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24小時,新增340萬!紅包一天800萬!一個月2.4億?
4月28日,小黃單車的騎行送紅包已上線三天,最高可得4999元,每輛紅包共享單車,單個紅包的大小在3到5元左右,遠超OFO單車的2元。
滴滴單車的紅包最高爲888元。
面對這種情況,王子豪也把騎行紅包的上限調整到了4999元,反正不過是個噱頭,99.99%的用戶拿到的都是2元。
免費騎行,再送一筆錢?
燕京當地的居民也算見了世面,每天騎三次車,還能賺頓早飯錢。
原本對智能手機不感冒的老年人,也開始嚷嚷着,要買一臺青橙D2手機。
一時間,大街衚衕裡全是騎着共享單車的身影。
滴滴單車的投放量最多,在燕京有30萬輛共享單車;小黃單車20萬輛,OFO單車最少,僅有10萬輛。
程維盯着財務報表一臉愁容,短短三天,燕京地區的營收從80萬降至7萬,縮水九成。
紅包活動還得每天支出300萬,按當前的規模,一個月淨虧損9000萬。
如果擴大戰線,在全國範圍內掀起補貼戰,滴滴單車又得陷入燒錢→融資→倒閉的惡性循環內。
“常威腦子裡裝的是狗屎嗎?價格戰玩的是硬實力,OFO單車的損失最少,滴滴不好過,你也別想舒服。”
程維冷哼一下,忍不住地小聲罵道。
說完,他喊來了技術部的張海波,低聲交代了幾句。
“程總,這不好吧?”張海波皺着眉頭,怯怯地說道。
“怕什麼?你只是意外發現了幾個軟件BUG,又意外分享出去了。”
程維意味深長地說道。
張海波思索片刻,咬咬牙,硬着頭皮答應了下來。
一個小時後,國內的某個薅羊毛論壇,突現好心人,分享了一份‘小黃單車紅包漏洞攻略技巧’,內容包含了手機root到虛擬定位、領取紅包的全流程操作。
即便是新手小白,也能照着教程狠狠賺一筆。
“大佬牛批!”
“附件誰下了?不會是病毒吧?”
“千萬別下,我電腦死機了!”
“樓上的想吃獨食是吧?”
“臥槽!走運了,剛中了個73.8元的紅包,吃到大肉了。”
“兄弟們,求模擬器!”
“有沒有好心人,甩個便宜好用的接碼網站?”
羊毛黨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瘋狂撲咬上來。
實際上,這款軟件並不是張海波的手筆,而是另一個論壇的人,在看到他發佈的漏洞後,便結合虛擬定位軟件、騎行模擬器等產品,打通了薅羊毛線路。
不得不說,2013年的互聯網確實比十年後更有分享精神。
遠在安南的輝哥等人得知後,氣得破口大罵:“狗日的!這不是搶生意嘛!”
“輝哥,我研究過,這款軟件需要手動操作,而咱們的軟件是全自動,能批量操作七八百個賬號,絕對有市場。”阿震想了想,冷靜分析道。
“我知道,就是不爽而已。”輝哥歪嘴說道,隨即衝着耀子招了招手:“定價兩萬,先聯繫之前的老客戶,賣他幾十套再說。”
“好的輝哥。”耀子點頭應道。
沒過多久,一款名爲小金牛的軟件逐漸在灰產行業裡流行起來。
輝哥的定價雖高,但產品功能沒話說,從接碼、登錄、領取紅包到提現,統統全自動,十分鐘就能薅走3000元。
灰產大佬開自動掛,底層的羊毛黨開手動掛。
緊接着,學習和動手能力較強的大學生也參加了薅羊毛行列。
手動雖然慢,但一天干下來,賺個兩三千也不成問題。
接碼、套用信息、開虛擬定位和騎行模擬軟件,既違規又違法,但沒人在意。
常威看着後臺極速飆升的新客註冊量和訂單量,心裡雖喜,但在瞥了一眼活動補貼後,又陷入了沉默。
補貼戰太特麼燒錢了!
可開弓就沒回頭箭,他也只能咬着牙拼下去。
與此同時。
陳延森在微博和今日頭條的賬號上,分別發佈了一條鬥音宣傳內容,並附上文案說:“玩個小遊戲,前1000位關注我的粉絲,每人可獲888元紅包。”
“鬥音?短視頻?”
