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

就在高明將楊慕峰接到客棧中同住後不久,愈演愈烈的盜賊終於發展到了極致。

那根本不是什麼小股流竄的盜匪,而是浩浩蕩蕩千餘人,在首領趙鍾格的帶領下,上京城門竟在猝不及防下全然失守,大街上亂成一團。高明囑咐楊慕峰在客棧守候之後,自己親自銜尾追蹤,竟發現這夥人的目標直指皇城。

於是,那昔日黎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遼國皇宮就這麼遭了殃,盜匪們可不管什麼雕樑畫棟無雙景緻,但見像是藏有財物的地方就一鬨而入進行砸搶,末了還搶了數名年輕宮女。高明趁亂也撈了幾件看似不起眼的珍玩,心中大呼刺激,若不是擔心盤查森嚴,怕是他還要順手牽羊一回。混在盜匪中間出了皇宮之後,他又悄悄溜回了客棧,心中不無惋惜。若不是那些絕密資料都不在皇宮中,他鐵定順便放一場火將這些東西一焚而盡。

大亂後的上京一時間失去了往日的繁華,皇城遭劫的同時,平民百姓也同樣受到了波及,不僅有多處房屋被燒燬,而且還有不少人受到了深重損失,尤其是那些金銀鋪等交易值錢商品的旺鋪。不僅如此,多達數百人的死傷也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一時間,街頭巷尾盡皆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中。

“官府出了榜文,說是那些賊黨已經被全數擒獲,所搶的東西也都繳獲了回來!”

出去打探消息的高明很快回轉了來,他生得既不起眼,又能說一口流利的契丹話,因此反而比楊慕峰這個本地人更加方便。他從茶壺中倒了一杯茶一口灌下,這才冷笑了一聲:“這已經是馬後炮了,在摸清了那些盜匪的底細後。以舉國之力對付他們自然是輕而易舉。只不過居然要驚動堂堂副留守大人親自在後追捕,還不幸右臂中箭,真不知道其他人都幹什麼去了!”

“遼國如今仍然稱得上兵強馬壯。只是那些在位的官員全都是酒囊飯袋而已。”楊慕崢因蕭芷因地關係,早就恨上了所有當官的,此時更是嗤之以鼻。“明叔,既然風聲鬆了,我也不想再待在上京,不如就此……”

“你小子怎麼和你義父說話一個樣,都是直來直去的不知道轉圈?”高明幾乎一口茶噴出來。沒好氣地答道,“我這次來確實不止是爲了你義父。但他既然人不在了,我總要去弔祭一番。除此之外,我還想到女直諸部去走一趟,怎麼樣。你這麼小年紀總不成一天到晚閉門不出,跟我一起走一趟怎麼樣?”

“真地?”楊慕峰終究還是少年心性,一聽此話頓時大喜過望,“好,我跟明叔你一起去!”

這一老一少都不知道。此時此刻,戰爭的陰雲也同樣籠罩在女直人的頭頂。

上京盜禍的消息自然經由各種渠道傳回了大宋京城,然而,朝堂君臣對此並沒有多少關切。畢竟,無論是準布攻擾遼邊境還是上京盜禍都只不過是些許小患,對於諾大的遼國來說算不了什麼。與之相比,倒是十月間開始鬧騰起來的蕭海里之亂更值得他們注意。

此時,在福寧殿後殿中。蔡京、高俅、嚴均三人便站在趙佶身後,目不轉睛地盯着牆上那一幅囊括遼國、吐蕃和西夏的地圖。此乃神宗年間藏在宮中地珍物,就連樞密院中的地圖也是以這幅圖爲藍本,一旦有變,君主便會令人在此基礎上加以改制,久而久之,便成了如今最全地地圖。

“據報,蕭海里逃到女直去了。”趙佶轉過身緩步向外走去,三名臣子連忙跟在後面。“此人一向橫行霸道慣了,原本是削職議罪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他偏偏要拉起大旗謀反,還準備與女直諸部結盟。憑他那些人馬,怕是遼主隨便派出一員將領就能夠手到擒來吧?”

見趙佶在御座上坐下,高俅只是略一沉吟便搖頭道:“聖上,只怕蕭海里未必這麼快束手。他手下雖然少,但都是亡命之徒,被拿住只會是死路一條,所以無不奮勇效命。再說他已經逃竄到女直那邊,若是女直人不出兵和遼人合擊,只怕一時半會還奈何不了他。”

“哦,伯章居然這麼看得起這個人?”這些天朝堂逐漸恢復了往日平靜,趙佶的心情自然而然好了起來,“均達,你在樞密院北面房多年,你認爲此戰結果如何?”

嚴均連忙彎腰答道:“啓稟聖上,臣認爲蕭海里必敗無疑,不過,他也應該不會在一擊之下潰敗。女直諸部之間如今仍然有爭鬥,更不會爲了區區一個蕭海里而得罪強遼,出兵只是早晚的事,那時蕭海里縱有天大地本事也難抵兩面合擊。”

“女直……看來這女直人也不能小覷。”趙佶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這才舒展了眉頭,“這是遼主該去操心的事,和朕卻無關。今日朕召你們前來,主要是爲了議一下西邊的情況。如今羌人執趙懷德號令諸部,多有聯結之勢,而王厚在京也有一段時日,是不是該令他去熙河了?”

