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

姚平仲從昏迷中清醒後的第一個念頭,便是自己完成了高俅交付的使命。與旁邊大夫的幾句交談中,他方纔得知對方竟是從京城趕來,不由大感意外。及至高永年劉仲武兩人匆匆趕到,他方纔得知,自己拼死救出主將的消息早已是傳遍了整個西北。

他勉強在兩個軍士的幫助下坐直了身子,然後便向高永年問道:

“高帥,那一日之後戰果如何?”

高永年笑着看了劉仲武一眼,沒好氣地搖了搖頭:“醒來之後也沒見你問自己的傷勢,盡關心軍情!放心吧,夏人已經退兵,我軍斬首千餘,至少算得上是小勝!”

姚平仲聞言頓時放下了心,但是,他隨即察覺劉仲武臉色有異,不禁下意識地追問道:“那羌人叛亂的事又怎麼說,朝廷有旨意下來了嗎?”

這一問之下,高劉兩人頓時全都沉默了,劉仲武的臉上甚至有幾分尷尬。好一會兒,高永年方纔若無其事地答道:“此事我已經詳細奏報了朝廷,並自請罪責,如今第一道公文已經下來了,由老劉暫代知西寧州之職。聽說爲了此事,王帥也已經上了請罪的奏疏,險些吃了掛落。歸根結底是我輕敵,左右不過是調到別處,希晏你不用操心。倒是你此次立了大功,聖上已經有旨在先,你如今轉武翼大夫,已經是諸司正使了!”

武翼大夫四個字一出,姚平仲不由感到目瞪口呆,這種恐怖的晉升速度。是他爲官之後從來沒有領受過的。不等他出言詢問,高永年便笑吟吟地說開了。

“你此次出征本就是自己請戰,這是第一功:叔祖去世而以國爲先。這是第二功;主將大意你卻小心提防羌人,這是第三功;拼死血戰力救主將。這是第四功;以己身替主將挨刀,這是第五功……就算一個功勞轉一官,你轉五官也是理所應當地事。”

姚平仲聽高永年一口一個主將,滿臉的毫不介懷,心中不由愈加驚疑。果然。還不等他開口相問,劉仲武便打斷了高永年的話。

“老高,你就別這麼說了。你感念希晏救你地情分沒有錯,可是,你也不該在奏摺中故意誇大自己的罪責,而把率軍銜尾擊敵地功勞全都說得不值一提。你應該知道,京中那羣文官都是雞蛋裡挑骨頭的人,你這不是拿着把柄往人家懷裡送嗎?”

“老劉,有過錯就承認,我沒有什麼好說的!”高永年不由分說地一揮手。又朝姚平仲笑了笑,“總而言之,希晏你醒過來我就放心了。你好好養傷,我就不打擾你了!”

見高永年大步離去,劉仲武方纔深深嘆了一口氣,剛想轉身離開時。卻被姚平仲叫住了。

“劉大人,究竟是怎麼回事?朝廷真的要加罪於高帥,難道就不計他以前的功勞嗎?”

“功勞是一回事,罪責又是一回事,老高那道奏疏寫好地時候我就勸過他,可他說……”劉仲武突然猶豫了一下,轉而聲音就變得極低,“他說不能對不起爲了他而躺在牀上生死未卜的你。唉,老高生來就是豪爽的脾氣,你昏迷不醒期間,他幾乎每天都會來探望幾回,出去的時候就是臉色鐵青的。好了,你別想那麼多,這都是我們的事,你就好好養傷吧!”

晚間,姚平仲方纔從幾個親兵的口中探知了進一步的情況。果然,高永年被罷了知西寧州之職,至於後命則遲遲未至。如今軍中頗有些人心惶惶,就怕朝廷要進一步治罪,而劉仲武固然是署西寧州知州,卻也是同樣怏怏不樂。顯然,這種情形兩人誰都無法接受。

見情況頗有些脫離掌控,姚平仲不敢怠慢,硬是逼着讓人拿來了紙筆,顫抖着雙手寫了一封長長的書信,並星夜讓自己的親兵送往了京城。

一目十行地看完了那歪歪斜斜地一封信,高俅頓覺一顆心完全落了下來。謝天謝地,倘若姚平仲真的有個三長兩短,那他不僅對姚麟無法交待,自己也會一輩子結下一個疙瘩。如今還好,只要再休養一些時日,姚平仲便可完全痊癒,他日再上戰場也沒有任何問題。

對於姚平仲最關心的朝廷對於高永年地處置,他卻並不在意。先前趙佶早就決定了此事,處置也不會讓高永年所部太過心寒,恰恰相反的是,他還想設法讓姚平仲呆在高永年麾下。這不僅僅是因爲高永年爲人豪爽任俠,還因爲姚平仲曾經救過他一命,這樣一來,至少彼此相得沒有任何問題,只要姚平仲建功,這晉升總會快一些。不消五年,這位姚家第三代便能到達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畢竟,像种師道种師中這樣地老將,他還談不上有什麼影響力。

次日朝議之後,他先是見了幾個外臣,不多時便受到了趙佶召見。

匆匆趕到福寧殿時,他方纔發現蔡京也在那裡,便笑着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呼,然後便將目光投到了另一邊地一個老者身上。不用說,那人必定是王恩無疑。

趙佶先是簡短問了王恩幾句近況,隨即便轉到了有關三衙禁軍的情況,最後纔開口說道:“王卿除了在外屢屢建功,曾經是神宗皇帝的宿衛,而後在哲宗年間又在京城任過馬軍都虞候,可謂是管軍地第一等人才。如今姚君瑞剛剛逝世,京城禁軍不免羣龍無首,朕此次召你回來的目的,想必你應該清楚了?”

