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

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

一連數日,京城的天空都是陰沉沉的。

紫禁城,幹清宮。

四個龍紋銅爐升起嫋嫋青煙,致使整個房間瀰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

宮女和太監進進出出,御醫和大臣往往來來,這裡顯得好不熱鬧,只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掛着淡淡的愁容。

隨着一聲聲嘔吐聲音傳出,宮女端着銅盆跪到牀前,太監韋興輕拍着龍背,而後御醫劉文泰接過銅盆再度研究嘔吐物。

身穿黃色褻衣的朱見深將喝進肚子裡的湯藥全部嘔吐出來後,整個人無力地躺靠在牀頭上,卻是知道自己恐怕時日不多了。

他的一生幸或不幸,雖然年僅三歲便被立爲皇太子,但那時父皇已經成爲了瓦剌的俘虜,次年便被廢。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父親和叔叔掀起了皇位之爭,自己身處於漩渦的中心地帶而飽受煎熬,最終還落得了一個口吃的毛病。

自繼任大統後,皇父留下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王朝。

由於天災不斷,兩廣的瑤族大藤峽起義、四川湖南的苗族起義和荊襄地區流民起義等內亂層出不窮,而蒙古韃靼進駐河套地區和不斷侵擾九邊,即便弱小的建州女真亦是開始滋生事端。

整整九年的時間,他從當初進入內閣的懵懂宰相,而今已經成爲了整個大明王朝最爲優秀的政客。

原以爲陛下會讓自己聽令於太子,不想是要求自己對將太子一手帶大的周太后唯命是從,但這已然不該是他考慮的事情。

“遵命!”錢義擡頭望了一眼周太后,當即便進行表態道。

她有着北方人的體格,額頭頗寬,眉毛修長,皮膚顯得白皙,身上既顯貴氣又透着幾分女強人的氣息。

對任何一個王朝而言,京軍的掌握權無疑都是至關重要的,掌握京軍不僅能夠左右朝局,甚至還能自立爲帝。

“卑職見過劉閣老!”朱驥看到過來的劉吉,亦是站起來恭敬地拱手道。

自此,被抽走全部青壯的“三大營”已經淪爲空殼,即現在京軍嘴裡的“老家”。

朱見深登基後不久,先罷“十團營”,後設“十二團營”。由於跟文官集團關係逐漸惡化,他不再將十二團營交給兵部尚書或都察院左都御史提督,而是改由內宮太監來提督。

只是文官集團不過是葉公好龍,亦或者他們想要的其實僅是士大夫的盛世,對自身的利益是錙銖必較。

傍晚時分,一個轎子從紫禁城的方向歸來,在穿過長長的西長安街後,七拐八繞便來到槐樹衚衕前。

“皇兒,你怎麼能先母后而去啊?若是你真的去了,太子年幼,這大明的天下又當如何是好啊?”周太后的兩行熱淚掛在臉頰上,卻是緊緊抓着朱見深的手埋怨道。

劉吉並不好女色,而今僅是一妻兩妾,生下四兒五女,對於每日都會在這裡迎接自己歸來的妻兒輕輕頷首。

景泰元年,兵部尚書于謙對京營編制進行改革,從“三大營”中挑選精銳十萬,設立十團營,每營設總兵官。

雖然自己設立西廠有效地打擊了官員的貪腐問題,但同時激化了自己跟文官集團的矛盾,此後便處處受到文官集團的掣肘,而自己亦開創了“視朝即退”的早朝模式。

“恭迎老爺回府!”

朱驥是錦衣衛指揮使,父親是一個普通的錦衣衛千戶,只是有幸原兵部主事吳寧說謀,娶了原兵部尚書于謙的女兒。

劉吉遞給兒子劉韋一個眼色,劉韋心領神會地朝着自家的寶庫而去。

在那一座精緻的湖亭中,一個年近五旬的高大男子正在石桌旁品茶,而旁邊正是劉吉的兒子劉韋相陪。

自己爲大明盛世努力過奮鬥過,亦因爲對文官集團感到無能爲力而頹廢過,二十三年宛如浮光掠影般從眼前一閃而過,一切都像是大夢一場。

劉吉遠遠見到那個身材高大的男子,當即如沐春風地道:“朱指揮光臨寒舍,真是蓬蓽生輝啊!”

“皇兒,你真要這麼去了,讓孃親如何是好啊?”周太后聞訊來到榻前,對牀上的朱見深悲切地道。

朱見深輕嘆一聲,便對錢義進行交代道:“若此次朕去了,你今後便聽從太后差遣,敬她如敬朕!”

面對明朝內憂外患的局面,自己亦是兢兢業業地走強軍路線,平定四方努力打造一個屬於華夏的太平盛世。

周太后是明英宗朱祁鎮的貴妃,北直隸順天府昌平州人士,在朱見深登上皇位後,她母憑子貴跟原來的錢皇后並尊太后。

管家送來茶盞,劉吉對站立的劉吉擡手道:“朱指揮,你跟我是同鄉,無須如此拘謹,快請坐!”

