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

元旦大朝會,如期舉行。

滿朝文武百官和勳貴盛裝來到奉天殿前,分文武兩列,迎接着即將到來的大明皇帝,而今天下身份最尊貴的那個人。

各國使臣宛如一個個乖寶寶,亦是提前攜帶賀禮而來。

在任何時代,都是實力決定地位。大明的軍隊越來越強盛,鄰國反而不同程度受到不利的影響,此消彼長更是拉開雙方的軍事差距。

最爲重要的是,弘治皇帝已經摒棄共享太平之福的理念。

初期直接跟北元以硬碰硬,接着將圖謀大明廣西之地的黎朝毀滅,去年元旦大朝會上挑釁大明的阿勒楚喀部連帶另兩位好兄弟被滅。

若不是當年朝鮮國王李娎迅速認慫,將自家的世子送來京城爲質,沒準現在已經沒有朝鮮這一個王國了。

面對如此強悍且不講和平的大明王朝,一言一行都得小心翼翼。

北元現在忙着扶正幼王,朝鮮的新國王正陷於跟羣臣的鬥爭中,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野人女真纔敢屢屢挑釁大明。

至於北越等中南半島的國家,現在被駐守中南半島的汪直治得服服帖帖,已經成爲大明王朝真正意義上的小弟。

特別他們面對鄰國的威脅,而今占城國的元氣更是很難再恢復過來,每年都恨不得將家底掏給大明。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又年長一歲,已經成功蓄起鬍鬚,整個人越發的穩重,亦是按時出現在這座殿中。

“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現在的朱祐樘在這個朝堂的聲望與日俱增,文武百官和勳貴當即山呼萬歲。

特別看到朱祐樘強硬的治國手腕,還有這些年王朝處於蒸蒸日上,而今一心一意想要輔助朱祐樘的臣子變得越來越多。

跟京城和江南總要顧及家族利益不同,他們很多人自小被灌輸忠君思想,所以他們往往能夠成爲皇帝手上的刀。

皇帝實力的高低,往往跟相權的強弱有關。一旦出現東林黨這種強大的團體,那麼限制皇帝的人反而增多,導致皇權旁落。

只是現在整個朝廷幾乎都是朱祐樘的人,而今想要得到重用和更高的職位,惟有向皇帝表現出足夠的忠誠。

正是如此,上到內閣首輔劉吉,下至普通的六部主事官員,越來越多的官員演化成地地道道的帝黨。

“外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朝鮮等使臣跟隨着文武百官,顯得規規矩矩地跪拜道。

朱祐樘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地望着這一大幫臣服自己的當權者:“免禮!”

郭鏞站在朱祐樘的左手,亦是幫着主持這一場元旦大朝會。

按着一貫的流程,從文武百官開始,而後輪到各國使臣。

各國使臣向皇帝祝頌和呈獻禮物,稱之爲朝賀。

北順使臣脫火赤送來了一批寶馬,現在北元內部的紛爭加劇糧食緊張,其實是希望能從朝貢中得到更多的糧食。

朝鮮使臣此次送來了一批宮女,如今內部的朝廷爭鬥日益激烈,剛剛就任王位的李需要大明的支持。

北越國、占城國和南越國都是東南半島的東邊的國家,卻是送來了金絲楠木、象牙和寶石等,同樣需要大明的庇護。

海西女真四個部落現在處於大明半包圍狀態,東邊還有朵顏三衛和蒙古虎視眈眈,現在已經徹底淪爲大明的附屬。

不論是要求助於大明,還是要尋求大明的庇護,亦或者純粹是想要巴結大明,此次的朝賀之禮勝於往年。

“賜五千枚銀元,加賜五十枚金幣!”

“賜五千枚銀元,加賜五十枚金幣!”

“賜一萬枚銀元、加賜一百枚金幣!”

