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

高俅自然不知道自己心愛的三個女人正各懷心思,他眼下立足於嚴均府中,兩人的所有心思,都集中在王厚的那一封私函上。由於他高俅算是王厚名正言順的舉主,因此,雖然他和王安石執政那會的一言九鼎根本沒法比,但王厚依舊按照乃父王韶的舊例,在往朝廷遞送正式文書的同時,也會送一封私函給他,其中諸多情由便比公文要詳細得多。

對於這種好意,高俅自然是全盤照收,至少在他的印象中,至少在這一兩年間,西北戰事方面還是相當順利,扶持這樣一個軍方背景的人對自己不無好處。至少,因爲自己的那封奏摺,一旦大勝之後,自己便能再進一步,和蔡京分庭抗禮就不是一句虛話。但是,同時也需要重視另一點,王厚和西軍的那羣將領並不是十分和睦。

“大宋的將帥失和是常事,但其中不無朝廷縱容的緣故。”

聽到嚴均這句犀利露骨的話,高俅幾乎一口把茶水噴了出來,看向嚴均的目光充滿了不可思議。要不是他和對方相交至深,幾乎會以爲嚴均纔是穿越的那個,要知道,無論兩人交情再好,說這種話仍然是很大的忌諱。

“伯章兄你不用看我,我也就是在你面前說說實話罷了。”嚴均卻仍顯得若無其事,他伸指彈了彈那信箋,不無譏誚地說,“不提別的,統軍的大多是文官,上陣拼殺的全都是武將,彼此忠君報國的心思固然一致,但服與不服卻難保了。而武將之間又往往多意氣之爭,山西種姚皆是將門世家。這些年兩家明爭暗鬥,西軍幾乎也就分作了幾派!朝廷是不能管麼?朝廷只是不想管!朝廷看到的是,有了這樣地競爭意識。上陣的時候便會更加拼命搶奪軍功,軍中便不會一枝獨大。所以說,內耗不僅僅在朝堂之上,更是在諸軍之中,朝廷最精銳的西軍尚且如此,又何況是其他地地方?”

“均達,沒想到你比我還要憤世嫉俗。”高俅不由露出一絲苦笑。連忙詞鋒一轉道,“對了。你那個新上司怎麼樣?”

所謂的新上司,便是剛剛以資政殿學士知樞密院的蔡京之弟蔡卞。在朝堂人員選擇方面,趙佶更多考慮的是年齡,大約是當初對那些七老八十的老臣佔據了高位大有不滿。因此如今受詔入京的很多都是年富力強且資歷豐富的臣子,似蔡京阮大猷都是剛過五十,而蔡卞則只有四十出頭(史料中對其出生年份有多種說法,這裡取地是1058年),他高俅和嚴均全是剛州三十而立。可這樣一來。朝廷中支持當初熙寧新政的人便佔了大大地上風,畢竟,連趙佶自己也是偏向於改革的。

“你是說蔡元度?”嚴均眉毛一挑,突然冷笑道,“他的心思當然是深沉得很,兩相廝見的時候,他倒是相當客氣,一個勁地說我是少年英傑。我那時倒在心裡說,要說少年英傑,誰能比得上十二歲便登進士第地蔡元度呢?他這一次入主樞密院,其實朝中不無議論,他自已也上書堅辭,可謂做足了姿態,不愧是當初人稱的元符內相。”

高俅微微點了點頭,他正是從元符時期的驚濤駭浪中涉險過關的人,當然知道嚴均所指爲何。那時章惇在前臺,蔡卞在後臺,兩個人配合得幾乎天衣無縫,人道是惇跡易明,卞心難見,足可見其人心術絕不在乃兄之下。只不過蔡京結交宮闈的本事遠遠在蔡卞之上,更有蔡攸這麼一個善於鑽營地“好兒子”,所以才能夠在趙佶登基之後排除萬難後來居上。

“均達,不管怎麼說,王厚眼看就要用兵了,樞密院這一頭你一定要牢牢把住,只有憑藉這個功勞,你才能更進一步。”既然嚴均如此不避嫌疑,他索性也免了那種隱晦的語氣,“你我能夠這麼快地坐上現在的位置,靠的是聖上的信任,但是,如此並不穩當。一旦西北大勝,聖上大悅之下必然厚加封賞,到了那個時候,你至不濟也能晉升直學士乃至學士,再下去就能籤書樞密院事了。眼下正是彼此落子的時候,一點疏漏都不能有。”

“伯章兄放心,我明白。”嚴均重重點了點頭,突然出言提醒道,“另外我知道阮大猷新近靠上了你,你也要小心,此人也是個兩面三刀的,關鍵時刻難保不反水。”他一邊說一邊含笑伸出了手,意味不言而喻。

高俅伸出右手和對方互擊了一下,最終大笑了起來。彼此的目標已經相當明確了,在到達政事主持樞密院地頂點之前,他知道,他和嚴均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會是最堅實的盟友。

與此同時,蔡京蔡卞兄弟也正在書房敘話。和蔡京相比,蔡卞在趙佶登基後經歷了諸多波折。先是被人上六大罪,然後則是出知江寧府,連貶少府少監、分司池州。所幸這種日子只持續了不到一年,先是起知大名府,然後遷揚州,召爲中太乙宮使,最終擢知樞密院。這一連串的波瀾下來,原本就城府深沉的蔡卞看上去不免更加內斂,觀其外貌,誰也看不出來他比蔡京要年輕十多歲。從少年得志到後來的諸多磨折,他早已歷練了出來。

