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

大時雍坊,一座神秘的宅子中。

黑袍成爲這個團體的標準服飾,每個人都穿着同款的黑袍從轎子下來,直到會議廳纔會露出真容。

這場會議的人數已經達到八人,坐在主座的人仍舊是原都察院左都御史馬文升。

馬文升的臉色憔悴,正斂着一張老臉,端着茶水無奈地嘆息一聲,發現今年確實是流年不利。

年初朝廷整頓金融,名下的當鋪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害,自己的蠢兒子更是因爲鬧事傷人被拖到西市砍了頭。

他們這幫人之所以能夠聚到一起,除了組成共同政治利益體外,亦是組建金融和房地產方面的聯盟。

原本他們所經營的當鋪已經積攢不少的宅子,由於資金被從金融店鋪擠了出來,所以他們導演了今年京城宅子的炒作。

憑藉着他們的資金優勢,加上北京城的宅子確實存在很強的稀缺性。爲了炒高京城宅子的價格,他們亦是籌集資金購置不少宅子,致使現在千兩以上的宅子起碼擁有一百座。

誰能想到,臨近年關之時,今年最得意的京城宅子的炒作,竟然再度遭到了朝廷的一記兇狠重創。

現在面臨即將到來的奢靡稅,不僅宅子幾乎都砸在手裡,而且年後很可能要繳納一筆恐怖的房產奢靡稅。

這奢靡稅可不是一萬兩二萬兩,後面至少還得增加一個零,甚至實際的徵收額還得更多,單是想一想便讓人感到肉疼。

到了這一刻,他亦是意識到權力的恐怖,但奈何現在的權力不在文官集團手裡,而是落到那位少年帝王身上。

一念至此,他知道所有問題的關鍵都是那個年輕人,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呼之欲出。

“難道真不能阻止奢靡稅了嗎?”

“阻止?你說一說現在誰能阻止?”

“以前是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現在是二十奉臣!”

……

面對現在最高會議上的二十名重臣,在場的人早已經全無好感,甚至忍不住進行嘲諷,更是扣上了“二十奉臣”的帽子。

不管他們承認與否,而今的朝堂完完全全被朱祐樘所掌控,偏偏他還得到了二十位重臣的極力擁護。

只是他們這些聲音註定只能成爲嘮叨,而今的朝廷已經成爲了朱祐樘的一言堂。

若非朱祐樘改變主意,以朱祐樘現在的權勢和聲望,這個奢靡稅將會毫無阻礙地出臺,而他們將成爲最大的受害者。

“當真該死!”

“這分明是搶劫!”

“消消氣吧,難得你還敢……那個什麼嗎?”

……

在場的衆人顯得十分的不甘,很多人覺得這分明是朱祐樘在搶他們的錢,但任誰都知道根本無能爲力。

雖然是處在這種場合,但有兩個字誰都不敢說出口。

“要你說,這都是那幫奸佞給害的!特別是那個吏部右侍郎董山,爲了討好皇帝,竟然連國家穩定都不顧了!”

吳山長心知不能總盯着朱祐樘,便是痛批現在朝堂上的那幫奸佞之臣,更是將矛頭直接指向了吏部右侍郎董山。

“董山這不是什麼好鳥,回頭老子收拾他的罪證便遞上去!”最年長的老頭咬了咬牙,便做出決定道。

吳山長突然注意到馬文升一直不哼聲,便主動開口進行詢問:“馬兄,不知你可有什麼破解之法?”

在場的幾位老者紛紛扭頭望向馬文升,卻是發現馬文升的嘴角微微上揚,心裡當即產生了一份期待。

論計謀,他們在場所有人其實都不及馬文升。

若不是李敏的事情出了一些意外,以馬文升的聰明才智,在朝堂必定能夠成爲一個呼風喚雨的大人物。

“諸位其實不需要如此急躁!年少登基,這兩年一直都是順風順水,他的運氣確實是太好了。只是幸運再好亦有耗光的時候,讓他先將天下人都得罪光了,到時失道者自然是寡助了!”馬文升顯得智珠在握,顯得自信滿滿地道。

吳山長等人發現還真是這個道理,不由默默地交換了一個眼色。

他們亦是意識到事情或許沒有他們所想的那般糟糕,皇帝此次所推出的奢靡稅並不僅僅是針對他們,而是向全天下所有富人進行徵稅。

若是從這方向來想的話,事情正朝他們所期待的方面發展。

只是想到即將面臨的損失,年後所要繳納的奢靡稅,大家卻是怎麼都高興不起來。哪怕皇帝的最終歸屬是被淹死,但他們年後都要大出血,這種苦日子還不知要持續多久呢?