“北美有一款叫Mimo的短視頻App超級火,沒想到陳總也當起了軟件漢化大師。”
“紅包要緊!衝啊!”
評論區光顧着留言‘搶沙發’、‘搶板凳’的網友,腦子還沒反應過來,聰明人早已點開應用商城,立馬下載了鬥音。
註冊,登錄,搜索‘陳延森’的名字,在第一時間點關注。
不到十分鐘,陳延森的鬥音粉絲便突破了17萬,爲平臺新增了近20萬的新用戶。
樑波在企鵝、優酷投放了視頻廣告,在網易、新浪、搜狐投放了圖文廣告,加上今日頭條、靈犀瀏覽器和小紅書的曝光,輕鬆圈到100多萬新客。
實力強、背景厚,在推廣新產品時就極具優勢,比如馬文騰爲了強推企鵝微博,直接用QQ導流,一年時間就拉來了四億用戶。
但產品好不好,用戶會用留存說話。
流量和曝光是成功的基礎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
很多公司一不缺錢,二不缺流量,可產品和服務做的稀爛,照樣扶不上牆。
馬文騰在知道‘鬥音’上線後,頓感驚訝道:“這麼快?”
“鬥音的產品功能和推薦引擎技術,與Mimo相差不多,除了在界面樣式上進行了改動,其他並無區別,開發工作量少,速度自然要快很多。”柳志平緩緩開口說道。
“可惜了,本想搶在陳延森前面發佈微視,但還是我低估了今日科技的研發速度。”
馬文騰嘆了口氣道。
“Pony,其實倒也不用太着急,網絡條件擺在這裡,別看鬥音用戶的增長速度快,但大多都是湊熱鬧的人,恐怕只有森聯星耀卡或少量用戶,才能成爲鬥音的留存用戶。”
柳志平扶了一下眼鏡,笑着說道。
“我明白,但先手優勢終究是丟掉了。”馬文騰目光低垂,略顯不滿。
“……”柳志平心想:您也太貪了!
“對了,來往的研發到哪一步了?”馬文騰又問。
阿狸巴巴的實力不容小覷,他也擔心來往會對微信造成衝擊。
“進度剛過半,估摸着下半年纔會上線。”柳志平立即回答。
往競爭對手的公司裡摻沙子,也算是互聯網巨頭的基本操作,尤其來往項目的負責人還是企鵝的前高管,
對方去了阿狸後,爲保證執行力、提升話語權,便又從企鵝挖走了幾個人。
柳志平便趁機安插了一人,用來實時瞭解來往的近況。
“一家電商平臺還想着做社交軟件,誰給他的勇氣?”馬文騰不屑道。 可他在說話時,卻忽略了企鵝拼命試圖擠進電商賽道的窘態。
“光有資金和流量可做不好一款產品。”
柳志平跟着附和道。
……
……
“充足的資金和流量,還砸不出一款現象級APP?”陳延森不置可否地反問道。
“軟件的核心是功能和體驗。”韓盛正色道。
他是交大學士、復旦碩士,畢業後又去硅谷的科技公司混了十年。
Mimo在北美地區的爆火,讓他嗅到一抹商機,打算回國當個‘搬運大師’,以馬文騰、李彥洪和馬立云爲榜樣,抄出個獨角獸企業來。
可他在調研過一番市場後,頓時傻了眼。
企鵝在着手開發短視頻App,另一家互聯網巨鱷,即森聯資本的鬥音,已經進入了預熱階段。
小抄子遇到兩個大抄子!
他還玩個屁啊!
索性心一橫,跑來虛城面試,打不過就加入嘛。
畢竟他在硅谷的時候,就聽人說過,國內出了一家巨頭,不僅自研了手機操作系統,還推出了一套全新的指令集技術,深受華爲、蘋果和中興等公司青睞。
這家公司出手闊綽,待遇豐厚。
陳延森聽後,輕輕一笑。
他對眼前的韓盛並不陌生。
這人日後會成爲微影科技的創始人,主營業務聚焦在移動剪輯軟件領域。
產品不錯,但由於模式和盈利渠道單一,公司遲遲未能上市。
兩人曾在華東地區的企業家交流會上有過一面之緣。
當時,陳延森已是身家二十多億的斐魚科技董事長,韓盛卻還在爲推動微影科技的上市而奔波忙碌。
懂技術、懂產品、懂運營,唯獨不擅長資本運作的彎彎繞繞。
跟樑波的技能有點像,正好鬥音的內容創作和優化,也離不開簡易剪輯工具的普及。
因此,陳延森在看到韓盛的簡歷後,便決定親自見一面。
“你想去鬥音的研發部?但研發部目前並沒有合適的崗位。”陳延森淡淡說道。
韓盛聞言,心裡‘咯噔’一聲,暗自琢磨:難道面試要黃?
