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

細封白施被一箭射穿咽喉,自然氣絕當場,魁梧身形更不受控制的向後拋起,直接砸翻了丈餘外一名胡酋剛剛擺設好的食案。而那胡酋也兩眼激凸,驚駭欲死,翻身便向側方滾出去。

眼見如此駭人一幕,廳堂中衆胡酋們無不驚悸至極,實在沒想到這位雍王殿下看起來風度卓然、實則竟如此狠辣,一言不合便當堂射殺一名胡部大首領。

在經過短暫的錯愕後,有人下意識便推案而起,直向廳堂門口衝去。有人兩手抱頭,蜷縮席中。更有人直接掀翻席案,抽刀在手作自衛姿態。

郭達一箭射殺那胡酋後,自引親衛將雍王殿下團團保護起來,隔絕在混亂的廳堂局勢之外。而李潼也只是以手支頜,安坐在繩牀上,等待着廳堂裡秩序重新恢復。

廳堂內的混亂足足持續了大半刻鐘,堂中拔刀的胡酋自然衝近不到雍王身側,而那些向外逃竄的人自然也逃不掉,還是被府中甲士們驅趕回了廳堂中。

此時的廳堂,剛剛擺設好的席案再次被推倒、餐具散落一地,諸胡酋們也都不能安在席中,或是一臉警惕的背牆而立,或是戰戰兢兢的伏地乞饒。但無一例外,都避開了那個細封白施仰屍之處。同樣,也沒有人敢入前詰問雍王爲什麼要下令射殺細封白施。

直到廳堂裡各種雜亂之聲漸漸平息下來,李潼才站起身、排開拱衛在身前的護衛們,垂眼望向堂內神色各異的衆人,語氣仍是不善的說道:“諸位可知此獠死前所問之事的緣由?”

衆人聞言後,紛紛低頭沉思起來。剛纔一場驚變嚇得他們大腦空白,幾乎已經喪失了思考的能力,追想了好一會兒,纔有人顫聲道:“細、細封都督是問,爲什麼沒有食案、餐具置備給他……”

“那足下可知爲何?”

李潼聞言後,語調轉爲溫和的問道,他記得開口這名胡酋足有四名胡姬進奉器具,所以對其印象不錯。

“我、卑職……卑職實在猜不到貴人心意,只知、只知進用器物的人,都是卑職日前進獻州府……”

這名胡酋又戰戰兢兢的說道,而在聽到這話後,場中其他人也都各自恍悟,其中相當一部分人臉上的惶恐微微收斂,略微心安下來。

但還是有些人則陡然心驚起來,並有一名胡酋再次抽刀在手,大聲說道:“我們這些邊胡投效大唐,是傾慕大唐恩義禮教,不向殿下進獻女色,又是什麼大罪,竟要被當面殺戮!”

⊙ttКan⊙co

很顯然,這人同樣也是沒有進獻女色的。此前不發聲,是不知道細封白施因何取死,自然也沒有必要爲了細封白施的性命而出頭。現在知道是這個原因,頓時便警覺起來。

李潼聞言後又冷笑起來,望着對方說道:“孤入隴巡察,諸酋進獻方物,在乎心意。即便不獻,未稱罪也,我也不打算就此深究,仍然具席接待。但前言有說,我與諸位新識情淺,不存故誼,人何以待我,我何以待人,人情交涉,在乎來往。

此獠不思己失禮在先,反而當面詰我怨我禮數不周。匹夫尚有暴起拔刀之刻,何況我天家貴胄!人以禮待,我必禮還,人若謗我,我必殺之!既然在我的門廳,就要守我的規矩。不知我的爲人,不算罪過,但若囂氣外露,通天權柄,豈是虛置!”

講到這裡,李潼望着那名胡酋緊握在手中的佩刀,臉上再次閃過一絲玩味笑容:“現在知此獠因何而死了?”

