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

妥義謨的瞳孔迅速收縮,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

噗!

大長刀宛如一道流光斬下了妥義謨的腦袋,一道鮮血高高地飛濺而起,而妥義謨的人頭滾落在地。

任誰都沒有想到,妥義謨在建州女真算是一個很厲害的首領,竟然僅一個照面便被明軍將領斬去了首級。

“首領死了!”

妥義謨的部下顯得難以置信地望着這一幕,頓時整個人像是被抽走了靈魂般,顯得不可思議地喃喃道。

“太弱了!”

鐵象山的眉頭不由得微微蹙起,卻是發現對方的實力遠低於預期,不過轉念一想,這終究是微不足道的建州女真部落的一個無名小卒罷了。

妥義謨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彷彿是聽到鐵象山的心裡話般,此刻很想喊出自己愛新覺羅的姓氏,自己可是董山的二兒子啊!

殺!

看到鐵象山斬鬆斬下妥義謨的腦袋,明軍這邊的士兵大增,當即便在這個窄谷中對這幫建州進行屠殺道。

噗!噗!噗!

雖然大長刀的威力驚人,但論殺人效率不及輕便的雪楓刀,三百持雪楓刀的神盾營直接撲向建州女真騎兵,瘋狂地收割着這些人的性命。

怎麼這樣?

建州女真敢於挑釁大明自然是有兩把刷子,但刀鋒斬向神盾營將士身上的重甲後,頓時十分震驚地喃喃道。

受到大明禁鐵令的影響,他們的刀具質量明顯下滑,而今發現自己的刀具通通失效般,甚至還有刀具直接斷掉。

噗!噗!噗!

還不等他們從震驚回過神來,神盾營的將士已經展開瘋狂的反殺,手中的大長刀或雪楓刀紛紛斬了過去。

一時間,一道道鮮血飛濺而起,很快便染紅了這一條只有一些野草的狹谷,一股濃郁的血腥味瀰漫而起。

五百重甲對戰區區二百建州女真,加上神盾營擁有最頂尖的裝備,不僅穩穩佔據着上風,甚至可以說是單方面的屠戮。

如果神盾營的將士在早前對鮮血還會心有餘悸,但經過近半年的歷練,加上此次出塞作戰,讓他們亦是蛻變成爲鐵血戰士。

想要守住大明的太平,想要讓遼東邊境的百姓安居樂業,唯有殺戮才能令這幫建州女真膽寒,唯有殺戮才能祭奠華夏的那些亡魂。

“饒命,我們投降!”

“饒命,請饒命,我們投降!”

“只要你們放過我們,我們保證今後絕不再犯大明!”

……

剩下的三十餘個建州女真看到自己這邊死傷大半,知道現在已經無路可逃,當即便紛紛丟下武器求饒道。

咻!

鐵象山彎弓搭箭直接勁射,卻是用行動表明自己的態度。

噗!噗!噗!

現在已經丟下武器的建州女真,神盾營的將士跟隨鐵象山持弓而射。

他們在出徵之前就明確地知曉此次並不需要俘虜,面對這些想要投降的建州女真,當即毫不留情地將這些人通通斬殺。

歸且復叛,歷史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現在饒過這些人,一旦給這些人機會,到時遭殃的還是大明遼東邊民。只有遵照成化帝的指示,絕其種類,這樣才能永遠解決這個問題。

隨着妥義謨身死,妥義謨所率的隊伍被全殲,其部衆更是被包了餃子,這一場針對葫蘆原的行動宣告勝利。

張永看着這一個奇特的草場,看着被自己這邊斬殺的建州女真屍體,亦是長舒了一口氣,總算沒有辜負陛下的厚愛。

妥義謨身死,其部落幾近被明軍屠戮殆盡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建州。

誰都沒有想到,明軍會突然出現在他們的地盤上,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妥義謨部全部斬殺。

只是這個事情又怨得了誰,且不說他們當年的忘恩負義之舉,而今妥義謨部竟然有人前去騷擾大明遼東邊境,無疑給明軍出兵又找到了正當理由。

建州左衛,總帳。

雖然建州衛的族人是分散而居,但一直保持着緊密的消息往來,妥義謨部被全殲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這裡。

