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

時間進入八月,隴上已經是秋風颯颯,特別是朝夕時分,氣候已經變得明顯寒冷起來。

黎明時分,天際還未有魚白亮起,衙堂前的晨鼓已經被咚咚敲響,宣告着一天的開始。

“該死!”

寢室帷幄中,仍在睡夢中的郭元振夢囈般的咒罵一聲,翻個身用衾被將頭顱都緊緊裹起,但這仍不足以將那晨鼓聲完全隔絕,直至鼓聲二通已經響起,他才陡地在牀上坐直,甩了甩仍然有些昏沉的腦袋,看了一眼窗紙上透出的篝火光芒,惡狠狠的低罵一聲:“早晚拆了這破鼓,真是擾人清夢!”

口中這麼咒罵着,但他還是扶榻起身,自有侍員入前奉上內外衣飾,有條不紊的爲其穿戴起來。

鎮守邊疆自不同於內陸爲官,無論是日常起居還是職內事務都要辛苦得多,但也並非完全沒有樂趣。譬如室內侍奉的這幾名婢女,便一個個秀色可餐、充滿了異域的風情。

隨着大唐對隴邊的經營越發深入,特別是在將吐蕃的勢力壓制到赤嶺以西之後,再加上國中商貿的興起,周邊諸胡對大唐的依附度便越來越高,體現最爲直接就是對諸胡各種事物徵調力度的加強。

作爲勞動力的壯丁、生育資源的婦女,以及各種牛馬雜類與耕牧產出,這些資源都在地方軍政官員的調度範圍之內。

當然,相對於此前強權於此方的吐蕃,大唐的調度手段還是稍顯柔和的。倒不是說大唐要比吐蕃人更加的仁慈,畢竟在這中古世紀,能夠成爲區域中的霸主,本身便與仁慈並不沾邊。雙方統治的差別,主要還在於各自制度的不同。

吐蕃驟起於高原,唯一的倚仗便在於強大的武力,制度的建設雖然有所發展,但因人才儲備的不足,執行力卻是極爲低下,對外方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直接進行掠奪。

而大唐卻擁有着豐富的羈縻技術與經驗,雖然本質仍然是剝削,但諸胡部託庇在大唐羽翼之下、卻仍不失發展的機會。

兩種手段各有優劣,也談不上有什麼明顯的高低之分,畢竟各自運作的基礎還在於絕對的武力震懾,主要還是看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以及當下的形勢。

大唐軍隊在對外開拓的過程中,自然也有兇殘的一面,覆滅在大唐鐵蹄屠刀之下的胡部邦國勢力較之吐蕃只多不少。到現在大唐國境之內以及邊疆軍鎮中還存在着大量的胡部亡國之餘,遭受着比較苛刻的奴役。

跟吐蕃相比,大唐的優勢在於除了兇悍的鎮壓掠奪之外,還不失懷柔羈縻的手段,而吐蕃國體制度本身,便限制了他們、不能做出更多的選擇。若是周遭沒有足以匹配的對手還倒罷了,可一旦出現這樣的存在,頓時就會讓他們處境變得步履維艱。

兩國之間圍繞青海基本的對抗形勢的形成,還是在數年前聖人親登隴右所主持的海東那一場大戰。是役大唐雖然取得了勝利,成功的跨越赤嶺,在海東建立了軍事據點。

但吐蕃、或者說噶爾家族的勢力也並沒有就此一蹶不振,除了青海東南方位、靠近赤嶺這一片區域在大唐控制之中,青海其他地區仍然不能輕易涉足。

海東一戰後,雖然大唐軍隊也曾一度闢地兩千裡,直接遠駐位於青海西南方位的渴波谷,不獨扼住了吐蕃東進黃河九曲的通道,更有了直接進攻海西伏俟城的可能。

然而在不久之後,雙方便圍繞渴波谷進行了一系列的摩擦與爭鬥,以至於到了海東之戰結束後的半年左右,聖人便不得不再次引軍返回隴右坐鎮,但渴波谷終究還是被噶爾家給奪回,使得大唐的勢力再次退回海東區域、不能完全伸展開來。