“元度你既然回來,我就放心了。”一直以來,蔡卞的職位幾乎都在蔡京之上,蔡京在紹聖年間能夠屢屢升遷也多半靠了蔡卞之力,如今他正位首相,自然不會忘了投桃報李。“樞相之位非同小可,如今正值朝廷用兵的時候,聖上既然將樞密院交給你,足可見信任。唉,想不到紹聖元符之後,你我兄弟還能有這一天。”

“大哥的得用早在大家預料之中,聖上不過順天意民心而已。”蔡卞自矜地一笑,目光又落在了蔡京身後那滿是書籍的櫃子上。“說起來聖上雖然並非儲君出身,卻是天資聰穎,凡事皆有判斷不說,還往往喜歡越級提拔官員,大哥這個首相當得不容易啊!”

蔡京自然知道蔡卞指的是誰,卻只是無所謂地一攤手。“聖上雖然簡拔了官員,但若是別人不服,其人仕途之路同樣是不好走的。他們兩人雖然年輕,但卻在爲人處事方面相當老道,我在仕途沉浮多年,也不得不佩服他們。元度,你目前是嚴均的上司,你覺得此人究竟如何?”

“唔,我和他才見過兩三次。”蔡卞若有所思地回憶了一陣,想起那張彷彿對一切都能泰然處之的臉,頓時眉頭微皺。“年紀輕輕別無後援,卻能被聖上授予河西房和北面房兩房大權,可以說是從未有過的殊遇,依我看來,這個人比高伯章更值得注意。高伯章是因爲從龍之功一步步拔擢上來的,畢竟聖上和他亦師亦友情分非常,可嚴均卻是靠着自己脫穎而出。他缺少的只是資歷,論真才實學,絕對不在你我之下。大哥,你就沒想過拉攏此人麼?”

“拉攏?我不是沒想過,但已經晚了。”蔡京苦笑一聲,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我當初本想將蕊兒許配給他,誰料他立刻以喪妻未久加以推託。照此看來,他對於聲譽這一點相當看重,不是會輕易屈服的人。再說,我回京的時候,他已經是聖上面前的紅人,想要籠絡也缺乏機緣。而且當初他出使遼國歸來被人構陷險些獲罪的時候,正是高伯章替他說的話,所以兩人早就互爲表裡不可撼動。”

“那就沒法子了。”蔡卞滿臉的惋惜,沉默了片刻方纔笑道,“不過如今也不必太憂心,看聖上的態度,是希望大哥你和高伯章能夠同舟共濟的,之所以將尚書右僕射虛位以待,想必也是等着那一刻。而崇恩宮那位剛剛進封太后,自然會更偏向於大哥這一邊。所以說,形勢其實相當有利。再者,蕊兒不是馬上就要嫁給高傑了麼?”

聽蔡卞提到女兒,蔡京捋了捋下頜鬍鬚,情不自禁地微笑了起來。“說起此事,我現在倒能夠體會王荊公當初將愛女許配給元度你的心情了。”見蔡卞錯愕之後心領神會地露出了笑容,他也順勢輕嘆了一聲,“這高傑雖然算不上才華橫溢,卻勝在心志極堅,而因爲其兄長的關係,仕途也必會坦蕩通達,總算也能配得上蕊兒。”

“大哥你喜得佳婿,就別在我面前故作感慨了!”蔡卞哈哈大笑道,突然想起了另一件大事,“對了,攸兒如今仍舊是鴻臚寺丞。自從聖上登基以後,他的官位便未曾挪動過,你是不是應該……”

“你就不用擔心那小子了,聖上遲早會記得他的。”蔡京一想起前些時候的那件事,頓時覺得頭痛不已。“你是不知道那小子闖了多大的禍,若非此次聖上撮合了這一樁婚事,我都想找個由頭將其打發到外面做官避避風頭!”)

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39章 春花秋月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26章 忠心見疑第8章 橫生波折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2章 假戲真做探心機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30章 巧舌如簧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22章 防微杜漸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34章 大計初定第9章 人面獸心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8章 往事成灰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8章 商人重利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35章 太后歸政第1章 生財有道第13章 貌合神離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5章 暗潮洶涌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15章 元旦大朝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38章 風雲突變第13章 不速之客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5章 夫妻之間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18章 喬遷之議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19章 禍水東引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
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39章 春花秋月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26章 忠心見疑第8章 橫生波折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9章 面聖駕王厚安心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2章 假戲真做探心機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3章 舊時禁中小宿衛第30章 巧舌如簧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章 召宰臣議改樞府第22章 防微杜漸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34章 大計初定第9章 人面獸心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8章 往事成灰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8章 商人重利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第35章 太后歸政第1章 生財有道第13章 貌合神離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12章 東風漸起人心拂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29章 女真貴胄海上來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5章 暗潮洶涌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28章 君臣相得亦難事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15章 元旦大朝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38章 風雲突變第13章 不速之客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5章 夫妻之間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24章 送親迎親各奔忙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40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18章 喬遷之議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0章 欲隱欲現春宮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19章 禍水東引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6章 談將帥痛陳時弊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6章 聞諫言夜審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