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

華燈初上,京城繁華仍舊。

英國公府內,老一代的武勳紛紛雲集於此。

雖然這裡並不是自己的府邸,但襄城侯李瑾今晚顯得格外興奮,頻頻舉杯跟大家飲酒,宛如一個春風得意的新郎官般。

自從朝廷打擊武勳集團最賺錢的高利貸買賣,又通過奢糜稅榨取他們身上的油水,致使他們這幫勳貴的日子越來越“艱苦”。

此次他們在襄城侯李瑾的穿針引線之下,各家紛紛選擇抱團取暖,一起募集好幾十萬兩白銀進行一場投機。

他們藉助朝廷治河的契機,又得益於提前知曉的蝗災到來,卻是從春季便開始囤積米糧進行炒作賺錢。

跟後世互聯網大廠緩緩進軍菜籃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只要他們能夠掐住老百姓的脖子,那麼他們想要賺錢是易如反掌。

面對處於亢奮狀態的襄城侯,武安侯鄭亨顯得有所擔憂地詢問:“襄城侯,我們這樣做會不會有隱患?”

此話一出,永安伯等武勳紛紛扭頭望向李瑾。

其實在場不僅僅是武勳集團的成員,還有着勳戚和官紳階層的代表。由於朱祐樘逼得他們“無利可圖”,這幫來自不同屬性的權貴們,反而慢慢地走到一起。

雖然他們沒有謀反的心思,但都是過慣錦衣玉食生活的上層人士,自然不能坐吃山空,所以聯合一起謀取錢財纔是最好的出路。

若是以往朝代,他們壓根不用擔心龍椅上的那位皇帝,以他們的力量約束或矇蔽一位帝王是易如反掌。

只是現在的朱祐樘雖然是一位暴君,但亦確確實實是一位無比精明的帝王,所以難保暴君朱祐樘會揪着這一點找他們所有人的麻煩。

自從弘治登基以來,不說被廢的兩座國公府和被查抄的兩座侯府,單是被推上斷頭臺的權貴已經數不勝數。

“咱們此次不偷不搶,能有什麼隱患?”襄城侯李瑾渾然不將炒高米價謀利當一回事,顯得不以爲然地飲酒道。

武安侯鄭亨輕輕地點了點頭,顯得苦口婆心地道:“話是這樣沒錯!只是咱們終究是囤積居奇,陛下說不好要怪罪下來!”

雖然他們都討厭朱祐樘,但心裡同樣存在着恐懼。一旦朱祐樘追究起來,他們別說是賺得盆滿鉢滿,能否全身而退都是一個問題。

永安伯等人亦是這個心思,此刻已經將襄城侯當作他們的主心骨,卻是紛紛期待李瑾能拿出解決的辦法。

“你們不要忘記了!朝廷在徵收奢靡稅的時候,便已經明文規定是尊重市場的正常交易,當時還以萬兩黃金的宅子爲例!現在咱們一斤米才賣幾十文錢,他有什麼理由來管這裡,頂多到時向朝廷繳納奢靡稅便是了!”李瑾對朱祐樘並沒有好感,卻是拋出自己的說辭道。

“確實不需要擔心皇帝追究!”

“如果到時要繳奢靡稅,咱當再想辦法便是了!”

“結果到頭來是他拿到最大的好處,當真是嘲諷!”

……

在場衆人對事情的擔憂是煙消雲散,雖然他們準備着最壞的打算,但一些武勳的心裡像是被紮了一根針。

他們辛辛苦苦籌劃這麼久,這才控制米糧謀得鉅額利潤,結果那一位皇帝啥事都沒有幹,僅僅依靠奢靡稅的名目便要走三四成的利潤。

“你們其實都沒有注意到一個事情,其他皇帝所擁的有米糧纔是最多的,他纔是最大的贏家!”李瑾猶豫了一下,當即便指出一件隱晦的事情道。

卻不知那位皇帝因何如此偏愛於米糧,這些年其實一直在積累米糧。

不僅二十八萬頃皇莊所種植的稻穀全部囤積起來,而且皇家的店鋪對米糧似乎有一種偏執,用白銀亦是購入了大量的精米。

若是其他人自然要擔心儲存的問題,但紫禁城的皇家糧倉是天然的大倉庫,而每家皇家米行都擁有大大小小的糧倉,所以囤積的米糧數量其實十分驚人。

好在,皇家所囤積的米糧並不是有進無出,而是通過發行大規模米票的形式“售米”,更是將米票充當軍餉發放給京軍。

正是如此,雖然朱祐樘手裡擁有京城最高的精米,但大部分的精米其實都已經歸爲持票者所有,故而所擁有的精米並沒有達到恐怖的地步。

李瑾之所以如此有持無恐地操縱京城的米價謀價,正是看到朱祐樘擁有最多的精米,所以他不可能打壓米價上漲,甚至還會在背後是推波助瀾。

武安侯鄭亨理清其中的邏輯,當即便是附和地道:“襄陽侯分析在理!既然是放任市場的物價波動,朝廷又要徵收奢靡稅,此事皇帝沒有理由責罪我們!”

