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3 三郎行邪,親者心痛

李隆基並諸佐員在展園門外等候了一會兒之後,纔有一駕不甚起眼的青蓬馬車從官道上來來往往的人馬車流中駛出,馬車到了近前,篷布掀起,車中正端坐着身着一襲素色衫裙的太平公主。

此次歸京之後,太平公主的行事風格大不同於往年的張揚醒目,變得低調有加,比如眼下這般,出入不再儀仗鋪張,只是輕車簡從。

但所謂的低調也只是流於表面,若真的表裡如一,便不會離着還有十幾裡的路程便派人前來通傳。

而且官道上看似隨人羣一同遊園的一路人馬,隨着太平公主的車駕駛出,便也停了下來站在道旁,雖然沒有鮮明的衣飾標誌,但顯然也是公主府的護衛人員。

李隆基先是看了一眼道旁那足有百數衆的精悍護衛,然後纔將視線轉望向車上的太平公主,趨行入前作揖之後便伸手虛扶過去,口中則笑語道:“姑母有遊園興致,早遣僕員奏告,讓隆基可以登邸迎護。”

臨淄王恭敬的態度讓太平公主很受用,她擡手搭在李隆基手臂上就勢下車,笑着說道:“王並不只是庭中閒走的後進,如今身爲班列朝堂的通貴大臣,自有皇命遣用,旁人怎能貿然滋擾。更何況你姑母尚未老邁到手腳荒廢,偶作興致,哪裡都可去得,並不需勞累兒郎。”

彼此一番寒暄,道左人多眼雜,李隆基便又親爲導引,將太平公主並其僕員們領到了展園直堂中。

光祿寺佈置的這座食園依傍西內苑而設,面積同樣極爲廣闊,各處展位錯落分佈,遊人們有序的遊逛。直堂則位於城北芳林門處,站在這裡可以俯瞰全場,及時調度。

太平公主站在直堂外看了好一會兒園中盛況,轉回頭來後毫不掩飾欣賞的目光,指着臨淄王笑道:“此前聖人將王驟攫四品、當司主事,時流議者以爲欠妥,但無論身在哪種場合,我都說臨淄王少年老成,是宗家又一挺拔秀枝,必然不會辜負聖恩擡舉。

但不經事練,說什麼總是不免氣虛,如今臨淄王司掌盛會,從容有加,經此之後,那些鼓搖脣舌、浪作貶言的閒人又有什麼話可說!”

“聖恩浩大,唯盡力而爲,盼能不負所用!”

李隆基授新不久便開始忙於籌備盛會,倒沒有閒情理會那些臧否言辭,但在聽到這話後,還是又對太平公主作禮道:“也多謝姑母的厚愛迴護,隆基於世道之內,只是謹遵親長教誨的學步小童,縱有些許淺樹,也實在不敢矜傲。”

“像,實在是太像了!”

聽完李隆基的應答,太平公主又上上下下、認真的打量了這個侄子一番,擡手拍拍他肩膀,湊近過來親切道:“無論儀容氣度,還是這份自謙與才幹,都與我家那位長三郎依稀類似啊!往年聖人出閣時你還年少,當年事物大半陌生。但你姑母是親眼有見,若非見此秀才脫俗,實在不信人間有不學而善、生而知之的奇異大才!”

李隆基心裡對太平公主的造訪並不熱情,本來只打算應付了事,可是在聽到這番評價後,登時便忍不住笑逐顏開,但又連忙低頭道:“姑母謬讚,我哪裡敢……實在不敢妄比天人,但能聖道之下踵行一二、稍得修身治家的道理,便是於願足矣!”

簡單一番對話,李隆基對這姑姑更加熱情,請入堂中暫坐,然後才又說道:“遊園人潮擁擠,恐有衝撞冒犯。請姑母暫且於此短作,讓我着員肅清一片園區,再引姑母入園從容賞覽!”

“不必這樣麻煩,我這些許興致不患無處消遣,見到兒郎能夠從容處事便覺得欣慰,怎麼能縱性干擾。”

太平公主很好說話,笑眯眯的坐在席中,並不急於入園遊玩,並示意李隆基繼續處理事務,不必過分在意自己。

見太平公主如此態度,李隆基雖有幾分疑惑,但也不再多想。雖然光祿寺章程規令有序,但他的清閒也是相對而言,大量的事務都需要他批閱之後才能進行下去。

於是接下來李隆基便開始埋頭批閱文書,太平公主則安坐側席,狀似悠閒的在一旁打量這個侄子處理事務,並趁着稍得清閒的間隙詢問一下展會的行情如何。所談論的話題倒也無涉機密,李隆基便隨口作答。

如此又過了將近一個時辰,趁着一批文書剛剛處理完畢分發下去,太平公主終於又開口道:“不怕兒郎笑話,聖人興治有術,如今京中日漸繁華,但居此繁華世道之中,也是頗有不易。偌大一個庭門,家人有口即食、春秋製衣,飲食雖不尚奢,但也消費驚人,持家甚不容易……”

