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初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

時間悄然入冬,北京城迎來了第一場雪。

沸沸揚揚的雪花飄灑了足足一整夜,次日的北京城染上了白色,哪怕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同樣如此。

白天的北京城顯得十分地忙碌,一頂官轎來到午門廣場,在廣場的外圍便主動停下來。

午門城樓上的金吾衛身披甲冑,站在自己的崗位守衛宮門。

大將軍常鳳的腰桿挺拔,經過建州收復戰後,整個人得到了充分的磨鍊,而今頗有幾分年輕將軍的味道。

滋滋……

從官轎鑽出一個身穿三品官服的肥胖官員,兩隻寬大的官靴踩在積雪上面,積雪發出頗有規律的聲響。

雖然北京城遭到冰雪覆蓋,但一輪暖陽正懸掛於空,正在彰顯帝國的朝氣。

陳坤年僅三旬,身上已經有着與同齡人明顯不相符的成熟,正頗爲感慨地望向既熟悉又陌生的宮門。

昔日自己僅僅是一名微不足道的戶部司職官員,而今已經成爲軍權最重的宣大總督,一個地地道道的封疆大吏。

常鳳和陳坤的目光相觸,前者詫異後者的年輕,而後者同樣審量對方的年紀。

弘治朝的特點之一便是官員和將領逐漸年輕化,卻是打破一貫論資論輩的傳統,很多肯於做實事的官員和將領都會得到提拔。

宮殿召繞聳,街衢競物華。

風雲今際會,千古帝王家。

……

經過通稟後,陳坤從旁邊的侯召室出來。

他懷揣着一份激動的心情跟隨小黃門一起走進宮門,呈現眼前的是奉天門廣場,此時宮道的積雪已經被清理,正一直延伸到奉天門的後面。

陳坤再次走在這條宮道上,有一種仿若隔世的錯覺。

經過一年有餘的宣大總督生涯,讓他得到充分的鍛鍊,所以更加珍惜現在所處的位置和取得的成就。

此次突然受召入京,讓他心裡很是激動和忐忑。激動自然是即將見到那位大明之主,而忐忑則是禍福難料,卻不知這條宮道的盡頭是荊棘還是鮮花。

只是他知道不管是賞是罰,唯有對皇帝忠心耿耿纔是他作爲臣子的最大本分,亦是能夠繼續走上這條宮道的前提條件。

啊啾!

劉瑾站在幹清門外面,突然忍不住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而後伸手揉了揉自己微紅的鼻子,並不喜歡這一種寒冬天氣。

“劉公公,您怎麼出來了?”陳坤遠遠便看到站在幹清門前的劉瑾,當即受寵若驚地迎上前道。

劉瑾顯得不以爲然地擺了擺手,卻是半真半假地道:“還不是因爲你!你而今受陛下寵信,雜家作爲陛下的奴婢,自然是要出來迎接了!”

“劉公公你這是折煞本官了,實在是恕罪!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陳坤心知劉瑾是皇帝身邊的當紅太監,當即強塞一大把糧票過去。

現在京城最受青睞的貨幣已經不再是白銀,反倒是這種便於攜帶的糧票。

雖然本朝有大明寶鈔的前車之鑑,由於大明寶鈔的信譽破產,致使很多百姓手中的寶鈔變成廢紙,所以對紙幣有一種天然的抗拒性。

只是弘治登基以來,推出了整頓鹽政、清丈田畝和整理金融等舉措,特別爲了安置百萬災民而收復建州,無形中贏得了底層百姓的好感。

最爲重要的是,糧票擁有極強的流通性,不僅可以直接跟米行和官府兌換米糧,而且還能用於向朝廷交稅。

正是因爲大明朝廷通過稅收等方式回收發行的糧票,從而給糧票賦予了很高的使用價值,正在默默地取代白銀的地位。

劉瑾發現這個笑得像彌勒佛的宣大總督很是順眼,當即便微笑道:“好說!陳大人,快進裡面,可別讓陛下久等了!”

