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

正當寧波市舶司遭到雷霆一擊之時,此時京城迎來了陽春三月。

京城郊外已經萬物復甦,呈現一副農耕的景象。

冬日的凍土被黃牛拖着犁耙翻成了黑土地,經歷一場場春雨的滋潤,加上從水渠引來活水,農田變成了一面面鏡子般。

吱吱!

滋滋!

哇哇!

一些青蛙已經從冬眠中甦醒過來,春燕在水田中啄起新泥築巢,各種的小動物已經活躍在田野間。

既沒有農藥等化學試劑,亦沒有轟鳴的機械聲音,而今的田野正呈現一幅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美景。

弘治五年,這是一個好時代。

正在辛勤勞作的農夫是一張張經歷風霜的臉,只是他們的臉上都洋溢着笑容。雖然現在剛剛開啓春播,但眼睛已經期待着收穫,期待將會變得更好的生活。

“官府張榜說今年不再限制咱們種植棉花面積了!”

“如果全都種植棉花的人家,可以用新幣進行繳稅!”

“養鴨子的人家可以得到官府的補助,每隻鴨都可以領取米票或抵銷稅糧呢!”

……

跟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官府給與北直隸百姓一些福利性政策,而這些福利性政策第一時間在北直隸地區傳播開來。

以前的百姓都十分牴觸政令,畢竟官府不管頒行什麼新的政令,其實都是想要從他們身上壓榨油水。

只是經歷了朝廷整頓鹽政降低鹽價、打擊金融清除高利貸和清丈田畝等政令後,一切都已經發生改變。

他們現在反而開始期待新的政令,如今的朝廷心裡確實是裝着他們這幫普通百姓,總會出現很多的惠民措施。

像百姓養鴨子還能給補助,這種好事情在以前是連想都不敢想,甚至不可能相信朝廷會安什麼好心。

但到了今年,一切都彷彿是水到渠成般,而今這個充滿關愛百姓的朝廷再度給予他們普通百姓一些好處。

“若真是如此的話,我今年全都種上棉花了!”

“嘻嘻……養鴨子竟然有這等好事,那我再孵一窩鴨蛋!”

“現在的天子真的太賢明瞭,單是他這些年的舉措,老漢便希望他能長命百歲!”

……

面對着朝廷剛剛頒佈下來的新政,面對着這些明顯有利他們的福利性政策,百姓們對朱祐樘是越發的愛戴。

或許朱祐樘在士大夫羣體越來越坐實他暴君的名號,但在如今普通百姓的心裡,弘治帝已經是一位無比聖明的天子,甚至超越了傳說中的堯。

朝廷的福利性政策同樣傳到北郊,亦傳到了趙老四的耳中。

趙老四是第一批嘗試種植棉花的吃蟹人,正是這些年種植棉花帶來豐厚的經濟收益,讓他全家穿上新棉衣和蓋上了新房子。

現在得知官府今年已經鬆開對種植棉花的限制,在認真對比稻穀和棉花的產值後,便決定二十畝田全都種上棉花。

“咱們按着朝廷的政令走準沒錯,大家今年都種多一點棉花吧!”

趙老四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不僅自己全都種上棉花,而且還鼓動村裡的人跟着他一起種植棉花趁機賺上一筆。

雖然他預期棉花有所跌價,但怎麼都要強於種植稻穀的經濟收益,所以種植棉花仍舊是他們農戶的最佳選項。

“你看着吧!我今年的田全種植水稻,瞧一瞧咱們兩個誰能發財!”馬有禮的祖上闊綽過,顯得十分倔強地道。

趙老四得知馬有禮竟然是這個打算,頓時皺起眉頭無奈道:“你這人好歹上過幾年私塾,怎麼這麼固執呢?”

“我看你纔是看不透!現在人人都爭種棉花,到時棉花多了,棉花肯定賣不上價錢,但米價必定飛漲!”蹲在牆腳的馬有禮冷哼一聲,顯得衆人皆醉我獨醒地別臉望天。

雖然他不明白朝廷因何要放開對棉花種植的限制,只是他知道豐年米故賤的道理。反觀棉花的行情好了幾年,原本棉花就應該是要回落,現在大面積種植必定賤到泥裡。

至於北直隸的米價,他們北方地區原本就缺糧,現在種糧的人少了,那麼米價自然是要水漲船高,所以現在種植水稻纔是最佳選擇。

趙老四看到自己是說服不了自作聰明的馬有禮,便進行挑釁道:“馬有禮,要麼咱們賭一個唄!”

