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

此奏一出,整個奉天門廣場瞬間安靜下來。

萬安和劉吉知道兵部昨日遞上來的並非這份奏疏,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這是亂奏吧?

吏部尚書李裕等高級官員看到矛頭直指南贛巡撫王華,心裡不由得產生了懷疑,便紛紛扭頭望向兵部尚書張鎣。

陛下難道是要處置王華嗎?

絕大多數的官員並沒有意識到已經是暗流洶涌,錯以爲張鎣所奏的事情是得到皇帝的授意,便產生了一個不好的聯想。

“張尚書,王華是南贛巡撫,如此定罪未必過於草率了?”朱祐樘沒有想到是這位兵部尚書跳出來,當即便沉着臉反問道。

雖然他知道張鎣跟徐溥作爲同鄉的關係密切,亦是知道張鎣並不是一個手腳乾淨的官員,但兵部左侍郎何琮不宜直接提拔爲兵部尚書,故而選擇時任南京兵部尚書的張鎣進行過渡。

只是現在看來,這位兵部尚書並不打算領自己的情,而是跟傳統的文官勢力攪和到一起,更是不惜得罪自己亦要打掉自己落在地方上最重要的棋子之一。

徐溥的嘴角微微上揚,卻是早已經意料到朱祐樘的反應。

張鎣面對朱祐樘的反問,顯得十分淡定地道:“陛下,江西都司指揮使已經上報兵部,王華髮給贛州新軍的兵餉確實是少了兩成!雖然王華此前對贛州新軍將士的解釋是江西布政使司的銀庫出了差錯,但江西布政使司已經證實這是謊言,布政司已經證實是足銀出庫,且押解途中並沒有遇到山賊。王華正是自持由陛下親授,方敢行欺上瞞下之舉,還請陛下嚴懲王華以彰國法!”

“還請陛下懲處王華以彰國法!”徐溥看到張鎣給王華致命一擊,當即便帶領衆官員紛紛附和道。

欺上瞞下?

吏部尚書李裕等聽到這個指控,不由暗暗佩服張鎣的高明。

“欺上”,這是給朱祐樘直接上眼藥,畢竟誰都不想做被人欺瞞的君主。“瞞下”,這是給出王華對贛州新軍將士聲稱少兩成的解釋。

任誰都能看出,在王華扣剋兵餉的事情發生後,朱祐樘一直遲遲沒有動作,明顯是有意袒護於王華。

只是現在,張鎣將王華的案子在早朝捅了出來,更是打着“國法”和“欺上瞞下”,直接向朱祐樘施予壓力。

“國法固然重要!只是王華在南贛主持剿匪事關南方穩定,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朕會派人前往查實!”朱祐樘並不打算將王華抓回京城,當即便做出讓步地道。

雖然他很想庇護王華,不然亦不會將事情故意拖着,但王華的罪責已經得到江西方面證實,且自己亦不能百分百保證王華沒有剋扣兵餉。

即便自己不同意將王華直接解押回京候審,但亦得派官員前往審查,從而確定王華剋扣兵餉是否屬實。

終究而言,他並不是只需要爭個勝負的黨魁,而是這個王朝的皇帝,需要捍衛這個帝國的國法和正義。

萬安和劉吉原以爲這位少年天子會剛愎自用,只是看到朱祐樘竟然能作出讓步,不由得暗感眼前的帝王華來越成熟。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看到朱祐樘適當作出讓步,亦是暗感天子越來越像一位聖主明君。

張鎣面對這個成果並不打算鳴金收兵,卻是步步緊逼地道:“陛下,此法不妥!王華並非一般官員,而是手握地方軍權的巡撫,故懇求陛下即刻下令將王華押解至京,以防止地方出現兵禍。”

咦?

此言一出,萬安等官員紛紛不解地扭頭望向張鎣,萬萬沒有想到這位新任的兵部尚書竟然還不肯罷休。

“張尚書,你只看到可能出現的兵禍風險,但卻看不出其中的剿寇機遇。且不說王華剋扣兵餉之事還有值得商榷之處,今朝廷花費這麼多銀兩去清剿贛州流寇還地方太平,現在將王華捕回京城不是前功盡棄?”朱祐樘壓着心中的怒火,當即便是反問道。

張鎣心裡已經打定主意,當即便是表態地道:“陛下,王華正是看到您重視剿滅贛州流寇方如此有恃無恐,今王華之罪已經查實,自當將他即刻押解至京候審!至於清剿贛州流寇的人選,大明地方人才濟濟,臣定爲陛下舉薦一位可擔大任的能臣!”