王恩很早便認識蔡京,但高俅卻是第一次見到,剛剛一打量便對上了對方的炯炯目光,心中自是一凜。此時聽到趙佶這樣發問,他慌忙躬身一揖道:“聖上恩典臣銘感五內,但是,三衙各將向來最重資序,臣剛剛自邊地歸來,不敢驟任如此要職,還請聖上另擇賢人。”

蔡京見趙佶眉頭一皺,轉而明白了王恩地推辭口不對心。但他也知道,按照多年慣例,驟然任命王澤之爲殿前都指揮使並不實際,當下便笑着接口道:“殿帥乃武臣第一榮耀,輕易許人自然不免爲人詬病,不過王澤之乃是神宗皇帝和哲宗皇帝都讚許褒獎過的人,聖上如今簡拔爲三衙管軍,也不會有太多議論。不過,爲免引起他人指斥,不若先加王澤之馬步軍都指揮使,使其依次遍歷三衙,如此便可平息議論。”

“元長公說的是。”高俅隨口附和了一句,又深深凝視了王恩一眼,見其人濃眉闊眼天庭方正,不似是那等趨炎附勢的人,心下不免一寬。他又不想謀反,所以也無意在三衙之中安插自己人。再者三衙管軍雖然是武臣的最高職,但卻是榮耀大於實質,真正的軍權還在樞密院以及皇帝手中。”王澤之得兩代先帝稱道,必然是不會讓聖上失望的。”

趙佶這才釋然,等到王恩和蔡京雙雙退去之後,他方纔下了臺階,笑吟吟地對高俅道:“伯章,這一次天寧節,你可有什麼好東西要送給朕麼?”

高俅聞言頓時啞了,要知道,他眼下正在因爲禮物的問題而焦頭爛額,原本想着離十月初十還有十幾二十天,還能夠好好想想,誰料到趙佶竟一張口問了出來。要說珠寶珍玩他有的是,可趙佶照樣是一件不缺,再者,這節骨眼上露富根本不是件好事。可是,這樣的聖壽,送字畫也就太小家子氣了。

思來想去,他只得無可奈何地一攤手道:“聖上明鑑,臣到現在還拿不定主意。乾脆這樣吧,聖上需要什麼,臣一定設法爲聖上取來,如何?”

趙佶不禁莞爾,冷不丁地反問道:“朕如果要天上的星星呢?”

“臣只好盡力。”高俅裝出一幅苦臉,末了才擠了擠眼睛,“臣知道聖上是不會這般爲難臣下的。”

“你呀,在外人面前擺着個宰輔模樣,和朕卻是這樣沒大沒小的!”雖然是沒好氣的笑罵,但趙佶着實覺得心情好了很多,“朕也不和你說別的,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太醫昨日來報,鄭貴妃又有孕了。”

“恭喜聖上,賀喜聖上!”高俅這一驚非同小可,畢竟,在他的印象中,鄭氏雖然在趙佶在位期間位置牢固,但在子嗣上卻是始終不順利。可前一次鄭貴妃雖然小產,但畢竟有過身孕,如今只是時隔一年便再次有了龍裔,看來,即便是這些小節,也已經有了變化。不過既然如此,那韋才人的有孕,便無關緊要了。

趙佶卻不肯放過高俅,笑着打趣道:“一句恭喜就算完了?說起來伯章你至今才一子一女,得好好努力才行!”

“聖上多子乃是福分,臣要是那麼多兒子哪裡有錢養活?”高俅見曲風也在殿中,略一沉思便索性揭開了蓋子,“內子前一日去上清宮上香的時候,有道士說宮中內眷託人在裡頭請子祈福的不在少數,說是已經有人有了,所以內子也請了幾張符回來。不過聽說卻不是鄭貴女已。”

“哦,朕怎麼沒聽說過?”趙佶眉頭一皺,隨手便示意曲風上前,“你讓太醫去給後宮嬪妃依次重新看一次脈,龍裔之事非同小可,不可怠慢,知道麼?”)

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31章 寶物無雙第3章 生不逢時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15章 閹宦手段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20章 定立新君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3章 貌合神離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23章 美人高人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1章 花魁雙姝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32章 隱門弟子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24章 浮出水面第22章 疑霧重重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3章 路遇貴人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28章 擊掌爲誓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8章 往事成灰第5章 仇人相見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6章 宮中私語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10章 官商際野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33章 未雨綢繆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34章 御前蹴鞠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1章 生財有道
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31章 寶物無雙第3章 生不逢時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15章 閹宦手段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37章 蔡京內舉不避親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20章 定立新君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3章 貌合神離第7章 兩纏綿驚得喜訊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23章 美人高人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1章 花魁雙姝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14章 敲山震虎暗立威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23章 洞房花燭喜慶夜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32章 隱門弟子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39章 立場異嫌隙漸生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24章 浮出水面第22章 疑霧重重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12章 蓄勢待發除掣肘第3章 路遇貴人第10章 爲爭位各展身手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28章 擊掌爲誓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6章 聞敗訊內外驚心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0章 以牙還牙後報來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8章 往事成灰第5章 仇人相見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39章 雙管齊下第36章 宮中私語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10章 官商際野第5章 顏面存亡孰輕重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33章 未雨綢繆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7章 父子相疑不相露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20章 爲權柄各有異心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14章 重若千鈞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39章 衆志成城備死戰第34章 御前蹴鞠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1章 生財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