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9 竇七入彀

“河東王真是無恥!建安王雖也貪鄙,但畢竟還只是勒逼生者,但河東王竟連亡者都要欺詐!我、我不是說七叔真的……可、可畢竟時流都知是、唉,想到他那可厭嘴臉,我就恨不能拔劍戮之!”

竇氏家宅一處廕庇內堂裡,白天與河東王發生爭執而遭受刁難訓斥的竇家子臉色鐵青,憤懣滿懷,甚至忍不住咒罵道:“真不知何種骯髒門庭,生養出這樣的孽類……”

“你還有完沒完!眼下人眼環雜,聚時不易,只聽你在這裡牢騷抱怨,正事還要不要安排?”

堂中幽隱處一人拍案怒喝,聽聲音正是本來已經暴斃身亡的竇尚簡。

此時他身穿一襲黑袍,散發坐在堂中燈影未及的深處,神情同樣晦暗不明,口中則低吼道:“早已經警告你們,河東王有邪才異能,他說什麼、做什麼,只作不聞不見,具禮周全。你卻直在靈堂與他吵鬧起來,是覺得我此行黃泉欠缺聲戲娛情?”

“我、我沒……可是河東王他實在太過分,竟然敢……”

年輕人還待情急爭辯,竇尚簡已經拍案喝道:“把他給我逐出去,拘禁起來,不準再見外人!”

他人眼下雖然活着,但畢竟向外公佈是已經暴斃身亡,晝夜之間已經成了一個活死人,但爲了家業存續的大計也沒有什麼好計較。

當然心情是不可能有多好,現在又見自家子弟不知錯、還要喋喋不休,心情不免更加煩躁。如果不是眼下家中羣情已經驚慌到了一個極點,真想直接把這蠢物也帶走!

“七公息怒,兒郎也只是少經兇險,又逢河東王欺人太甚,才按捺不住失了分寸。少壯氣盛是好,只要熬過眼前,家業存續復興還要靠這些骨氣未失的兒郎們擔當。”

座中老者開口勸慰,待聽到竇尚簡呼吸趨緩,這才又開口詢問道:“那麼河東王今次所求的樂遊原上宅業……”

“給他!他要什麼,給他什麼!”

竇尚簡言中同樣憤懣難當,沉默片刻後又驀地嘆息一聲:“我倒盼這小子只是貪圖一些貨利,眼下不要再給我家增添麻煩,怕就怕他慾壑難填……”

堂中幾人聞言後也都神情蕭索,其中一人忍不住發問道:“事態真有那麼嚴重?且不說事情還沒有完全暴露,就算揭發開,我家如此門庭,難免引人爭妒,憑區區一些草野賤籍,能攀誣正罪?”

“哼,牝雞司晨以來,海內名家凡遭慘戮者,幾家有確鑿罪跡?”

竇尚簡又恨恨低罵道:“況且眼下我家大禍徵兆不在少王,而在神都啊!神都傳訊,武氏僞王稍受懲抑,用心已經不在朝堂明處,要將轉入剪裁皇嗣羽翼分支。我家首當其衝,避不過的,即便沒有眼前此擾,也會有罪徑別出,早作準備,不要再有什麼僥倖之想……”

“可是,就連建安王都被逐走,我家於世道之內,也不是孤立無援,武氏想要剪除我家,也不是那麼容易!”

堂內又有人凝聲說道,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

“道理是這樣一個道理,但是……唉,總之,有備無患。”

竇尚簡嘆息一聲,然後指着幾個子弟說道:“你們且先回靈堂,不要在內室久留。四兄,還有二郎你們兩個留下來,我還有一些家事細務要交待。”

待到幾人離開之後,竇尚簡吩咐親信關緊了門窗並在外看守,這纔對堂中留下的兩人長嘆一聲道:“我之所以作此鋪設,真正的原因,甚至不敢訴於家人,就是擔心他們驚恐之下,還不知要鬧出怎樣亂子。”

“難道當中還有隱情?”

老者並一個年在三十歲許的子弟聽到這話後,臉色又變得難看幾分。

“表象自然是武氏諸王要剪除我家,但神都家人傳信卻道深一層。這一次要刁難我家的,不只有武家子,甚至連南省幾位相公都嘆言諸外戚之家過於驕盛……”

竇尚簡神情沉重的澀聲道:“譬如今次西行之薛季昶,他出身名門,可不是什麼邪途求寵的投機之徒,但卻仍然出走神都,意在我家……”

“這、這……目下時局艱難,正需要同舟共濟……他們爲何要爲難我家?”