脫羅是一個精壯的小老頭,中等身材,眼睛顯得炯炯有神,長辮盤在腦後,身穿着傳統的女真服飾。

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整個人的大腦是嗡嗡作響。

他是董山長子,雖然自己父親董山被明軍所殺,但十分識時務地繼續對明廷叫爹。儘管明廷授予的官職由建州左衛都指揮使降爲建州左衛都指揮同知,但終究還是建州左衛的頭領。

由於當年一度賣力表現,後來他的官職從建州左衛都指揮同知升爲建州左衛都指揮使,但因他們頻頻搶掠遼東再度遭到成化帝的征討。

脫羅的年紀已經不小,所以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加上經歷明廷的兩次大軍過境,卻是知道他們的部落壓根沒有跟明廷對抗的實力。

好在明廷內部的文官集團一直嚮往共亨太平之福,這些年送了一些銀兩到遼東打點,遼東巡撫馬文升和劉潺對他們建州女真可謂是關照有加,即便他們手底下的人前去遼東搶掠亦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原以爲新帝登基後,雙方的關係將會恢復如初。

事情的變化卻是出乎所料,去年的朝賀和今年的請貢都被打了回來,新帝明顯對他們建州女真是厭惡的態度。

現如今,幾乎是在沒有任何徵兆之下,明廷竟然派遣大軍突然出塞作戰,一舉圍剿了自己弟弟的部落。

“明廷這是意欲何爲?”

“好像是因爲我們的人搶掠遼東所致!”

“這都是下面的人去搶,與我們有何干系?”

……

幾個部落的首領都聚集在總帳下,對明廷的突然來襲顯得十分氣憤地道。

雖然有人解釋是下面的人乾的,但很多人心裡都十分清楚,這個事情跟他們是脫不了干係,明廷的出軍理由可謂是十分正當。

當然,如果像以前遼東巡撫馬文升或劉潺那般將他們叫過來訓斥幾句了事,那纔是他們最樂於看到的結果。

“搶掠遼東的事情其實不在於是誰做的,而是當今天子要敲打我們!”

“咱們現在北邊還有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威脅,那該如何是好啊?”

“還能怎麼辦?明軍若敢殺來我們總帳,咱們往東撤退,看他們能否耗得起!”

……

雖然這裡同樣有主戰跟主和兩派,但所有人都深知不能跟大明正面碰撞,當即便是準備撤離地道。

結合以前的經驗,他們最大的優勢便是機動能力強。像成化帝的大軍自然是無法匹敵,但他們卻是可以撤離,從而儘量讓更多的人逃過圍剿。

此次的明朝大軍明顯要比前兩次規模要小,只需要暫避鋒芒,便可以逃之夭夭。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遼東的戰事已經傳回京城,京城頓時像炸開了鍋般。

“這不是胡鬧嗎?怎麼又打仗了?”

“對呀,好端端怎麼又打起來了?”

“打得好,就該給那些強盜一點顏色!”

……

神盾營的突然消失引起有心人的關注,在得知神盾營是被派到遼東打女真人,京城的士子和百姓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地道。

只是這終究是士大夫的天下,而士大夫的理念從來都是共亨太平之福,有着妻妾成君和美酒佳餚便已經足夠,所以京城的風向還是反對戰事的聲音更大。

西苑,養心殿。

十六張交椅已經有順序地擺放在這裡,十六位重臣皆在這裡參與着遼東戰事的討論,而主持會議之人自然是朱祐樘。

“建州女真並沒有固守一隅,想要絕其種類絕非易事!”

“想要遼東真正太平,有哪一件事情是容易的,但咱們終究要想辦法去做!”

“此次出征糧草準備不足,加之遼東的糧草確實有限,剿滅建州左衛還得從長計議!”

……

跟外界的爭論不休不同,而今像馬文升、徐溥和葉淇等嚮往共亨太平之福的官員已經被清理出朝堂,現在的重臣都在這裡認真地出謀劃策。

這場針對建州左衛的戰事,且不說並不算是大作戰,而今是出於遼東邊境安定的考慮,自然不會有誰敢跳出來反對。

“咱們想要永解遼東邊患安定問題,那麼就要保證遼東擁有隨時征討女真部落的實力。除了厲兵秣馬外,當着手解決遼東糧草的儲備問題,只有糧草充足才能攻守兼備!”新任的兵部左侍郎白昂顯得很是積極,當即拋出自己的看法道。

