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

第一次的交涉最終在一種古怪的氣氛中不了了之,一回到自己的院子,完顏阿骨打見一羣部屬全部圍了上來,便沉重地搖搖頭。見此情景,便有性急的忍不住了,憤憤不平地叫道:“既然這宋國人根本不在乎我們,把我們當作囚犯,大家還待在這裡幹什麼,趁早回去算了!”

“是啊,如今我女真諸部已經強大了,即使沒有宋朝的軍器,我們也能夠打敗遼人!我們回去吧!”

“沒錯,用不着在這裡看宋人的臉色!”

見衆人全都憤憤不平地建議要回去,完顏婁室不禁皺了皺眉頭。沉吟片刻,他便對完顏阿骨打說道:“今日的那個宋朝官員絕不是尋常人,更不是一個小官!他旁邊的那個人便是當年到我女真領地的兩個宋人之一,當年我叔父回來的時候,曾經說過那兩個人一路出手闊綽,所以說,他們必定是宋國朝廷的人。既然是這樣,那麼,今天前來的那個官員就很可疑了。”

完顏阿骨打一向認同完顏婁室的智慧,聽對方也這麼說,心中的疑竇頓時更深了←擺手示意其他人安靜,這才若有所思地道:“斡裡衍說得不錯,儘管我們在領地中學習了一些中原的風俗禮儀,但是,畢竟宋國太遙遠了,我們又難以找到真正信得過的人,現在看來,那些教授我們漢話禮儀的人很有可能是宋廷派來的,所以,我們得到的只是宋國想讓我們知道的消息!”

聽了這番話,除了完顏婁室心中有數,其他人不禁都有些意外。要知道,正因爲有那些中原商人的幫助,部族的醫術和農耕等纔會快速發展起來,因此一下子要接受這些人都是心懷叵測不免有些困難。

“今天在那個宋國官員先是用一通威脅讓我們小看了他,然後又一味讓我們挑起話頭,按照這種情形來看←在宋國應該是高官,而且是具有決定權的高官,甚至很可能得到了宋國皇帝的旨意。我們在這裡已經等候了將近一個月,如果不是如此,就不能解釋爲什麼之前沒有人來見我們!”

完顏婁室毫無保留地將所思所想全都倒了出來,見周圍不少人都露出了沉思的神情,便趁熱打鐵地說:“經過先前和遼國的戰事,遼國地有識之士應該已經認識到了女真的威脅※以,他們不可能永遠忍氣吞聲。快則一年之內,慢則兩三年之間,他們必定會興大軍來攻。與其被動應戰,還不如主動出擊攻其不備。據先前的情報來看,黃龍府等地雖然加強了戒備,但是我們的內應仍然留在了裡面,要攻城並不困難!”

“既然如此,我們爲什麼要來宋國?憑什麼要讓他們分去我們的戰果?”

這一次完顏阿骨打卻擺手示意完顏婁室不用開口,他緩步走到了房間中央。目光在所有人的臉上一一掃過。最後突然爆發出懾人的神采:“一旦宋國牽制了遼國的注意力,遼軍還能全力對付我們嗎?在遼人地眼中,我們女真人不過是小小的螻蟻。而大宋則是最大的威脅。爲了牽制大宋,他們可以扶持夏國,所以,一旦大宋真的答應和我們合兵出擊,那麼,我們便有足夠的把握取遼而代之。一旦撲滅強遼,那麼,懦弱的南朝又有什麼可怕的?”

這邊女真諸人在商量對策,那邊高俅也正在和幾個幕僚說着今日的經過。當聽說完顏阿骨打竟然語出譏諷時,吳廣元不禁勃然色變。

“高相公。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朝廷行驅狼吞虎之計固然是好的,但是,女真蠻夷乃虎狼之人,萬不可鬆了對其的戒備。如今他們被遼國欺壓,所以不得已在外尋找外援,一旦他們強盛,恐怕就會換上另一幅嘴臉!”他本就是閱盡世事地人。見高俅微微點頭,旁邊地金堅和高明也聽得專注,咬咬牙又建議道,“既然相公也提防着他們,那麼,乾脆把這個完顏阿骨打扣下來!此人看着像是個梟雄,一旦成了無水之魚,那麼,將來便可消除一個心腹大患!”

果然是老而彌堅!高俅心中暗贊吳廣元狠辣,但是,他卻知道這一條策略是行不通的。遼國已經腐朽了不假,但是,並不是隨便出來一個人便能傾覆強遼的,沒有了完顏阿骨打地女真諸部只是一團散沙,即便將來起兵也不可能取得那樣的戰果,所以,他不能留下這個人。可是,倘若錯過了這樣一次機會,他着實沒有把握將來就一定能夠讓遼國和女真恰好兩敗俱傷。作鷸蚌相爭的漁翁是要有實力有眼光的,而他現在需要的恰恰就是時機。

他正在發愁該怎麼開口說明,那邊高明便突然插話道:“老吳,你雖然說得句句在理,但是,此時留下這個人並不妥當。我去過女真領地,他們雖然有首領有國相,但是,中間的聯繫卻相對鬆散,每個部族首領都還有相應的權力。如今的生女真節度使是烏雅束,一旦烏雅束死了,繼任的就一定是這個完顏阿骨打。完顏阿骨打在女真諸部中的威望很高,沒有了他,不要說發兵功遼,恐怕要抗住遼國地進擊也不容易。如果不能忍一時,那麼,先前的所有謀劃就都落空了!”