“誰與我同舟?那些人自是南省官長,我家則是尷尬戚宗,關中舊第。”

竇尚簡講到這裡,掩面長嘆道:“你們難道忘了,當時我爲何要謀刺少王?”

“少王宗枝敗類,又分薄……”

“前一句只是廢話,時下人人自危,他有謀身之能,難道不逞待禍?後一句纔是重點啊,唐家餘澤,幾經斧削,君威日弱,已經難庇於衆。我家容不下少王攪亂人望,也有人容不得我家再……人心險惡呀!”

竇尚簡一臉的苦澀,此前他覺得少王是多餘,死了比活着要好,所以要派人行刺,可是現在朝堂中有人覺得他們竇家是多餘,體大勢虛,幫不上什麼忙,麻煩卻能惹出一籮筐。

堂中兩人聽到這裡,是真的慌了,老者更是顫聲道:“這究竟是怎樣世道?敵我都不能容,莫非蒼天真要滅亡我家!”

“情況雖然不容樂觀,但也未至於絕望。女主年高,壽終只在短時,熬過眼前艱難時刻,未來仍有可望!”

竇尚簡很快又收拾心情,努力讓自己顯得精神一些,敲案凝聲道:“唐家舊人或不能容我,不准我家再近皇嗣,可你們不要忘了,我家還有楚王可望!所以今次我行此蛇蛻之法,力圖儘量保全我家底蘊,苦忍寒冬,怒發來年!”

“眼下我假死遁世,行事要更從容許多,將我家人物諸力包藏於野。西京這裡,我是不能久留,不過你們也不要擔心,美玉已經從神都快馬歸京,等他回來之後,檯面上家事仍然有人作主,你們全力助他穩定家勢,不必以我爲念。待我到了地境,一定會盡快傳訊回來,讓家人安心。”

那名年輕些的竇家子聞言後又說道:“七叔,我隨你同行吧。蜀道艱難,秦嶺又有蜂盜無數,你眼下還要避人耳目,不能攜帶太多家徒。同行有人,也能不失照應。”

竇尚簡稍作沉吟,然後又說道:“也好,那你近日就不要再留祖宅做戲,先秘密出往城南,召集一些人力,等到大殯之日,我潛出城後與你匯合,再翻閱秦嶺,前往成都。”

他又轉望向老者,重拍其人手背,沉聲道:“我與二郎都要離家,短時之內,家事就要託付四兄了。總之,雖然大難臨頭,但只要一家人齊心共力,無患沒有來時。”

且不說竇家人私底下的計議,近日西京城中也因爲竇家喪事而頗爲譁噪。最初還只有一些舊好門戶登門,可是漸漸地,登門弔唁的則多了許多商賈。

這些人名爲弔唁,實則自然是窺探竇家虛實,許多人靈前弔唁之後也不離開,整日逗留在竇家宅業內外,甚至有人已經按捺不住向竇家追討貨款。

若是平日,這些商賈們自然不敢在竇家這樣的門庭前如此放肆,可是現在坊間熱議竇家失勢在即,甚至不乏人言之鑿鑿講到神都派往西京捉拿竇家一干人等的禁軍、已經行在了路上。商賈們心憂自家財計,自然也就少了許多顧忌。

竇尚簡幽居在家,等待出殯之日潛出城去,但也不得安閒,不得不繼續處理這些雜務。

“查清楚了,鼓譟這些商賈們鬧事的,是西市新立一家行社名爲寶利行社。社首是個蜀中商戶,也曾在我家門下邀力,但聽說不久之前,其家財色進賄河東王,如今已經在王邸行走。敢於宣揚我家隱事,肯定是河東王授意指使!”

一名身穿喪服的竇家子恨恨說道:“這個河東王,真是卑鄙!此前訛詐我家園業,我家也已經咬牙贈送,卻還不肯罷休!”

“險遭殺身之禍,哪能那麼簡單就揭過。你們還存僥倖,覺得少王未必知詳,他現在處處針對我家,怎麼可能不知!”

竇尚簡聞言後便冷哼道:“這個河東王,還真是人物用盡,不達目的便不罷手。尤其可懼,在於一個‘忍’字。觀他作爲,不像近日才知,卻能忍到得見我家頹態顯露才出手,少王真是可畏啊,年紀輕輕已經手段老辣。

不過,我家縱然不安,也不是那些商賈能夠招惹,再有鬧事者,打逐出門。告訴他們,一應諸事待我喪事之後再作議論。我眼下是絕不能動,否則必入少王彀中!”

