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

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

西角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歇山頂,屋頂覆黃色琉璃瓦。

它跟奉天門和東角門相連,位居於雲臺之上,是橫亙在奉天門前廣場和奉天殿前廣場的三座門樓之一。

雖然西角門在氣勢上不如奉天門,但鋪着琉璃瓦的單檐歇山屋頂和三面漢白玉階梯,同樣透着皇帝的威嚴。

一千多名文武百官手持牙牌,顯得整齊有序地來到西角門前東西相對站立,靜靜地等待弘治帝駕臨。

東方的天空已經變得敞亮,晨曦中的奉天門前廣場晨露未乾。

九月的清晨明顯透着幾分寒意,很多官員站在這廣闊的奉天門前廣場被東邊的風一吹,頓時冷得直打哆嗦。

這裡便是大明官員早朝的環境,若是有得選擇的話,他們其實並不喜歡天天上早朝,而是希望跟着暖牀丫環躲在被窩裡。

當然,這是底層官員不思進取的心理,擁有雄心壯志的官員已然希冀地望向門樓,只是視線受到門樓中央的御塌和本案所阻。

御榻,這其實是背面和左右兩邊設有矮屏風圍牀式的寶座,此時正立於金臺之上。

朱祐樘昨晚特意睡了早覺,今天的精神狀態顯得不錯,身穿衰服易素翼善冠麻布袍腰絰從西角門走出,直接繞到御榻中的寶座坐下。

並不是這位愚鈍的太子爺開了竅,而是已經駕崩的成化帝指點,恐怕只有成化帝纔可能擁有如此毒辣的眼力。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以萬安爲首的文武百官紛紛轉身朝向北邊,向坐在寶座上的朱祐樘行一跪三叩道禮。

今日是朱祐樘第一次朝會,故而流程還有所不同。

跟文武百官從京城各處趕過來不同,他可以說是從自家的“正堂房”來到“二門”,只是這個家有點大便是了。

除了常朝御門儀外,亦是存在電視上的常朝御殿儀,朝御殿儀的地點則是在奉門殿和華蓋殿,亦可以選在外朝的文華殿和武英殿。

既然這些文武百官喜歡動用祖制,那麼能打敗魔法的只有魔法,自己現在先趁機給他們先上點眼藥,這樣便於自己接下來借題發揮。

沒過多久,門樓後面便有了動靜,龍輦從內廷的方向過來。由於是喪期,故而此次早朝並無宮樂。

朱祐樘聽着自己炮製的敕諭,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

天子立於門樓的御榻寶座之上,百官立於廣場兩側,這便是始於大明的“御門聽政儀”。

劉瑾手捧着一尊香爐,香爐上刻着青山壽山海紋圖案,此時已經有香在燃燒,顯得小心翼翼地放在前面的寶案上,向朱祐樘彙報道:“安定了!”

樑芳打開手中那一道明黃的聖旨,當即用太監特有的聲線宣讀道:“朕惟君國莫大於奉天,守成莫重於法祖;爲臣之道,莫切於忠君而愛民。朕嗣承鴻業,惟天惟祖宗付畀,夙夜祇敬……今朕親政,與朝堂一新,爾文武羣臣,皆先帝所簡任,以遺朕者,其必有以副朕之望……仰惟皇考大行皇帝,聦明冠古,聖智自天,純誠格於高厚,臨終贈朕以治國良策一卷,朕讀之受益良多……弗是之率,而倍德慢禮,縱慾徇私,祖宗賞罰之典具在,朕不敢私!欽哉毋忽,故諭!”

萬安等官員對朱祐樘前面的說辭並不感冒,只是在聽到成化帝竟然給朱祐樘留下治國策,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禮儀早已經滲透進這個王朝的骨髓中,錦衣衛的力士站在南面玉白石臺階梯邊上,朝着文武百官揮動響鞭。

徐溥作爲吏部左侍郎立於東側吏部官員一列,萬安和劉吉作爲閣臣則從東邊漢白玉階梯登上雲臺,顯得恭恭敬敬地站在寶座的西邊,而旁邊則是起居注。

樑芳擡頭望了一眼寶座上的朱祐樘,在得到反駁後,便高舉手中的聖旨道:“陛下敕諭文武羣臣,請聽旨!”

