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

“吾輩之所以推崇、嚮往那個時代,並不是因爲時代本身,而是因爲那個時代民用富足、國泰民安!正因富足安康、倉稟實,因而便知道榮辱,這樣纔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之景,無數人的這般作爲,最終塑造出一個盛世!”

陳止的話說出來,現場登時陷入了短暫的安靜。

衆人都在品味着這話中之意,不知不覺中,就有不少人在點頭低語。

“好像……是這麼個道理。”

“可不是麼?咱們士人行事,可不是注重表面的,不是都要看內涵麼?回想起來,咱們推崇上古之治,不就是因爲這安康寧靜麼?”

“原來如此,我就說麼,府君這等人物,豈能詆譭上古聖王、先賢!”

……

這一道道話語從四面八方傳過來,傳入那靳準的耳朵裡,立刻就讓他警惕起來,他立刻意識到,若是不控制住局面,保持道德上的制高點,等會迎接他們等人的,那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要在輿論上一敗塗地啊!

這忙乎了半點,等於幫他陳止預熱場子,平白送出名望,豈有這般道理?

於是念頭一轉,靳準哈哈一笑,點頭稱是:“府君的一席話,真是讓人茅塞頓開,過去確實是我等一葉障目,不見其真面了……”

此話居然要吹捧和稱讚陳止,和剛纔的態度截然不同,這衆人聽着都知道是話裡有話,後面絕對還有後招跟着。

“這個人很陰險。”羅央嚥下兩塊奪來的點心,摸了摸肚子,感到已經有了六七成飽了,便也將注意力轉移到當前的事上來,“府君的話,分明已經點明瞭關鍵,這人還要胡攪蠻纏,後面恐怕就是要拿他匈奴的井田制來做文章了,無非就是指責咱們大漢的事,說不定還得擠兌府君,對代郡當下的情況議論云云。”

他的這番話讓周圍的人都很是驚異,連陸建都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

“怎麼了?”羅央一臉意外,“你們幹嘛這樣看我?”

“沒什麼,”王快一邊護住自己的糕點,一邊直言不諱,“只是沒想到,你居然能看得這麼深。”

羅央頓時得意起來:“這很自然,我父駐守的時候,那地方上的文官,也是用的這個套路,不對啊,我怎麼感覺,這話不太像是誇我?”說完之後,他終於品味到一絲不對勁來了。

只是不等他深究,那邊靳準就已經轉進如風——

“不過府君說的再好,也不能掩蓋,漢廷不尊古禮,而我匈奴卻要遵循聖道的事實!不說旁的,就連寫出了《師說》道統論的陳府君您,不也不敢在代郡施行井田制麼?我想,以您如今在郡中的威望,若要推行這古之賢舉,怕是沒有人敢阻止吧?”

這就是明明白白的擠兌了,完全沒有任何技巧性。

不少人聽得都皺起眉來,尤其是這代郡的諸多世家,更是心中一突,看向這個匈奴人的目光,登時就不善了。

如果陳止礙於今日各方壓力,有所表態,哪怕只是權宜之計,但土地政策如果有所變遷,受到最直接衝擊的,永遠是他們這些當地的地主們!

同樣的,這時候也是表忠心的好時機。

一時之間,那世家落座之處,一個個年輕人接連站起,指着靳準、劉嶽等人就毫不留情的斥責起來——

“你這匈奴人,真是好沒道理,都說了古之聖王的目的,乃是讓人安居樂業,怎的還不依不饒?”

“便是,今日本事歡喜日子,齊聚一堂與府君同歡,結果府君這話都沒說完,就讓你等打斷了,也太沒有規矩了。”

“不錯,還不速速退去!”

……

起身的,都是跟隨那些世家話事人同來的年輕人,這些人本來就是來見世面的,論地位、位格,和在場的人都不能比,現在最適合出頭,很多話,其他人說起來不方便,讓他們代勞自是最爲理想的了。

劉嶽一聽,就惱怒起來,眯起眼睛,整個人流露出陰冷之意,目光有如毒蛇,從那一個個出言的人身上掃過去,被他看到的人,都是心中一緊。

靳準卻沒有這麼劇烈的反應,反倒是面帶笑容,對陳止道:“府君,莫非這就是待客之道?今日晚宴,在下也知其意,邀請了諸多學問家、僧道大家,不就是爲了要探討一番麼?那在下提出的這事,也算是在餐點之前的助興吧。”

“說的真是大言不慚。”人羣中,薛不疑輕輕搖頭,滿臉不滿的道:“不過,爲何要將僧放在道前?”

而那劉車則躍躍欲試,覺得一會就有機會,順着這個靳準的話,逼迫陳止出兵了。

另一邊,陳止擡起手來,示意其他人先不要說話,然後對靳準道:“我這次設宴,是爲了什麼,你心知肚明,在這個場合提出這話,是什麼居心,不言自明,不過畢竟你是匈奴人,原來求問,我就教你一點道理,等你回去,告知族中,也好讓他們知道禮義廉恥!”

他說話的時候,帶着笑容,聲音淡淡的,但這話中的含義,卻讓衆人驚訝,靳準臉上的笑容瞬間就僵硬了,劉嶽更是勃然大怒,就要上前,但冷不防的,冉瞻的身影出現在漆面,冷冷的注視着這邊,讓劉嶽瞬間感到一股寒意,這身子不敢隨意動彈了。

“上古之治,乃成社稷,你說大漢不知古賢之道,其實大謬,古之大道爲何?聖王之治何在?皆在社稷之中!”陳止不管其他,目光掃視衆人,緩緩說着,“‘社稷’二字,就是華夏道統傳承的標誌,而不是你口中的井田,你先不要着急反駁。”

他見那靳準又要開口,輕輕搖頭:“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稷,爲百穀之長,是爲穀神,社稷是什麼,就是土神與穀神!是土地與糧食,是國家與百姓,井田也好,屯田也罷,都是國家引領,百姓紮根,這纔是集成道統!”

這話鏗鏘有力,一下子就讓靳準的氣勢弱了下去,同時此人眉頭緊鎖,回味陳止話語,隱隱不安,而其他人同樣也在品味,一個個都覺得這話中另有妙用。

陳止微微一頓,感到那壓縮的名望金液,伴隨着“社稷”二字的發音,沸騰起來!

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羣起瓜分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一百二十六章 速速退去,莫污赤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樂令,萬萬不可啊!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四百一十八章 塢堡不藏民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八百二十一章 羣屬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籤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們先動的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九百七十四章 服軟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敗!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八百二十一章 羣屬成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
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祚短,羣起瓜分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百二十一章 華夏絕嗣,七年又三天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八百零一章 各有謀劃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九百二十一章 幽平先後之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一百二十六章 速速退去,莫污赤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絕圍第一千零三十章 黑甲!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六百一十七章 軍糧生氣魄,密林走大軍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八百六十八章 親往鎮壓,戰牽冀憂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邊新城疑紮根,車上書冊源雕版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樂令,萬萬不可啊!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路找人,無人敢出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誘,不容牆頭草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圍洛陽,三王挾真龍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四百一十八章 塢堡不藏民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對弈軍爭!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庾氏之悔,過往之秘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八百二十一章 羣屬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籤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是他們先動的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九百七十四章 服軟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請陳爲太守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於小兒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敗!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帳內書信,帳外炮響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進則攛基掇業,退則爲王前驅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汝不主殺,便被彼伐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七百五十二章 隨我同見陳府君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八百二十一章 羣屬成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行於下,佛爭於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