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血災降臨

第60章 血災降臨

京城的陽光明媚,整座紫禁城正沐浴在一片金燦燦的陽光中。

“松下問童生,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朝堂如此,內廷亦是如此,爭來爭去求的無非功名利祿,他們都做不到雜家這般淡泊名利!”

身穿御賜蟒袍的懷恩躺在庭院中的竹椅曬太陽,經過幾天風寒的折磨已然是對人生有新的感悟,正在文縐縐地發出感慨道。

只是此時他是司禮監掌印,內廷的徒子徒孫沒有一百也得有八十,而今更是有着小太監和宮女伺候。

“老祖宗,這是剛剛從淮南送來的橘子,您嚐嚐!大家都說老祖宗您智比孔明、賢若謝安,若是年輕人蔘加科舉定是狀元之才!”魏彬將剝好的橘子送到懷恩的嘴邊,接着油嘴滑舌地討好道。

懷恩的嘴巴微微一張,便品嚐一塊清甜的橘子道:“狀元倒是說不準,但若雜家入朝,必是能成爲一代賢臣!不過現在倒亦不算太差,自古宦官被朝野視爲毒瘤,但如今滿朝大臣提到雜家,誰人不曉雜家是明辯是非之人,當得起大明朝以來第一賢監!”

“老祖宗的名聲響徹朝野,可以說是當朝第一,乃吾輩之楷模也!”魏彬繼續剝着橘子,繼續進行恭敬地道。

懷恩將嘴裡的橘核吐到旁邊宮女手持的碟子上,顯得談興正濃地道:“就拿這橘子來說,爲何南邊的橘到北邊便成了枳呢?這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你們小一輩都要跟樑芳、郭鏞之流離得遠些,他們是讀書少,所以只懂得如何討好陛下。只是咱們內廷得向外朝學習,忠言逆耳方是良藥,陛下不對咱們要勸諫,治理的事情還得依仗熟讀聖賢書的清流文官!”

“老祖宗,這治理天下不是理應由陛下主政的嗎?”魏彬不由得愣了一下,便是小心翼翼地詢問道。

“臣知錯矣,請陛下寬恕!”萬安發現這些人的彈劾越來越沒新意,故而還是選擇認錯地道。

萬安的眉頭不由得蹙起,心道:爲何不敢,同時緩緩地點頭道:“臣給先帝獻過幾次書,不知指的是哪一次呢?”

“萬閣老,自然是最不堪的那一次,你真要進行挑破不成?”懷恩知道這位媚臣的黑歷史不少,便皮笑肉不笑地反問道。

儘管他一直被世人戲稱草包閣老,但這不過是政敵攻擊自己的手段罷了。

“請吧!”身後的兩名小太監看到萬安的牙牌被奪,亦是上前準備逐離萬安道。

朱祐樘的眼神複雜地打量着這個滿臉奸相的老太監,跟着那幫文官真的是一丘之貉,便是拿起旁邊的一本書道:“朕在書室發現萬閣老獻給先帝的一個小簍,你可知此事?可曾記得裡面裝着何物?”

僕人正要離開,結果看到進來的懷恩便熱情相迎道:“懷公公,您怎麼來了?”

魏彬又抽出一份奏疏,便是進行念道:“臣兵科都給事中張善吉謹奏:臣觀大學士萬安竊權亂政,誤國殃民,乃新朝第一禍害也……”

“公公饒命!”宮女深知懷恩是陰狠之人,便是急忙跪下求饒道。

萬安頓時一激靈,便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急忙向懷恩行禮道:“恭請聖安!”

“奴婢遵旨!”懷恩看到事情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中,便暗自得意地拱手領命道。

懷恩的腦海浮現起那個遇事優柔寡斷的少年郎,嘴角微微上揚地道:“陛下垂拱而治即可!這天下事當任賢臣治理,萬安之流當除之!”

“沒了!”魏彬的兩手一攤,聲音顯得沙啞地道。

朱祐樘從來都不是一個蠢人,而今看到這些官員論調漸漸趨於一致,便知道這幫官員已經開始抱團對付皇權了。

萬安不由得一陣心虛,畢竟有些書的內容確實不宜公開,當即便主動認錯道:“臣知錯矣,請陛下寬恕!”

郭鏞提出要選秀填充後宮,結果這個提議即刻遭到以禮部尚書周謨洪爲首的官員強烈反對,主要是以先帝沒有下葬爲由阻止此事。

萬安面對着來自兩京十三省的奏疏,正是認認真真地將自己的意見寫在一張紙條上,而後將紙條粘在奏疏上面,這便是內閣的票擬工作。

朱祐樘主動提出要開恩科,亦是遭到徐溥爲首官員的反對,此次的理由有“大明冗官已久,不宜再設恩科”、“三年爲優,三百再擇濫竽充數”、“大祖恩科之訓猶在眼前,恩科多事端不利於朝”等,紛紛上疏阻止此提案。

自己或許不是政治鬥爭的好手,但論到處理大明王朝的政務,縱觀滿朝文臣無一人能在自己之上。

懷恩知道其實有再多的彈劾奏疏恐怕都沒有用處,便上前質問道:“你向先帝上獻房中術書,此大臣所爲耶?”