雖然說當時對國內的宣傳仍是唐軍再次於青海挫敗吐蕃軍隊,但事實上那一系列的戰爭還是唐軍輸了,丟掉了海東一役勝果的一半,也讓黃河九曲一直處於吐蕃的頻繁侵擾中。

畢竟欽陵吐蕃戰神的名聲是真實不虛,其在敗退之後所組織的一系列反擊也都凌厲有加。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當年聖人之所以想要駐兵渴波谷,其中還有一個最大的考量就是勒令已經內附河曲安樂州的吐谷渾王室重新返回青海,去聯絡策反吐蕃控制中的吐谷渾亡民,作爲防守渴波谷的一股重要力量。

可是當年聖人尚未履極,僅僅只是陝西道行臺大總管,所以當時的吐谷渾王慕容忠便也抗命不遵,潛逃入都,也使得後計無從實施。畢竟按照大唐當時的國情與力量,想要獨力在幾千裡外駐紮強兵把守要塞,還是力有未逮。

也正因此,聖人才對慕容忠恨意滿滿,一俟找到機會,便直接將之幹掉。

其後數年時間裡,青海方面的形勢基本維持這樣的格局。大唐實際所控制的最前線是海東的莫離驛,而吐蕃的前線則安置在了渴波谷,雙方之間隔着地勢相對平坦的大非川,在此區域中不斷髮生遊弈斥候們的小規模碰撞交戰。

不過近年來隨着大唐國內局勢的穩定,此類摩擦也在逐年減少。倒不是說雙方各自外擴的慾望有所削減,而是大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

大唐方面,開元以來便專務休養,雖然沒有大舉裁撤邊務的人事投入,但基本上也是保持當下的局面,不再作進一步的戰略規劃。

至於吐蕃方面,其實發動戰爭的需求要比之前還要更加強烈。國中的牴觸與封鎖越來越嚴重,逼迫得噶爾家必須要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間,而近在咫尺的黃河九曲之地,就是一個絕佳的開拓對象。

同時,發動對外的戰爭也能轉嫁一部分因爲各種原因而衍生出的勢力內部的矛盾。

只不過,欽陵在戰場上雖然料敵如神,可若是大環境並不具備發動戰爭的條件,還未開戰便先輸一半,他也很難說服所有人跟隨他豪賭一場。

開元元年,欽陵遣子入唐祝賀大唐聖人登基,結果卻發生了與國中使者當街鬥毆的惡性事件,之後大唐更是專遣使員前往吐蕃進行溝通解釋,雙方關係也變得融洽起來。

那時候,欽陵便已經打算要對黃河九曲下手,以接回兒子爲名義、派遣了數千名胡部扈從穿過大非川,靠近莫離驛,準備以這些兵力於大非川東側對海東的唐軍進行阻撓,自己則率部從渴波谷對黃河九曲發動進攻。

結果卻沒想到,負責交割欽陵之子的郭元振直接策反了已經欺近莫離驛的胡部人馬,本來用作阻撓對方行動的兵力反倒成了對手的爪牙,欽陵也因此不得不暫時放棄對黃河九曲的進攻。

這一次機會錯過之後,大唐便着力發展邊貿,通過貿易與邊境諸胡進行利益交換,這對那些實力偏弱的胡部而言無疑是一個更加有好的方式。相對而言,噶爾家那種威懾有餘而恩義不足的統御手段便越發的讓人反感。

噶爾家父子前後統治青海達幾十年之久,威望基礎自然是有的,但也並不意味着這些胡部們就會對他們完全的忠誠不悖。而在斷絕了來自國中的人事援助後,青海當地的胡部人馬已經成了噶爾家最主要的力量組成部分。當這一部分力量逐漸變得不可控,噶爾家自然也就逐漸喪失了挑起戰爭的主動權。

