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

事實亦是如此,赤山部落的人想要成爲大明的奴隸,自然還得大明皇帝的首肯。

這種事情一直都有先例,像一些歸順大明的蒙古人,亦或者是早前歸順大明的建州女真,同樣需要大明皇帝的同意。

原錦衣衛同知楊漢的父親哈銘便是一個地地道道歸順大明的蒙古人,只是後來在陪同英宗留學的過程,贏得了英宗的恩寵。

這幫赤山部落的人不管是成爲大明的子民還是成爲某個人的奴隸,自然還得經由那位大明皇帝同意。

一個老者的眼睛頓時一亮,顯得希冀地詢問:“請問大明皇帝在哪裡?”

“皇帝是你們能見的嗎?”話音剛落,旁邊的欽差護衛當即呵斥道。

陳政雖然性格謙和,但作爲帝王的工部左侍郎,亦是皇帝所親近的臣子之一,自然不可能允許這種蠻人面對自己天子。

“你們現在還沒有資格面聖,如果你們當真誠心奉陛下爲主,我們呂宋衛倒可以收容你們!你們今後要奉咱們皇帝爲主,而今後要聽從本將軍的指揮!”俞元贊打起了如意算盤,當即提出條件道。

雖然這幫阿埃塔人的戰鬥力很拉胯,但勝在他們的耐力很好,可以將獵物從數十里外的地方帶回來,無疑是很強的運輸工具人。

現在大明想要在這裡開採金礦,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物資的補給,而這個赤山部落的人確實能大大提升運輸物資的效率。

赤山部落的人當即竊竊私語,很快由最有威望的老者同意:“我們赤山部奉大明皇帝爲我們新的主人,亦聽從你們呂宋衛的調遣!”

阿埃塔人已經延續數了千年的奴隸制度,他們早已經習慣於被統治。

現在他們由更加強大的大明皇帝統治,雖然不知道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在何處,但心裡已經有了歸屬。

雙方可謂是各取所需,所以很快便達成了契約。

阿埃塔人得知呂宋衛會解決他們的食物和住所需求,當即便同意進行搬遷,亦是同意扛起替大明運輸物資的工作。

山林和山區對明朝人是一道道障礙,但在他們阿埃塔眼裡,卻是跟平地一般。若是將幾十斤重的東西從呂宋城運回來,不過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

朝陽已經高懸於空中,一道道璀璨的光芒落在了金礦山中。

“天啊,這就是金山!”

“太不可思議了,這到處都是金子嗎?”

“肯定不可能全都是,但這裡面的金子已經不可計量了!”

……

在陳政率領呂宋衛收服阿埃塔人赤山部的時候,礦區迎來了一幫公子哥,頓時響起了一陣陣的驚歎之聲。

昨晚是因爲天色已經暗下來的緣故,所以他們既然進入後面的金礦山,亦是無法看到真實的情況。

只是現在,在陽光之下,整座金燦燦的金礦山都已經暴露出來。現在他們看到眼前的金礦山,眼睛頓時變直了。

此時此刻,這座金礦山刷新了他們對黃金的認知,對黃金亦有了新的認識。以前一錠小小的金元都可以跟花魁逍遙一晚上,但現在那錠金元變得那般的微不足道。

“我的乖乖,這裡的黃金有多少啊?”

“不管有多少,這黃金跟你沒有半文錢的關係!”

“我看你是心裡惦記着這座金山,所以才這麼說!”

……

即便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世子,面對如此驚人儲量的金礦山,那顆貪婪的心忍不住蠢蠢欲動,但所有人都不敢表態出來。

終究而言,眼前這座金山屬於大明皇帝之物,歸爲整個大明王朝所有,誰敢指染必定是死無葬身之地。

林遠揚率部歸來恰好看到這幫像沒有見過世面的公子哥,對旁邊的俞元贊困惑地詢問:“陛下因何帶一幫累贅過來?”

“你覺得陛下是昏君還是明君?”俞元贊知道眼前的公子哥確實是累贅,卻是突然拋出一個問題道。

林遠揚連想都沒想,顯得信念無比堅定地道:“陛下登基以來的種種作爲,自然是一位千古明君!”

