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

聽到雍王如此表態,那些本來心有不悅的勢大胡酋一時間也未有動容。人與人接觸,關係想要維持長久,終究還是要以誠信爲主。

這個行社資本如何覈算,他們多數人其實都很難領會。而如果雍王真的不講信用的話,他們也根本就無計可施。真要翻臉吵鬧,他們就是下一個細封部。

但雍王仍然願意遵守約定,百數萬巨資隨手斥出,哪怕他們沒有受賞的資格,但起碼這份態度讓人安心。

他們雖然不滿於獲利微薄,但憑心而論,他們所付出的也實在不多。如果這個西河行社依照這樣一個模式經營下去的話,他們只需要在這裡派駐族中幾百名丁壯,便可以一直都有錢收。

半個月就能收萬數緡,那一年到頭就是兩三十萬緡的巨資,想想也讓人覺得怦然心動。那些部衆即便留在本族中,一年到頭無非多方牧幾頭牛、幾匹馬,什麼樣的牛馬能賣出這種高價?

這麼一想,衆胡酋們又心熱起來,自覺得此事大有搞頭。唯一一點不滿的,還是參與分利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讓他們不能獨享雍王的寵愛。但若能借此跟雍王保持一個良好的關係,又大可以在別的方面有所互動。

對於諸胡酋們的忠心表態,李潼並不甚在意,你們只要參與進來,違不違揹我都無所謂。反正只要火候到了,老子就會踢了你們、自己單幹。

許多事情,你只要見識過,就退不回去了。人之所以覺得沒有選擇,主要還是因爲見識太少。

最明顯的就是吐蕃權臣噶爾家族,以往吐蕃面對這樣的問題,圍起國門來直接幹挺,但噶爾家族在國中不能立足後,便即刻投向大唐,並在大唐繼續建功立業,這就是視野開闊所帶來的選擇多樣化。

這些胡酋們自以爲派駐一些族衆加入西河行社,於實力無損,影響不大。

可這些人在西河行社所經歷種種開闊了視野,又怎麼還能忍受得了以往部族的閉塞環境,等到他們返回部族,就是絕佳的說客,就會鼓勵族衆們紛紛外出,主動融入大唐的世道中。這些胡酋們再想完全控制住部族,那可就難了。

關於這一點,突厥的《闕特勤碑》有着深刻的體會,碑文中一再告誡族衆們要遠離大唐,千萬不要被唐人的糖衣炮彈所迷惑,要緊緊團結在可汗周圍。但這碑文刻下沒多久,後突厥就正式滅亡了,讀起來真是字字血淚的經驗之談。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什麼都阻止不了的!

分配方案議定後,便到了正式的分配環節。

李潼當然不可能讓這些胡酋們直接把物資瓜分走,他還要靠着這一次的收穫來充實府庫呢。

迎着衆胡酋們期待的目光,李潼又繼續說道:“今次所得,物類繁多,價值、用途都不相同。而你等衆位,想必也是各有所需、各有所疾,如何度量分配,也是讓人頭疼啊!”

這話倒也不假,衆胡酋們眼下雖然齊聚一堂,但他們各自族地卻分處隴右各個方位,各種物品市價自然也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牛羊價高,有的地方鹽米奇缺,本身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市場,分配起來自然會有諸多爭端。

“我並不吝惜財貨,但卻不想你們衆位因此吵鬧不斷。所以作一折衷,諸物貨以長安市價折五成爲計。譬如一頭牛,鄯城市價不過七百餘錢,但在長安,三歲之牛作價十緡,即便折半,也是五緡。如此彙算,你們衆位可滿意?”

“滿意,當然滿意!”

衆胡酋們聞言後,頓時又連連點頭,這種差價,傻子都能估算出獲利多少。隴右牛羊成羣,實在不是什麼稀罕物品,他們各自族中皮毛筋角之類都存的發黴,即便有商賈前往收購,也都是往死裡壓價。

現在在隴右直接就折成長安的市價,簡直做夢都要笑醒。甚至有人忍不住詢問,他們各自族中積貨能不能也按照此價折入西河行社中。

對此李潼也只是冷笑不答,老子乾的是無本買賣,直接動搶的,還真以爲我要在這裡坐地行商?

如此懸殊的差價,又衍生出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他們這次所獲如果直接領取實物的話,那真是虧到姥姥家。雖然這些收穫中也有長安爲賤、隴右卻是高價的貨品,但畢竟只是少數,且人人都在盯着,更加不好分割。

“你們衆位見沒見過此物?”

說話間,李潼從手邊摸起一張飛錢匯票,向衆人展示着:“此物名飛錢,乃是長安寶利行社所發,代錢通行。區區一紙,便是十萬緡,捻紙入市,滿載而歸,說的便是此物。”

衆人聽到這話,不免瞪大雙眼,儘管對雍王敬畏深重,但也實在不敢相信此言:“就這區區一張紙片,造價可有百錢?能抵十萬緡巨資?長安市中人,莫不都是傻?”