“賭什麼!”馬有禮仍舊將手藏在袖中,眼睛閃過一抹狡猾地道。

趙老四知道馬有禮的女兒雖然有點胖,但生得細皮嫩肉:“如果你輸了,將你女兒給我小兒子做媳婦!”

“如果你輸了呢?”馬有禮知曉對方老早就想跟自己結親,便進行反問道。

趙老四眯了眯眼睛,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道:“我小兒子給你做上門女婿!”

“好,一言爲定!”馬有禮的眼睛微亮,當即痛快地答應了這個賭注。

很快,在里正的見證下,這個賭注便完成了。

雖然這個賭注對兩家十分重要,但在現在這個時代,不過是農民間的一個小小的遊戲。至於接下來是棉花賤米貴,還是棉花貴米賤,只有交由時間來給出答案了。

京城的三月,已經是春暖花開的時節,西苑已經變成一個鳥語花香的皇家園林,太液池的水清澈如鏡。

養心殿,一縷縷青煙從銅爐中冒起,空氣中飄散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朱祐樘坐在寶案前處理着來自兩京十三省的奏疏,現在已經習慣於這種三點一線般的生活,針對這個國家的治理是越來越得心應手。雖然人在皇宮,但兩京十三省的大事件都瞭解如胸,即便是東瀛那邊亦有情報傳回,而今東極島的採金工作已經有序地進行。

若說有什麼感到擔憂的是,石見銀礦開採受阻,這直接影響到自己兩年後的白銀兌付。要麼儘快重啓開採石見銀礦,要麼從其他銀礦中弄來大量的白銀。

雖然現在大明王朝面臨的問題多如牛毛,但目前最重要的事務,其實還是打造屬於華夏的貨幣體系。

韓牛站在門口處,顯得小心翼翼地接過剛剛送來的茶盞。

現在他們統管京營的太監,每日都會前來西苑輪值,伺候着這一位給予他們榮華富貴的大明皇帝。

經過這些年的相處,他知曉自己是幸運的,遇到的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而大明必定能重返明朝初期的榮光。

“着令山東巡撫巡視府倉,各府糧倉務必夯實!”朱祐樘彷彿進入忘我境界般,正在十分認真地處理手頭上的政務。

生活在這個時代,糧食安全才是重中之重,甚至直接關係到千千萬萬人的性命。

不僅是一個國家,哪怕是一個地區,其實都要保障糧食充足,不然很容易會造成一個地區的大動盪。

很多農民起義並非是他們想要推翻封建王朝,而是當地的糧食嚴重不足,爲了生存他們纔不得不走上造反的道路。

即便是被大家所痛恨的北方遊牧民族,有些時候選擇南下亦是迫不得已,特別遇上災情只有南下才能解決糧食的問題。

雖然山東現在是一片太平,並沒有相應的蝗蟲報告,但他的心裡始終感到不踏實。按以前的經驗,一地的蝗災通常是連續性的。

作爲一個有志於帶領華夏走向強盛的帝王,卻是不能等到出現蝗災再亡羊補牢,而是需要擁有未雨綢繆的智慧。

朱祐樘雖然沒有得到高產作物,但十分重視國家的糧食安全。

去年已經成功打通朝鮮的糧食貿易,雖然朝鮮北部的橋樑遭到破壞,但天津港成爲連接朝鮮海港的紐帶。

東北府的糧食產量已經逐年走高,加上漕糧亦能通過京杭大運河按時運達通州糧倉,所以京城並不需要過度擔心糧食問題。

出於山東糧食安全考慮,亦是提前防範山東可能出現的蝗災,他決定夯實山東各府的糧倉以防突然出現的缺糧情況。

今年之所以鼓勵百姓養殖鴨子,正是希望通過民間的力量將蝗災扼殺在搖籃中,亦或者讓蝗災的規模變小。

至於鼓勵百姓種植棉花,同樣是爲了防範蝗災。

雖然大面積種植棉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北方糧食的總產量,但如果山東蝗災真的來臨,那麼種植棉花的百姓便可以避過蝗災,經濟損失會大大降低。

“陛下,請用茶!”韓牛端着茶盞過來,顯得小心翼翼地道。

朱祐樘看着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年輕太監是越來越穩重,突然開口進行詢問:“韓牛,此次解運黃金船在海上可有不適?”