他是天順元年的進士,初任禮科給事中,由平定劉通叛亂有功,升南京兵部右侍郎,現在被朱祐樘提拔爲兵部左侍郎。

從養老院到朝廷的中樞,這無疑是一次大升遷。

不論是他一直以來的忠君思想,還是感激朱祐樘的提拔之恩,而今都是十分用心地爲遼東的戰事苦思。

“白侍郎說得對,遼東的糧草確實是目前最大的問題!此次咱們出塞戰事,受制於軍糧不足,即便咱們兵強馬壯亦不好繼續深入!”吏部尚書李裕認可白昂的觀點,當即便附和地道。

工部尚書賈俊深知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道理,亦是感慨地道:“此次咱們的軍隊受困于軍糧,無法對建州左衛進行圍繞,當真讓人心有不甘啊!”

很多人並不理解,平時的士兵同樣需要吃吃喝喝,爲何古代打仗需要的軍糧驟增,甚至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其實這裡涉及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是作戰人員和馬匹的質量問題。

平時在地方養兵都是自給自足,哪怕士兵餓着一天肚子都無關緊要。只是出征在外需要跋山涉水,甚至還要急行軍,若是還空着肚子,那麼跟送人頭沒有什麼區別了。

平時馬匹吃點乾草便可以過一日,但戰馬需要用草料和糧食混合餵養,這樣才能保證作戰時的體力。

最爲重要的是,軍隊長程作戰,除了幾日的奇襲作戰外,身上不可能隨身攜帶大量的軍糧,而這些糧食是需要後勤人員運送的。

在這個交通不發達的時代,運糧歷來是作戰的最大難題,故而有記載:漢通西南夷道,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饋糧,率十餘鍾致一石。

正是如此,雖然遼東有着早前已經規定好的運糧路線,但奈何遼東糧食不足。

“陛下,臣以爲當務之急是解決遼鹽,充盈廣寧倉!今淮鹽已經成效非常,若遼鹽能效淮鹽之法,糧商必定趨之若鶩!”戶部尚書李嗣意識到還是戶部自身的問題,當即便獻策道。

遼東的廣寧倉同樣是通過開中法解決軍糧問題,只是遼東鹽的吸引力不如淮鹽,在正統年間還是倉厫不足,到了成化後期便開始敗壞。

以成化二十二年爲例,遼東歲需軍糧九十六萬石,衛所的屯糧和戶部所撥共計五十三萬石,尚缺四十餘萬石。

戶部一再招商中納,結果因無應者,只好向鹽商妥協,將鹽引賣給他們換銀,最後再用銀買糧食。

至於這裡是否有貓膩,現在已經無從查實,亦不是目前要解決的問題。只是早前開中法遭到官商破壞,致使現在廣寧倉的存糧銳減,已經無力支持大軍出塞作戰。

“此策甚妙,如此便可保遼東軍糧充足!”

“若是遼東軍糧充足,此後便可時而用兵一勞永逸!”

“咱們大明邊境趨於守勢便受軍糧之困,臣附議此策!”

……

刑部尚書杜銘聽到李嗣的提議後,知道保障遼東的糧食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棋,當即紛紛表態地道。

朱祐樘原本是想要交由王越來整頓遼鹽,只是現在看來是不好再等了,便是望向這裡的重臣道:“既然如此,咱們設遼東總督兼理鹽政。若遼東無法解決中鹽,可再增發淮鹽引,確保廣寧鹽糧充盈,只是此位關係大明遼東安定,非能臣不可往也!”

這……

在場的官員不由得面面相覷,卻是知道皇帝設立遼東總督是希望從他們中選派,而不是由地方官員出任。

“陛下,臣願爲遼東總督替陛下分憂,還請陛下恩准!”正是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當場請願道。

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126章 箭來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20章 揚州夢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221章 朝無大夏,雷霆暴擊。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126章 箭來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126章 箭來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6章 太子入宮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75章 餘波7
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126章 箭來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20章 揚州夢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425章 賊不在外,帝欲親征江南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81章 王越承重,內臣有害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35章 忽明忽暗,靜候殺機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79章 鹽事鄰私,官卻無恐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221章 朝無大夏,雷霆暴擊。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126章 箭來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126章 箭來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155章 黎使逞威,帝王難日第6章 太子入宮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75章 餘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