於是,竇家就在這種嘈鬧中咬牙繼續操辦喪禮,而時間也很快來到了出殯之日。竇家祖墳位於咸陽,因此出殯這一日,也是麻幡招展,人衆齊出,離城之後浩浩蕩蕩往咸陽方向而去。

竇尚簡身穿一身素麻的圓領袍,臉上用藥汁塗抹薑黃,一部美須也早已經截斷,這幅樣子哪怕相熟者對面而過,不注意打量只怕都認不出。

他站在城外土路旁圍觀的人羣中,眼望着自己的靈柩漸行漸遠,心中自有一股別樣情愫,待到圍觀者散開,他便也登上一駕馬車。

掌車的心腹家人轉頭問道:“七公,現在趕往城南匯閤家人?”

“不,往西行,咱們去涇州。”

竇尚簡壓根就沒打算去蜀中,不過這一點打算甚至就連最親近的家人都沒有透露。

家奴聞言後略有錯愕,但也並不敢多問,打馬直往西面行去,前後兩架馬車,並有十幾名粗使的擁從,看起來與一般行商無疑,也就少有人關注。

一行人一路行進,堪堪趕在日落之前抵達始平縣郊一處位於鄉間的莊園。

竇尚簡撩開車帷,藉着夕陽餘暉望向那莊園的籬牆,卻沒有發現此前所派遣心腹約定豎起的信物,臉色陡然一變,疾聲道:“退、退!不要入莊!”

但這時候卻晚了,莊中近百匹奔馬疾馳衝出,很快便在野地中將竇尚簡一行團團圍住,騎士們揮舞棍杖上前逼迫衆人下車受縛,然後便押着他們往莊中行去。

李潼站在莊園籬門外,看着敢戰士們將早已經形貌大變的竇尚簡反剪押回,已經忍不住笑起來:“竇君竇君,咱們又見了,日前我還以爲此生已經沒有了這樣的緣分。我要向你道歉,本來答應好要架設帳幕爲你送靈,卻不想偶逢神都來客,道我或能在此見你,果然是見到了。”

竇尚簡看到少王站在這裡,本來已經塗黃的臉色顯得灰暗起來,聽到這話後又怒聲道:“竇美玉出賣我!”

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320 高句麗遺民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124 朔邊良才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317 尚方少監0039 羅網常設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146 好狗戀舊槽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405 都水使者,畿內藏丁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255 肥羊難宰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073 春江花月夜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206 一支穿雲箭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177 大王才思敏捷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445 死不入黃泉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290 懼親如仇0014 一窩小雞崽兒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207 李氏名駒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118 從子昌嗣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075 將軍跋扈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175 索性以身相許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150 俱入彀中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248 太平積忿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112 神都水深0376 紈絝衛府
0205 不爲我用,則必殺之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320 高句麗遺民0370 名王志壯,當避一席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487 潞王殘暴,人勢難欺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676 宣法入蕃,禮佛得庇0905 聖人有愛,蕃人得幸0228 平康坊聲色迎王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1045 籬牆築定,打掃廳堂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124 朔邊良才0858蕃土將躁,隴右嚴備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972 普世萬物,匯聚博覽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414 後進小子,恃才薄我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317 尚方少監0039 羅網常設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146 好狗戀舊槽0525 悍將入城,破財免災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993 情緣玄妙,知錯難改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405 都水使者,畿內藏丁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255 肥羊難宰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369 諸武爭位,建安得籌0356 城南話別,著新寄意0835 當司憲臺,爲國察奸0382 太平薦才,姑侄漸遠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073 春江花月夜0214 少王異圖,乃有妄行0249 宗枝凋零,唯此秀實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917 大事所謀,環環相扣0206 一支穿雲箭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177 大王才思敏捷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445 死不入黃泉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0290 懼親如仇0014 一窩小雞崽兒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590 故隋兵道,遺澤後世0718 賣主求榮,所得必豐0207 李氏名駒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118 從子昌嗣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075 將軍跋扈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175 索性以身相許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150 俱入彀中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248 太平積忿0697 治漕稱善,前惟耀卿0862 雷霆雨露,並非當然0112 神都水深0376 紈絝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