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

由於大明介入日本社會,造成日本的戰國曆史出現了一些微妙的偏差。

六角高賴所代表的東軍並沒有被擊潰,在利用自身資源從大明商人手裡購得糧食和武器後,跟西軍打得有來有回。

日野富子跟幕府三統管之一的細川正元謀畫更換將軍一事,亦是被將軍足利義尚提前知悉,導致整個將軍幕府內部出現了嚴重的裂縫。

最受影響其實還是大內家,大內政弘所率領的軍隊是東軍的一股重要組成力量。

因大內軍受後方糧食供應嚴重不足的影響,他們面對西軍只能選擇退縮,最終主動選擇脫離了戰場。

戰場的形勢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大內軍不僅沒能殲滅六角高賴的軍隊,甚至牽制作用都沒有體現,直接拖累了整個東軍的戰力。

大內家現在不僅面臨戰事失利的結果,而且自家的糧食急切需要解決,更是出現丟失整個九州島北部地盤的風險。

大內政弘端坐在椅子上,面容陰沉,目光如炬。

雖然已經大半年不相見,但他的眼中沒有絲毫對兒子的溫情,眼睛中只有嚴厲和失望。

自己領兵前去打仗,將偌大的家業交由他來打理,結果讓到這個原本十分殷實的家業變得一團糟。

大內義興跪在大內政弘的面前,在父親的威嚴下,他的整個身子不由得顫抖起來。

他試圖解釋自己的行爲,甚至在父親回來前便找到了說辭,但此刻話語在喉嚨裡打轉,最終只化作無聲的嘆息。

“龍童丸,你知道你都做了什麼嗎?”大內政弘的聲音冷冽而威嚴,迴盪在大廳之中。

大內義興低下頭,不敢直視父親的眼睛。他知道自己犯下了嚴重的錯誤,但內心卻仍然抱着一絲希望,希望父親能夠原諒他。

他之所以選擇跟大明王朝決裂,那是大明皇帝竟然想要她姐姐,而且他大內家不能有損聲譽,何況江南商號那邊明顯給得更多。

陶謙道、藏田正賴和石橋九郎等四位家臣跪在大內義興的身後,此刻亦是低下了頭,只希望這場風暴能夠一些。

大內政弘走到大內義興面前,揚起手上的竹棍,然後狠狠地打在大內義興的背上。

這一棍的聲音清脆響亮,讓在場的人都爲之一驚。

“你跟大明叫板,這是自取其辱!江南商號既然一再失約,那就不該再心存僥倖,這叫知錯不改!”大內政弘怒吼一聲,又是不解氣地說教:“龍童丸,爲父本以爲你會明白家族的期望,但你卻如此不爭氣,讓爲父大失所望!”

大內義興感受到背部火辣辣的疼,但跟自己身體上的疼痛相比,此刻他的內心更是產生了深深的自責。

特別是自己屢番將希望寄託在江南商號身上,結果江南商號遲遲沒有運來糧食,導致他們大內家的處境越來越糟糕。

“家主,一切皆因小人所起,跟少家主無關,還請家主責罰小人!”陶謙道鼓足勇氣,便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道。

大內政弘已經知曉事情的始末,便是冷冷地望着跪在地上的陶謙道:“你即刻前往東海總督府求和,不論犧牲什麼代價,務必讓大明跟我們恢復貿易!若是完不成,你便切腹吧!”

在說出最後的時候,語氣微微加重,更是帶着一絲的怨念。

雖然他知道陶謙道的初衷是爲了離間大明朝廷和大友家的關係,而且當初面臨大明皇帝施壓未必會嫁女兒,但現在事情到這一步總歸要有一個來承受責任。

既然自己並不打算廢掉這個還沒有成年的兒子,那麼自己最好拿這個始作甬者的家臣開刀。

“臣領命!”陶謙道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生還的機會,亦是保住自己家族地位的最後希望,當即規規矩矩地道。

九月的陽光透過輕柔的雲層,灑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一陣微風從海洋深處吹來,帶着些許涼意和鹹溼的海水氣息,輕輕拂過碼頭上人們的臉頰,令人感到無比清爽。