且不說前期整治鹽政打擊奸商和整頓金融業解救底層百姓,單是安頓河南的百萬災民便無論如何都不能說是明君。

雖然有暴君的模樣,但那亦是利國利民的暴君。此次執意開採金礦,遠渡重洋來到呂宋島找到大金礦,更是顯得英明無比。

當然,最重要還是皇帝改變武舉的選才範圍,讓底層的百姓有了新的希望,不然他現在還在運河拉縴爲生。

“我不清楚陛下所想,但陛下這般安排,自然是有其深意!既然咱們是陛下的臣子,自然是要辦妥此事,不可讓這幫公子哥再有差池!”俞元贊對着北面拱了拱手,顯得滿臉認真地告誡道。

在這一路上,他其實亦有相似的疑惑。

只是他得知這個事情是陛下特意安排,甚至高高在上的工部左侍郎陳政亦是隨行坐鎮,當即意識到此事定然非同小可。

他一直感激陛下的深造之恩,亦是時時刻刻想要報效朝廷,即便不清楚陛下的真正意圖,亦得盡心盡力地做好此事。

林遠揚知道張鶴齡的死跟他們確實有點關係,當即認真地保證:“嗯,我會加強安保,一定不會讓他們任何一人出事了!”

“未免夜長夢多,你儘快安排這幫公子哥參觀餘下的四座金礦,然後即刻將他們通通送回去!”俞元贊知道張鶴齡的死可大可小,當即認真地吩咐道。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林遠揚親自陪同這幫公子哥參觀餘下的四座金礦。

其餘四個金礦區離這裡並不算太遠,只是兩個是露天礦金礦,另兩個則是半露天金礦。

雖然露天礦給人帶來直接的視覺衝擊,但半露天礦亦讓人想入非非,故而每個人對金礦的儲量產生了不同的觀感。

只是不管他們如何猜測,這五座金礦的儲存量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偏偏周圍恐怕還存在沒有發現的金礦。

“這裡全都是金子,但可惜沒有一塊是我的!”

“要是能拿一塊回去該多好,可惜此行只能空手而歸了!”

“你看到張侖了嗎?我看到他偷偷藏了一小塊在衣服裡面!”

……

王守仁等公子哥參觀完最後一座金礦,只是在離開的時候,心裡難免有些遺憾,特別有人還注意到張侖偷偷拿了一小塊。任何事情都需要比較,若是大家都是空手而歸倒沒什麼,但偏偏那位英國公府的張侖偷拿了一小塊。

偏偏地,人家的身份和地位擺在這裡,沒有誰這般不長眼去舉報張侖。

王守仁這些年走南闖北,不僅是在贛南幫助父親剿匪,而且還在推翻黎朝戰役率部殺入王城,故而身份和地位很超然。

他並沒有揭發張侖,更是找上了欽差工部左侍郎陳政道:“欽差大人,我等不辭萬里而來,有幸見得金礦山實爲人生之幸。只是空入寶山空手歸,人生未免有憾,故請允我等國子監學員拿取一個鴿子蛋的金礦石歸來留念,還請恩允!”

“本欽差替陛下做主,你們每個月可以攜帶五斤以下的金礦石回去做紀念!”面對王守仁的請求,陳政顯得十分豪氣地道。

“啊?真的!”

“這樣太好了!”

“哈哈……我要選一塊最大的!”

……

在得知陳政的豪氣做法後,那幫剛剛還無比失落的公子哥像打了雞血般,紛紛涌向了礦區挑選他們所心儀的金礦石。

在場絕大多數的公子哥都是出身於富裕之家,自然不缺這五十兩重的金礦石,之所以這般興奮,更多是想親自帶一塊回去做紀念和顯擺。

“欽差大人,這樣真沒問題嗎?”俞元贊和林遠揚默默地交換了一個眼色,最終還是忍不住詢問。

陳政正在喝茶,顯得語出驚人地道:“不瞞兩位,此事不是本欽差慷慨,其實這是皇帝的意思!”

在此次南下之時,他有幸跟皇帝進行了一場長談,所以已經制定了一套面臨不同情況的應對方案。

現在看似應了王守仁的請求,但其實這是皇帝臨行前的交代,卻是想讓這幫公子哥將一些金礦石帶回京城。

“啊?”