……

朱祐樘面對這些顯得十分聽話的使臣,亦是十分慷慨地賜予銀元,還有弘治五年新推出的弘治金幣,沒有什麼比直接給錢顯得實在。

原本他並不喜歡這種薄來厚往的朝貢貿易,畢竟誰都知曉這是一種賠本的買賣,掏的是大明百姓的口袋。

只是現在今非昔比,而今迎來的是海上貿易時代。

後世的阿根廷新總統廢除本國貨幣使用米元,因何造成這麼大的負面輿論,主要還是他們喪失貨幣主權。

朱祐樘現在將錢給出去,本質是要將貨幣打入別國的市場,通過推廣大明的新貨幣,從而助華夏金融業稱霸全球。

一旦大明的貨幣成功進入各國的市場,讓華夏幣成爲各國的主要結算貨幣,那麼無形中加強大明的影響力,更是可以從中收取可觀的鑄幣稅,亦能夠幫助各國經濟跟大明融爲一體。

當年的薄來厚往是一種明顯的賠本買賣,只是現在通盤考量的話,卻是一種以小博大的聰明之舉。

何況現在賜的是銀元和弘治金幣,而各國使臣此次亦是帶來大量的貢品,所以本質算是一種商業行爲。

“謝陛下!”

朝鮮等使臣等知是銀元和金幣,顯得十分興奮地道謝道。

雖然賜銀元和金幣不是大明王朝的作風,但跟早期所賜的實物相比,其實還是大明的銀元和金幣更加的實惠。

現在各國的貿易十分的頻繁,他們既需要購進大明的棉布,亦需要大明的陶瓷、絲綢、中藥材和書籍等物。

雖然銀元不是物品,但卻可以購買到自己國王所需要的物資,簡直比大明皇帝直接賜物要划算得多。

今年跟往年有所不同,日本除了大內氏仍舊派家臣陶謙道過來朝貢外,作爲日本西部大勢力之一的大友氏亦派使臣過來。

大友義右的兒子大友親治剛剛二十歲的模樣,在獻上貢禮卻是突然發出請求道:“陛下,外臣想要迎接大明公主,還請允許!”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頓時驚得瞪起眼睛。

“放肆,爾等亂語乎?”

“本朝建國至今,從不和親!”

“小小外夷,豈敢惦記大明公主?”

……

話音剛落,平遼伯鐵象山等武勳便第一時間跳出來怒斥道。

大明王朝自建國以來,一直不主張和親,亦是推行至今。只是誰能想到,東瀛一個小小大名之子,竟然提出想要迎娶公主。

朱祐樘聽到對方的請求,當即便陰沉着臉道:“來人,即刻將此人逐出朝堂,今後不得再入我大明國土半步!”

王相領着錦衣衛出現,不由分地上前將大友親治押下去。

大友家的使者倒是知曉事情的嚴重性,萬萬沒有想到自家少主敢提出這種要求,連忙捂着他的嘴巴道:“少主,你怎麼說提出這種要求?這裡是大明,一旦說錯話,真會被砍頭的。”

大友親治是一個心高氣傲的年輕人,自從見識到大明女人後,卻是完全看不上那些哪怕出家貴族的女子。

因大明對他們朝貢放開了姿態,所以他父親安排他借朝拜的機會過來見識大明都城,只是剛剛還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心願。

誰曾想,自己這個心願竟然遭到大明皇帝如此大的反應,在感受到周圍的殺意後,亦是意識到自己闖了禍。

大內氏家臣陶謙道看着被拖出大殿的大友親治,發現這個年輕人當真頭腦簡單,自己略施小計便自絕於大明。

朱祐樘原以爲經過去年阿勒楚喀部的教訓後,沒有人再敢公然挑釁大明,不承想還是冒出來一個愣頭青。

雖然他可以下令處死大友親治,但這種做法過於強勢和損害名聲,所以選擇折中的驅逐方式處理此事。

“大內家的,你騙了我,咱們走着瞧!”大友親治的嘴巴已經被鬆開,卻是突然不甘地挑軟柿子威脅道。

剛剛還得意洋洋的大內氏家臣陶謙道臉色頓時一僵,卻是沒有想到大友親治突然將矛頭指向了自己。

咦?

