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酬庸

“南澳地處閩粵交界,扼內外咽喉,又有淡水魚場之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此設兵一營,足抵沿海十營。可是就因爲這裡位於兩省交界,誰都不願意接這燙手山芋,都不肯駐兵,反倒是便宜了那些海盜。老夫已經決定行文朝廷,在這裡設協守漳潮等處駐南澳副總兵一員,下設兩個營頭,廣東福建兩省各出一營兵。至於副總兵,由兩省輪流出人,人出在哪省,就由哪裡付兵餉。這裡水運便捷,又有商賈之利,糧餉輸送並不困難,還有現成的城池,只要略加修繕,便可爲我所用,實在是天賜的寶地,絕不能再落入海盜之手。”

護兵遠遠的布成警戒線,距離談話的殷正茂范進兩人極遠,保證不會聽到他們的言語。眼下以整個南澳的角度,還有着零星的戰鬥,但是兩人所處的林家老營所在島嶼,已經沒有了戰事,倒不用擔心安全。

戰鬥本身已經沒了懸念,但是這不意味着總督可以輕鬆。從三軍最高統帥的角度,現在的殷正茂應該是最忙的那個。畢竟包括清點繳獲,計算損失,乃至銓敘戰功等無數工作等着總督拍板。軍中二三品武官現在都未必有資格靠近總督,范進一個白丁,卻能和總督散步聊天,即便是傅亮這種與范進頗爲投契的心腹警衛看來,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范進畢竟是凌雲翼的幕僚,而不是殷正茂的,他什麼時候和總督關係這麼好了?

在林海珊甦醒之後,一度試圖返回島上要麼救出梁氏,要麼與之共死。范進廢了很大力氣,又很捱了幾拳,但依舊抱着她的腰把她控制住。直到其恢復清醒之後,接着便是安排逃跑、收容,躲避追殺等事。

不考慮追擊的話,想逃總是可以暫時逃避。即使官兵十萬鋪天蓋地殺來,也不會對海上所有船隻進行攻擊。何況他們的目標是南澳,林氏逃亡船隊避開了官軍鋒芒,逃到附近一處小島暫時停泊,當確信自己沒有危險之後,范進也正式向林海珊辭行。

未來兩方合作的事項,都需要范進在朝廷裡才能繼續,所以他的離開並沒受到阻攔。林海珊在恢復理智之後也知道,只有把事情做好,才能對的起嫂子的犧牲。於是着手安排送范進離開,順帶也給他帶了一筆數目可觀的謝禮。

先用船把他送到了距離南澳並不太遠的一座小島上,隨後又派人向陳璘通了消息。作爲廣東有名悍將,這種大仗他必然參加。因爲傷口縫合、護理的條陳,陳璘的處分挨的不重,基本就是不疼不癢走個過場,他也因此對范進的看法極好。在得到消息之後,很快就派了兵把范進從島上帶到船隊,一直隨軍行動。

他在離開林海珊時,身上故意做了些傷,對外解釋時,就是說自己趁着亂從海盜窩裡殺出來,又誤打誤莊跑到那小島上。如果不是遇到陳將軍,自己就死定了。有薩保等人的保護,官軍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攻打南澳上,這些話的真僞也就無從考證,略一敷衍也就糊弄過去。沒人會追究他在島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又或者做了什麼,總之島拿下來,他沒死,這就足夠了。

這幾天他休養的很好,身體已經基本康復,卻也沒什麼事可做。畢竟他是外來的人,與這個圈子之前缺乏交集,他也不認爲有資格列席這次戰功,今天被叫來談天,連范進自己都有些受寵若驚。

指着那殘破的守備戰具,以及那座雖然破爛不堪卻依舊堅挺的城堡,殷正茂道:“林氏在這座島上是下了心力的,留下的根底很好,朝廷如果就這麼讓它荒廢下去,見識就比這些海盜還不如。這些城塞修復一下,就可以駐屯大兵,朝廷控制住這裡,倭寇就失去補給,不管是夷人還是倭人,再想要把手伸到廣東,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容易。朝廷守住這裡,就不用像過去一樣沿海處處烽火,官兵疲於奔命,這一地的得失,關係的卻是一省佈局。”

范進連忙道:“制軍高見,這裡交通便捷,又是天然泊地,商人原本很喜歡在這裡互市。只是後來倭患越來越猖獗,互市才漸漸中斷,如果官府可以給商人秩序,讓他們放心在這裡貿易,軍隊就可以收稅,以商稅補充軍餉。”