懷恩的眉頭不由得微微蹙起,發現這個老傢伙的臉皮比城牆還要厚,只是好在事情已經由不由萬安裝糊塗了。

世人都羨慕皇帝好,但只有真正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你纔會知道皇帝的工作真的是沒完沒了。

若是如同計劃一般順利的話,今天便是萬安離朝之日,而他苦苦等待十年之久的首輔寶座就在眼前了。

懷恩讓人叫另一名宮女過來侍候,旋即顯得胸有成竹地道:“你們永遠只能看到檯面上的事情,但臺下發生什麼事情,你們這些人永遠都不會知道!魏彬,你等着瞧便是,這朝堂很快便會變天了!”

一個身穿蟒袍的老頭正伏身在案前,滿臉已經是老年斑,雪白的眉毛很長,那雙眼睛亦是變得渾濁起來。

朱祐樘看着又是厚厚的一疊奏疏,不由得暗歎一聲。

魏彬放下橘子急忙上前攙扶,看到陛下破天荒般地主動召見懷恩,隱隱間覺察到這個事情確實是大有文章。

“老爺,您要不要先歇一歇呢?”一個僕人送來茶水,顯得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臣知錯矣,請陛下寬恕!”萬安沒有想到徐溥的人竟然還往自己身上捅刀子,便誠惶誠恐地道。

這些人亦不想想,自己可是地地道道的詞臣出身,成化五年便開始接觸閣事,擔任首輔已經十年之久。

“陛下口諭!”懷恩壓根不正眼瞧萬安的僕人,顯得趾高氣昂地道。

其實他知道陛下之所以沒有撤掉他,除了需要自己跟朝堂其他勢力處於平衡狀態外,正是看中他處理地方政務的這一份經驗和能力。

其實現在不需要他再添油加醋了,這位新君終究從小接受儒學,又是一個極爲崇尚君子之風的人。現在萬安被自己如此栽贓,萬安註定是要被這位新君踢出朝堂。

“臣知錯矣,請陛下寬恕!”萬安沒有想到劉吉的人都要往自己身上捅刀子,便是暗暗咬牙地表態道。

跟新婚夫妻相似,君與臣同樣存在蜜月期。

只是,事情真如自己所願嗎?

“奴婢離開先帝已有數年,並不知曉萬安贈小簍一事,但萬安確實有向先皇獻書的習慣,這書可是從小簍中所得?”懷恩的心裡一陣暗喜,卻是喬裝不知地道。

魏彬跟着懷恩過來,當即心領神會地取出一份彈劾的奏疏念道:“吏科都給事中宋琮謹奏:爲感天恩,乞賜聖斷早誅奸險巧佞、專權賊臣以清朝政,以絕貪贖之患事……”

“聖躬安!陛下已知你獻書給先帝之事,若此事一經公開,汝可敢留於朝堂乎?”懷恩的嘴角微微上揚,便直接傳達旨意道。

一個小太監正好從外面進來,傳召懷恩即刻前往幹清宮面聖。

懷恩正想要明知故問地提及是否是房中術,結果朱祐樘率先開口道:“懷恩,今朝臣紛紛上疏彈劾萬閣老,你深知朝中的形勢,卻不知對萬閣老此人如何看待呢?”

不論你是高高在上的帝國首輔,還是田間勞作的貧苦農民,歲月都在公平地摧殘所有人,不曾遺忘任何一人。

朱祐樘看着懷恩急匆匆離開的背影,想到那個突然出現的小簍,心裡不由得感到了一種強烈的不安。

文淵閣,整座紫禁城唯一採用黑色琉璃瓦的建築物,原本作爲藏書閣樓的功效已經淡化,而今毅然成爲大明王朝的中樞機構。

“魏彬,快,快扶雜家前往幹清宮!”懷恩知道自己的佈局已經成功,當即便興奮地伸出一隻手道。

文淵閣的首輔值房內,一直不斷傳出朗誦奏疏的聲音。

“萬閣老投先帝所好,方得重用!只是其才能不及劉吉,賢名不足徐溥十一,故奴婢認爲萬閣老實非良相!”懷恩突然被這麼一問,當即說出自己的看法道。

“當今聖上不好糊弄,要歇亦得等下衙再回家歇了!”萬安卻是連頭都沒有擡,便繼續票擬奏疏道。

此時此刻,東邊的天空出現了一團陰雲,似乎正在印記懷恩的話。

шшш● т tκa n● CΟ

幹清宮東暖閣,檀香嫋嫋而起。

“陛下,不知因何事傳召老奴呢?”懷恩從外面走了進來,那雙小眼睛正在暗暗窺探朱祐樘地道。

懷恩發現這個人還不打算辭官離開,便咬牙地命令道:“再讀!”

