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

北京城,襄城侯府。

明朝的勳貴主要以南北之分,南京通常都是開國的勳貴之後,而京城基本上都是跟隨太宗朱棣的新爵。

李瑾的先祖李濬是燕山左護衛副千戶李旺之子,於建文元年跟隨朱棣起兵,後因軍功被封襄城伯。

到了李瑾已經是四代襄城伯,跟很多碌碌無爲的武勳後代不同,李瑾在軍事上有所建樹,於成化三年擔任總兵征討四川都掌蠻,晉升爲襄陽侯,而後加太保銜。

現在京城的國公雕零,雖然他當年的軍功無法跟如日中天的武靖侯趙承慶相比,但資歷已經成爲武勳集團的元老級人物。

正是因爲他擁有這麼高的地位和聲望,此次組織京城的權貴一起囤米獲利,可以說是一呼百應,致使大量的米店和米糧都被他所控制。

若計劃一切順利的話,他此次通過爆炒米糧將有幾倍的利潤,比高利貸的賺錢速度還要更強一些。

正當哼着小調聽曲的時候,一個身影匆匆回來彙報京城米市的最新情況,卻是打破了這座侯府的歌舞昇平。

“怎麼會這樣?他們怎麼都降價出售了?”

襄陽侯李瑾將女琴師打發離開,坐在花廳的石桌前準備喝解暑的酸梅湯,得知京城各間還有庫存的米店紛紛降價出售,整個大腦當即嗡嗡作響。

雖然他早知道人性貪婪,京城各個米店或多或少都保留一點存米,但這些掌櫃必定是會跟着自己一起牟取暴利。

只是誰能想到,彷彿就在一夜之間,這些手裡持有米糧的掌櫃竟然上演大逃亡般,讓自己好不容易推高的米價應聲而跌。

明明已經到了收網的時刻,卻是沒有想到跟自己一起拉網捉魚的米店老闆,竟然在這個時候要在魚網上開洞。

一直負責做事的人其實是李管家,此刻哭喪着臉彙報道:“侯爺,那些米店掌櫃是被迫降價售米,主要誘因其實是皇家米行。他們低價向京城的百姓放米,不僅擁有米票的百姓便可以換米,而且擁有布票的百姓亦可以換米,聽說用銅錢都能買上三斤低價米,這才讓京城的米價又跌了下來!”

“皇家米行?他早前不是配合着禁售大米嗎?難道他打一開始就不想賺錢?”李瑾第一時間想到紫禁城的那一位,頓時摸不着頭腦地道。

雖然此次京城米價飛漲是他在幕後推動,但紫禁城那一位名下皇店所擁有的米糧比自己只多不少,所以朱祐樘其實才是米價暴漲的最大受益者。

自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知道囤米是百利而無一害,甚至有可能像徐世英和李承慶那般得到皇帝的重用。

只是誰能想到,紫禁城的那一位面對如此的賺錢良機,不僅沒有趁機牟取鉅額利潤,而且以平價出售米糧砸盤。

要知道,百姓手中布票的獲取成本都很低廉,現在米票跟布票是以年初的參考值兌換,所以皇家米行的米價其實已經回到了年初的價格。

從接近二百文降到不足二十文,這哪裡是跳樓大甩賣,簡直是想要讓他這個幕後最大推手做活菩薩。

爲了能夠順利囤米,他從年初到現在付出遠高於市場的成本,現在平價出售其實是要逼着他破產。

最讓他無法接受的是朱祐樘的做法,明明他可以從容不迫地賺到鉅額的利潤,結果卻是將矛頭指向他這位願意跟他共享利潤的賢臣,簡直就是刻薄寡恩。

李管家亦是沒有想到朱祐樘會這樣幹,顯得十分沮喪地搖頭道:“此事確實詭異,但現在皇家米行低價放糧,京城的米店都紛紛降價賣米,咱們的米糧壓根賣不出高價了!”

