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

離開翊善坊之後,李潼也並沒有再返回王邸,而是徑直往城南曲池坊櫻桃園去,算是滿足了李守禮的願望。

入園之後,李守禮一臉猴急的去圍觀伶人排演,途中得了三弟幾句誇獎,這讓他心緒大定,稍微亂一亂也不擔心回家會被娘娘責怪。

李潼則招來了田少安並城中故衣社知道他身份的幾名直案,待衆人入堂坐定之後,便開口說道:“竇家之事,你們都知道了吧?”

衆人聞言後便點頭,李陽還忍不住嘆息道:“這個竇尚簡出身名門,又正當壯年,誰能想到如此虧於天眷……”

李潼聽到這話便冷笑幾聲:“怕是未必,最近幾日,你們打起精神,我知竇家門庭出入者衆,監視起來是有困難,但無論用什麼法子,一定要給我盯緊了他家。”

頓了一頓之後,他又說道:“城中或許規禁森嚴,行事多有不變,或疏漏難免。但城外近郊,包括四出諸館驛、邸舍,全都安排上故義徒衆!草堂寺那些雕版僧戶挑選幾名精工,即刻趕製竇尚簡形貌刻印,印刷分發,按圖索人!”

“大王是懷疑竇七沒有……”

“不是懷疑,是肯定!”

李潼沉聲道:“竇七可不是竇家尋常旁支閒員,他打理着竇家諸多產業,手裡事權頗重。如果突然暴斃,西京竇氏必然羣龍無首,亂成一團,哪裡還能這麼快的鋪設出一番莊重場面?”

他自己就是一個搞陰謀的行家,對於所有的巧合都持一種懷疑的態度。雖然天有不測風雲,疾病之類誰也不能預見,但是在這樣一個節骨眼,他已經確定要對竇家下手,自然也就不會輕信。

也不排除這個竇七就是行刺自己的主謀,爲了保全家族整體而犧牲自己。但也正如李潼所言,竇七可不是什麼尋常人,他是留守西京的竇家主事人,雖然棄車保帥是世族慣作的自謀手段,可是直接把這個帥都給幹掉,這手段也太慘烈了些。

本着懷疑的精神小心求證,李潼剛纔在竇氏祖宅靈堂上故意訛詐,雖然也不排除惡心竇家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試探。

竇七掌握着竇家許多人事往來的底細,特別是有關蜀中錦商這一方面,更是由其人一直全盤打理。假使這個竇七真的是突然暴斃,就連李潼都能紅口白牙的登門訛詐,那些常作巨貨往來的商賈能無一絲騷亂、來個死無對證?

如果這個竇七真的死了,常情以論,竇家反而不會大肆張揚,而是要隱瞞消息儘管將竇七所掌管的事務交割清楚。

這一家人連故衣社那點麻貨錢款都要拖欠、乃至於賴賬,總不能竇七一死,一大家子全都視錢財如糞土了。

綜合這些,李潼才能篤定竇七沒有死,而是要藉此隱入臺下。

至於更深層次的原因,眼下李潼還沒想透,單憑他自己在西京這裡施壓,並不能逼得竇家做出這種手段,更作樂觀之想的話,可能返回神都的武攸宜已經開始着手報復西京這些人家,從而讓竇家感受到更大的危機。

但無論原因如何吧,既然你敢做黃老爺,我就敢做張麻子。如果這個竇七還在臺面上,李潼還真不好直接對他下手,但既然現在已經是一個死人,那也就沒有什麼可顧慮的了。

待到故衣社那些直案們領命退出之後,李潼又留下田少安問道:“楊顯宗他們,眼下已經遊移到了哪裡?”