“劉閣老,您先請入坐!”朱驥並沒有落座,而是理清主次地道。

罷了,就這樣吧!

朱見深感到身體無比的難受,自己終究還是肉體凡胎,而失去畢生所愛更是成了孤家寡人,或許死亡亦算是一種解脫。

至於母后所說的“太子年幼”,雖然朱祐樘現在確實還像是個孩子,但這話無疑透着別樣的心思。

儘管現在眼看就要尊爲太皇太后,但今年不過年僅五十七歲。由於保養得很好,看起來不過是五十歲的模樣。

身穿一品官服的劉吉閉目養神地坐在轎中,雖然現在已經年過六旬,但皮膚保養得很好,留着漂亮的長鬍須,整個人顯得精神抖擻。

跟很多年少不得志的官員不同,他年僅二十一歲便高中二甲進士,先以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而後歷官翰林編修,於天順四年進入太子府擔任日講官。

第一任十二團營的提督太監是汪直,在汪直受文官集團攻擊被貶南京後,改由司禮監秉筆太監錢義接任。

大明京軍最主要的兵力便是五軍營、神機營和三千營,俗稱“三大營”。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本朝至今還保留着“三大營”的編制,但“三大營”早已經是名存實亡。

正室吉氏迎上前,顯得恭恭敬敬地彙報道:“老爺,家裡剛剛來了貴客,妾身已經安排在後院等您了!”

自成化十八年劉珝被他和萬安聯手擠走後,內閣便僅剩下他跟萬安兩人,而他毅然成爲高高在上的內閣次輔。

若說還有什麼割捨不下的,大概便是自己朱家這個天下了,太子其實並非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繼承人。

“好!”劉吉暗自一喜,當即朝着後院走去。

正是依仗這層師生關係,他在成化帝可謂如魚得水,於成化十四年進爲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

朱見深現在讓錢義今後聽從周太后的指令,其實等同於將京營的兵權移交到周太后手裡,由周太后來確保新老朝順利交接。

雖然因爲岳父于謙被殺而受到誅連貶謫地方,但成化帝即位便被赦免復職,而後一步步爬到了錦衣衛指揮使這個位置上。

朱見深知道而今能信的人並不多了,爲了讓自己的孃親更加安心,便做出一個決定道:“錢義,進來吧!”

“奴婢在!”錢義從外面進來,顯得恭恭敬敬地跪下道。

雖然沒能爲大明開創盛世,但自己抵禦蒙古外敵挺起了華夏的脊樑,對建州女真幾近滅族,亦算是無愧於天下百姓。

轎子輕輕落在前院中,在管家掀開轎簾的時候,外面便傳來全家人恭迎的聲音。

守在旁邊的御馬監掌印太監樑芳見狀,便知道陛下這是在交代後事了。

朱見深雖然知道皇家的親情淡薄,但看到自己的生母如此悲切亦是於心不忍,便進行安慰道:“母后,朕已將宮中諸事安排妥當,即便朕去矣,你生活亦是無憂,無須如此難過!”

只是剛剛太醫已經透露陛下活不過三日,這既是機會亦是挑戰,這個像一潭死水的朝堂將迎來一場狂風暴雨。

朱見深的臉上閃過一抹苦澀,心裡所屬意的繼承人並非優柔寡斷的太子,只是現在年紀最大的興王纔剛過十歲,還不如已經年滿十八歲的太子朱祐樘。

周太后心裡不由得暗自一喜,雖然這是她此次想要的結果,但臉上仍舊保持着一副十分傷心的表情。

由於現在已是傍晚時分,後院的荷池被淡淡的暮色所籠罩,只是那盛花的荷花反倒顯得更加的聖潔。

劉吉對朱驥的姿態很是滿意,坐下便開門見山地道:“朱指揮,實不相瞞,今日將你邀請前來寒舍是想要你替我好好調查一個人!”

“何人?”朱驥沒想到對方如此直白,但還是認真地詢問道。

劉吉用手指沾了一點茶水,便在桌面上寫下了一個名字。

隨着朱見深病危,而當今太子朱祐樘是一個十分容易掌握的人,這個朝堂已然正在釀造着一場大風暴。

(本章完)

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75章 餘波7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6章 太子入宮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121章 縮繩隱田
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91章 終是陌途,波雲詭譎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75章 餘波7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358章 術道長夜,自清遇兵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509.第507章 弘治七年出乎意料的第一槍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570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316章 又是血流成河的一年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194章 灰飛煙滅(求訂閱求月票)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331章 罪在言聞,兇島難生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525.第523章 交通強國,十年首戰515.第513章 國之重臣讓皇帝很失望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21章 忠路難行,後宮暗涌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6章 太子入宮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97章 神盾遇阻,葉淇獻計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548.第546章 惡疾纏相,帝終出擊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541.第539章 後宮有主,案情難明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367章 內有亂黨,外存奸盟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121章 縮繩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