魏彬呆在懷恩已經有些時日,卻是知道這個聖賢書不離嘴的讀書人,對握着史筆的文官確實很親和,但對手底下的宮女和太監是心狠手辣。

雖然皇權是要凌駕在一切之上,但歷朝歷代的官權都不容輕視,不然從古至今亦不會出現這麼多變革失敗的案例,甚至都沒有真正變革成功的好樣本。

懷恩再也忍不了這個老不肯辭官的老首輔,看到他腰間的牙牌,當即便一把扯下來道:“可出矣!”

剛剛還是晴朗的天空,但隨着一團烏雲從東邊飄來,這團烏雲像是給這座金碧輝煌的紫禁城潑了一盆水般,瞬間便失了一些顏色。

懷恩吃到這一塊酸橘,頓時整張臉扭曲起來,當即便全吐了出來。只是宮女剛剛走神,結果酸橘落到了地上。

“老祖宗,聽說陛下不同意增加閣臣,恐怕還是要一直沿用萬安擔任首輔!”魏彬將一塊橘子送到懷恩的嘴邊,顯得一本正經地說道。

朱祐樘看着書的封面念出書名,顯得十分鄙夷地道:“京城秘事!如此不堪入目之物,朕亦不忍再提,不願多瞧,不想萬安並非君子!”。

次輔劉吉同樣呆在自己值房處理票擬工作,只是聽着隔壁遲遲沒有結果,最終忍不住走出自己值房蹲起隔壁的牆角。

懷恩看到事情漸漸脫離自己的掌握,萬萬沒有想到這些讀聖賢書的讀書人臉皮如此之厚,又從牙縫中擠出兩個字道:“再讀”。

萬安的臉色微變,卻是震驚地望向懷恩。

好夢易醒,而今自己登基即將滿月,雙方的毛病都慢慢顯露出來。

由於他並沒有如清流所幻想那般除掉以萬安爲首的媚黨,而且還執意重用刑部尚書杜銘和吏部尚書李裕,加上至今都沒有恢復日講和經筵,致使現在君臣關係走向破裂。

身後的兩個太監望了一眼臉無表情的懷恩,卻是知道懷恩是要懲治這出了差錯的宮女,便是上前將宮女拖走。

外面的天空越來越昏暗,似乎隨時都要下雨。

身穿便服的朱祐樘正在處理政務,只是看到六部的回函和一些京城官員的奏疏,那張稚嫩的臉斂着,心中已經燃起熊熊怒火。

朱祐樘輕輕地點了點頭,像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道:“朕並非能言善道之君,只是萬安獻給先帝的書冊非君子所爲!你將這些彈劾萬閣老的奏疏送過去讀給他聽,同時跟他說向先帝獻書之事朕已知曉,問他此事一經公開可敢留於朝堂乎?”

“陛下,這是從湖廣剛剛送上來的奏疏!”郭鏞領着兩個小太監過來,將一摞奏疏放到書桌恭敬地道。

萬安不由得長嘆一聲,眼睛複雜地望了一眼懷恩,便是抱起放在桌面上的玉件離開,離開這個自己呆了十幾年的地方。

“老祖宗,這樣做……似乎不好吧?”魏彬看到懷恩搶奪萬安的牙牌並逼其離開,不由得擔憂地道。

懷恩是看着朱祐樘成大的,便是十分自信地道:“陛下的意思已經很明顯,要的便是這個老傢伙離開,雜家現在替陛下做了惡人,陛下感激還來不及呢!”

正是說話間,外面下起了一場秋雨,夾帶風聲的雨像是秋之哀鳴,這座巍峨的北京城似乎已經預感到血災臨世。

受到評論的一些負面影響搞壞了心態,所以今後可能沒有來得及回覆真讀者的留言,敬請大家體諒了!不過倒有個好消息,自從老王到期下榜後,《獨治大明》遞進到歷史新書榜的第二位,但不好的消息是第一位是三戒大師,所以《獨治大明》跟新書榜第一是真無緣了。接下來,主角終於等來時機就該殺人了,我會好好寫好這個故事,希望喜歡這本書的讀者繼續支持!

(本章完)

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307章 初雪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7章 帝崩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15章 天意弄人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307章 初雪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
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307章 初雪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381章 血染九族,至材當賞第465章 君民相惜,帝位不正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7章 帝崩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15章 天意弄人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36章 牀暖有香,爾雅事君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264章 悍臣還朝,喜有雙至(月票3)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307章 初雪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