那人聽到這裡,已是悚然一驚,忙不迭棄刀於地,匍匐叩拜,額頭上冷汗如瀑,顫聲道:“求雍王殿下饒命,求殿下……卑職族有佳色,各族訪問皆不許,即日就獻殿下帷中!”

眼見這人還算識趣,李潼擺擺手說道:“方物進獻,各憑心意。知我者不以此誇,不知我者不以此懼。爾等諸胡,雖然散佈邊疆,但既然州府爲號,自然也是我大唐臣員。何以事上?唯恭唯謹!爾等雖然所在蠻荒,但能不知我是誰?

我是唐家親貴,聖皇陛下目我宗家瑰寶,皇嗣殿下用我西分治事,滿朝才士皆傾倒,中外將士俱拜伏。如今行在隴邊,竟爲卑胡所賤,情能忍受?若言不知我,我當使知之!方物事小,恩威爲大。你們諸位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老子這麼牛逼個人,你們敢說不知道我?小看我就是小看朝廷,看不起朝廷,那就是找死!

“殿下所言甚是,我等諸胡俱仰大唐天恩才能謀生於隴邊,殿下天家貴種,既然行入境中,自然要竭力供奉,不敢怠慢失禮!”

那些此前有所進獻的胡酋們,這會兒自然對雍王所言衷心贊同。做人做事,就該有這樣的區別對待,我們既然已經獻了禮,就該與那些沒有獻禮的人有差別。若諸事不問,只是一視同仁,那老子這禮獻的得多虧!

既然搭臺唱戲,總得有唱有和,李潼的目標受衆,就是那些此前恭敬獻禮的胡酋們。至於在場其他神色晦暗、且並不急於響應的人,他也不在乎他們的想法,老子不要你覺得,只要我覺得!

接下來,他又喝令諸胡姬登堂收拾一片狼藉的廳堂,這一次倒也並沒有再強作區分,在場之衆、人人都置席案。但還是吩咐諸胡姬各自依傍她們酋長坐定侍酒,至於那些沒有進獻的胡酋們,身邊自然空無一人。想在老子這裡白嫖,那是做夢。

接下來酒食傳遞,宴會倒是勉強進行下去,明顯看得出那些胡酋們對雍王的態度恭敬了許多。畢竟那個死鬼細封白施,屍體還橫在廳外廊前呢。

誰也不清楚接下來這位跋扈恣意的雍王殿下會不會再繼續暴起殺人,心裡唯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老老實實把這場宴會應付過去,然後趕緊離開鄯城,儘量少接觸這個視人命爲草芥的唐家宗王。

當然,最好還是補上獻禮,畢竟要禮要的這麼硬核,也真是少見,無謂因爲一時的吝嗇把命都給搭上。

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些胡酋想息事寧人、應付過眼前,李潼可不答應,撩不動也得硬撩。

所以,在淺用酒食後,他將手中酒杯放回案上,接着便擡手指着那些身邊胡姬侍酒的胡酋們笑語道:“前言人情交涉,在乎來往,這絕對不是虛言。大唐域納四極,我幸生天家,從心所欲、用度無匱,所愛者非諸邊方物,而是爾等恭敬情懷。既然具禮獻我,我當有所賞賜,如此才稱得上情誼篤善,上下相得。”

那些獻禮的胡酋們受到雍王禮待,已經安心不少,此時聽這意思還有意外收穫,一時間也都笑逐顏開,還未受賞,已經連連稱謝。

“今次輕身入隴,手邊無有珍貨爲伴,但也不可讓爾等笑我慳吝。索性就地取材、因事爲賞,方纔所殺賊獠是誰?其人叫噪取死,其民其地,你等進獻方物者,各自分領!”