吳廣元惋惜地長嘆一聲,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唉,我擔心的也只是養虎爲患而已。”

“你們擔心得都很有道理。”高俅終於接過了話頭,兩隻手無意識地絞在一起,眉頭已經擰成了一個結,“太祖立國之前,遼國便已經崛起於北方,而後西北又有夏國爲患,可以說,中原歷代王朝,從無哪一朝處於我朝這樣的境地!如今夏國漸弱,遼國隱患重重,但是,以我一國之力要同時對戰兩國並不容易,所以先前纔會定下鼎立扶持女真以牽制遼國的策略。但是,新生之虎遠遠比沒了牙齒的虎王更可怕,這一點是不可置疑的事實!聖上既然把這件事交給了我,你們大可暢所欲言,不管是對是錯,我也好有所決斷!大家回去再好好想想吧。”

既然高俅這麼說,吳廣元和金堅便全都點頭答應,然後便先後退出,而高麼留了下來。見室內再無外人,他便起身走到高俅身邊,低聲道:“上次你讓小七去查那樁邪教的事,已經有一點端倪了。源頭是從福建那裡傳來的,但是到這裡卻被人利用改了教義,專門在底層百姓之中傳播。每個入會地百姓都會拿出家裡暫時用不着的東西,然後交由教中的幾個長老另行分配。總而言之,只要是入會的人都會在最短的時間裡皈依那個所謂明尊,所以消息很難打聽,爲此,小七已經喬裝打扮混進去了!”

高俅起先還微微頷首,待到聽說燕青竟不惜以身犯險親自上陣,臉上的神情便很難看了。一想到這個膽大妄爲的小子當初在京城和西南做出的勾當,他便不免一陣心驚肉跳,最後不禁惡狠狠地問道:“這小子不會連這等邪教也看上了吧?”

“被好人利用的便不是邪教,被奸人利用的就必定是邪教,這種道理相公怎麼會不明白?”高明跟了高俅十幾年,當然知道高俅在擔憂些什麼,“小七做事都是用腦子的,相公便不必操心了,只等到瓜熟蒂落便可作那個摘瓜人,他什麼時候給你真正惹過麻煩了?”

高俅無奈地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說不過這個頭等狡猾的人,只能揮揮手示意他走人。左右思量了一陣,他仍然覺得心中堵得慌,只得起身出了書房。纔到中庭,他便發現一個熟悉的人影匆匆出現在不遠處的門洞,不由出口喚道:“伯紀!”

李綱也看見了高俅,連忙三兩步上前施禮見過←雖然不是高府的人,但如今內外都知道他很得高俅器重,因此從來都是不經通報而暢通無阻。

“高相公,我剛剛得到消息,聽說西北戰事有變?”

見李綱迎頭就是這句話,高俅不由心中暗笑。大宋崇文抑武是國策,但是,這並不是說士大夫就完全不重武事。這些人也許不屑於去習練戰陣廝殺之道,但是,對於諸國的情勢還是相當肯花功夫的。由此看來,說李綱有大抱負至少不爲過。

“不錯,西北戰事確實有些變化,怎麼,伯紀對此有什麼看法麼?”

“我擔心的不是西夏,而是遼國的反應。”李綱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憂慮,但是聲音卻一如既往的坦然,“要知道,我朝奪西夏橫山之地,不僅西夏對此耿耿於懷,恐怕遼國也是有些戒懼的。要不是那時遼國兵敗遼東,恐怕就不僅僅是派使節讓我國罷兵,而是會陳兵於邊境恐嚇纔是。如果此次西北戰事拖得太久,恐怕遼國會配合西夏有所策應,到了那時毗”

儘管李綱再也沒有往下說,但是,高俅卻知道最後一句話代表着什麼。不得不說,這些女真人正撞在了一個最好的時候,到時候爲了全局考慮,少不得要有所取捨了。

第4章 酒肆論書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8章 名將宗澤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29章 揚帆出海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6章 慘淡收場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3章 美人高人第22章 金蟬脫殼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6章 驚聞隱情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22章 金蟬脫殼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2章 計議將來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23章 夫妻夜話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5章 暗潮洶涌第11章 奇妙遇合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8章 初識童貫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
第4章 酒肆論書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21章 一唱一和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31章 半推半就僞投誠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3章 此生但願天下寧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37章 爲夫郎自作主張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8章 居心叵測挑病父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30章 宗汝霜盛年待起第23章 南北揮師擊湟州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第16章 無名火禍及柳門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4章 俏佳人縱論宮闈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28章 名將宗澤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29章 揚帆出海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3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13章 貌合神離第36章 慘淡收場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32章 赴邀約無故遭襲第22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3章 美人高人第22章 金蟬脫殼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6章 驚聞隱情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27章 執己見主將親征第19章 謀西北驅狼吞虎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22章 金蟬脫殼第14章 將相相見談武事第32章 赤子忱忱報國心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31章 聞金使郡王氣恕第2章 計議將來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23章 夫妻夜話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5章 暗潮洶涌第11章 奇妙遇合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8章 初識童貫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1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23章 高僧不耐苦修寂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18章 一朝風水輪流轉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27章 天子急召爲哪般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