如果有得選擇的話,他們是多麼希望某人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諸位且放心好了,袍首已經有了周全的計劃,事情很快會有重大轉機!”馬文升知道大家心存顧慮,便是認真地保證。

自從他的兒子被推上斷頭臺後,心裡比誰都更加痛恨朱祐樘,只是他現在比誰都更懂得如何隱忍。

現在身後的人已經有了安排,他只需要靜靜等待即可。

何況,朱祐樘若是真推出這種針對富人的奢靡稅,必定會得罪整個天下的官紳階層,到時甚至都不需要自己親自出手了。

“袍首真的這麼說?”

“怎麼?現在連我的話都不信了嗎?”

“不……不,我只是太激動了!”

“呵呵……如此的話,那麼事情必定馬到成功!”

……

吳山長等人初時不敢相信這個消息,但得到馬文升的證實後,整個會議室的氛圍當即變得輕鬆起來了。

從這個反應可以看出,那位未曾露面的袍首在他們心裡擁有極強的威望。

吳山長的眼睛閃過一抹喜意,卻是知道重大轉機所透露出來的信息。

或許,年後是黑暗的,但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北京城一直被皚皚白雪所籠罩,上空的雲層顯得變幻莫測,冬天的太陽同樣是朝起夕落,而這座京城永遠顯得暗流涌動。 眨眼間,時間已經來到弘治三年。

不知不覺間,歷史又翻開了新的篇章,而今年所面臨的形勢必定是更加的複雜。

天剛矇矇亮,朱祐樘在皇后常有容的服侍下起牀更衣,換上了最隆重的龍袍,整個人越發有帝王之威。

跟往年的流程一般,朱祐樘來到奉先殿,在這裡祭祀列祖列宗。

“興王,快給你皇帝哥哥叩頭!”邵太妃對朱祐樘似乎有一種天生的畏懼感,看到朱祐樘剛剛出現便急忙催促朱祐杬道。

雖然她算是太后之下的第一太妃,但終究是作爲宮女出身,所以對一些規矩像是被刻到了骨子裡一般。

“臣弟朱祐杬給皇帝哥哥拜年了!”朱祐杬規規矩矩地跪了下來,同時朝着朱祐樘重重地叩了一個頭。

其實不僅是朱祐杬在這院落中向朱祐樘拜年,在場的皇弟都紛紛跪了下來,似乎都很懂這個規矩。

朱祐樘知道自己暴君的名聲不僅在外,亦在這皇宮大內中。自己被很多人所畏懼,哪怕自己的這幫弟弟,全都不例外。

他淡淡地掃了一眼在場的弟弟們,簡單地客套了幾句,最終目光落到了朱祐杬身上:“興王,年後你便要到宮外了,在王府當慎言慎行!”

他今年已經二十歲,卻是比最大的弟弟朱祐杬大上六歲,所以朱祐杬今年已經十四歲了。

十四歲在後世僅是初中生的年紀,但在這個時代都可以娶妻生娃了,所以已經不合適繼續呆在皇宮裡面。

原本應該直接將興王外放封地,但邵太妃、周太皇太后和王太后先後出面求情,他最終決定將朱祐杬安排在皇宮外的興王府。

朱祐樘自然知道將興王放在皇宮外面並不是一個萬全之策,但現在已經掌握了一切,倒亦不需要警惕到草木皆兵。

其實邵太妃、周太皇太后和王太后的求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想要趁着興王等皇弟的安頓,找個合適的時機徹底解決現在大明圈養宗藩的模式。

雖然圈養宗藩有利於穩固皇權,但朱家的皇室確實是太能生了,原本朝廷給的祿米就已經不低,偏偏這造人速度堪稱外來物種入侵。

嘉靖朝的御史林潤曾稱“天下財賦歲供京師糧四百萬石,而各處王府祿米凡八百五十三萬石,今天下之事極弊而大可慮者,莫甚於宗藩。”

朱祐樘雖然自信有從外部獲取資源哺育華夏的能力,但亦不願意宗藩這個毒瘤一步步做大,所以這是自己在位期間必須解決的問題。

正是基於諸多方面的考慮,朱祐樘決定將朱祐杬暫時留在京城,一切還是暫時以國家的利益爲重。

“臣弟謹記皇帝哥哥教誨,在王府定當慎言慎行!”朱祐杬仍舊跪在地上,顯得規規矩矩地施禮迴應道。

朱祐樘深深地望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朱祐杬,去年遇見興王還覺得興王實在過於膽怯,但今年卻有了一種不太一樣的觀感。

雖然興王在自己的面前還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模樣,但剛剛明顯敢於擡頭觀察自己一眼,而興王的眼睛似乎多了不一樣的東西。

“起駕!”劉瑾看到朱祐樘坐上龍輦,當即便大聲唱道。

看到朱祐樘離開,在場的皇子紛紛恭敬地見禮:“臣弟恭送皇帝哥哥!”