殷正茂看看范進,“范進,南澳能夠這麼順利的取下,你的功勞不小。老夫原本認爲,以十萬天兵加上佛郎機人聯軍以攻,必是摧枯拉朽,一戰成功。不想那些強人竟如此悍勇,連佛郎機的帶兵官都陣亡了。如果不是借招安之謀,先瓦解了海盜的士氣,這一仗縱然能勝,怕也是曠日持久,死傷慘重,絕不會像現在這麼容易。”

海盜最後的反擊力度之強,即使范進也不曾想到。南澳比之羅山,終究是有所不如的。從地勢上看,南澳缺乏高山密林掩護,也沒有足夠的迴旋空間,從投入看,海商們以大量的資金砸下去,生生湊成聯軍攻擊之局。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砸下來,情形就像是用鐵錘砸雞蛋,按說一錘下去,雞蛋肯定要碎。可真實的結果卻是,在蛋碎的同時,鐵錘也崩出了豁口。

先是登陸的西班牙士兵被髮瘋的海盜一路推回去,好不容易佔下來的地盤全部失守,人也死傷慘重。緊接着就是軍艦被海盜用狼羣戰術圍攻,一支海盜居然摸上了聯軍的旗艦。那一戰雙方几乎同歸於盡,西班牙艦隊司令官都場陣亡。參戰的聯軍戰船着火沉沒數艘,殘存部隊只能倉皇撤退。攻打南澳的第一陣,實際是以海盜的勝利告終。

原本聽到炮響準備來搶功的大明官軍抵達戰場時,發現搶功變成了攻堅,連外國炮灰也跑掉了。但是想要撤回去也不可能,殷正茂親自督陣前來,已經沒了退路。在那些海商高額的賞格面前,官兵硬着頭皮登陸,圍攻,與海盜一刀一槍打起了攻堅戰。總算兵多,又有張元勳、陳璘這樣的名將帶隊,當下定決心硬打,海盜也是擋不住的。

整個南澳攻防戰打的驚心動魄,官兵傷亡數字已經遠超出心理預計,更令殷正茂後怕的是,這還是范進之前用招安的方法搞到佈防,又盡最大可能削弱了海盜的力量的結果。如果沒有這些,單純靠着強攻,這一仗怕是不知道要打多久才能結束。當然,從實力上看,明軍肯定能把這裡拿下來。但是如果兵力損失太多,自己這收官戰就太難看了。

自己如果完全按照范進的佈局,不借用紅毛人,而是以海盜鬥海盜,再用官兵當推手,借招安把海盜連根拔起,損失會比現在小的多。殷正茂不管嘴上多硬,心裡也承認一個事實,這次是自己輸了。

他不可能去向一個書生認錯,但是殷正茂本人倒也不是品性惡劣到疾賢妒能的惡人。自己差點害這個書生喪命,又未納忠言,現在想到的就是該彌補一下,改正自己的錯誤,像是這樣的談話,也是彌補內容的一部分。

范進道:“海盜沒了退路,勢成背水,所以拼的兇一些,其實他們終究是不如官軍,怎麼也是官兵贏。佛郎機人吃了這麼大一個虧,着實傷了元氣,將來與官府打交道時,就得客氣點。制軍一石二鳥,既除了林賊,又滅了夷人威風,功在兩廣,澤被萬民,我廣東軍民皆念制軍大恩大德。”

殷正茂搖頭道:“這種場面話,我手下自有人會說,我叫你來,是想問問你,林家剩下的人馬,還有幾成力?不要跟我說他們都死光了這種話,現在只有你我兩人,你可以放心吐實。”

“學生不敢說謊,林家逃走的除了女人就是孩子,男人有,但是數量不多。即使殺光她們,也沒多大用處。福建人那麼多,殺光林家也會有其他人出來,繼續扯旗謀反,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讓閩人不要想着當強盜。強盜招不到兵,聲勢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大,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沒那麼多人想拼命了。”

“朝廷一直在給他們路走,月港開海,就是爲了讓他們有一條出路不用去做賊。可是不管路多寬,總也有人走不過去,這是沒辦法的事。林氏……只剩了些女人還好,跟她們說一句,女人還是該安心嫁人帶孩子,趕快找個男人嫁了,比在海上打混要強。我聽有人說,你和林家的女人成親?”

“這事是有的,不然他們不肯信。”

“算了,這種事說出去,別人只當他是瘋子,你不用記在心裡,說這話的俘虜都已經被砍了,將來沒人會把這話拿出來說。朝廷裡從來不缺做事的人,也從來不缺吃閒飯的人。其實朝廷這麼大,有幾個人吃閒飯又有什麼關係關係,真正可怕的反倒是那些做事就要立功的人。他們做了事,就認爲該有功勞,看其他人立功,自己心裡就不高興,想着要把別人踩下去,自己一個人受賞。這樣的人,纔是真正的害羣之馬。你的功勞很大,難免有人要盯着你,找你的麻煩,我和洋山會爲你遮掩,你自己也要小心,別讓人抓了把柄。”

“多謝制軍指教,學生銘記於心。”

“你身上的傷已經全好了?”