講到這個話題,李隆基倒是深有同感,他主持一座展園,日夜所見商貿額度驚人,越發感覺到自己貴則貴矣,但若講到家境,甚至都比不上一些京中平頭百姓,想要做什麼也常常因爲囊中羞澀而困阻不斷。

“所以你姑母閒來也整治了一份產業,恰好有參你所司直的這一處展園……”

作態許久,太平公主終於講到了此行的真實目的。

她此前因爲惹禍避居河東多時,但也並沒有閒着,趁着河東時流殷勤拜訪之際,在河東整治了一片面積不小的葡萄園,因爲存鮮不易,多數都釀成了葡萄酒,自家消用和贈送親友之外,還有不少的盈餘,便想趁着今次世博會賣出一個好價錢。

今次歸京,聖人雖然沒有什麼表態,但太皇太后卻是對她一通敲打,也讓太平公主不敢仗恃家世干涉造勢,僅僅只讓府中僕員循着正規途徑租下一個展園進行展銷,但效果卻不夠理想。

畢竟河東大葡萄雖然頗有時名,但更出衆的還是時鮮價廉,釀成葡萄酒後,品質便比不上隴右西域的流入。太平公主又不甘心作賤去賣,於是便將主意打到了李隆基身上,希望能在展園作重點的推介。

李隆基見到這個姑姑一番扭捏作態,還在猜測會有什麼意圖,結果竟然只是爲了爭取一處展位,一時間也有些哭笑不得,順便也覺得這姑姑實在貪鄙的有些不顧體面。

“敬告姑母,上佐不問下事,如此才能各司其職。酒類諸品展位劃分,是良醞署司鑑,隆基若貿然過問,毀人職權,有失本分!”

隨着心情的變化,李隆基態度也變得冷淡起來,他正是自尊感強烈的年紀,自覺得這種小事不值得向自己請託,冒昧之餘,更有幾分看輕自己的意思。

本來談話氣氛還算不錯,但太平公主卻沒想到這個小三比宮中那個大三翻臉還快,幾乎一瞬間就完成了冷臉的切換,頓時愣了片刻,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哈,今日總算明白,時運不再、萬事艱難!我這個家門蠢類也真是拿事自賤,本以爲母家兒郎壯成當事,可以體恤關照、勾銷疑難,卻不想只是自己心裡狹計,人卻目中無我!”

好一會兒之後,太平公主才冷笑起來,兩眼盯着李隆基頗有怨恨,除了被當面拒絕的羞惱之外,心底所積存對聖人的怨念也被勾動激發出來:“當世爲人,父母賜給骨血之外,的確沒有什麼情誼惠利是理所當然。這個道理,我現在是懂了,並也告知臨淄王,眼量切勿擅作高低,捻拿不必盲分輕重!今日一張臉面如何被人拍進塵埃,明日那人必要纖塵不沾給我送還回來!”

說完這話,太平公主便憤然起身,擡腿便向堂外走去,陡然勃發的怒氣,更讓堂中分立的諸佐員們看得目瞪口呆。

李隆基聽到這番訓斥,一時間也有些傻眼,不知該要如何處理應對。而一直遊走在堂外的王仁皎見狀後卻是暗道不妙,忙不迭衝出來跪在太平公主前方並大聲道:“大長公主殿下請留步!大王絕非此意,展位輪換隻是小事,但當司在事者處事不道,竟然讓大長公主殿下受累行告,實在是……”

有了王仁皎這一打岔和提醒,李隆基也終於醒悟過來,本是一樁小事,可若任由他這姑姑挾憤走出,必然會小事化大。別的不說,單單太平公主入宮在太皇太后面前吵鬧一番,足以讓那個本就對他們兄弟頗多偏見的祖母更加厭惡。

一念及此,李隆基便也連忙站起身來行至太平公主身後,還未開口,便先擡手給了自己一個耳光,眼眶霎時間變得通紅,撲通一聲跪在太平公主身側,語調哽咽道:“我這新事的拙員,家門的醜幼,本該靈活用巧的時候,偏要賣弄愚直!

少來怙恃雙失,難知人情道理,若無親長垂恩的庇護,豈能長大成人?血脈同源,一蔓之瓜,若連親情都不恤顧,獨苗焉能孤壯……”

太平公主本來羞惱至極、滿懷忿氣,但聽到臨淄王語調顫抖、更不無惶恐辛酸,一時間也是大聲感慨,頓足立住,默然片刻後才嘆息道:“不說你這少類有失人情的應對,就連我,也常感人事非故、無所適從……當年我父、我母、我諸兄關懷愛護,何至於、何至於因爲如此一樁小事,竟與小輩翻臉置氣、可笑啊,可笑!”