由於去年的黃金船遇劫,所以朱祐樘亦是將京營統領之一的韓牛派往呂宋負責押運,而今成功地將新一批黃金運回京城。

“回稟陛下,奴婢年幼被拐前,猶記是生活在船上。此行往返呂宋城,雖然耗時良多,但奴婢並無不適!”韓牛回憶幼年時期,便微笑着回答道。

朱祐樘若有所悟地打量着韓牛,像突然想起什麼一般:“朕跟張永初見之時,他便說想要做像鄭和那樣的宦官,不知你可有此心思?”

“陛下聖明如太宗,便需要奴婢下南洋往西海,奴婢願爲陛下之鄭和!”韓牛的眼睛十分坦然,當即認真地表態道。

朱祐樘知道航海對一些人確實存在着很大的魅力,便端起茶盞詢問道:“朕派工部侍郎劉璋前往南美洲尋找寶種,又遣新建伯之子王守仁南往澳洲,至今都沒有音訊,你難道不害怕嗎?”

“陛下遣劉璋和王守仁於海上,志在給華夏萬民帶來長治久安。若陛下以爲奴婢可堪一用,亦可將奴婢遣於海上,奴婢定效鄭和爲陛下分憂!”韓牛亦是想要做實事的人,顯得沒有絲毫畏懼地道。

雖然劉璋遲遲沒有歸來,確實讓人不免有所擔憂。只是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花費十三年,唐三藏取經花費十七年,劉璋前往新大陸尋找寶種難免有所波折。

不過一旦能夠帶回高產農作物,那麼將是能夠名垂青史的華夏英雄,而自己亦是想要對華夏有所貢獻。

朱祐樘感受到韓牛想要做事的決定,似笑非笑地輕呷一口茶水道:“若朕現在便要將你派往西洋呢?”

“奴婢義不容辭!”韓牛的心中大喜,當即跪下來道。

咦?

劉瑾剛剛進來,結果聽到朱祐樘竟然要將韓牛派到西洋,不免得暗自一驚。

朱祐樘心裡有了決斷,其實派韓牛前往西洋,不過是印度洋罷了。

大明現在想要開展海上貿易,無疑需要開拓足夠大的消費市場,而消費能力跟人口有着很大的關係。

目前最佳的地點有兩個:一個是印度,另一個是法國。

自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結束後,兩國都走上統一民族道路,現在法國的人口已經達到一千二百萬左右。

由於葡萄牙僅僅發現好望角,雖然已經開啓大航海時代,但並沒有打開海上商貿的航線,亦沒有大規模牟取海上資源,所以這些海洋國家只能是潛力種子。

不過現在最重要還是印度的洛迪王朝,這是一個正處於沒落期的王朝,擁有大概一千五百萬的人口。

大明的棉布需要市場,所以洛迪王朝是一個不錯的選項。至於歐洲的法國,現在的距離還是太遠,所以還得慢慢進行圖謀。

朱祐樘決定啓動向西的計劃,便是決定賜姓道:“你本是無姓之人,朕便效仿太宗賜姓鄭和,你今後便改名鄭牛吧!”

“奴婢鄭牛謝陛下賜名!”鄭牛心中當即大喜,便重重地叩頭道。

朱祐樘原本是想要慢慢發展自身實力,但石見銀礦的變數和江南地主階層的阻止,讓他不得不加快推進海上貿易的腳步,正式打開往西的航線。

好在,現在擁有足夠多的人才,亦擁有了明遠寶船的技術,財政上同樣不是問題,所以花費半年時間打造下西洋的船隊並不是什麼難事。

鄭牛剛剛退下,劉瑾便將剛剛得到的軍情送上。

朱祐樘看到是竟然是王越送來的,只是看到王越遇刺的內容後,當即十分憤怒道:“這江南是龍潭虎穴不成?召集重臣商議,朕要——下江南!” 

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308章 小驚喜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6章 太子入宮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
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562章 炮轟兩牙,天命於海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193章 逼宮?找死!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308章 小驚喜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572章 大結局(上)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563章 陸交海攻,入我華夏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6章 太子入宮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389章 控制全人類的秘訣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542.第540章 宋澄遇挫,帝教王后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