俞元贊和林遠揚得知竟然是皇帝的安排,心裡顯得十分震驚,卻是更加肯定皇帝安排這位公子哥前來呂宋必定是有所謀劃。

只是皇帝在謀劃什麼,這大概永遠是一個謎團了。

雖然是按原路返回,但來時的形勢是逐漸走高,加上此行有阿埃塔人幫忙攜帶行李,所以歸途的速度明顯要快上許多。

約半個月後,他們順利回到呂宋城,而時間已經悄然來到了十月份。

張遂出任呂宋巡撫後,第一項重要工作是推動廣東的移民工作,不僅安排遷居的百姓開拓土地種田,而且通過僱傭的方式讓百姓幫忙修路。

面對探明金礦歸來的欽差大人,他顯得十分認真地詢問:“欽差大人,不知陛下可有什麼指示呢?”

“既然你們已經找到了金礦,而且這裡的金礦恐怕不止五處,接下來你們便大膽幹吧!”陳政知道張遂是一個十分能幹的官員,當即投去讚許的目光道。

張遂知道不能聽陳政幾句話便亂來,顯得有所擔憂地詢問:“陛下真會同意這樣做嗎?這修路的銀子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雖然已經剛修好二里路,但而今巡撫衙門的錢銀眼看就得見底了!”

“既然金礦已經找到,不管修路的前期投入要多少錢,英明的陛下定然會撥款採金。你們當務之急並不需要着急採礦,而是將呂宋城到礦區的道路修好,最好這條路能通馬車,磨刀不費砍柴功嘛!”陳政知道張遂還是有所顧慮,便是十分肯定地道。

在這個時代,最困難的往往是運輸問題。

以漕運爲例,漕糧的損耗足足是八成,大明爲了將運糧的費用轉嫁到商人身上,更是將大部分鹽利拱手相讓。

現在金礦處於密林和山區中,不僅是採到的金礦要運出去,而且大量的物資需要持續不斷地運送進來。

以目前的交通條件,依靠人員將物資運送進來的效率太低,而且很可能無法滿足大規模作業的需求。

如果他們採到了黃金後,結果一趟僅僅只能運出來一百斤黃金,那麼這點產出壓根是入不敷出。

正是如此,現在想要很好地完成此次的採礦大計,那麼最好的做法是砸錢修建一條能夠運輸物資的道路。

“既然欽差大人這麼說,那麼我們呂宋巡撫衙門便放開幹了!”張遂不是婆婆媽媽的性格,亦是拿出魄力地表態道。

雖然前期的投入確實不是小數目,而且還需要朝廷給他們撥款,但金礦便擺在這裡。只要他們大明能夠堅持採礦,回報必定遠超他們的投入。

至於物資的補給方面,他知道朝廷必定不會坐視不理,必定會源源不斷送過來支持他們修好這一條路。

僅僅在呂宋住了一晚,陳政次日清晨便帶領大家乘坐海船返回大明。

“沒有!”

“沒有!”

“人肯定不在船上了!”

“若是不在船上,那還能在哪裡?”

……

行船當晚,事情朝詭異的方向發展,明明一行人全部乘坐海船一起返回大明,結果當晚又消失了一人。

這一位消失的公子哥同樣是外戚——長寧伯周彧的孫子周貴。

若說張鶴齡是一個意外,那麼接着的周貴離奇失蹤或淹死於海上,卻是證明這支隊伍很可能存在殺人魔。

陳政隱隱嗅到一股陰謀的味道,但已經容不得他多想,卻是選擇乘坐另一艘海船朝着西北的方向而去。

按着早前的規劃,他並沒有選擇原路返回京城,而是選擇前往廣州城。

到了廣州城後,他第一時間通過塘報系統將所發生的一切上報,亦是向陛下彙報他們確實找到大金礦的事實。

“老爺,不知何時啓程返京呢?”僕人看到自家老爺上報後,竟然在廣州城住下來一般,便忍不住詢問。

陳政每日流竄於廣州城的市井中,時而認真打聽當地的物價,宛如一個退休老人般道:“不急!”

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
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