“張尚書,你執掌兵部應當知曉朝廷的軍費幾何,因爲區區一千兩便中斷此次剿寇,不知你可有計算過其中的得失?”朱祐樘深深地望一眼這位兵部尚書,便是進行質問道。

雖然他不能罔顧國法,但亦得考慮大局。

南贛的問題如果放任不顧,將來的花費是要以百萬兩計算,更是讓無數百姓慘遭流寇之苦。而今因爲這區區一千兩便半途而廢,這是讓他根本無法接受的。

現在他可以同意對王華進行調查,但絕對不會同意不問青紅皁白便將王華逮捕到京城,這個做法簡直就是撿芝麻而丟西瓜。

在他的心裡,即便王華真將那一千兩拿了,但如果王華能將南贛的流寇問題解決,仍舊是一筆十分超值的買賣。

“陛下,你此番言論錯矣!”

正是這時,一個聲音突兀地響起。

衆人不由得暗自一驚,當即紛紛扭頭望過去,發現竟然是吏部左侍郎徐溥。

徐溥知道是時候親自出馬了,當即便出列地道:“陛下,你在東宮之時,臣便有說過:不可因小義而失大義!今王華剋扣一千兩兵餉固然不算多,但大義跟剋扣兵餉的金額無關,而是跟是非公論有關。即便王華剋扣一兩兵餉,亦得即刻將他解押來京候審,而不是計算利益得失而讓奸人逍遙法外!”

“徐侍郎,你這話言過其實了吧?陛下的意思是派遣人員前去調查,何時是要讓王華逍遙法外了?”李裕看到徐溥跳出來,當即便針鋒相對地道。

“徐侍郎,你用詞還請嚴謹一些,我們刑部可還沒有給王華定罪呢!”刑部尚書杜銘看到徐溥對皇帝不敬,亦是進行糾正道。

徐溥的臉色頓時一沉,只是論到辯論能力壓根不懼怕這兩個草包,當即據理力爭地道:“王華剋扣兵餉一事已經由多名地方重要官員證實,而江西巡撫李昂當年發官倉千萬石救濟災民以十萬計,乃我大明難得的賢臣。今上疏揭發王華剋扣兵餉一事,絕非無的放矢,今朝廷當速辦王華纔是大義!”

“速辦纔是大義,這派人到地方審案又有何不妥?”戶部尚書李嗣十分理解朱祐樘的經濟賬,當即便冷哼一聲道。

徐溥此次是有備而來,當即便是淡淡地道:“剛剛張尚書說了,王華並非普通官員,而是一地巡撫!若是朝廷縱容王華繼續主政地方,若是他看到事敗而狗急跳牆,亦或者繼續剋扣誘發贛州新軍不滿,鬧出兵禍由誰來擔此責呢?”

“你休要在這裡危言聳聽!按你所說,凡是巡撫犯事便要解押赴京候審嗎?”兵部左侍郎何琮亦是站出來反駁道。

卻不等徐溥說話,旁邊的兵部尚書張鎣便是淡淡地道:“成化二十三年,甘肅巡撫被人檢舉貪墨和遼東巡撫將冬衣以次充好,不都是將他們直接押解回京的嗎?”

這……

李嗣等官員聽到這個例子,當即意識到人家是有備而來。

“話雖如此,但王華今在南贛剿流寇,不宜臨陣換帥!”兵部左侍郎何琮敗下陣來,但還是堅持觀點地道。

徐溥對何琮很是不客氣,當即便說過教地道:“有錯不糾,大明何以大治?何況王華到任至今,可有何建樹?朝廷派遣翰林官下地方出任巡撫並非常例,今事情已經證明王華並非軍事之才,即便不將他押赴京城,亦要別擇賢臣擔任南贛巡撫!”