京杭大運河因治理黃河受阻,北方遭遇突如其來的蝗災,加上他們囤積大量的大米,現在本應該是他們收網的時刻。

只是誰能想到,正當他們以爲鉅額利潤唾手可得的時候,結果彷彿一夜之間到手的財富瞬間化成了泡影。

原本還是高不可攀的米價,而今卻是迅速回落,直接來到他們盈虧線之下。

“不對!皇家米行哪怕沒有超發米票,那亦不該有這麼多米糧,這肯定是在故佈疑陣!”李瑾眼睛閃過一抹亮光,顯得若有所悟地搖頭道。

京城大米的總量假設波動不大,自己從年初便開始佈局,在京城悄悄囤積兩千萬斤精米,幾乎控制了整個京城的米市。

因運河缺水導致近期米糧無法北上,北直隸遇上蝗災必定影響秋糧的收成,所以京城米價緊缺是現在和秋季的必然趨勢。

哪怕皇家米行擁有的米糧再多,而今只要自己不出售手裡的米糧,那麼京城的缺米情況便不可能得到緩解。

一念至此,他的思路瞬間清晰起來,皇家米行的降價只不過是放棄到嘴的鉅額利潤,而他完全不需要自亂陣腳。

李管家的眼睛微微一亮,亦是興奮地道:“侯爺,你的意思是皇家米行根本沒有那麼多米,這是想要誘引我們低價售米?”

“他是皇帝又不是神,怎麼可能變得出來那麼多精米?”李瑾想通這一點後,頓時心中大定地端起酸梅湯道。

李管家發現還真是這麼一回事,便重拾信心地詢問道:“侯爺,既然如此,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即刻將皇家米行精米不足的消息放出去,我們的米一粒都不賣,還有!”李瑾美滋滋地喝了一口冰鎮的酸梅湯,卻是故意停頓了一下。

李管家對前兩個決定表示理解,這是要聯合其他米店一起惜售對抗皇家米行的大降價,卻是不明白還能有什麼舉動:“還有?”

“皇家米行不是允許布票換米嗎?咱們高價回收布票,將皇家米行的精米通通換過來,到時還能趁機再賺一筆!”李瑾的眼睛閃過一抹自信的光芒,顯得智珠在握地道。

既然朱祐樘沒有選擇趁機撈上一大筆,而是不自量力地要將京城的米價打壓下來,那麼自己自然不會迂腐地放棄到嘴的肥肉,甚至還要趁機多吃一口肉。

哪怕朱祐樘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亦不能擋住他們這幫權貴賺錢。何況朱祐樘登基以來,讓他們這幫京城權貴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此次不過是吃點肉而已。

正是如此,現在想要解決眼前的麻煩事,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讓皇家米行的米糧耗盡。一旦皇家米行的米糧耗盡,屆時京城的米價別說兩百文,哪怕三百文都有人搶。

李管家嚥了咽吐沫,卻是潑了一盆冷水道:“侯爺,咱們手裡的銀錢都用來囤米,而今手裡頭已經沒有多少錢銀了!”

別看侯府風光無限,但處處都要花銷,而朝廷給侯爵的祿米其實就那麼一點。偏偏李瑾的京營軍職被撤,所以收入更是少得可憐。

現在襄城侯組織大家一起囤米,他們襄城侯府已經是砸鍋賣鐵了,想要用財力接下皇家米行的米根本不可能完成。

“錢的事情不用擔心!只要收購米價的錢不夠,你到信義錢肆支取即可!”李瑾將手中的酸梅湯放下,臉上自信一笑道。

李管家愣了一下,顯得小心翼翼地:“侯爺,咱們襄陽侯府跟信義錢肆一直沒有錢銀往來,它能給我們錢嗎?何況……還是這麼多錢!”

“本侯自然知曉府裡已經沒錢,你拿這個牌子前去信義錢肆便能隨意支取,按本侯吩咐操辦即可!”李瑾從貼身之處拿出一個黝黑的牌子遞過去,顯得信心十足地道。

李管家接過這一枚沉甸甸的牌子,突然意識到自家侯爺的背後還有十分厲害的同盟者,甚至此次囤米恐怕沒有表面那般簡單。

八月的天空變幻莫測,昨天還是陰雲密佈,但今日已經是晴空萬里。

“關門?”

“他們是不想降價賣米啊!”

“我女兒織布廠的月俸可以全領布票,鬼才吃你們的高價米!”

……

雖然皇家米行以平價出售大米,但京城各個米行並沒有選擇跟着降價,而是紛紛選擇關門大吉,導致很多百姓即便手裡有銀兩亦買不到大米。

只是百姓並沒有妥協,且不說大家歷來都相互幫助,而今獲得布票的渠道並不少,所以紛紛求助擁有米票或布票的人。

“這個世道真沒天理,手裡有銀兩都買不到米!”