之所以出來這裡候着,一則劉瑾知道陳坤是一個懂人情世故的官員,二則其實僅僅是想盡快將人帶到弘治帝面前。

他雖然貪點小財,但卻是比誰都要忠心,始終以皇帝的喜樂爲第一要務。

幹清宮,東暖閣顯得四季如春。

身穿常服的朱祐樘顯得不怒自威地執筆書寫,看到已經有地方官員將賀表送了上來,發現今年的時間過得真快。

現如今,他感覺自己到養心殿都還沒有太長的時間,特別太液池解凍都沒有過去太久,結果又得龜縮在東暖閣辦公了。

幸好自己倒不算是碌碌無爲,今年不僅整頓了金融,而且還收復了建州,更是有條不紊地推動清丈田畝。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朱祐樘知道自己已經觸碰到權貴階層的利益,京城那一股神秘勢力不弱反強,所以更加珍惜每一天的時光。

“臣宣大總督陳坤敬問陛下聖安!”身穿三品官服的陳坤走進來後,便激動地撲通在地哽咽道。

這……

劉瑾看到身上滿是戲般的陳坤,亦是沒有想到這個白淨的胖子竟然能如此釋放情緒,活脫脫一個忠心耿耿官員的形象。朱祐樘同樣微微一愣,但打量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陳坤,眼睛透着一份暖意:“朕安!陳愛卿,平身吧!”

“陛下,臣願意跪着,臣太久沒給陛下跪着了,臣想借此機會彌補回來!”陳坤已經是淚眼婆娑,顯得情真意切地表忠道。

朱祐樘能感受到陳坤對自己確實十分忠誠,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容易出現迷戀帝王官員的時代,便淡淡地表態道:“陳卿在邊地替朕鎮守邊疆,朕聖心甚慰。只要陳卿今後能盡心盡責替朕辦事,咱們君臣共事定有數十載,陳卿無須如此急於表忠,先平身吧!”

“臣今後做事一定盡心盡責,願意爲陛下赴湯蹈火!”陳坤發現朱祐樘說得有道理,這才叩三個響頭道。

劉瑾認真地審視這個八面玲瓏般的宣大總督,亦是隱隱感受到陳坤對皇帝的那份忠誠,今後成就恐怕不比劉忠弱上太多。

朱祐樘自然不可能無緣無故將陳坤召回來,當即拿起早前陳坤送過來的密摺道:“陳卿,你在密摺所言可是全部屬實?”

“陛下,臣到任以後,便更加重用夜不休,同時策反一些北順牧民和頭領。經臣再三查證,此事千真萬確,北順國今冬確實出現重大災情,近期牛羊凍死及餓死將近一半!”陳坤終於知道皇帝突然急召自己回京的意圖,當即十分篤定地道。

大家都知道農耕社會靠天吃飯,一旦遇到水災、旱災或蝗蟲等大自然災害,當地的莊稼往往是顆粒無收。

只是牧民其實同樣是靠天吃飯,除了害怕草原的乾旱和蝗蟲等自然災害外,亦是害怕寒冬和瘟疫等。

北順國今年的冬天遭遇一場數十年一遇的大寒流,所以溫度比往年要冷得多。

由於溫度驟降,牛羊等牲畜的飼料和水源受到限制,大量的牛羊因寒冷和飢餓而死亡。加上滿都海想一統草原而征伐不斷,致使北順國的抗災能力其實並不強。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夏的歷史中,其實很少記載大草原的災情。

這一點很好理解,以前的大明王朝的當權者嚮往共享太平之福。他們心裡祈求蒙古鐵騎不要來犯,致使大草原是什麼樣的災情,卻是壓根不會主動關注。

只是華夏不進行這方面的記載,自然不等於蒙古不存在災情,實則實情是約束蒙古人口增長的最大利器。

朱祐樘之所以將陳坤召回京城,其實主要是想確認蒙古方面的災情。

畢竟在原來的華夏曆史中,並沒有這場災情的記載。現在得到陳坤的親口確認,他並不認爲是自己改變了歷史走向,而是原先的王朝並不關注這場災情罷了。

真實的情況恐怕是仁君朱祐樘受到文官集團的影響,卻是想要跟周圍的勢力共享太平之福,故而壓根沒有興兵的念頭。

在原先的歷史中,即便達延汗以大元可汗自稱,滿朝文武亦是熟視無睹,卻是選擇跟達延汗和平共處。

由此可見,他們的心裡唯一在意便是達延汗會不會率部來犯,卻是從來沒有興兵解決達延汗的念頭,自然就不會關心草原的災情了。

不過歷史終究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雖然這一場自然災害如期發生,但現在坐在龍椅上的是暴君弘治皇帝。

朱祐樘的手指在椅把輕輕敲擊,卻是十分認真地詢問:“陳卿,此次北順國的災情是誰全權在負責?”