明朝規定,文武官員每天拂曉到奉天門早朝,皇帝親自接受朝拜、處理政事。

自從先帝駕崩後,這個歷來性情乖巧的太子像是換了一個人般,不僅疏遠他們這幫東宮舊人,而且還修改了自己草擬的《即位詔》。

這個儀式源於永樂朝,預示着江山安定。

舉傘蓋的錦衣衛力士和舉華蓋的太監已經就位,正護在寶座旁,另有一位太監手持夾武備二扇立於御座後面正中。

只是隔的距離過遠,他們已經看不清這位大明天子的臉,一些眼神不好的官員只能看到一個輪廓。

“原來如此!呵呵……我說呢,這個太子不可能變得如此至聖至明!”徐溥看着明顯變得不太一樣的學生,顯得恍然大悟地道。

由於這裡的官員實在太多了,低品階的官員只能遠遠望向御榻上的朱祐樘,正所謂“頂着芝麻綠豆大的官銜今日得以遠窺聖顏”。

東方的天空已經大白,整個西角門都變得十分敞亮,坐在寶座上的弘治帝已經顯得不是那般神秘了。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樑芳將聖旨收起來,對廣場中的文武百官唱道。

“治國良策一卷?”

明太祖朱元璋並沒有信奉宋朝“與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那套政治理念,不僅廢除了宰相制度,而且大改殿閣朝會之法,擴百官議政爲千官聽政。

畢竟每日參加早朝的官員一千多人,即便最大的奉天殿亦無法容納這麼多官員,故而大明的早朝並不在奉天殿,而是設在奉天門前廣場。

出於對這位太子爺能力的瞭解,所以他認定是背後有高人指導,但幾番調查無果,而今這個謎團終於解開了。

朱祐樘坐在寶座之上,居高臨下地望着廣場中黑壓壓的官員,終於是迎來自己執政生涯的第一次早朝。

“臣等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萬安等官員又行謝恩禮道。

特別是在鹽法的修改上,並沒有採納自己整治鹽引濫發的主張,反而將矛頭指向了最核心的官商勾結。

朱祐樘看着朝自己跪拜的文武官員,待到禮畢,便淡淡地說道:“平身!”

“臣等聽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萬安和劉吉默默地交換一個眼色,當即便帶領文武百官迎旨道。

千官議政,早已經有着固定的奏事排序。

常朝御殿儀針對的是大朝,只在正旦,冬至,萬壽節舉行,百官向皇帝朝賀而不議政。地點一般定在奉天殿,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進殿,其餘官員僅是在殿外行禮。

宗人府有事最先啓奏,其次禮、戶、兵、工四部輪流啓奏,刑部及三法司隨後,翰林院、詹事府、科、道及九卿跟上,吏部排在最尾。

受人指導和自己領悟完全是兩碼事,只要這位新君信奉“垂拱而治”那一套,那麼弘治帝將由他們文官主導。

宗人府的官員出列奏事道:“求賜楚王府鎮國將軍朱均錎嫡第四子名曰:朱榮涎;晉王府永和王朱奇淯第五子曰:朱表梅;靖江王府輔國中尉朱規侗嫡長子曰:朱約薈。”

“准奏!”朱祐樘對着這種小事顯得無力吐槽,但還是按着昨天內閣票擬進行答覆道。

宗人府奏事完畢,禮部左侍郎倪嶽出列上前道:“臣禮部左侍郎倪嶽有本啓奏!”

來了,當倪嶽出列的時候,已經提前知道奏事內容的官員默默地交換了一個眼色。經由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徐溥推動的即位恩,現在要當面向陛下奏報了。

(本章完)

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73章 餘波5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調整通知!第564章 五年後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128章 真兇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75章 餘波7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60章 血災降臨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
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481章 溫柔和血性並重的弘治朝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224章 大夏言燒,一語成讖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73章 餘波5第458章 雙標帝王,血染陪都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調整通知!第564章 五年後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128章 真兇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11章 新舊之交,明暗之間。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143章 收網行動5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258章 君施雨露,臣起雷霆第328章 十月歸途,喜憂參半第75章 餘波7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60章 血災降臨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567章 大明王朝遭到海上重創第175章 夷狄奉中國(月票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