“韓先生在硅谷主要從事剪輯軟件開發?”陳延森見對方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隨後才慢悠悠地追問道。
“是的,陳總。”韓盛連忙答道。
“PR和會聲會影針對的是PC市場,鬥音若想激勵用戶創作更多優質內容,便需要一款簡易化的移動剪輯軟件。”陳延森不緊不慢地說道。
“陳總,您的意思是,讓我負責這款產品?”韓盛試探着問道,這驚喜來得有些突然。
“有信心嗎?”陳延森反問。
“陳總,我沒問題的,實不相瞞,我回國的第一創業目標是短視頻,第二便是移動剪輯軟件。”韓盛如實說道。
“我會讓樑總給你單獨設立一個項目組,先擔任項目總監,若是產品能達到一定市場規模,項目組也可以改爲事業部。”
陳延森隨口畫着大餅,把韓盛說得激動不已。
“老闆,您給我機會,我就絕對不會讓您失望。”韓盛當即站起身,拍着胸口表態。
改口倒是挺快!
陳延森擺擺手,示意對方坐下聊。
韓盛也不磨嘰,抓住繩子就往上面爬,他確實想過,要是進不了森聯資本,自己就做剪輯軟件服務商,從老本行幹起。
此刻,他非常慶幸,在創業之前,來了一趟虛城。
否則,將來產品一上線,就得撞上森聯資本這頭巨鱷。
所以他心裡早有腹稿,在談及剪輯、過渡、音頻處理和添加效果時,說得頭頭是道。
“把具體的方案整理好發給樑波,再抄送我一份,產品要做中文和英文兩版,初級功能最好內置到Mimo和鬥音裡。”
陳延森吩咐道。
“老闆,Mimo是森聯資本的產品?”韓盛嘴巴微張,呆愣原地。
“樑波沒和你說?”
“老闆,我今天是第二次來面試。”韓盛乾笑一聲。
言外之意,我還沒入職呢。
不對,準確來說,他連Offer都還沒拿到。
“儘快辦理好入職手續,反正你現在是離職狀態。”陳延森笑着說道。
“好的老闆。”韓盛咧嘴笑道。
雖然創業的機會已然錯失,但能加入森聯資本,並且獲得獨立負責項目的機會,也沒白跑這一趟。
另一邊。
羊毛大軍在虛擬定位和模擬軟件的幫助下,正在一刻不停地開鎖→騎行→結束服務→領取紅包,一個賬號十分鐘四到五元,運氣好還能中了幾十元的大紅包。
甚至凌晨三四點鐘,小黃單車還有源源不斷的訂單生成。
紅包活動的支出從單日300萬,飛快地突破800萬,僅一天時間,數額就漲了近三倍。
次日一早,常威打開電腦,查看業務數據。
800多萬?
他皺了皺眉,掏出手機給數據部總監打去電話:“我們在燕京地區只投放了20萬輛共享單車,按每日每車三到四次的消費頻次,營銷費用支出應該在400萬以下才對。”
“常總,在紅包上線前,單車的每日消費頻次確實是三到四次,但我們的紅包金額比較大,大大提升了用戶的消費積極性。”
數據部總監稍作思考,以經驗判斷,給了一個回覆。
不得不說,他的話有一些道理。
至於訂單生成的時間、佔比等數據,在不特意關注的情況下,很難被察覺。
常威雖覺得費用太高,但他一想到市場份額,也就不在意了,
市佔率越高,估值就越高。
他心裡清楚,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有價值,投資機構會幫他兜底。
殊不知,這800萬里,有600多萬都被灰產工作室和羊毛黨薅走了。
同一時間,鬥音上線24小時的累計註冊量爲340萬,但停留30分鐘以上的用戶卻只有57萬,佔比不足20%。
說白了,流量資費依舊是短視頻發展的最大阻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