“我們共飲此杯!此次一定要狠狠賺上一大筆,彌補咱們近些年的損失!”李瑾高舉着手中的酒杯,顯得戰意高昂地大聲道。

自從他們迎來弘治時代的時候,他的日子可以說是越來越差。

最初是他們能夠分得一杯羹的鹽利,結果在朱祐樘的鐵腕手段之下,竟然讓太祖時期的開中法煥發新生。

而後是他們最重要的高利貸收入,卻是被朱祐樘以近乎血洗的手段整頓金融,讓現在的高利貸沒有了生存的土壤。

接下來則是他們一直參與的爆炒京城宅子,原本以他們的資金優勢,加上朝廷明確不會修建北京外城,所以他們輕輕鬆鬆地推動京城的宅子,但偏偏遇到了奢靡稅。

只是現在總算是柳暗花明,此次通過囤積居奇的方式掌控了京城的米價,即將從中謀取到海量的利潤。

這一夜,英國公府顯得很熱鬧。

襄陽侯李瑾確實是喝醉了,顯得有感而發地道:“帝嗣劫,逢二後,張似秦,常從新!哈哈……天意,一切都是天意,當真大快人心!”

這……

武安侯鄭亨等人知道李瑾已經喝醉,但聽到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卻是不由得驚愕地面面相覷起來。

只是好在,周國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特別很多武勳已經彼此間進行聯姻,所以他們的關係十分親近。

倒是英國公張懋顯得格外的安靜,卻是像突然想到了什麼一般,顯得若有所思地深深望了一眼李瑾。

七月的京城,氣溫已經從頂峰中慢慢回落,但仍舊顯得十分的悶熱。

只是京城的百姓現在已經沒有心思關注大環境,祈禱此次能夠順利地完成蝗蟲的搜捕,懇求此次蝗災沒有波及自己的莊稼。

至於居住在北京城內的底層居民,雖然希望米價能夠降下來,但他們已經徹底失去了話語權。

“一斤精米八十文錢?”

京城的米價持續暴漲,讓人一度懷疑人生。

原本京城的百姓從來不會擔心買不到米糧,但彷彿一夜間全城的米像突然全部消失一般,致使京城出現了搶購潮。

別說是在這個信息不通暢的時代,哪怕是在後世之中,亦是搶完口罩搶雙黃連,小日子的海水剛排又搶幾百年都食不完的鹽。“我要一千斤!”

“你不是隻有兩口人嗎?”

“鬼知道,現在拿着踏實!”

……

只要有人開始搶購,便會出現大量的跟風者,而他們壓根不考慮實際情況,卻是無腦般紛紛加入這一種買買買的搶購潮中。

國人的習性便是如此,一旦出現有錢都買不到的情況,爲了能夠得到一個心安,他們都可以用天價將東西買進來。

在此期間,一些人卻是發現了好東西。

朝廷當年面對黃河決堤,在轉移河南百萬災民的過程中,亦是向災民發行了大規模的米票。這些米票不需要驗證身份,只要拿着米票便能到皇家米行等處換得相應的米糧。

雖然大部分米票在兌現後,早已經被朝廷收了回去,但亦有很多的米票沒有兌換而一直逗留在民間。

不僅是這一批米票,早前皇家織布廠的女職工得到一些米票作爲年終獎,而京營將士的月俸亦可以選擇米票。

曾幾何時,在布票和白銀大行其道的時候,米票亦是佔據一席之地。

“米票果然是好東西啊!”

“嘻嘻……我真的換到票面數額的精米了!”

“早跟你們說,米票比那些白銀要划算,你們卻偏不信!”