“陛下,此事並不難查實!雖然北順每次出征必是達延汗掛帥,但真正的掌權者一直都是滿都海,此次亦是由滿都海負責賑災!原本他們計劃是想向我們購買棉衣,但北順國的國帑已經空虛!”陳坤十分重視情報系統的建設,顯得十分認真地彙報。

朱祐樘打量着眼睛的青年胖子,不由得滿意地點了點頭。

現在大明跟蒙古已經握手言和,特別自己將蒙古公主伊克錫納爲妃子,所以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情報。

雖然原先歷史的執筆者將達延汗推爲中興之主,但史書明顯弱化了滿都海,甚至想要將滿都海這個女人進行刪除。

只是歷史上的達延汗固然很有能耐,但十五歲終究只是初中生的年紀,所以朱祐樘卻不認爲達延汗已經能夠掌握一切。

遠的不說,哪怕是正統的繼承人萬曆皇帝,亦是到了二十歲才能親政。

現在年僅十五歲的達延汗並不是正統的繼承人,甚至算是以贅婿入主,所以在政治上要遠遜於萬曆皇帝。

即便達延汗已經成爲征討大軍的主帥,但軍中的威望和班底都沒有建立,特別不可能具備管理才能,所以真正掌權必定是滿都海。

反觀滿都海是一個選擇幼兒成親來掌權的女人,而且還是她親手將達延汗撫養長大,又怎麼可能那般容易失勢呢?

正是如此,朱祐樘知道跟自己博弈的對手仍舊還是北順國真正主人滿都海,而不是還沒有成年的達延汗。

朱祐樘現在的心裡已經有了決斷,便十分認真地詢問:“陳卿,北元危機解除之後,你可知朕因何將你一直留在宣大?”

“臣愚鈍!”陳坤不敢自作聰明,當即恭恭敬敬地拱手。

朱祐樘打量這個胖子,便敞開心扉地道:“朕希望你能明白一點:不管是北順還是北元,北邊始終都是大明的心腹大患!今劉忠在湖廣替朕一尺一寸清丈田畝解決隱田,朕亦希望你能徐徐圖之,替大明解除北邊之患。”

雖然他選擇走上和親的道路,但心裡清楚這種其實是短期的安穩。

在原先的歷史中,大明朝廷正是追求這種短期的安穩,坐看達延汗一統蒙古並逐漸做大,最終給後面的朝代留下了隱患。

朱祐樘雖然給達延汗授予北順王,但卻清楚地知道雙方的關係根本不可能調和,一旦蒙古完成統一必定將矛頭再度指向大明。

正是如此,他需要在北順國沒有真正實現統一的時候,將這個政權徹底瓦解,而不是爲了一時的安定而放任他們成爲華夏的禍害。

“陛下,臣知陛下乃千古一帝,心中早有良策!”陳坤的心裡涌起一陣激動,當即認真地表態道。

原以爲他跟兢兢業業清丈田畝的劉忠差距越來越大,只是沒有想到陛下仍舊如此看重自己,甚至將自己跟劉忠相提並論。

雖然劉忠確實在做着一件不世之功,但自己只要將眼下的事情辦妥,功績其實不比劉忠弱上太多。

朱祐樘的眼睛微微一亮,當即遞給劉瑾一個眼色。

劉瑾心知事關重大,當即將無關人等打發離開,而且安排兩名大漢將軍守在門口,以確保這對君臣的對話不會泄露出去。

大概一炷香的時間,陳坤踩着輕盈的腳步離開。

朱祐樘看着陳坤遞上來的計劃,突然發現八面玲瓏的官員未必不是人才,而自己似乎撿到了一個能臣。

現在只需要靜靜等候一年半載,卻是希望陳坤真能給自己帶來一份大驚喜。

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62章 朕的首輔呢?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307章 初雪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69章 餘波1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
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62章 朕的首輔呢?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545.第543章 冬雪初降,賈俊入局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307章 初雪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69章 餘波1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