“他們東行驪山,換馬易裝,繞過一程之後,已經從渭北抵達了鄠縣,入住大王讓人佈置的田莊裡。掛靠在草堂寺下,經史縣尉活動,陸續取得草堂寺的僧戶寺籍。”

聽到田少安的回答之後,李潼便點了點頭,他心裡雖然對時下這些沙門和尚們乏甚好感,但所謀諸事倒是多借佛門的方便。

舊年神都時就不必多說了,身在西京這段時間裡,真是多靠了和尚們方便法門的幫襯,這才能玩出許多騷操作。

就像楊顯宗他們那批敢戰士,足足五六百之中,無論在哪裡都是一個非常扎眼的存在。且不說官府緝盜追贓,單單要避開基本的行政擴戶,就是一樁不小的麻煩。

可是如果把這些人掛靠在佛寺下,就會省了許多麻煩。沙門諸產業眼下是一塊法外之地,特別是一些大的佛寺,地方官府都無權干涉許多寺務。

但這也更篤定了李潼以後要打壓沙門的念頭,老子走過的方便之路,哪能留着讓別人再走!

“傳告他們,隨時待命。若故義徒衆能夠搜查出竇七藏身所在,時機合適的話,直接衝入搶人!”

話雖然這麼說,但李潼也只是將之當作一個備選的方案。畢竟敢戰士們凡有出沒,實在太扎眼,此前在長安城中作亂,是佔了一個西京各家沒有防備的先機。

可是有了這樣一次首秀,眼下西京各家都存驚疑,既警惕鄉土中什麼時候出現這樣一股強大武力,又擔心會背了此前西京作亂的黑鍋,所以眼下肯定也都是擦亮眼睛認真看。

再想在這些警覺起來的地頭蛇們的眼皮底下搞動作,危險程度會增加數倍。所以這也只是實在沒有更好辦法的情況下,纔會考慮的一個備選。

竇家其他人不必多提,這個竇七,李潼是勢在必得的。一則跳貨必須死,竇家在西京族人數量衆多,數這個竇七最扎眼。二則只有抓住了竇七,他才能對竇家臺上臺下諸產業有一個通盤的瞭解。

畢竟故義徒衆雖然數量衆多,但這些人也不是什麼專職的耳目斥候,且如李陽那樣能夠直登貴邸的也是少之又少。

在沒有專業訓練和周密組織的情況下,想要只憑着人多就把一個根深蒂固的大族裡裡外外調查通透,那實在太難。

別的不說,就連他奶奶安排在他府上的耳目,都不能查探到他真正的秘密。狡兔三窟是世族常態,李潼想要攫取竇家多年積攢的財富與產業,就必須要控制住幾個竇家重要的族人。

吩咐完故義徒衆後,他對那些耳目的效率也不報多大信心,略一轉念,又派人將楊麗喚來,開口問道:“近日寶利行社諸事籌備如何?”

楊麗連忙將行社籌備情況大概交代一番,李潼聽完後便又問道:“竇家死了主事人,這對那些近來與他家往來密切的錦商們有什麼影響?”

楊麗聞言後便嘆息道:“自然是難免心慌的,蜀錦春秋有出,通常夏冬都是落訂提貨的忙碌時節。妾近日走訪一些商戶,有許多已經將貨款提入竇府,現在他家卻死了主事人,許多人都擔心會耽誤了今年的商事。不過這也都只是一些小擾,畢竟竇家維持這麼多年,變故是難免的,也都會有一些備案。”

“這一次並不同,竇家要倒大黴了。竇七沒有死,他是假死脫殼,我懷疑他是要藉此隱入人後,把他家檯面上的營生歸入幕後,以此躲避接下來要遭遇的掃蕩打壓。”

楊麗聽到這話,驚得瞪大眼:“這麼嚴重?就連竇家都要……”

講到這裡,她眸中陡泛異彩,望向大王的眼神滿是敬慕:“是不是大王……”

李潼見狀不免笑起來,擺手道:“雖然有一定的關係,但我這裡還非重點。總之,竇家這一次遭厄輕不了。楊娘子可將此情轉訴那些與竇家有往來的商賈們,告訴他們不必因此擔心,竇家倒了,還有咱們寶利行社,日後飛錢匯送,即便是沒有了竇家這株大樹,他們的損失也都能找補回來。”