“飛錢眼下還只在蜀中、關內兩地通行,隴邊人衆所以不知。但未來,飛錢將會遠達西域,無地不行。你們衆位日後若有機會出入關隴,可以先將財貨存於州城邸庫,攜此入關,可以不懼蜂盜、免於途耗。”

講到這裡,李潼又收起那張飛錢,見衆人仍是一臉驚愕質疑的神情,繼續笑道:“空口不足爲憑,這樣罷,幾日後蘭州金城將有一支大商隊由關內入境,你們可以自往花銷購物。今次所得,我會給你們開具等額飛錢,但物貨就收存在此不做調動。如果你們在金城無所購得,可再返回鄯城取回各自存貨。”

爲了增加言語的說服力,李潼又說道:“這些物資,不入官庫,就由西河行社的力徒們負責看守。”

衆人雖然仍是不能理解飛錢這種存在,但聽到由他們各自部衆看守物資,還是略微安心的。雍王這番話說的讓人感覺匪夷所思,但試試總沒有壞處,真要在金城購買不到物貨,再回來取回各自所得就是了。

見衆人紛紛點頭答應下來,李潼也由衷的笑了起來,到目前爲止,他的意圖可以說是基本達成。借用這些胡酋的力量,幹掉細封部這樣一個大部族,而收穫又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

至於將要抵達金城的那支商隊,自然是他傳告長安城組織起來的。

商賈逐利,就算沒有官府的組織,他們也都會頻繁來往於關隴之間販殖爲業。

現在爲了讓隴右物資充實,李潼授意官府將近日便要登隴的商賈們統合起來,集中前往蘭州的金城,而且還開放了一部分驛路大道供其通行。

商賈們對此也滿意的很,行商牟利最重要的就是貨品能夠快速的流通變現,現在客戶羣體已經準備好,只要能將貨品運到,就能快速銷售出去,大大縮短了行商周期。

而且有了官府的統籌保護,安全性也大大提升。往年隴邊甚至還發生商賈因爲攜帶太多財貨入胡部經商,直接被胡人圍殺哄搶的惡性事件,以至於他們等閒都不敢隨便交易。

更不要說,鄯城這裡還有一個萬帳規模的大部族所有家底儲蓄物資,他們到來之後就可以進行採購,運回關中。當然價格肯定不如他們私下采購低廉,但還是那句話,量大、安全且快捷,傻子纔不來呢!

至於商賈們到鄯城進貨的本錢,李潼統一規定是要用糧食,甚至價格方面都可以放寬鬆一些。官府貿然搜刮民間,或者會激起強烈的反彈,但商賈們總有各自的渠道。

就算這些商賈們一時間湊不齊交易所需要的大量糧貨,但李潼也早給他們準備好了採購的對象,就是隴邊諸州那些墾田百頃的上柱國們啊!

現在各州都在陸續彙總並上報相關的資料,隴右這些土豪們也多是尚武,對於上柱國這個名頭還是很感興趣的,所以有很多人都在上報田產。

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是,上報的這些人田產不多不少、差不多都是一百二十頃、能夠勳功十二轉,獲得上柱國勳位的檔次。

這說明當中肯定是存在一些虛報以濫竽充數,或者說瞞報、不願財富完全露白的傢伙。

但這份名單參考性還是不小的,如果由官府直接登門進行市糴,他們多多少少是要有所牴觸,但民間商賈登門,就算這些土豪們熱衷囤積,無非也只是價錢高低的問題而已。

所以,爲了籌措大軍所用糧草物資,李潼在極短時間內調動了三方面的力量。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大唐立國以來在隴邊所積攢下來的諸羈縻州府,此前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但現在對李潼來說,要麼是我的同黨,要麼是待宰的羔羊,肥的流油。

老子既有一個專門負責打劫的西海行社,還有關內諸商賈們所組成的銷贓團體,只要隴右那些土豪上柱國們在利益的刺激下掄起膀子來開墾種田,不愁給養,大軍就可一路前進。

打到哪裡,哪裡都有我西海行社的二五仔出沒,我們不是強盜,只是財富的搬運工!

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156 武氏羣英會0363 新的班底0097 壯力當賞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002 又一個才人0284 禍水東引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148 橫財浸金汁0286 竇七暴斃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146 好狗戀舊槽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159 皇孫李寶雨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317 尚方少監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011 仁智院家人們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099 宰相危矣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100 不望獨活0229 心似雙絲網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152 潛龍怒音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051 《逍遙王》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251 不當大用0209 枝上桃李子0254 邪言鑽心0261 不欺少年窮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439 踏破白馬寺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286 竇七暴斃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007 上陽宮官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023 情新因意勝0098 禁宮隱細0048 內教坊諸事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089 賢賢易色0005 再愛我一次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069 大麴《萬象》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048 內教坊諸事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
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841 盛世浮華,蓄勢待發0156 武氏羣英會0363 新的班底0097 壯力當賞0742 蓮花六郎,生吞珠花0002 又一個才人0284 禍水東引0178 鳳聲初啼誰不知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148 橫財浸金汁0286 竇七暴斃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673 胡酋不恭,恃寵而驕0146 好狗戀舊槽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556 雍王坐衙,羣衆爭見0159 皇孫李寶雨0884 才士充盈,方可維新0636 王若歸朝,春宮待之0317 尚方少監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474 子孫如此,卿等羨否0011 仁智院家人們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099 宰相危矣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021 少王不壽詩家悲0100 不望獨活0229 心似雙絲網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152 潛龍怒音0460 大將不壽,哼哈就位0051 《逍遙王》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878 人間驚豔,實難爭美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861 人間正邪,不在私計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811 集英羣才,開館納士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251 不當大用0209 枝上桃李子0254 邪言鑽心0261 不欺少年窮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923 愛子心切,暫不立儲0439 踏破白馬寺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286 竇七暴斃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771 恩威所給,公器所歸0816 操弄蕃情,權勢遠邦0465 大事將興,和氣無存0815 敵國大逆,我之強援0566 刀光閃爍,狼騎出沒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007 上陽宮官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023 情新因意勝0098 禁宮隱細0048 內教坊諸事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1004 皇子通經,出閣入世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1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0089 賢賢易色0005 再愛我一次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069 大麴《萬象》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571 通鼓擾敵,河谷驚魂0048 內教坊諸事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473 祖孫交心,昭德復相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578 伏屍遍野,賊酋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