當噶爾家對青海區域局勢的影響力越來越薄弱,那大唐的影響力自然也就越來越強大,隴右官員們的喜惡如何,自然也就直接影響到了他們各自的處境前程。

郭元振如今官居鄯州長史,而鄯州都督則由河源督軍使夫蒙令卿掛銜兼領、但並不負責具體州務,郭元振便是鄯州此境最高行政長官,在隴右官場上自然也是排得上號的人物,因此隴邊諸胡也都是爭相獻媚。

郭元振自不是什麼克己守禮、清心寡慾之人,不過早年在通泉縣胡作非爲的做派也不敢再復爲。那時候劣跡斑斑,還有一部分久不得志而自暴自棄的緣故,可如今得聖人賞識重用,若再那麼做的話,不只是拿自己的前程開玩笑,更是視國務爲兒戲。

所以如今的郭元振待人處事也都收起了往年那種嬉笑無狀的模樣,開始注重起了官威儀態,平日裡不苟言笑,對於諸胡酋們所賄獻的財貨之物也都不作濫取。如果說還有一點故態殘留,那就是在色慾上不甚檢點。

“人之大欲,食色而已。朝廷賜給俸祿,飲食恆有不匱,不需別處拿取。然色意須當伸張,則就需要自己勤勞訪問。”

對於自己這一點寡人之疾,郭元振也並不諱言,放在旁人身上略顯齷齪的一點愛好,反而因爲他的坦白直言顯得無傷大雅。

而憑他今時在隴右的權勢地位,自然也不需要親自去尋芳採花,自有周邊胡酋們爭相奉獻。畢竟講到財貨珍寶,他們自己也緊巴巴的,可若是女色,都是自家產的,倒也並不讓人心疼,哪怕不用來結好權貴,各自部衆們也都生產的很愉快。

在這方面,郭元振倒也並不濫收,江河湖海、各取一勺,可謂是色亦有道,以至於鄯州官屬們長作戲言,道是郭長史帷幄之內便是一幅營邊治夷的圖卷。

隴邊羈縻州府合有百數出頭,而郭元振室內侍婢胡姬們也略當此數,如果哪一胡部無列其中,那就要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經離倒黴不遠了?

一點花名,無傷大雅,好事者熱傳而已。郭元振在事隴邊,主業當然不是集郵採花,風情嚐盡的同時,對於隴邊胡情的瞭解也是越發深入。

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120 諸用仰於國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077 永昌元年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077 永昌元年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說幾句話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242 蜀女有才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242 蜀女有才0016 大唐潑婦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042 能奏《武媚娘》否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193 太平托子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248 太平積忿0002 又一個才人0028 禁宮異兆0281 牡丹花下死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008 聖母神皇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112 神都水深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343 女人的報復0320 高句麗遺民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122 枯禾逢甘霖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087 蓮生獻經0101 出閣河東王0260 分頭入洞房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196 卑職願從大王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258 曲江盛會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011 仁智院家人們0081 少王險計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032 君子滿朝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
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0342 懷義說親,結怨於人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120 諸用仰於國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077 永昌元年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077 永昌元年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601 選募遊弈,跨嶺殺蕃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說幾句話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200 捐麻入社,義氣感召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144 誰敢偷餵我的狗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853 武運昌隆,威臨天下0242 蜀女有才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242 蜀女有才0016 大唐潑婦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0042 能奏《武媚娘》否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193 太平托子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248 太平積忿0002 又一個才人0028 禁宮異兆0281 牡丹花下死0454 朕能選你,亦能逐你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008 聖母神皇0770 社稷存續,天命有歸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1014 長安繁華,享之不易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112 神都水深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343 女人的報復0320 高句麗遺民0318 少王兇頑,奪人宅業0122 枯禾逢甘霖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485 抽絲剝繭,外戚弄事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087 蓮生獻經0101 出閣河東王0260 分頭入洞房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325 獨枝孤標,聖皇加恩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196 卑職願從大王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258 曲江盛會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011 仁智院家人們0081 少王險計0832 遣離京畿,別置外州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032 君子滿朝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444 聖皇洪福,神佛入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