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

雖然天道公理很重要,但現在終究是屬於封建王朝。

即便宋澄揹負着青天之名,但如果他敢揪着周太皇太后進行深查,那麼皇帝朱祐樘恐怕要遭到外界的非議。

說到底,宋澄是皇帝的臣子,不管他有沒有得到皇帝的授意,一旦深究周太皇太后,那麼這個鍋還得由皇帝來背。

如果這個事情放在清流主導朝堂的時代,單是宋澄所說的這句話,不僅宋澄會遭到文武百官集體彈劾,而且皇帝亦得被噴的狗血淋頭。

儘管現在的朝堂已經由護皇黨的務實派所掌握,但宋澄的做法容易留下話柄,所以常皇后不得不申明立場。

宋澄並沒有那麼多複雜的心思,卻是堅持自己理念:“啓稟皇后娘娘,臣並沒有陷陛下於不孝的心思。尚宮是太皇太后的心腹,此次縱火案性質如此之惡劣,臣此問亦是出於審案的正常思維!”

“宋大人,若是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本宮不允許你這般審問!太皇太后乃本宮跟陛下的皇祖母,豈能遭到你一個小小臣子的懷疑,還請注意你的言行,否則本宮定要在皇帝面前參你一本!”常皇后雖然痛恨太皇太后,但爲了不讓皇帝背上不孝的聲名亦是表明立場道。

她的心裡自然是懷疑周太皇太后,甚至已經認定此次事件的幕後主使是周太皇太后,亦是希望宋澄能夠從何尚宮嘴裡問出真相。

只是宋澄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竟然膽敢公然問出這種有損太皇太后威嚴的問題,她明面上的立場自然得維護太皇太后。

當然,她雖然此刻顯得十分忿怒,但內心不見得多麼生氣,更多是表明自己跟皇帝的立場,從而防止有人給皇帝扣上不孝的帽子。

宋澄心裡不由得一陣泛苦,若是這個事情連審都不能審,還能有什麼法子撬開何尚宮的嘴:“臣確是所思不慎,今後定當注意!”

“既然案子已經明瞭,不知宋大人打算如何處理?”常皇后頗有母儀天下的風範,突然話鋒一轉地詢問道。

現在縱火案已經掀出何尚宮,若是用何尚宮來結案,那麼已經算是一個良好的結果。

雖然這個縱火案沒有挖出太皇太后,但如同宋澄所說那般,何尚宮是周太皇太后心腹一事已經人盡皆知了。

正是如此,一旦何尚宮伏法,外界必定認爲是皇帝護住了太皇太后,皇帝因親情的緣故對指使何尚宮縱火的太皇太后是網開一面。

宋澄面對周圍人的目光,卻是堅持原則地道:“回稟皇后,懇請將何尚宮移交給刑部,臣定會將此案審得明明白白!”

這……

慎戒司的掌事宮女聽出宋澄的言外之意,敢情還是想要繼續審下去,甚至是要將真正的幕後主使周太皇太后繩之於法。

“此人自然是要移交給宋大人,本宮便不打擾宋大人查案了,但你接下來恐怕得到關雎宮一趟!”常皇后的心裡暗自不喜,突然似笑非笑地道。

宋澄心裡咯噔一聲,頓時不解地詢問:“這是爲何?”

雲娘到來坤寧宮已經有段時間了,現在突然聽到皇后突然提到關睢宮,亦是充滿疑惑地望向這個皇后。

“剛剛下面的人向本宮彙報,太皇太后方纔派人到文華門亦是想要召見於你,但派去的人去晚了!既然宋大人日子這般清閒,那麼還是得過去一趟,太皇太后想必是有要事跟你相商!”常皇后把玩手中的翡翠,顯得雲淡風輕地道。

雲娘雖然不在朝堂上,但亦是懂得皇宮之中的一些小手段,不由得擔憂地扭頭望向自己相公。

若自己相公爲官能夠變通一些,對案子不那般執着於真相,只要按皇后的意思了結此案,何來這種刁難呢?

宋澄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皇宮的水有多深,這第一案發現場都還沒機會前去瞧上一眼:“臣謹遵懿旨!”

