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西苑,養心殿。

朱祐樘在幹清宮享用早餐後,便乘坐玉輦來到這個處理政務的場所。現在的生活已經固定下來了,一天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處理兩京十三省的事務。

劉瑾在這裡已經燃起了檀香,而文書房已經將需要處理的奏疏分門別類,按輕重緩急的順序將奏疏放在固定的位置上。 щшш★ TTκan★ c○

朱祐樘在寶案前坐下後,便着手今日的政務,正在掌舵着這艘帝國航母。

“河南歸德府多縣受蝗災減產,請朝廷減免今年夏糧一半賦稅!”

“陝西夔州府亡故、徒遷日增,請朝廷減免今年夏糧一半賦稅!”

“山東兗州府多縣受乾旱、蝗災,請朝廷減免今年夏糧全部賦稅!”

“山東曹州府受洪災所害,百姓房屋被毀無數,請朝廷減免今年夏糧全部賦稅!”

……

由於夏糧收成在即,一些地方官員紛紛上疏請求減免夏稅,主要集中在旱、澇、蝗等自然災害之中。

大明的官員固然是吃朝廷的俸祿,但惦記朝廷下旨減免糧稅的官員並不少。

地方官員一旦替當地百姓成功請求免掉稅糧,必定會得到地方百姓的歌頌,甚至坐擁大量田畝的官紳還會萬民傘等,從而獲得良好的政治名聲。

像江西巡撫李昂時任山東青州知州在當地出現災情的時候,發官倉糧數千萬石使青州饑民賴以度荒,當地百姓在青州袁海亭爲他立生祠以示感念。

明明這些都是朝廷的厚恤,結果功勞都會歸到地方官員身上,亦讓地方官員對誇大自然災害是樂此不疲。

當然,朝廷只要同意對地方的稅賦進行減免,那麼將會出現很大的尋租空間,甚至出現朝廷免稅而地方官府照例徵稅的情況。

特別是在一些土地兼併嚴重的地區,朝廷一般都會減免地方上的稅收以恢復生產,而實際上獲利最大的就是有錢的士紳羣體。

正是如此,在名聲和利益的雙重誘惑下,地方官員對請求減免糧稅是樂此不疲,甚至已經出現了僞造災情的情況。

在原先的歷史上,弘治元年的稅糧從2600萬石一下子跌到1900多萬石,正是由於弘治聽從地方官員的奏疏而大肆免稅所致。

朱祐樘自然能夠體恤底層的百姓,但知道濫好人做不得,不說免掉的稅賦其實很難落到弱勢羣體手上,而且大明需要農稅來維持朝廷的正常運轉。

若是隨隨便便打一個口號便同意減免賦稅,那麼大明的財政只會變得越來越糟糕,到最後只會啥事都做不了。

像此次贛南剿寇,其實是需要財政支持的,所以銀錢不可能是憑空變來的,故而最重要的糧稅不容有失。

好在,萬安和劉吉面對地方官員的小把戲很是熟悉,故而將這些奏疏交給他們票擬,倒不會出現太大的紕漏。

另外,關於戶部右侍郎的人選一直是懸而未決。

由於原戶部右侍郎劉忠已經前往地方擔任湖廣總督,戶部右侍郎的位置按計劃是由戶部十三司郎中擔任,但十三位郎中並沒有能讓自己眼前一亮的人選。

只是倒不需要過於着急,自己有着好肉在手,壓根不需要擔心沒有賣力幹活的人出現。

朱祐樘知道還是要重視地方災情,對劉瑾便是吩咐道:“傳朕口諭,戶部統計歷年各地災情減免情況,彙報成冊上呈於朕!”