“另外還有一點,你家於鄉中可有什麼經管商事的官府衙官?派親信家人走告,放心大膽分奪竇家於彼事權,動作越大越好,錯過了這一次,等到風波平定下來,再想寸進那就要事倍功半了。”

竇七現在是有心藏匿起來,單憑故衣社徒衆很難挖出這個傢伙。但既然知道他家根基所在,也就不怕這傢伙藏得多嚴實,直接動手挖他牆角,如果他能忍得住,那就忍唄,反正不耽誤挖。

但如果竇七按捺不住跳出來,那就不好意思了,你個死鬼讓我找的好辛苦,總要找補回來!

楊麗聽到大王這麼說,頓時也是一臉欣喜的點頭應承下來,並連忙起身去安排諸事。

她也並不覺得這樣趁火打劫有什麼不道德,畢竟慈不掌兵、義不行賈,此前她家落難時,西京這些人家也都是恨不能敲骨吸髓。如今竇家這顆大樹將倒,自然人人側目,都想着分一杯羹,手快則有,手慢則無。

做完了這些安排之後,李潼又喚來府員權楚璋,吩咐他回去向其族叔權懷恩傳達自己的意思,竇家死不死人跟他沒啥關係,他被刺殺一事還是要儘快追殺。

竇家死了的那個婦人跟平康坊有關,行刺自己的人又是出在平康坊,李潼憑此催促,也在情理之中。多管齊下,讓這家人明白,有的人真是不能輕撩。

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184 洛陽女兒行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150 俱入彀中0211 不宜輕沾俠名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224 名寺可藏重兵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296 通泉縣大街痞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049 莫厭金盃酒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003 前途堪憂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296 通泉縣大街痞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399 行驛命案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251 不當大用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207 李氏名駒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075 將軍跋扈0052 大酺獻樂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398 狄公出手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234 刑威如玩物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001 大唐宗王0217 西京可守0066 猶歌前代功德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160 血洗丘宅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11 仁智院家人們0169 酷吏授首0446 白刃不相饒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217 西京可守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274 只待神都制命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378 坐皇帝,立皇孫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363 新的班底0030 百騎軍士0059 生人探幽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010 悲慘的一家人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
0406 飛錢激漲,暴利驚人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0184 洛陽女兒行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616 蕃國懷奸,仁願入隴0150 俱入彀中0211 不宜輕沾俠名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224 名寺可藏重兵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296 通泉縣大街痞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933 半生功業,壯極青海0049 莫厭金盃酒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003 前途堪憂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0494 纔不配位,必受其殃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296 通泉縣大街痞0603 因墾爲功,量田授勳0720 因田募甲,丹心爲國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399 行驛命案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251 不當大用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440 亂花漸欲迷人眼0207 李氏名駒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463 誅除諸武,歸政李氏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0075 將軍跋扈0052 大酺獻樂0388 口是心非,有情無膽0398 狄公出手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785 監國元嗣,仁恩普施0234 刑威如玩物0943 賊來受死,不留降口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001 大唐宗王0217 西京可守0066 猶歌前代功德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890 人情長久,取捨恰當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160 血洗丘宅0608 烏合成軍,諸部爲備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011 仁智院家人們0169 酷吏授首0446 白刃不相饒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217 西京可守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1042 大罪賊臣,投案請刑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臺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709 貪生知懼,自入彀中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274 只待神都制命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0378 坐皇帝,立皇孫0181 後顧無憂,勇登青雲0363 新的班底0030 百騎軍士0059 生人探幽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872 且等來日,禮成侍君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395 王戲閒苑,殿中選妃0010 悲慘的一家人0645 元振苦行,蕃國難進0796 東西殺敵,叛唐必死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