在場的文武百官和使臣都是聰明人,當即懷疑是陶謙道使的計謀,畢竟兩家有仇怨並不是什麼秘密。

“大友家在朝堂如此無禮,乃臣之疏忽,還請陛下治罪!”兼管禮部的尹直站出來,主動進行請罪道。

朱祐樘知道問題不在禮部,畢竟吸納日本大名稱臣有利於雙方貿易,這是他下旨允許日本加大朝貢名額。只是明朝不和親、不稱臣的堅守,體現了明朝君臣們的骨氣。

朱祐樘面對在場的文武百官和使臣,知道事情需要做一些補救來捍衛大明的威望道:“大內家臣!”

“外臣在!”大內氏家臣陶謙道心裡一緊,卻是硬着頭皮站出來。

這……

吏部尚書李裕和工部尚書賈俊面面相覷,雖然他們亦是懷疑是大內氏家臣陶謙道從中教唆,但陶謙道必定打死不認。

朱祐樘上下打量着這個使了小聰明的中年男子,便是淡淡地道:“朕早些年便聽聞大內家長女才貌雙全,乃日本第一美人,不知婚否?”

“尚未婚配!”陶謙道得知不是要追究自己,當即暗鬆一口氣道。

朱祐樘的嘴角微微上揚,卻是淡淡地道:“朕多年未有子嗣,然東方道神指皇子自東方!既然你家大小姐並非婚配,朕會派遣隨婚使與你同行,迎你家大小姐爲宮嬪!”

這……

陶謙道聽到皇帝竟然是這個意圖,頓時傻眼了。

文武百官和各國使者看到大明皇帝玩了這一手,針對這個娶公主事件的始作甬者,不由得暗暗叫好。

“大內家臣,你還不領旨謝恩?”

“外臣領旨,謝陛下隆恩!”陶謙道知道這是大明皇帝要懲治他及大內家,帶着一個比哭還難看的表情道。

按說,他們大內氏將女子嫁給大明皇帝是好事,但他們大小姐是家主唯一的千金,而今將大小姐嫁到大明便會讓他們大內氏受制於大明瞭。

只是不管他同意與否,而今事情必定是要按照大明皇帝的意思去做,而最後的壓力亦是去到大內家主身上了。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越想要做事越容易出現問題。

隨着國債兌付的日子越來越近,大家心心念念黃金船歸來。

正當很多持票人仍舊期待黃金的時候,結果事情還是出現了意外,運金船被劫的消息在京城迅速傳開。

“你們別聽風就是雨!”

“以前不是說米荒嗎?結果現在漲嗎?”

“這肯定是杜撰的,目的是要驗我們手中的國債!”

……

京城的百姓在聽到這則消息的時候,當即便想到下半年那場鬧得沸沸揚揚的京城米荒,很多人並不爲所動。

戶部並沒有選擇隱瞞,而是開誠佈公地張貼告示:“運金船在北上途經東南,一艘運金船遇風暴在淺灘擱淺,又遇一夥海盜洗劫。朝廷已經着手追查東南海盜,不過並不影響黃金兌付,有需要換金或銀元可於兌付日前往皇家錢莊兌付。”

這個事情原本可以不說,只是皇家錢莊深知信譽的重要性,故而還是選擇向持票人將這其中的風險說了出來。

“這國債確實是太過危險了!”

“此次損失小才如此,但下次造成大損失呢?”

“不管怎麼樣,我絕對不會再買這種高風險的國債了!”

……

針對朝廷開誠佈公地揭短,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士當即利用這個事情大做文章,選擇瘋狂地抹黑國債。

只是不管他們如何抹黑,而今皇家錢莊都選擇以真誠對待持票人。

“我選擇換黃金!”

“我也選擇兌換黃金!”

