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

由於六月間便早有準備,因此天寧節雖然隆重,卻仍不至於讓百官手忙腳亂。犒賞禁軍、賞賜百官冬衣、賞賜七十歲以上老人……這一條條一項項下來,但見銀錢撒出去無數,換來的卻是一片天下昇平的氣象。

趙佶終於照例召見了各國使節,但卻是不露任何口風,不管是遼國使節明示暗示伐夏會有不利影響,還是西夏使節晉見時懇求罷兵,抑或是吐蕃使臣旁敲側擊地打聽平羌內情,趙佶都用異常嫺熟的技巧一一打發,只在最後面對大理使節的時候才稍稍放鬆了些。

原因很簡單,比起其他大國來,大理實在是太不起眼了′說西南夷一直是大宋最爲頭痛的問題,但是,也正因爲有諸多西南夷部落橫在大理和宋國之間,也導致這個小國等閒不可能造成多大威脅。不過,這畢竟還是大理第二次正式入貢,也是他們第二次提出冊封大理國王的要求,趙佶自然覺得有些興趣。

“這麼說來,你們的國王段正淳是要避位爲僧了?”

此次出任使節的正是高明清,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來到大宋京城面見皇帝,因此並不慌張,畢恭畢敬地一彎腰便鎮定自若地說道:“回稟陛下,我國國主登基以來雖然勤勞國事,但是,國內卻動亂不斷,兼且三十六部又起了叛亂,這都是國主失德所致,上蒼已經有了警示,因此國主已經準備年底退位。”

趙佶故意臉色一肅,聲音中稍稍帶出了幾分不耐煩:“那你們還要求朕給予冊封,這不是兒戲嗎?”

“陛下明鑑。國主退位之後,我國世子便會即位,這於上國並無任何影響。”高明清面色微微一變℃後躬身答道,“我國國主向來有避位爲僧的慣例。而國主之位也早有人繼承,若是能得上國冊封,冊封的也是我國新主。外臣和使團遠道而來,斷然不會有任何戲弄之意。希望陛下能夠看在我國一片誠意地份上,予以我國國主冊封!”

“高卿。你曾經在西南呆過一段時間,他所言可是實情?”

一旁的高俅早就打點好了腹案,趁此情景連忙接話道:“聖上,大理歷代國主之中,退位出家的佔了絕大多數,這確實是他們地慣例。另外,此次爲了聖上的天寧節,帶來了貢馬三百八十匹,還有麝香、牛黃、細氈、碧耳山等物,甚至還有一隊樂人。由此可見,大理確實是誠心誠意。倘若我朝能夠在大理新任國主登基地時候加以冊封,必定能夠昭顯聖上仁德!”

趙佶聞言微微點了點頭。見高明清一臉喜色,頓時想起了大理高氏專權的傳聞。顯而易見,高氏雖說是爲了新任國主求冊封,卻也是爲了拿着正統的名義鎮壓各地領主以及三十六部。是在內政上一敗塗地的情況下求得外交勝利的一大舉措。不過,這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一個內訌連連不算強大地大理總比一個虎視眈眈的鄰國要安全得多。

打發走了大理使節,趙佶見殿中別無外人,終於長長伸了一個懶腰,見高俅故意把目光放在遠處,他不由莞爾一笑。這自從兒時起便伴在身旁的臣子到底不比外人,要是他敢在別的宰輔面前如此失態,恐怕這勸諫立刻會雪花一般堆滿整個福寧殿,什麼大國之儀帝王之態的言辭會讓他的耳朵都生出老繭來′然人家說皇帝是孤家寡人,可他偏偏不信這個邪,如今看來確實是對的,坐了天下卻事事拘束,那豈不是勞心勞力還不討好?

“伯章,均達這個時候該到延安府了?”

高俅這才轉過頭,略略彎了彎腰:“算算日子是該到了,不過整軍還要一段時日,估計再過幾日便會有正式的奏疏送來。西夏的那個正使這些天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似地,來來回回不知跑了多少地方,甚至曾經暗地和遼國正使耶律隆業見過面,看來,他們是沉不住氣了。”

“唔,那也是應該的。”趙佶無意識地用右手食指輕輕敲擊着旁邊的扶手,臉色漸漸凝重了下來,“這一次驟然用兵,但卻不是諸路齊集一地,雖然在戰略上有奇兵之效,卻也難免有分兵指揮不靈地情形。好在此次策略本就是均達主持制定,否則,恐怕難免重蹈當日五路用兵西夏卻收慘敗的覆轍。”

“聖上且放寬心,以有心算無心,不管怎麼樣,這一次都有不小的優勢。”話雖如此,高俅的心中卻倍感忐忑。從這個時候開始,以往地經驗教訓再也沒了用武之地。一切都已經改變了,女真的背後是大宋在支持,西夏的背後是遼國在力挺,整個大宋朝堂早就和史書上不一樣了。這一戰若勝,則從此大宋可以牢牢握住日後的主動權;若敗,則大宋不僅要面對西夏的反撲,還要應對遼國出兵的危險。在眼下這個時候,他可不相信渤海的動亂以及女真人能夠讓遼國遭受多大損失。