“皇后娘娘乏了,宋大人退下吧!”貼身女官對皇后輕輕點頭,便是面無表情地下達逐客令道。

宋澄苦澀一笑,顯得規規矩矩地告退離開。

他奉旨進宮查幹清門縱火案,結果至今都沒能到火災現場瞧上一眼,現在拜見太后和皇后,接下來還得應付太皇太后。

只是想到這個案子牽涉太皇太后,而今反而要規規矩矩地直面這一位縱火案的最大嫌疑人,不由得暗自感到頭疼。

從坤寧宮出來,他原本希望能夠往南經過幹清門順帶瞧上一眼,但前面的太監將他領向坤寧門離開內宮區域。

“宋大人,這邊請!”

領路的公公微微一笑,帶着宋澄朝清寧宮的方向而去。

宋澄原本是不想見太皇太后,畢竟對方是最大的嫌疑人,而自己自然不可能會說些虛與委蛇的話,想必這場會面變得十分不愉快。

只是太皇太后的身份超然,哪怕太皇太后跟皇帝不和是朝野皆知的事情,但他作爲大明的臣子卻不得不前去拜見。

正當他走着走着的時候,他無意中觸碰到了一條尼龍細線。

在前面公公幸災樂禍的目光中,卻見頭頂的銅盆瞬間傾斜,一盆水從天而降,準確地潑在了他的身上。

一時間,他的官服立刻溼透,全都貼在身上。

“放火的壞蛋……”

海霄公主從前面的月亮拱門跑過來,只是看到落網的是一個臉跟黑炭一樣的官員,不由得愣住了。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一般,突然哭了出來。

這一哭可不得了,周圍的太監和宮女紛紛圍了過來,誰都曉得海霄公主是陛下的掌上明珠。若是皇帝在這裡,恐怕亦是不淡定了。

這……

渾身溼透的宋澄看着哭得梨花帶雨的海霄公主,此刻卻是欲哭無淚。

且不說他將海霄公主“嚇”哭,現在恐怕要出宮換取乾淨的衣服再前來拜見太皇太后,自己只想好好查案子怎麼會這麼難呢?

冬日的陽光格外的耀眼,但西苑的樹木花草已經凋零。養心殿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反而在這種萬物凋零的環境中,越發顯得這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光彩奪目。

殿內,檀香嫋嫋而起。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在這裡處理奏疏,整個人顯得十分的專注。

自從辦公地點從幹清宮搬到這裡,不僅方便了君臣間的往來溝通,而且大大提高了帝國中樞的辦事效率。

現在十二部級衙門跟皇帝的溝通暢通,而且朱祐樘亦會隨時召見他們,更是不定期舉辦最高會議,所以減少了很多扯皮的事情。

在打擊江南利益集團後,而今全國已經沒有勢力敢跟朝廷唱反調,所以朝廷政令暢通,導致事情反而是越來越少。

朱祐樘所需要花費處理政務的時間反倒有所減少,在處理國內的一項賑災方案後,便將目光投向了國際。

“陛下,您處理奏疏的速度是真快,比外妾快上十倍呢!”李喜恩站在旁邊親自研墨,那張俏臉充滿愛意地道。

她自從那年跟朱祐樘歡好後,每年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以使臣的身份前來拜見皇帝,自然是要留宿紫禁城。

雖然她跟隨朱祐樘一起朝着奔三而去,但歲月並沒有在她那張俏臉留下痕跡,皮膚仍舊是吹彈可破,整個人反而越發有着成熟的味道。

一個女人最好的年紀其實不是十六七歲,反而是這種充滿女人味道的年紀,特別生育後李喜恩的身材明顯更飽滿了。

現在她是朝鮮的王太后,由於由她來垂簾聽政,故而朝鮮的全國政務由她定奪。如今親眼看着朱祐樘處理政務的遊刃有餘,亦是不由得暗自佩服。

朱祐樘並沒有因爲這事而沾沾自喜,顯得雲淡風輕地道:“朕在位十三載,唯熟矣!今地方要員遇事果決,彙報之事有章有節,朕幾乎只需批准即可!”

“外妾早有聽聞大明‘明君坐朝堂,悍臣震四方’,此言果真不虛也!”李喜恩很珍惜在紫禁城的這幾天,所以恨不得粘在朱祐樘身邊,亦是滿眼愛意地道。

朱祐樘伸手颳了一下她的鼻翼,卻是故意打趣:“還有紅顏知己鎮曹營!”