李潼又隨口笑語道,這話講完之後,整個廳堂中頓時沸騰起來,那些又受賞資格的胡酋們更是樂而忘形,紛紛起身蹈舞拜謝。只是那畫面遠不及胡姬起舞賞心悅目,倒像是羣魔亂舞。

眼見衆人如此歡欣,李潼一時間也有些好奇,這才擡手召來劉幽求,低聲詢問所殺的那名胡酋是誰。

“其人名細封白施,乃党項羌細封部大首領,此前其部族隨吐谷渾沒於吐蕃,長壽初年才率部內附,爲軌州都督府都督……”

聽到劉幽求的解釋,李潼才意識到自己這無意間是幹掉了一條大魚。羌族是隴右的胡族大支,主要分佈在河湟之間,早在漢時便專設護羌校尉以統治其民。

到了隋唐之際,羌人部族更多,像白蘭、党項、西山、黑羌等等,這些已經長期活躍在大唐境域周邊的稱爲熟羌。除此之外,還有衆多不入教化的生羌分佈在深山老林中。

党項羌統分八部,除了後世比較熟悉的曾建立西夏政權的拓拔部之外,細封部也是其中一大部族,從地域上屬於土渾羌一系。至於這個細封部內附,還是李潼他奶奶重點宣傳的一個邊功政績,沒想到被李潼隨口一句話就給滅了。

至於其他沒有進獻而不具備受賞資格的胡酋們,一時間也是眼熱得很。雖然雍王此賞也只是慷他人之慨,但大唐羈縻秩序並不允許諸胡之間肆無忌憚的攻伐兼併,特別是像細封部這樣的大部族。

現在有了雍王強勢背書,再加上細封部本就是先叛吐蕃、無路出逃,可以說覆滅已成定局。只是進獻幾女便能收得幾百帳生口,這機會實在難得!

眼見到諸胡酋蹈舞作樂,李潼也忍不住笑起來,你們高興的太早了。他給這些胡部們準備的,可不只有驅狼吞虎這一計。

0371 爲王先驅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104 王居大不易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330 給事真幹才0295 無妄之災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241 秀姿動人0001 大唐宗王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350 艱難皇嗣0173 算你跑得快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389 鄭女文茵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225 無兒還有孫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083 途窮生戾氣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071 音聲細題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263 娘子隨戲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251 不當大用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077 永昌元年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261 不欺少年窮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楔子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094 大酺禮畢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102 少王神都行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294 門人遇襲0006 人盡敵國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078 死而無憾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
0371 爲王先驅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323 欲保榮華,則必謀險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104 王居大不易0140 豪氣干雲傅主簿0330 給事真幹才0295 無妄之災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241 秀姿動人0001 大唐宗王0803 戚族有防,國法大善0350 艱難皇嗣0173 算你跑得快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389 鄭女文茵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367 代王至孝,感動人間0401 恭喜狄公,後繼有人0225 無兒還有孫0310 才堪宰輔,資望未及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426 閒遊苑池,賢內分事0837 若不歸坊,家恐不家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612 名王入隴,天佑唐業0860勢有強弱,絕不待斃0233 我之樂土,彼之禁區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0653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843 春風得意,探花遊園0083 途窮生戾氣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時0331 自視甚重,目人爲輕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071 音聲細題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263 娘子隨戲0638 關山阻遠,憑書寄意0558 用進黜退,當然之事0251 不當大用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077 永昌元年1029 故人相見,情勢非昨0584 黑齒出迎,甘爲鷹犬1012 學士才高,羣衆爭訪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411 風吹鸞歌早會迎0261 不欺少年窮0759 聖駕渡河,姑且一論0896 應試不舉,斷須明志0938 獨步狼窟,有何懼哉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715 二王三恪,淵源何出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850 昭哉嗣服,繩其祖武楔子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880 明君御極,壯風重回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813 蕃使躁亂,橫屍街頭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899 少年懷春,至今難寤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679 太平陰謀,宰相忍怒0613 穀米入倉,軍食不匱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0094 大酺禮畢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966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102 少王神都行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0812 開元名臣,次第入朝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294 門人遇襲0006 人盡敵國0685 廬陵器小,不能守國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負0078 死而無憾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131 與衆不同的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