“回制軍的話,已無大礙。”

“無礙就好,善泳者溺於水。善鬥者,往往便死於戰場。本朝譚司馬劍術無雙,一柄長劍有鬼神之勇,但是自從做了大司馬以後,基本便不再動劍。你的本業是拿筆,不是拿刀,今後還是要動拿筆,不要總想着提刀,否則拿慣了刀,就拿不得筆,便是捨本逐末,記下了麼?”

“學生記下了。”

殷正茂點頭道:“如果我是洋山,不會讓你參加這科鄉試,會把你留在身邊幫我贊畫軍機,等到下科堂堂正正的去考。可是洋山再三託付,我不能不給他辦,你的薦書已經寫好了,回頭讓人拿給你,明年你直接參加鄉試即可。你的才學下場必可高中,老夫只等着會試之時,看你金榜提名。”

范進本來錯過了大收試,基本這科是別想了,現在有了薦書,得到充場儒士資格可以直接參加鄉試,不管結果如何對他而言,這都是個莫大的機會。哪怕單純爲了見題,也不容錯過,他連忙施禮道:“學生多謝制軍栽培。”

“不用客氣,這是你應得的。你這次立了大功,又遭逢奇險,理應有所酬庸。說說看,有什麼要求,老伕力量所及,一定給你辦。”

“學生爲國出力,不敢言酬庸二字。”

“爲國出力是好的,但是酬庸不能不要,別忘了子貢受牛。你看看這些兵。”殷正茂指着那些打掃戰場,切人頭扔死屍搜尋殘存者補刀的軍人。

“他們在民間風評奇劣,這個島上的女人最後寧可自盡也不想當俘虜,就是因爲一旦當了俘虜,這些兵不會饒了她們。可是他們拼命冒險,爲的也不過就是女子財帛,這無可厚非。不能因爲他們貪圖賞金,就說他們對朝廷忠心不足,你也是一樣。想要報效朝廷跟討賞無涉,想要什麼儘管說,不必有所顧忌。”

殷正茂這麼說,范進如果繼續推託,反倒是顯的矯情。他略一思忖,“制軍,學生倒是有個不情之請,不知是否妥當。姑妄言之,制軍莫怪。學生一直想要,在西關建一個書院……”

“建立書院,這種興辦文教的事,是南海縣衙門的正差,你怎麼倒替南海縣辦公了?你這個請求,倒真是奇怪……”殷正茂看看范進,眼神裡明顯有些疑問,“你這麼做,就是爲了給南海添一座書院?”

“這倒不是,只是學生想着,若是西關十八鋪的商人知道是學生說動制軍答應建立書院,那些商人就會見學生一個人情。未來跟他們打交道,就先有個交情在。”

殷正茂一笑,“商人麼……你跟他們打交道,即使不放交情也是可以的,有洋山的面子,他們不敢不聽你的話。但是你這個要求,於地方並無妨礙,我就應了你。臨走時放一記起身炮,批了就是。這在過去我倒是要考慮考慮,畢竟建一座書院,也是一筆開銷,現在有了銀子,這事便敢做了。走,隨老夫去看看那些銀子。”

“這……不必了吧?”

“怕什麼?難道那些金銀珠寶還怕人看,一起去看看,沒什麼問題。畢竟這批藏鏘起獲,你的功勞不小,看一看,沒什麼關係。”

黃金的挖掘,是由傅亮親自帶了標營進行的。那片藏金的地方位置靠近海邊,一旦漲潮,整個區域就會被海水覆蓋,如果不是有地圖,根本發現不了。兩人到達時,發覺正好有了成果,兩隻半人高的大甕已經被擡出來放到一邊。士兵揮動單刀,朝着甕砍過去,一聲脆響中,黃燦燦的金光,便順着缺口衝出來。

一口口巨甕被挖出,當最後一口巨甕擦去泥沙,在沙灘上,十五隻甕一字排開,所有的甕都被破開,露出裡面堆滿的黃金與珠寶。

殷正茂神情很有些激動,連吸了幾口氣,顫抖着聲音道:“萬歲洪福庇佑,這批金珠上解太倉之虛,下解地方之難,有了這筆巨金,兩廣百姓就可少受些苦楚,三軍也不至於餓肚子。來人,取封條來,把所有的金珠封存,半入太倉半歸藩庫,自我已降,誰敢擅動其中一文,必軍法從事。”

軍士們開始了搬運,范進在旁心裡卻暗自盤算着:殷正茂一甕,凌雲翼一甕,薩保一甕,其餘人等一甕,有這四甕金珠,或許林家艦隊的事就這麼過去,林鳳可以不死,林海珊過段時間,就可以洗白,畢竟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銀子……。而她自己所留的一甕金珠,比起朝廷的十五甕來,數字相差懸殊,但最終誰做的事多,現在卻還看不出來。大船和新船,究竟誰能開的更快,誰又能撐過將來的風浪?