“遵旨!”劉瑾當即便是領命道。

侍到下午時分,一份由贛南而來的奏疏到了案頭上。

朱祐樘看到出自王華的奏疏,對此次的南贛剿寇經過有了更詳細的瞭解,而憑着這份勝績想要護住王華無疑是十分輕鬆的事情。

即便王越無法替王華洗清剋扣兵餉的罪名,但憑藉着王華此次的戰績,只需要找一個名目幫王華輕輕抹過即可。

只是讓他感到微微意外的是,此次剿寇的功臣竟然是王守仁。

時間撥回到贛南的戰事之前,王華在意識到兵餉的事情是被江西巡撫李昂和江西布政使徐懷聯手下套後,便選擇相信自己兒子王守仁相助自己清剿大帽山的流寇。

贛南巡撫衙門除了八名從府衙那邊調來的書吏外,其餘十二名都是王華親自招進來的,而能知曉核心決策的書吏只有四名。

王守仁在返回贛州的途中,已經意識到贛南巡撫衙門有內應,他們的每一步大的行動都是提前被人知悉。

有鑑於此,他故意帶上那四個有嫌疑的書吏前去大帽山附近一帶繪製地圖,而後由贛州假扮成流寇偷襲他們。

那兩個內應果然上套,在面對“流寇”就要揮刀解決他們的時候,當即便自曝自己身爲內應的身份。

王守仁消除自己隊伍中的暗諜後,選擇赦免這兩名暗諜的罪過,讓他們前往大帽山的老巢送去假情報和探聽裡面的虛實。

大帽山四面險絕,唯一面得上。由於賊設礧石滾木拒之,即將流寇沒有撤走,官兵亦是不敢近,這便是遲遲拿不下這夥流寇的原因之一。

由於兩名內應帶去假情報,他們誤信贛州新軍是想要搗毀他們在仙女寨的分支據點,便誘使一隊人馬前去支援。

王守仁早已經親自帶兵設伏,在將這一支人馬擒下後,便令一股官兵穿上賊衣。趁着暮色上山,詐爲剛剛從仙女寨歸來的賊人。

守山的賊人見到王守仁等人上山,並沒有懷疑他們是官兵假扮,且歷來精準的情報令他們早已經麻痹大意。

侍官兵渡險後,遂拔除這個險隘,令後面的贛州新軍全部安全渡險。

雖然賊人很快知道已經兵臨城下,但贛州新軍都是經過挑選的精壯將士,王華和王守仁親率大軍殺進寨中。

面對從天而降的贛州新軍,賊人僅有少數人從狹窄的後山道逃亡,五百人被殺,而近兩千人慟哭請降。

正是王守仁的反間計和瞞天過海兩計雙管齊下,令這股盤踞在贛州境內最有實力的流寇被滅,取得了弘治朝第一場大捷。

隨着這夥最大的流寇被剿,剩下小股的流寇已經不足爲慮,將贛南境內的流寇掃平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次日清晨,在一把火將大帽山的寨子燒了後,王華率領隊伍凱旋而歸。

在回程的時候,王華意識到南邊的區域過大。這裡遠離縣城,確實不利於朝廷的管理,不由得露出沉思的表情。

終究是翰林院出身的官員,很快便想到可以增設縣城加強治理,將這裡打造成爲真正的王化之地。

“爹,你此次得替孩兒向陛下表功!”王守仁對此次的剿寇行動十分的興奮,眼睛顯得一片雪亮地道。

王華正思考着設縣的事情,聞言便隨口詢問道:“這是爲何?”

“我不要做聖人,我要成爲王越那樣的人,將來領兵出塞討伐韃子封爵!”王守仁設下新的目標,顯得心志堅定地道。

王華沒有想到自己兒子竟然又想統兵打仗,便輕瞥兒子一眼道:“王越可是有功名在身的,你要真想成爲王越,那就好好呆在家裡溫書備考!”

儘管他是狀元郎,但亦是知曉考取功名的難度。

自己這個年僅十六歲的兒子想要考取進士,至少要苦學十年纔有機會,而且還僅僅只是擁有機會而已。

“我可以考功名,但我現在要混上一個軍職,所以你此次要替我表功!”王守仁宛如初生牛犢不怕虎,當即信心十足地表態道。

王華再三思慮後,還是決定將事情的始末向皇帝彙報。至於皇帝是否要對兒子進行額外的恩賞,是否給兒子授予軍職,這就要看兒子的造化了。

其實經過這一場戰役,他亦是看到自己兒子身上的軍事才能。

只是他們並不知道的是,王華剋扣兵餉的事情在朝廷發酵,而今朝廷交由王越來查清江西扣餉事情的來龍去脈,而王守仁亦將會見到自己的偶像。

時間悄然來到五月中旬,西苑已經是鬱鬱蔥蔥的皇家園林場景。

朱祐樘除了偶爾在西苑的西北邊騎馬外,時常來到這一座新修的聽潮閣中,坐在大液池邊上垂釣。

藍天和白雲正倒影在宛如鏡面般的湖面上,這裡的夏波微微盪漾,而水裡的魚兒正歡快地在清澈的湖邊暢遊。

太液池的魚資源十分豐富,加上太監每日都會在這裡固定的水域進行投喂,故而成爲了一處極好的釣點。

朱祐樘對處理政務是越來越得心應手,每日處理完奏疏後,偶爾會來到聽潮閣邊上的涼亭垂釣處,坐在軟榻上進行垂釣。

木製的浮標下沉,隨着朱祐樘的手腕發力將魚竿提起,一條三指大的鯽魚當即便躍出了水面,落在旁邊的空地上。

身穿三品官服的陳坤眼疾手快地撲住那條活蹦亂跳的鯽魚,顯得恭維地道:“陛下,您釣魚是真厲害,已經第五條了!”