李和自從用自己的米票換了銀兩後,近期過得十分的拮据,手裡揣着最後一點碎銀望着大門緊閉的門店嘆息道。

事情並沒有像朱祐樘所期待的那般發展,貪婪纔是商人的本性,幾乎所有的米店都拒絕降價而選擇關門,導致很多百姓揣着白銀都買不到米。

至此,白銀在京城百姓的心裡降到了冰點,甚至很多店鋪都已經拒收白銀,亦或者將白銀的折價進行貶低。

皇店則是十分乾脆地拒絕白銀交易,僅僅收取布票、米票和銅錢,亦或者是剛剛由朝廷最新發行的弘治銀元。

北京城,熱鬧依舊。

“皇家米行的精米是真的漂亮!”

“能不好嗎?我女兒就在這裡上工,都是三篩纔出售的!”

“呵呵……我兒子也在這裡上工,米行的稱都是分毫不差!”

……

隨着皇家米行以平價出售米糧,導致大量的百姓涌向了皇家米行購買,而坐落在各坊中的皇家米行的顧客是絡繹不絕。原本皇家米行是整個京城最多門店的連鎖米行,只是因爲裝潢過於靚麗的原因,反倒一直沒有太多的顧客。

不過經過這一場風波,特別皇家米行的精米不僅平價出售,而且米糧的品質很高,致使它一舉成爲京城當之無愧的第一米行。

由於打破傳統親屬的用工原則,現在皇家米行招進來大量的普通百姓,這又進一步拉近跟底層百姓的距離感。

此次米價風波影響最大的,其實還是白銀的官方貨幣地位。

“最近怎麼這麼多人在高價收購布票?”

“肯定跟京城那些米店有關,米都運回他們米倉了!”

“不管他們又想要搞什麼花樣,咱們手上都要留着幾張米票!”

“倒不一定拿着米票,咱們新發行的銀元亦能買米,這個更方便呢!”

……

面對襄城侯所組織的購票行爲,京城百姓是最先察覺,只是看到手裡的布票越來越吃香,反倒讓人更加珍惜布票,甚至對弘治銀元亦是增加了好感。

貨幣最重要在於流通,現在布票是大殺四方,反觀白銀甚至都買不到米,大家自然是更加青睞流通性強的一方。

“特大消息,布票換銀要當心一些了!”

“這是如何?朝廷只是不提倡咱們使用白銀,並不禁用!”

“我剛剛得到內部消息,陛下之所以禁用白銀,那是因爲陛下夢到海外銀山數不勝數!”

……

任何時代都是如此,只要遇到一些比較異常的舉動,那麼各種小道消息層出不窮。

面對朝廷不提倡民間進行白銀交易,而且官府以後不再向百姓徵銀,導致大家紛紛產生了好奇,而今還真讓人找到了答案。

據說皇帝又做夢了,爲什麼說“又”呢?主要還是弘治夢到了呂宋金礦,又夢到了美洲的寶種,而今夢到海外銀山滿地自然不足爲奇了。

消息進一步發酵,很多百姓開始誇大其詞:大洋彼岸的人都是用白銀蓋房子和鋪路,比大明石頭還多。

“這夢中之事不足信吧?”

“天子的夢能跟你的一樣嗎?焉能不信?!”

“聽說東海總督府今年拿下的那一座東瀛銀礦,儲存量有上億兩呢!”

……

雖然事情越傳越玄乎,但京城的百姓就好這一口,越來越多的百姓選擇相信,而消息很快扯到了日本的那一座由東海總督府收入囊中的銀礦。

“東瀛那種蠻荒之地,又怎麼可能有銀礦?”

“呂宋比東瀛還更加蠻荒,咱們還不是發現了大金礦?”

“現在銀元纔是真正的好東西!既可以買布和米,兩年後還能換成銀綻窯藏!”

……

京城百姓的態度正在悄悄產生改變,特別看到“白銀持續貶值,布票不斷升值”,致使越來越多的百姓已經開始看好新發行的弘治銀元。

跟通過強權發行的大明寶鈔和偷工減料的銅錢不同,自弘治登基以來,所發行的布票和米票都是綁定實物,此次新推出的銀元同樣如此。

貨幣跟實物掛鉤,這同樣大大增強了可信度。

只是大明朝廷的“賤銀”計劃,卻是大大侵害了官紳階層的利益,一心爲華夏崛起的弘治再次跟官紳階層站到了對立面。

“胡鬧,簡直瞎胡鬧!”