……

就在京城米價飛漲的時候,很多百姓驚奇地發現自己手裡的米票可以輕鬆兌換米糧,卻是比白銀還要讓人感到踏實。

城北,日忠坊。

這裡有着北海子的水系,在離湖不遠有一座宅子。

雖然宅子顯得很大,但門口的苔蘚和裂縫證明這戶人家已經敗落,裡面有着兩個女子爭爭吵吵,一個身穿破舊長衫的青年男子打開門走了出來。

李和的先祖可追溯到元朝,但奈何現在已經破落,雖然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妾室,但偌大的宅子已經連僕人都沒有了。

現在已經是無米下鍋,他這纔想起手裡還有一張五斗米的米票。

前年的時候,他收留一個河南的窮親戚。那個窮親戚原本寄住在他家,只是得知朝廷在建州分地,所以他決定前往山海關外闖一闖。

臨走前,那個親戚感謝他的招待,便將他最後的五斗糧的米票給了他。

原本他並不將這張米票當一回事,畢竟他當時家裡還有好些值得的物件,壓根不用擔心吃喝的事情。

只是坐吃山空,現在還鬼迷心竅地娶了一個水性楊花的妾室,結果最爲珍藏的宋瓷還被打碎了,搞得現在到了無米下炊的地步。

李和想到自己將家業已經全部敗光,卻是恨不得抽死自己,只是手指在接觸臉蛋又怕痛,卻是嘆息地停下來。

皇家米行在京城擁有很多的分店,日忠坊最熱情的街道便有一家。

自從僕人跟上一任妾室攜款私逃後,他亦是不得不親自操持生計,而家裡買米的重擔落在他的身上。

雖然知道皇家米行在這裡,但皇家米行的門面裝潢得太過高大上,又沾着“皇家”字樣,所以他跟很多百姓一樣的心理。卻是不願意來這裡買米。

只是現在情況不同,手裡的米票只能在指定的皇家米行兌付,所以他亦是硬着頭皮朝着皇家米行走過去。

“這位爺,你是要到皇家米行換米嗎?”一個眉上帶痣的青年男子突然間迎上來,顯得十分熱情地詢問道。

李和緊張地攥緊袖中的米票,當即警惕地道:“不錯,你這是何意?難得這皇家米行不能換米?”

“皇家米行童叟無欺,自然是可以換,不過能否先借一步說話呢?”有痣青年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道。

李和猶豫了一下,但看到對方指的地方是旁邊的茶攤,便勉強地點了點頭。

“一份炒肝!”有痣青年招呼道。

李和端起送來的茶水喝了一口,便是好奇地詢問:“什麼事?”

“我們是收米票的,還請您能割愛!”有痣青年開門見山地道。

李和的眉頭微微蹙起,顯得不動聲色地詢問:“你們怎麼收?”

“你將你的米票給我,我給你銀子,如何?”有痣青年已經確定當年有米票,眼睛微微一亮地道。

李和將茶碗放下,卻是直接攤牌地道:“你別當我好騙,現在誰不知道米價飛漲,已經漲到一斤六十文錢了!”

“我可以給你折成一斤六十五文錢來算!”有痣青年還以爲買賣會告吹,卻是微笑地直接加價道。

李和上下打量着眼前的青年男子,卻是不能理解地道:“這倒是稀奇了,哪有人不愛銀子愛米的!”

“只要你拿着銀兩到附近的米店買米,便可以賺上一成銀,這個買賣你並不吃虧?”有痣青年進行誘惑地道。

李和發現自己還真不吃虧,甚至可以賺上一筆,當即便是點頭道:“好!若是你敢騙我,我馬上叫來巡邏捕快,你應該知曉現在的順天府尹是宋青天!”

“放心好了,你先驗銀子,到時再給我米票!”有痣青年壓根不打算行騙,當即便十分痛快地表態道。

李和從來都不是一個婆婆媽媽的人,眼看着現在有利可圖,在查驗對方的銀子無誤後,便痛快地將手中的米票給了對方。

“以後有米票都可以到這裡找我,保證比市價要貴!”有痣青年看到交易完成,亦是十分熱情地營銷道。

李和裝着深不可測地點了點頭,只是他知道自己壓根不可能再弄來米票,之所以選擇交易不過是想要多得到一些米而已。

只是他匆匆返回剛剛在出售的米鋪的時候,那個六十文一斤的牌子竟然不變了,卻是已經被店家換成了七十文錢一斤。

誰能想到,剛剛路過還是六十文錢的米價,再折回來的時候,竟然能夠漲到七十文錢,簡直就是在打劫。 

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71章 餘波3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393章 妥協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
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276章 難測帝心,恩榜現世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71章 餘波3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291章 夏象暴擊,帝曰加一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540.第538章 後宮新勢,斷案光速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393章 妥協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568章 大明王朝的新底牌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