聽到太平公主這感慨之言,李隆基心絃又是一動,且將感想按捺於懷,繼續恭聲道:“一時薄情狹計,觸怒姑母,不敢強求原諒,但請姑母暫留片刻,容我將此事處置周全,再拜膝前請求降罰!”

太平公主這會兒心思也不在剛纔的爭執,又沉吟了一會兒之後才擺手說道:“此事不必再說,你姑母再怎麼不顧體面,也不能強請催使兒郎有悖司職非分。但此日遊興不復,三郎若能同駕送歸,算你有心。”

李隆基聞言後連忙點頭應是,起身後先將直堂事務交代一番,然後又連忙行至太平公主身後,一路陪同走出展園。

來到展園外將要登車的時候,李隆基殷勤上前要接過車伕御具,卻被太平公主擡手阻止:“宗家兒郎自有風骨,大不必委屈作媚。”

李隆基聞言後只能訕訕作罷,等到太平公主上車之後,這才擡腿登上,屈膝側坐於車廂中。

太平公主車駕沿北城西行一段路程,然後便從景耀門處入城。沿途官道上仍是熱鬧有加,許多民衆們打定主意徹夜遊園,索性便在城外張設帷幕,露宿近郊。

一路行來,太平公主言語不多,只是透過車簾望着城外熱鬧的畫面,嘴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李隆基倒是想打開話題,消弭剛纔的爭執,但見太平公主如此神情,一時間也不知該要說什麼。

世博會期間,長安城內城外都人頭涌動,熱鬧非凡,幾乎沒有僻靜之處。

“好一派盛世風情啊!當年故人,幾者能夠料到後世人間風光如何?”

隨着車駕轉入坊間橫巷,太平公主又驀地嘆息一聲,擡眼望着李隆基說道:“咱們姑侄都是幸運的,能夠熬過往年的禍亂動盪,至今還有福氣享用人間的富貴。但捫心自問,如今人間的情勢怕也不是當年所暢想那一類。”

這一番感慨,李隆基雖然聽得清楚,但卻猜不到意味所指,或者說不敢深想,只是賠笑說道:“家國自有強者擔當,覆羽之下,是宗家諸人的福緣。”

太平公主聞言後瞥了這侄子一眼,然後又說道:“你姑母的確沒有男兒的豪襟壯志,也因爲父母兄長的驕縱,有欠蘭芷馨香的品格。但有一樁認定的道義不會違背,人待我好,我必以回報!不能御器穩重、享國長久,四兄他命運的確淒涼。

無論世道是憐是嘲,他終究是我一血同胞的至親兄長,少了這一個,人間更沒有幾人會愛我縱我。每每念及於此,總有剜心之痛。想到兄妹相處的樁樁種種,仍然不失感動。蒼天或是無情,人道總是有序,幸好還有你們几子,讓我能將往年所承受的關懷保護稍作回報……”

李隆基聽到這裡,已是淚水漣漣,或許覺得這模樣有些羞澀,擡起衣袖擦掉淚水、遮住臉龐。

太平公主見狀,擡手拍了拍這侄子的後背,又語調沉重的說道:“正是因爲故情的溫馨,看到三郎你在邪道上越行越遠,我也越忍不住代你阿耶感到心痛啊……”

0031 不是一路人0230 過平康款轡0073 春江花月夜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055 一人而敵一族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84 具位庸臣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027 南衙北衙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193 太平托子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149 舊事再起波瀾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039 羅網常設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088 貌類乃父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270 兵入武氏邸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104 王居大不易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117 權門惡事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025 不如降黃巢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037 春官武承嗣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077 永昌元年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
0031 不是一路人0230 過平康款轡0073 春江花月夜0434 舊案新翻,大臣難逃0461 來某成親,障車萬緡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0055 一人而敵一族0596 霸業成敗,功在土渾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餅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990 名臣欺世,子嗣無能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425 禍延深宮,三思殺女0840 太府巡坊,雞飛狗跳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84 具位庸臣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526 關中苦旱,農事不興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881 漕渠流脂,穀米滿倉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553 不擇手段,斂物備戰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910 邊州事繁,國力日盛0789 榷鹽新政,以補糧荒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資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232 能殺我者非足下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懷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027 南衙北衙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193 太平托子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508 豺狼之國,不可不防0500 陳兵河沿,以待賊師0849 昭德有力,驪山伴駕0546 參軍氣壯,宰相自辱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668 鷹苑豹坊,內外編軍0041 學好羯鼓錘奶奶0149 舊事再起波瀾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649 殺伐痛快,直擒土王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039 羅網常設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402 好長生者,必重醫卜0088 貌類乃父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976 盛世文娛,寓教於樂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270 兵入武氏邸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104 王居大不易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117 權門惡事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681 王公年高,帳席以待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025 不如降黃巢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037 春官武承嗣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077 永昌元年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779 靖國格式,宮門立館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