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謀事佈局第三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八十八章 烽火(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逢龍遇虎第四百六十二章 鬱悶的朱璉第十二章 刷臉第二百二十八章 薛五的考驗(上)第四十三章 案首送糧第四百二十四章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治水之議第四十九章 採購軍糧(下)第二百零七章 相依爲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五百三十章 鳴冤第三百九十四章 納稅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降龍(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代朝廷還債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月黑風高(下)第一百七十章 取捨難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掘坑待虎第一百五十五章 手段(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八章 人命關天第四百零一章 楊家遭難第一百四十六章 送別(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吉王的禮物第三百零九章 馮保的報復第四百九十章 孤臣第一百零七章 死地(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薛五的考驗(上)第五百四十章 落子(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部下與好兄長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比金堅第二百八十六章 鐵案第五百零六章 來自後世的延壽方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一百零三章 刺青第一百五十二章 芳心有屬第一百零四章 肇慶之行第一百六十章 伏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替天行道第一百一十章 奪位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三百四十六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江陵到來(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治水之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女兒心(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石二鳥(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六十九章 上人見喜(上)第三十四章 放榜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拱出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戚虎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情難忘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症下藥(下)第八十章 傾頹第二百一十九章 君臣(上)第六百零六章:浮光掠影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三十八章 功名(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辣手無情第三百六十八章 榮升第四十六章 師徒合作(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勝心魔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番子進門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二百七十四章 陰招第二百四十三章 京師不太平第三十四章 放榜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盜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春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訪第四百六十三章 官商合作第三百零九章 馮保的報復第四百一十九章 貢使真相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接駕第三百七十七章 友誼和利益(下)第二百零八章 白門鳳四第三十一章 加試第四百五十六章 熄滅的火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下)第二章 同居長幹裡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三百三十九章 妙人張四維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八十八章 整治捕快(下)
第四百八十九章 恨嫁之女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謀事佈局第三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八十八章 烽火(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逢龍遇虎第四百六十二章 鬱悶的朱璉第十二章 刷臉第二百二十八章 薛五的考驗(上)第四十三章 案首送糧第四百二十四章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治水之議第四十九章 採購軍糧(下)第二百零七章 相依爲命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五百三十章 鳴冤第三百九十四章 納稅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降龍(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代朝廷還債第三百七十六章 友誼和利益(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月黑風高(下)第一百七十章 取捨難定第一百五十七章 掘坑待虎第一百五十五章 手段(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八章 人命關天第四百零一章 楊家遭難第一百四十六章 送別(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吉王的禮物第三百零九章 馮保的報復第四百九十章 孤臣第一百零七章 死地(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薛五的考驗(上)第五百四十章 落子(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好部下與好兄長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一十三章 情比金堅第二百八十六章 鐵案第五百零六章 來自後世的延壽方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一百零三章 刺青第一百五十二章 芳心有屬第一百零四章 肇慶之行第一百六十章 伏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替天行道第一百一十章 奪位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三百四十六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江陵到來(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治水之議第一百九十六章 女兒心(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石二鳥(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第六十九章 上人見喜(上)第三十四章 放榜第四百九十八章 忽然之間明白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拱出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戚虎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情難忘第五百六十七章 對症下藥(下)第八十章 傾頹第二百一十九章 君臣(上)第六百零六章:浮光掠影第三百四十八章 千里行第三十八章 功名(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辣手無情第三百六十八章 榮升第四十六章 師徒合作(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勝心魔第四百五十五章 白麪包公範退思(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番子進門第五百一十四章 金口玉言第二百七十四章 陰招第二百四十三章 京師不太平第三十四章 放榜第二百二十四章 水盜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春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訪第四百六十三章 官商合作第三百零九章 馮保的報復第四百一十九章 貢使真相第四百三十七章 窮途末路(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接駕第三百七十七章 友誼和利益(下)第二百零八章 白門鳳四第三十一章 加試第四百五十六章 熄滅的火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下)第二章 同居長幹裡第一百四十三章 亞魁第三百三十九章 妙人張四維第一百零九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八十八章 整治捕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