剛纔一直未說話的蔡京見高俅和嚴均全部默不做聲地看着自己,自然心領神會,連忙欠身道:“聖上所言極是,羌人自大小隆贊爭國之後便始終人心不寧,而若不得通習羌事的邊將,則無以行以夷制夷之道。依臣之見,可令王厚儘快起行,遲恐生變。”

“臣附議。”

“臣附議。”

趙佶見臣子意見盡皆一致,不由異常高興。“既如此,那朕便儘快令人下詔。對了,你們認爲派誰去熙河路勾當公事最爲適宜?”

此話雖然隱晦,但聽在在場三人耳中卻都是意味分明。高俅和蔡京對視一眼,彼此都看出了對方地心意,不由全都坐在那裡躊躇,誰也不肯率先揭破,結果倒是嚴均最先開了口。

“聖上,前時臣奉聖意前去拜訪王處道的時候,他曾經說過,若是朝廷另派人勾當熙河蘭會路公事,則需委派之人通曉軍事,熙寧年間神宗皇帝用李憲李子範正是如此道理。不過,此次用兵非同小可,聖上也需對內臣加以節制。”

節制兩個字一出,高俅不由暗自砸舌。嚴均前面的話意思很清楚,也就是說派童貫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最重要的卻是後頭的話——即便派內臣監軍,也需加以節制,不能讓人完全乾涉了主帥用兵。他倒是沒想到,嚴均這直言不諱的脾氣至今還未完全改掉。

“好你個嚴均達!”趙佶大愕之下不由搖頭笑罵道,“此乃祖制,朕倒是有心去掉這一條,只是到時朝中官員必定不依。再說內臣監軍一向都能謹守本分,這一點朕還是放心的。唔,就派童貫去吧,他至少在軍事上還有些心得,不見得拖了後腿。”

蔡京斜眼瞧了嚴均一眼,見對方依然是鎮定自若絲毫不以爲意,不由愈加感慨。只可惜,官當到了嚴均這個地步,娶妻就變成了一件相當大地事,一旦和自己結親,他日一旦晉升便成了裙帶關係的鐵證,也難怪對方不肯。

議定了此事,趙佶不由覺得心懷大暢,轉而詞鋒一轉道:“對了,伯章,朕前幾日看過吏部草擬的本章,此番你的三弟高傑要回京了?”

“承蒙聖上記掛,舍弟確實要回京了。”冷不防聽到趙佶提到高傑,高俅不禁一愣,隨即立刻接口道,“臣已經寫信對他說了,三年考評磨勘還沒到時候,讓他交卸完了該辦的事情就儘快回去……”

“是朕讓他回來的!”

聽到上頭傳來這句話,高俅頓時把剩下的話全都吞回了肚子裡,愕然擡起了頭。“聖上……聖上這是何意?”

“要不是皇嫂對朕提起,朕說不定就讓你糊弄了!”趙佶見高俅變了臉色,不由大笑道,“你如今有妻女陪伴,難道就忘了你弟弟的婚事麼?”

高俅這下子才醒悟了過來,他回來的這些天幾乎忙得腳不着地,所以也沒來得及和英娘多敘別情,更不曾聽其提起這件事。此時被趙佶這個皇帝一口提起,他頓時有些尷尬。“聖上責備得是,舍弟已經年過二十,早已應該娶親,倒是臣一直疏漏了。”

“所以說,這一次朕要給你家做一個大媒,不,應該是說皇嫂要給你弟弟作個大媒!”趙佶想想前幾日劉珂對自己提起此事時喜笑顏開的模樣,越發覺得這件事情大有可爲,“如今元長的次女正好到了婚嫁的年齡,和你弟弟正好相當,這不是天作之合麼?”

高俅聞言大驚失色,立刻舉目往蔡京看去,見蔡京自己也愣在那裡動彈不得,他不免覺得事情蹊蹺了。

蔡京剛纔只當是看熱鬧一般在旁邊看得有趣,聽到話題扯到了自己身上不由着了慌,脫口而出道:“聖上,這……”

趙佶故意把臉一板,沉聲道:“怎麼,難道皇嫂保的大媒,朕說的這門親事你們兩個不滿意?”

“臣不敢。”

蔡京和高俅兩人齊齊彎下腰去,心中叫苦不迭。誰叫他們當初根本尚未有合適的人選,此刻就連設法推搪都做不到,更不要說拒絕了。)

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33章 無雙絕藝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12章 幕後盟友第6章 重操舊業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13章 不速之客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1章 穿越時空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26章 狹路相逢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0章 再見童貫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33章 未雨綢繆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9章 爭分奪秒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38章 此消彼長第21章 一唱一和第6章 駕幸王府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12章 橫加脅迫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8章 痛苦抉擇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3章 人才基礎第2章 計議將來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16章 朝會風波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17章 風雲突變第31章 萬事俱備第13章 晴天霹靂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22章 曾布回朝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
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33章 無雙絕藝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12章 幕後盟友第6章 重操舊業第21章 福寧殿痛陳利害第13章 不速之客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17章 略施薄懲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1章 穿越時空第9章 千金女招搖過市第26章 狹路相逢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0章 再見童貫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33章 未雨綢繆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9章 爭分奪秒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38章 此消彼長第21章 一唱一和第6章 駕幸王府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23章 千頭萬緒難排解第12章 橫加脅迫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26章 遼宋宰相相對坐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6章 朝廷猶重軍武事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0章 慰皇后發落奸宦第21章 因龍裔波瀾暗涌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18章 攀龍附鳳暗盤算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38章 痛苦抉擇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3章 人才基礎第2章 計議將來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16章 朝會風波第1章 已是窮途末路時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17章 風雲突變第31章 萬事俱備第13章 晴天霹靂第37章 議儲君君臣交心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22章 曾布回朝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