“哈哈……我真的有金飾了!”

……

張英等女性持票人紛紛拿着自己的國債前往皇家錢莊,由於皇家錢莊跟皇家金店合作,所以她們亦可以直接到皇家金店換取黃金飾品和黃金。

“真換到黃金,像做夢一樣!”

“去年很多人都說朝廷的國債不能買!”

“什麼不能買,我只恨當時買得太少了!”

……

在看到貨真價實的黃金飾品到手後,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般,對自己手中的黃金飾品是愛不釋手。

張英去年主要是支持朝廷的政策,亦是沒有想到朝廷不僅沒有違約,而且還給予他們簡直是超額的回報。

要知道,他們去年給予的是布票或白銀,只是現在朝廷給回她們的是黃金,而且還是按最新的比例進行兌付。

雖然黃金一直十分貴重,但黃金和白銀的比率是一比四,但現在黃金和白銀的比率是一比十了,甚至原本受人追捧的白銀都已經無人問津。

如果去年她們的白銀不是用於購買國債,而是選擇直接購買黃金飾品的話,那麼她們黃金飾品還要小上四分之一以上。

“咱們投資國債是真的賺大了!”

“不管其他人怎麼想,我以後一定要買國債!”

“你以爲國債想買就能買,多少人翹首以盼卻遲遲沒消息!”

……

面對一些女人的白日夢,理性的女子當即指出了現狀,讓她們認清當下的事實。

朝廷自去年發行國債後,雖然有傳朝廷想要發行新國債,但遲遲不見動靜。弘治四年的國債,恐怕已經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至於那些專門搗毀國債的言論,或許在士林階層擁有一定的市場,但在京城百姓的眼裡卻啥都不是。

年初三當日,聖旨下達。

王越和尹直紛紛接到聖旨,他們兩人將以閣老的身份前往江南,由王越兼任南直隸總督,而尹直則是出任浙江總督。

尹直並沒有選擇走水路,而是跟嚴肅直接前往天津,從海上直達寧波,卻是打算來一場直搗黃龍的戲碼。

朱祐樘在享受假期的同時,亦是開始着手新的規劃。

發展纔是硬道理,雖然江南出了問題,但並不是停滯不前的藉口,所以他已經將目光瞄上了交通網絡上。

在任何時代,運輸都是重要的成本,更別說現在是以畜力和人力爲主的交通時代。

只是道路的交通不能胡亂修建,修建交通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隋朝很大程度只是被大運河拖挎了財政。

朱祐樘並不認爲現在財政健康便可以爲所欲爲,仍舊還得精打細算,哪怕修路亦得考慮需要和經濟回報。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天津跟北京的貿易已經越來越頻繁,需要運輸的貨物是越來越多,特別天津是北京連接海洋的關口。

雖然天津擁有大沽口漕運,特別天順二年通過新河將北塘口和薊運河連接,但現在的通航能力太差了。

朱祐樘知道貨幣只有流通才能體現價值,而今很多海運貨幣到達天津,由運河的淤泥和動力太差,壓根無法通過大沽口漕運到達京城。

現在可以算是自上任以來最幸福的時刻,以前都在頭疼該怎麼搞錢,現在只需要想着如何花錢即可。

除了花錢的事情外,其實還有一件頭疼的事情。

應天巡撫同樣要物色人選,而此次他決定給年輕人機會,亦是將弘治朝出產的官員徐鴻等官員叫了過來。 

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127章 刺駕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31章 皇帝大婚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
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273章 帝出於謙,天意冥冥(月票4)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571章 父皇喊你回家吃飯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第479章 終究還是被怒火填滿了第452章 黑幕終露,螞蟻智慧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127章 刺駕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561章 西歐爭土,明艦亮劍499.第497章 皇帝會給我們奇蹟對吧?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172章 皇帝越來越成熟了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468章 刀割王喉,生死不論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231章 皇帝大婚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53章 這塊地不好拿啊(求月票)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