官員都愣住了,顯得無比震驚地望向李木。

雖然他們心裡已經有所懷疑,但沒有想到李木真的如此膽大妄爲,同時沒有想到皇帝已經掌握了李木的罪行。

“陛下,這……這都是誣告。”李木結結巴巴地否認,額頭上的冷汗直流。

“誣告?”弘治怒極反笑,“你以爲朕是瞎子,還是聾子?池州及各府的民怨,早已經傳至王閣老那裡,王閣老早已經查實你的累累罪行!受你庇護之人,又何止薛貴,你乃半個南直隸的保護傘。今你身爲巡撫,不思造福百姓,反而變本加厲欺壓良善,跟惡紳一起殘害我大明女子,更是擄騙我大明女子販於海外,實屬可恨。”

徽州知府方伯鬆等知府知州想到那些被拐騙的女子,想到那麼撕心裂肺般的女子家屬,此刻亦是生起了幾分恨意。

“陛下,臣……臣!”李木想着繼續辯解,但腦袋亂如漿糊,一時間不知從何處辯起。

事到如今,他亦是心知肚明,再多的狡辯也無法洗脫自己的罪名。其實早在得知天子南巡之時,他便已經有所擔憂,但沒有想到災禍來得如此迅猛。

這纔剛剛迎接天子駕臨南直隸,自己竟然是“殺猴儆雞”的那隻雞,成爲皇帝屠殺下的又一名高級官員。

朱祐樘對這種爲虎作倀的貪官深惡痛絕,便大手一揮:“助惡徒擄我華夏女子至海外,罪加一等,拖出去斬了!”

面對這種地方大員,若是不斬的話,不僅無法肅清吏治,而且只會害到更多的百姓,還不如斬得乾乾淨淨。

兩位身材高大的錦衣衛上前,當即便要將李木拖下去斬首。

“陛下,請饒命,臣知錯矣!”李木看到自己被拖走,亦是果斷求饒道。

朱祐樘沒有理會李木的求饒,本來早可以除掉李木這種保護傘,但爲了調查到更多的情報,這才留着此人活至今日。

現在九州島已經被自己所掌握,島中的華夏女子亦已經營救成功,現在是時候讓一些人明白江南是有大子的。

“真空家鄉,無生老母!”李木看到求饒無果,便喊出了八個字。

這話聲音很大,但在場的官員似乎都不得其意,唯有朱祐樘若有所思地朝聲源處瞟了一眼。

朱祐樘心知事情纔是剛剛開始,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官員,手裡悠着手中原本屬於李木的烏紗帽。

在場的官員已經隱隱聽到李木的慘叫聲,便默默地縮起腦袋。

此時他們反而不像剛剛那般在意自己的烏紗帽,在感受到皇帝犀利的目光後,生怕下個倒黴蛋就是自己。

徐鴻還好一些,畢竟有着自己妻子的財政支持,自己只需要一心做個好官即可,自己最怕的事情僅是工作,擔心這位英明神武的帝王不滿意。

雖然他們已經是吏部挑出來最優秀的那批知府,但人無完人,身上或多或少有不足的地方。倒不是他們不想好好貫徹朝廷政令,而是地方的勢力過於強大,甚至自己還受地方勢力所挾。

一時間,他們徹底淪爲了恐懼的俘虜,他們各自地盤上的威嚴和尊嚴被無情地踐踏在地,只有乖乖向這位帝王臣服才能換得一絲心安。

唯一慶幸的是,自從得知王越下來後,他們今年都是本本分分的。不說沒有李木那般喪心病狂,哪怕地方勢力的宴席都不敢出席了。

朱祐樘開口了,卻是出乎所料:“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朕手中這頂是李巡撫的烏紗帽,你們誰想要?”

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7章 帝崩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120章 揚州夢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
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59章 揚州官白,汪直奇招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7章 帝崩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501.第499章 弘治最終還得瘋狂挖金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120章 揚州夢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