“大明怎麼能有這樣的君王?”

“上蒼無眼,暴君這是要毀掉大明的根基!”

……

弘治打擊白銀而推出弘治銀元,相當於侵害到權貴階層的根本利益,導致又有一批權貴對朱祐樘咬牙切齒。

大明王朝歷經一百多年,主要財富已經向上層聚攏。

由於王朝創立之初便打擊土地兼併,而弘治沒有像原來歷史那般放縱士大夫們兼併土地,加上對高利貸進行重拳出擊,所以權貴階層的主要財富形式是窯銀。

如今大量的白銀窯藏在家裡,結果朝廷竟然提倡停止白銀交易,甚至還拋出海外白銀多如石的言論,卻是導致他們手裡的財富大幅貶值。

一旦他們手裡的白銀成爲廢錢,亦或者不那般值錢,對他們所有人其實都是一個重創,甚至讓他們從鉅富的寶座上摔落下來。

“弘治銀元跟當年的大明寶鈔一個樣,大家千萬別信!”

“朱家還有信譽嗎?誰信弘治銀元就是天下第一蠢蛋!”

“他說兩年能兌換銀綻,但銀綻又從何而來?這就是空口白話!”

……

擁有大量白銀的所謂精英階層並不打算坐以待斃,卻是紛紛站到弘治銀元的對立面,更是公然唱起了反調。

雖然他們全都熟讀聖賢書,但沒有一個真的是聖人。現在看到自身的利益受損,自己手裡的財富即將貶值,卻是恨不得舉旗造反了。

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朱祐樘竟然如此能折騰。

繼整頓鹽政、清丈田畝、打擊金融和徵收奢靡稅後,而今朱祐樘竟然還藏着一個如此驚人的大招,卻是想要讓全天下的上層精英人士財富貶值。

“我相信現在朝廷的信謄!”

“銀錠自然是從海上來,而且銀元不是還可以買布和買米嗎?”

“若是其他朝代,老夫絕對不信,但現在的弘治皇帝還沒有加過一次稅呢!”

……

面對京城的輿論導向,普通的百姓並沒有受到影響,而是繼續堅持支持新貨幣,亦是相信現在蒸蒸日上王朝的信譽。

華夏百姓其實都十分的純樸,若不是歷朝歷代最終都濫發官方貨幣,他們亦不會一致更改使用白銀。

白銀的弊端顯而易見:碎銀剪起來很麻煩,碎銀的雜質有好有差,一旦經過熔鍊會出現很多雜質而貶值,同時並不便於攜帶。

只是他們確確實實被壓榨怕了,辛辛苦苦一輩子存下來的一點財富,結果朝廷濫發貨幣後,卻是白辛苦了大半輩子。

現如今,他們卻遇上了百年難得一見的明君。

弘治登基以來,朝廷整頓鹽政和清丈田畝,還打擊通過高利貸洗劫百姓的金融業,甚至通過奢靡稅向富人徵稅。

只是面對他們底層的百姓,弘治朝不僅從來沒有向百姓加徵一次稅,而且還在千方百計讓大家的日子變得更好。

單是弘治從來不向他們徵稅,便足夠讓他們好好地信用弘治這一回,相信弘治朝發行的弘治銀元並不是欺詐。

正當權貴階層還在鼓動讀書人宣稱弘治兩年後沒有銀錠兌付的時候,天津港卻是傳來了最新消息:呂宋的第一批黃金被運了回來。

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141章 收網行動3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307章 初雪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393章 妥協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59章 京山風波6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75章 餘波7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69章 餘波1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
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134章 市井有官,旨意降臨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414章 大明萬一真有暴君呢?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118章 弘治修政(求月票)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148章 百世之謀,起於硅步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141章 收網行動3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307章 初雪第218章 再無廷和,王越獻策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60章 血災降臨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第393章 妥協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48章 西苑初駕,有監二十第59章 京山風波6523.第521章 這還是我們的祖國嗎?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75章 餘波7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216章 內外兼治,帝喜爲上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69章 餘波1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