十月初八,天寧節的盛事終於拉開了序幕。先是樞密院率修武郎以上武臣進宮謁見,領受御酒賞賜。兩天後,政事堂諸宰執又率文臣宣教郎以上進宮謁見。緊接着,聖駕蒞臨大相國寺擺了祝聖齋筵,然後方纔在尚書省都廳賜宴。

直到十二日,方纔迎來了整個天寧節中最重要的一天。宰執、親王、宗室、百官,依次入內上壽,趙佶端坐集英殿受賀。此時,一陣清脆悅耳的百鳥鳴叫聲突然飄進了大殿,那聲音或婉轉或低沉,或清越或平和,竟是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不消說,這便是集英殿山樓上的教坊衆樂人的傑作了′說不是真的百鳥朝鳳,卻活脫脫地造就了那氣氛。

拜舞完畢後,趙佶便依照慣例賜百官座。宰執、禁從,親王、宗室、觀察使以上的官員賜座殿中,而遼國、高麗、西夏正副使節,也一一得以賜座。但是,與往常不同的是,大理正副使節居然也獲准在殿中落座,一時間令不少人爲之側目。之後,集英殿兩廊和山樓之後也坐滿了諸卿少以及軍校等。

雖說面前擺着一盤盤高高的果子等物,但是,有份坐在大殿中的哪個不是權貴之家出身,誰不知道這上壽的規矩,略略沾脣的只有御酒,旁的果子等物大多無人取用,只是臉色各異地看着外面的表演。至於御座上的趙佶則是更加顧盼自得,這是他頭一次正式做壽,粉飾太平的目的遠遠要大於實質上的賀生辰,再加上另有別的意義,因此更是頻頻和底下的幾個宰執交換眼色。

歌、舞、雜戲、甚至還有蹴鞠,看着下頭的百般花樣,聽着耳邊的嘈雜樂聲,飲着一杯杯御酒,高俅卻覺得心頭一片清明。在這種最最熱鬧的時刻,他卻有一種深深從其中抽離的感覺,彷彿正從一個極高的地方俯瞰整個大殿,一舉一動盡收眼底←擡眼去看蔡京,見這位首相同樣是漫不經心的模樣,不由心中一笑,更無心欣賞那輕歌曼舞。

正當他耐着性子計算時間時,身邊的官員突然有所騷動,甚至有人低聲議論了起來,他也不由擡起了頭。這一看卻非同小可,只見臺樓下不知何時多了一羣妙齡女童,或戴花冠,或梳仙人髻,穿得是銷金錦繡之衣,腳下是鍍銀帶緞面綢鞋,端的是髮色如鴉容顏如霞,新妝裹面曲盡其妙。歌者固然是聲若繞粱,舞者也同樣是形若天魔,即便殿上都是見慣了大場面的人,此時也不由形色大動,遼國正使耶律隆業更是忍不住大叫了一聲好。

雖說如此,也沒人去計較他的失儀,畢竟,場中失態的遠不止他一個。據高俅自己估計,那些女童大約沒人超過十四歲,再加上都經過了精心訓練和化妝,一顰一笑都釋放出了無窮無盡的力,這三四百人彙集在一起,頓時更不平常。別說是年輕官員,就連這邊一片中老年官員都已經是直了眼。

轉眼便到了第九盞御酒,宰臣並百官同時飲盡之後,便有左右軍相撲爲戲,決出勝者之後,整個宴席終於到了尾聲,這個時候,卻有內侍捧來了一盤盤宮花。這簪花舊習早在唐代就盛行一時,高俅卻從來沒有經歷過,此時拿着一朵散發着陣陣芬芳的花朵,竟有些哭笑不得。及至見蔡京若無其事地將其插入發間,他方纔無可奈何地戴了,心中卻不禁腹謗連連。不管怎麼樣,自己這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簪花雖然彆扭,卻總比那些一個老頭要得體得多!

正當一大批簪花官員陸續歸私邸的時候,高俅卻瞥見曲風向自己打了幾個手勢,細看之下頓時心頭大震←待要留下來問個清楚,卻見遼國使節耶律隆業笑吟吟地走了過來,只得暫時把疑問丟在了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應付着對方,心中卻轉過了千萬個念頭。

大仗,終於要開始了!

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8章 擊掌爲誓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18章 御前交鋒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12章 橫加脅迫第1章 樂極生悲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23章 人才基礎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31章 反目成仇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3章 尋人有果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9章 風波再起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6章 重操舊業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7章 風起朝堂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29章 大名豪賈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13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動亂序曲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12章 捉襟見肘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9章 雙管齊下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8章 各奔前程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29章 揚帆出海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20章 再見童貫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
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8章 擊掌爲誓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18章 御前交鋒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12章 橫加脅迫第1章 樂極生悲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23章 人才基礎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31章 反目成仇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3章 尋人有果第30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9章 風波再起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29章 君臣促膝談前情第26章 爲前途卑躬屈膝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6章 重操舊業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7章 風起朝堂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29章 大名豪賈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38章 聞和親君臣色變第21章 夜市遇險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13章 晴天霹靂第19章 動亂序曲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15章 蘭心蕙質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12章 捉襟見肘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7章 會夏使毫不相讓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9章 雙管齊下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8章 各奔前程第19章 後宮女陰結外援第24章 運籌帷幄指掌中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29章 揚帆出海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20章 再見童貫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