“不是朕的技術厲害,而是這裡的資源好!”朱祐樘看到纔剛甩下的魚釣又用了動靜,透着幾分懶散地道。

整座太液池被西苑圈了起來,而這片水域都是禁釣區,自己現在想釣不上魚都挺難。亦是這個原因,對前來垂釣倒是興趣不減。

“微臣家裡便在珠江之側,但能像陛下每次動標都能釣起,實屬垂釣之高人也!”旁邊身穿五品官服的中年官員顯得恭維地道。

朱祐樘看到已經收穫不錯,便對旁邊的劉瑾吩咐道:“侍會將兩條帶回去交給牛濛濛,讓她用來喂小花!”

“遵旨!”劉瑾不知道牛濛濛哪裡修來的福分,這一份恩寵令他都生起一絲妒忌,當即便恭恭敬敬地道。

朱祐樘收起了魚杆,端起旁邊宮女剛剛泡好的茶喝了一口,打量身穿五品官服的中年官員道:“戶部山東司員外郎吳裕?”

“微臣在!”吳裕急忙迴應地道。

朱祐樘認真地審視這個有上進心的戶部員外郎,便放下茶杯淡淡地詢問道:“你當真認爲山東兗州府今年彙報的災情有貓膩?”

“臣翻閱了歷年山東各府縣的雨澤錄,臣以爲兗州府今年的旱災恐有不實!”吳裕面對詢問,顯得一本正經地道。

朱祐樘扭頭望了望陳坤,顯得認真地詢問道:“陳卿,你怎麼看?”

“臣看到吳員外郎的總結歸納,亦是以爲山東兗州恐有貓膩!今黃河有工程督造,臣以爲可以此爲名義,由吳裕前去暗訪,以查其中的虛實!”陳坤迎着朱祐樘的目光,當即說出自己的計劃道。

朱祐樘知道這個事情確實可以派人下去查實,便是認真地詢問道:“你以爲山東巡撫錢鉞此人如何?”

“回稟陛下,臣跟此人並無交集,亦不曉得此人品德如何?”陳坤自知自己的資歷淺,不由得苦澀地道。

朱祐樘思索片刻,便做出決定地道:“錢鉞今年年初方由貴州按察使升任山東巡撫,只是此人德行不清,故此次行事不爲任何人所知!你跟工部屯田司郎外員劉柊禹一起秘密前往山東兗州府,陛授你們兩人便宜行事之權,查山東兗州災情虛實!”

“臣領旨,一定不負陛下恩典!”戶部山東司員外郎吳裕知道這是自己的機會,當即便是恭恭敬敬地表態道。

陳坤看到朱祐樘還要在這裡釣魚,便識趣地帶着吳裕告辭離開了。

朱祐樘看着湖面上的浮木,亦是開始思考山東這個重要的省份。

明朝歷史上的山東的瘟情很多,一則是受黃河氾濫之苦,二則是餓死的人多出了瘟疫,主要是由於土地兼併比其他地區要嚴重所致。

想要解決山東的問題,除了治理黃河之外,更重要還是要着手處理土地兼併問題。

兗州府?

曲阜的孔家不就是在那裡嗎?

似乎……有點意思了!

朱祐樘突然聯想到山東的曲阜孔,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微笑。

只是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次日清晨一快騎由西北方面而來,這份塘報很快便送向了西苑,交到朱祐樘的手裡。

朱祐樘在看到來自大同塘報的時候,臉上卻是充滿了惆悵。

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2章 何以治國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129章 禍從天降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193章 逼宮?找死!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2章 何以治國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73章 餘波5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75章 餘波7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
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451章 京城無君,妖事頻生(求保底月票)第2章 何以治國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551.第549章 青史惡名,有宮太孫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129章 禍從天降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88章 惴惴不安,眼疾玄機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193章 逼宮?找死!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190章 科技興邦第2章 何以治國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325章 寶船明遠,明迎革命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73章 餘波5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75章 餘波7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