朱祐杬先一步站了起來,只是看到朱祐樘消失在拐角處,早前的怯儒已經消失,眼神有着一種跟年紀不相符的堅定。

弘治三年,大明即將迎來新篇章。

奉天殿,山呼萬歲之聲。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往龍椅上一坐,整個大殿中的正四品以上官員紛紛見禮,越發感受到眼前的皇帝不容正視。

大朝會的前半部分是百官、使臣向皇帝祝頌、呈獻禮物,稱之爲朝賀。後半部分是皇帝賜宴,稱之爲大宴儀。

“臣代表父王向陛下獻上賀禮:上貢千年大參五株、豹皮五張、苧布五匹、金銀器皿十件、螺鈿梳函十對,祝皇帝千秋聖壽、萬壽無疆!”朝鮮世子李出列,顯得有些緊張地背誦道。

李娎上次被召來京城後,朱祐樘跟李娎面談一次,雖然沒有趁機將李娎宰掉,但已經好好地敲打了李娎,更是將世子李留下爲質子。

經過上次的敲打後,不管李娎是出於何種心理變得如此慷慨,卻證明李娎確實想要討好朱祐樘這位大明皇帝了。

戶部尚書李嗣等官員聽到朝鮮方面的禮單,不由暗自點了點頭。

旁邊的兩名小太監上前接過朝鮮方面的賀禮,然後將這些賀禮一一登記、入庫。

朱祐樘面對朝鮮方面的賀禮顯得十分平淡,便遞給旁邊的郭鏞一個眼色。

郭鏞心領神會地打開聖旨,亦對朝鮮方面進行回禮。

按大明一貫堅持“薄來厚往”的原則,雖然朝鮮方面的賀禮值不了多少錢,但大明方面給出的回禮往往高出賀禮的價值。

而今的大明王朝明明財政緊張,但還是堅持做着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

咦?

在朝鮮世子退回去的時候,一個身穿大明士子服飾的青年男子出列,但這位青年男子明明就是呂宋的使臣。

“臣顏色代表羅闍向陛下獻上賀禮,祝皇帝千秋聖壽、萬壽無疆!”顏色身上明顯擁有華夏血統,顯得尷尬祝賀道。

戶部尚書李嗣沒有聽到唱禮,不由疑惑地詢問:“呂宋使臣,你們的賀禮呢?”

“請陛下原宥,臣此次前來十分倉促,因大部分賀禮在前來的途中損壞,現在只有一張地毯作爲賀禮!”顏色看到已經避無可避,只好硬着頭皮解釋。

一張地毯?

戶部尚書李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堂堂一個南洋藩國給皇帝的賀禮竟然是一張毯子。

郭鏞注意到朱祐樘的眼神,當即面無表情地道:“呈上來!”

“地毯在此,這是我們呂宋的馬拉麻所編,即便受海外浸泡亦十分耐用!”顏色將地毯上呈,又是硬着頭皮進行解釋。

戶部尚書李嗣等官員看到呈上去的地毯,明明就是麻繩所編織的粗鄙之物,不由得暗自搖頭。若是論富裕程度,這些島國連西南土司都不如,甚至有辱藩國的稱號。

朱祐樘知道馬拉尼麻其實適合做魚線,只是簡單地掃了一眼後,顯得自言自語地道:“堂堂一介藩國,竟給朕帶來這份賀禮,千古奇聞啊!”

“請陛下治罪!”顏色意識到這位皇帝並不是好說話的帝王,當即主動認罪道。

朱祐樘心裡有了決斷,當即便淡淡地道:“雖然呂宋是一個大島,但據朕所知,島上主要有六大勢力,而你們羅闍只不過是佔據馬拉尼海灣。既然你們並沒有一統呂宋島,亦沒有強國的做事氣度,以後便不要再稱呂宋國了,改授馬拉尼國!”

此話一出,全場皆驚,堂堂的呂宋國僅僅一句話便被抹除了,但這個做法偏偏很弘治。

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143章 收網行動5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章 何以治國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
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143章 收網行動5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2章 何以治國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352章 文氣在贛,命途多舛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