由東邊行駛而來的海船停泊在這座大明城邊上的海港上,陸續有東瀛服飾的人員從那海船上下來。

朝倉家的使者身着一套莊重的和服,身後帶着幾名日本武士,然後踏着穩重的步伐從碼頭走進了大明城。

只是最受東海總督府重視的,還是身後出現的伊勢家。

原本受邀的是伊勢家的使者,但來人竟然是他們的家主伊勢新九郎,這個戰國開啓後的第一位大名。

伊勢新九郎跟那些世襲大名不同,他是桓武平氏伊勢流十一代當主備中國高越山城城主伊勢貞藤之子。

二十餘歲時,獲伊勢氏同族的舉薦,上京擔任將軍足利義視的專用引見人,自身仍然繼承備中高越山城三千石的俸領。

應仁之亂起,伊勢新九郎隨義視避居伊勢國,後義視回京時伊勢新九郎不願同去,便放棄領地與引見人身份隱居於伊勢山中,成爲浪人。

此時與荒木兵庫、山中才四郎、多目權兵衛、荒川又次郎、大導寺太郎與在竹兵衛等六人結義,揚言:“現在正是立身揚名的好機會。關八州古來便是羣雄割據之地,只要掌控此處,定能奪取天下。大家同心協力一起開創新天地吧!”。

七人於前往駿河國途中特地到伊勢神宮參拜,喝了神水,並在神前立誓:“無論發生何事,七人絕不能反目不和。彼此摩旗相助,努力建立軍功,砥行立名。如果有人幸運當上大名,其他六人必俯首稱臣,協助該人治理國家。”

1468年,七人循東海道東進,到達駿河國今川館城投靠駿河守護今川義忠。

伊勢新九郎原先於京都擔任引見人時,曾把胞妹北川殿許配給赴京拜見將軍的義忠爲侍妾,北川殿深得義忠的寵愛,爲他生下了獨子龍王丸。

伊勢新九郎爲首的七武士早期一直是客卿身份,只是偶爾參加小戰役,沒有什麼作爲。

1476年,今川義忠受幕府之命,向屬於斯波氏的領地遠江國擴展勢力,討伐在駿河靠遠江邊境一向一揆獲勝回今川館城時,遭到尾隨而來的殘餘一揆衆襲擊當場戰死,餘衆大潰而回。

今川義忠正室無後代,只有北川殿生有一個年僅六歲的庶子龍王丸。今川氏衆臣大爲驚慌,在忙亂中分立成兩派,互相支持以義忠獨子龍王丸或義忠之弟小鹿新五郎範滿爲新主。駿河是室町幕府通向關東地區的要害之地,因此今川氏的內訌也引起幕府方面的關注。

今川家爲了後繼問題而鬧得天翻地覆時,伊勢新九郎身邊的六武士也惶惶不可終日,輪流向北條早雲建議,要他出面解決問題,但伊勢新九郎卻從容自在地答道:“時間尚早”。

當兩派爆發嚴重衝突險些以刀兵相見之時,伊勢新九郎提出:“龍王丸是今川家的繼承者,但是目前先由範滿充任龍王丸的監護人,範滿可以在龍王丸尚未元服之前先暫時代理今川家的政事”。

1479年,伊勢新九郎離開了駿河回到殘破不堪的京都,再次的擔任幕府的“申次衆”一職。

1487年,龍王丸已經十七歲,準備要進行元服式好來正式繼承今川家家督,但小鹿範滿與其黨羽不肯交出家督權,而北川殿見情況不對便立即寫密函派遣使者快馬前往京都通知伊勢新九郎。

同年九月,伊勢新九郎與荒木等六人在接到密函時連夜離開京都前往駿河,與支持龍王丸的今川家臣聯絡並且秘密的聚集了衆人到北川殿的住所石脇城。

伊勢新九郎認爲大義在他們這邊,當晚組織突擊軍由他親自領隊前往小鹿一黨所盤踞的今川館城進行襲擊。經過一場激戰後,小鹿範滿以下的家臣都全員戰死,而範滿本人也被當場誅殺。

範滿一死,駿河國內的反龍王丸勢力不久就完全瓦解了。

伊勢新九郎繼續幫助龍王丸四處奔走,最後終於取得了兩公方的正式承認使外甥龍王丸成爲今川家之正統家督,同年龍王丸就元服改名爲今川氏親。

因累積以上數功,今川氏親便與其母北川殿還有諸重臣商議要對早雲進行賞賜。商議的結果是讓伊勢新九郎自行選擇駿河國內最富庶的一個郡作爲酬謝。

伊勢新九郎此時卻向氏親提出了以今川館城東方駿河與伊豆交界的興國寺城與周邊十二個鄉爲賞賜。

此一要求讓氏親與所有人大吃一驚。因爲興國寺城與周邊的十二鄉是駿河國內最貧瘠荒涼的土地,不是沼澤,就是溼地,整體收入頂多可養二百至二百五十個手下。興國寺城與其說是城,不如說是一個臨時性的山寨還比較適合。