一時間,大家被駁得啞口無言。

其實事情確實不利於他們這邊,王華到任並沒有表現出足夠的軍事才能,偏偏還被捅出扣剋兵餉一事。

最爲詭異的是,按說王華怎麼都該上疏自陳以示清白,只是現在通政司那邊始終都沒有動靜,似乎已經默認他的犯罪事實了。

“陛下在委任之初,便已經言明給王華一年時間,如今便要論成敗!徐侍郎,你未免是操之過急了!”李裕看到徐溥要揪王華的戰果,當即便淡淡地提醒道。

雖然王華至今確實沒有剿寇的成果,從目前的表現並沒有體現出半分的軍事才能,但朝廷任命之初便給予王華一年時限。

現在徐溥忽略時限而大談軍績,卻是爲攻擊而攻擊了。

徐溥並不覺得有何不妥,便是繼續爭辯地道:“雖是有一年之期,但至今都沒有半點成效,這足說明王華並不能擔此重任!”說着,便對龍椅之上的朱祐樘道:“陛下,臣知你偏袒王華,亦是想要以剿寇大局爲重!只是王華不法之事經撫按一起揭發,又有布政使司等官員坐實,此事難道還不足信嗎?請陛下舍小義而行大義,下令將王華解押至京候審!”

“朕可以信,但不會輕信,故而派遣官員前去核查是朕的底線!”朱祐樘壓根不受徐溥的影響,便是淡淡地表態地道。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看到朱祐樘如此表態,便是知曉這位皇帝終究不是優柔寡斷的昏君,而是一個意志堅定的明君。

即便徐溥說得天花亂墜,但終究打動不了這位帝王。

徐溥的眉頭微蹙,當即便是表態地道:“陛下,江西巡撫李昂是臣舉薦!若陛下不信江西巡撫李昂,臣願爲李昂擔保,懇求陛下將王華押解回京,處置這個扣剋兵餉的罪人以彰國法!”

萬安和劉吉默默地交換了一個眼色,卻是沒有想到徐溥是要壓上自己的政治生命。

事情鬧到這一步,朱祐樘即便是堂堂的帝王,那亦需要一個合適的拒絕理由。

“徐侍郎,你是以爲朕查不清此案吧?”朱祐樘似乎已經認定王華剋扣兵餉是鐵一般的事實,當即像是洞悉一切地道。

徐溥沒有想到朱祐樘這般直白,當即便是裝糊塗地道:“陛下,臣不懂!”

“王華剋扣兵餉一案要查實,但贛南的流寇不能不顧,朕不可能置地方百姓的安危於不顧!既然你們這般執着於真相,朕必不會令汝等失望,必定將案子查得水落石出!”朱祐樘越發覺得這個事情是陰謀,當即便是表態地道。

雖然王華大概是給人下了套,但他並不相信下套之人能夠將事情做得天衣無縫。而今張鎣和徐溥先後跳出來,更是讓他認定王華無罪,這個事情由始至終都像是一場陰謀。

徐溥先是微微一愣,當即便是說教般道:“陛下,一旦出現兵患,將會後患無窮!治國當以穩字當頭,還請謹記臣當年在青宮之時的教導,不可如此意氣用事!臣願爲李昂擔保,請即刻將王華免官解押回京候審!”

“徐侍郎,你是真豁得出去啊!”朱祐樘看到遲遲沒有遞交辭呈的徐溥,亦是不由得感慨地道。

徐溥知道開弓已經沒有回頭箭,顯得大義凜然地道:“臣爲了大義,自當義不容辭,還請陛下成全!”

“好一個爲了大義!王華仍舊留職,朕會遣人前去查實,若真因王華出了兵禍,朕下罪己詔便是!”朱祐樘知道對方是着急了,當即便當衆表態地道。

罪己詔?

李裕等官員聽到這一番話,不由得傻眼了。

徐溥的眼睛一瞪,同樣沒有想到朱祐樘如此強硬,更是沒有想到朱祐樘竟然爲王華能夠做到這一步。

只是朱祐樘已經打定了主意,卻是選擇防護王華,更是盡最大努力來庇護那一位狀元郎。

“臣願往之!”

“陛下,臣請求前往江西查清此案!”

“陛下,臣舉薦順天府尹宋澄前去江西查清此案!”

……

在場的官員看到朱祐樘是要派遣官員前往江西覈查,卻是知道這是贏得聖眷的最佳機會,故而紛紛站出來表態地道。

正當大家都要爭奪這一個十分重要的欽差之位,一份塘報經由午門進來,正朝奉天門這邊進行傳遞。

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221章 朝無大夏,雷霆暴擊。第307章 初雪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93章 妥協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169章 王聖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120章 揚州夢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74章 餘波6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60章 血災降臨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
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221章 朝無大夏,雷霆暴擊。第307章 初雪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93章 妥協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327章 有部赤山,命由主定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169章 王聖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556章 弘治朝成長起來的總督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120章 揚州夢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74章 餘波6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60章 血災降臨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