現在的朝鮮雖然不在大明王朝的版圖內,但已經勝似大明疆土。在李喜恩的治理下,每年向大明源源不斷地輸送生鐵和大米,成爲大明基建的重要功臣。

在文化方面,五千年底蘊的華夏文化全面入侵朝鮮。不出百年,朝鮮便會淪爲華夏文化的殖民地,屆時納入版圖必定是順理成章。

“陛下幾時親自來曹營將外妾收了呢?”李喜恩嫵媚一笑,眼睛充滿着期待道。

朱祐樘撫摸這張吹彈可破的臉,發現真是越來越妖精了:“今有了燈兒,你當真還希望朕親征漢城?”

“陛下當真不打算分封天下嗎?”李喜恩自然聽出這話的言外之意,卻是不死心地道。

朱祐樘無比認真地搖頭:“唯有中央集權,王朝才能真正的長治久安!”說着,亦是揚起來自暹羅的國書道:“小小的暹羅都想走中央集權的道路,朕又有什麼理由進行分封,讓好好的帝國四分五裂呢?”

現在大明已經君臨三洋,更是隨時能夠吞下無垠的有主或無主之地,讓自己子孫在世界各地建國稱王。

只是這種做法的危害同樣顯而易見,畢竟人都是有野心的動物,而分封的後果不僅會削弱中央的實力,而且還可能遭到反噬。

“陛下竟然無此意,那麼外妾還是做個織女吧?”李喜恩幽怨地瞟了朱祐樘一眼,而後好奇地拿過暹羅的國書:“這是南暹羅?外妾記得陛下前段時間還下令朝鮮準備一起出兵,南暹羅怎麼送來降書了?”

“他根本沒有跟南洋總督府叫板的資本,此事還得虧當年南洋總督府介入暹羅是恰逢其時!”朱祐樘看着南暹羅的國書,亦是頗爲感慨地道。

李喜恩自從當上朝鮮王太后,對這種政治上的事情格外有興趣:“恰逢其時?”

“朕便考一考你!一個原本和平的國家,通常因什麼事情而出現矛盾強烈對立呢?”朱祐樘拍了拍自己的大腿,示意李喜恩坐上來。

堂堂的朝鮮王大後十分上道,當即便乖巧地坐上去,只是眉頭微微蹙起。

朱祐樘摟着豐盈的腰肢,便給出提示:“你不是喜歡某人的書法嗎?”

“改革?”李喜恩心裡一動,當即給出答案地道。

朱祐樘朝她臂部一拍,顯得讚賞地道:“不錯,正是政治改革!”

暹羅阿瑜陀耶王朝建立之初,基本上承襲了前面素可泰王朝的政治體制,以部落、城主和屬國三種組織形態爲主,而這些組織都是獨立個體。

只是這種政治體制的弊病十分明顯,若是中央強大的時候,這些獨立組織自然是馬首是瞻。但中央的實力下降,這些獨立組織可能不再理會中央的政令。

阿瑜陀耶王朝第九代國王波隆摩·戴萊洛迦納推行了政治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改革是實行按爵位等級授田的“薩克迪納制”。

薩克迪納制跟西漢的推恩令有幾分相似,原本部落首領、城主和屬國是土地的擁有者,但現在將土地全部收歸國有,而後按爵位大小進行分封。

對部落首領、城主和屬國的“家主”利益自然是被侵害了,但下面的核心成員自然是欣喜若狂,畢竟他們不需要再看“家主”的臉色,而是以王朝爵爺的名義擁有屬於自己的領土。

這項改革自然遇上了阻力,原本是一家之主掌控領土的一切,結果竟然被國王強行分家,放到誰的身上都不會舒服。

阿瑜陀耶王朝第九代國王波隆摩·戴萊洛迦納在位期間一直推動這項政治改革,但可惜沒能徹底落實,人便已經去世了。

第十位暹羅國王波隆摩羅闍三世繼承王位,他迫不及待地將都城遷回阿瑜陀耶,弟弟拉瑪鐵菩提二世則留在彭世洛繼續治理素可泰故土。

只是當時由汪直所掌管的南洋總督府突然介入,當即加劇了雙方間的矛盾,更是讓這些地方勢力得到了有力支持,最終直接導致暹羅國一分爲二。

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190章 科技興邦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73章 餘波5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75章 餘波7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
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190章 科技興邦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73章 餘波5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396章 皇帝這是唱哪一齣?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75章 餘波7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