由於伊勢新九郎的堅持,所以他終於以56歲的高齡當上了興國寺城的城主。

伊勢新九郎之所以放棄肥沃的土地,選擇跟伊豆國相鄰的貧瘠之地,其實是看準了伊豆國的內亂。

在得到大明的暗自支助下,伊勢新九郎將奪取伊豆國的計劃提前一年。

他先是煽動扇谷上杉定正跟上杉顯定的衝突,促使茶茶丸派遣大部分的部隊前去支援顯定,讓堀越御所的駐守兵力大減。

伊勢新九郎興國寺城僅僅只有兩百名的軍勢,爲求計劃周全而遣使向駿河的外甥氏親調借了三百名的兵力使用。

伊勢新九郎親自指揮這五百名的部隊藉助大明的提供的船隻從駿河清水港出發,越過駿河灣抵達伊豆半島,僅兩個時辰就順利的攻下了堀越御所,並且當場斬殺了足利茶茶丸。

在攻下了堀越御所的時候,伊勢新九郎就在御所旁的天嶽山上開始興建了韭山城,作爲他統治伊豆的根據城。

至此,他成爲了日本伊豆國的新大名。且不說大明對他有恩,而且他區區幾百手下的領主壓根沒有囂張的資本,所以十分樂意抱住大明王朝的粗大腿。

在寬敞的東海總督府邸內,氣氛莊重而緊張。

徐世英看着到來的一位大名及三位使者,彰顯着東海總督的霸氣,代表大明皇帝接受他們的見禮。

“外臣恭賀大明皇帝喜得皇長女,願海霄公主殿下鳳體安康,福壽綿長!”伊勢新九郎等人將自己準備好的禮物送上,顯得十分的鄭重。

正是這個弘治五年,二十二歲的朱祐樘終於有了後代,但可惜並不是大家所猜測的嫡長子,而是得到了一位嫡長女。

或許是受到後世的影響,即便不是自己所想要的兒子,但能夠得到一個女兒,還是讓朱祐樘十分的高興。

爲了慶祝自己女兒的降生,朱祐樘早早給女兒賜海霄公主,亦是普天同慶。

首先,朱祐樘參照呂宋島的模式,以東極島的金礦爲標的物,通過聯合錢莊再次發行了足足二百萬兩的海霄國債。

其次是皇長女滿月的當天,街道兩旁會搭建綵樓、綵棚,上面掛滿了各種燈籠、彩旗和裝飾品,讓整個京城充滿喜慶的氛圍。

接着,皇家斥資在午門前建了鱉山燈,還會舉辦各種娛樂活動,如歌舞表演、戲曲演出、雜技表演等,城北的鼓樓當晚會燃放大型的煙花。

同時,朱祐樘在皇宮內還會照辦元旦宴那般舉辦盛大的百官宴,讓海霄公主出現在文武百官面前。

不僅僅是在國內,此事亦是通過文書詔告四海,同時邀請一些使節前來,而伊勢新九郎等勢力的代表名義上是爲了祝賀大明皇帝喜得皇長女而來。

徐世英在接受了這些賀禮後,聲音洪亮而威嚴:“傳陛下恩典,你們四家雖爲外家,然與我大明通商能秉行公平通商,又有歸我大明之心!特賜汝四家子弟可往大明都城學習和居住,今組建東海共同貿易體,凡此成員無法可享受大明商品優惠價,大明科技武器優先購得!”

“謝陛下隆恩!”伊勢新九郎等人暗自一喜,當即規規矩矩地見禮道。

雖然他們並不明白東海共同貿易體,但卻知道加入這個共同體後,便可以跟大明的關係更加密切。

不僅可以得到更加優惠的商品價格,而且還可以購得大明的武器。

伊勢新九郎此次之所以能夠順利拿下伊豆國,雖然跟他們的戰略部署有關,但離不開大明的軍糧和武器的支持。

一旦持續得到大明的支持,那麼他需要僅限於小小的伊豆國,完全可以向四周進行擴張,從而成爲東邊實力最強的大名。

四位代表依次上前,看着早已經擬好的協議。

這份協議其實還隱藏着一個好處,由於這裡確定弘治銀元的貨幣體系地位,弘治銀元跟黃金掛勾,所以他們一旦發掘黃金便可通過東海總督府更換爲弘治銀元。

他們的筆觸有力而流暢,彷彿在書寫着一段新的歷史。

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7章 帝崩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127章 刺駕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127章 刺駕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60章 血災降臨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74章 餘波6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70章 餘波2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
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361章 勝負難分?遊戲初啓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7章 帝崩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127章 刺駕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127章 刺駕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60章 血災降臨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569章 歐洲諸國,謹遵朕旨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74章 餘波6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70章 餘波2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