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

在沒有後世溫室大棚最重要的透光保暖的薄膜材料情況下,李潼所謂的新技術其實也沒有太高的時代跨越性,無非是將人事資源更巧妙的分配一番。

長安民戶激增,就造成了柴炭等日常用料的價格飆升。而在經過多年開墾種植以及大規模的營造,關中除了土地肥力有所下降之外,竹木資源也變得稀缺,水土保持狀況堪憂。

畢竟河域所在乃是主要的人口聚居區,對於沿河竹木材料的砍伐也是非常嚴重。所以到了中唐以後,黃河下游決堤就變得頻繁起來,治河也成了後續朝代必須要面對的嚴肅問題。

所以爲了保證關中地區的砍伐不失調控,也爲了控制京畿並周邊物料價格與開闢財源,早在行臺時期,長安周邊的柴炭生產便被逐漸的納入官營,大量相關工坊隨之而生。

燒炭過程中是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此前這一部分熱量應用度不夠高,或者因爲沒有匹配的贏利點而被浪費掉。李潼種田技能雖然有點廢,但思路還算寬闊,便把燒炭與溫室種植聯繫起來,責令相關伎術官員們去研究嘗試。

用燒炭產生的熱量去搞反季種植,跟引用溫泉地熱在原理上還是有些相似的。所以在經過幾年的嘗試後,到了去年年尾,諸官造工坊相伴的農園便逐漸有了規模,整個京畿周邊分佈着上千頃的溫田土地,較之早年的驪山溫泉皇莊面積又激增了十幾倍之多。

而且由於這種模式擺脫了地理資源的限制,還有極大複製的空間,擴展性非常高,所以在未來也將會是一個值得深入挖掘的贏利點。

雖然這一成果是基於現有的資源進行調配所得到的,當中並不牽涉跨越時代的技術進步,但對生產力的發展也算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李潼對此還是頗感滿意的,覺得並沒有浪費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且不說他農工技能本就偏廢,單單來到這個世界以來,便一直置身於最激烈殘酷的高層權力鬥爭中,出於自保與快速壯大的需求,也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在農工上玩出花來。

有什麼想法往往交給專業的人才去研究探索,不問過程,只看結果,至於技術細節上的難題,他也少有成熟的思路可提供有效指導,像極了後世張揚跋扈的產品經理。

反季蔬果是一個噱頭,其必要性遠不及提高單位畝產量那麼重大。大量的底層民衆還是憂患於基本的果腹問題,寒冬裡吃不吃得上新鮮蔬菜並不重要。

不過將這一模式掌握在手中,對朝廷還是有着不小的意義。一則自然是直接開源增收,二則也有利於針對權豪階級們進行財富搜斂,畢竟這些人才是此類產品的主要受衆。

雖然說滅門抄家對財富的聚斂有着更加直接有效的作用,但卻並不具備可持續性,且對時局秩序的影響太過惡劣。

朝廷雖然也在開闢新的稅源,比如武攸宜所搞的宅廄稅,但執法行政成本與阻力仍然不小,像長安城中一些邸鋪旅舍,在宅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已經開始將建築向多層發展。另有一些權貴豪強不願交稅,由此又滋生出來一些貪腐納賄的問題。

通過市場交易去收割財富,要比****與制度增設對政局的觸動更小一些,畢竟市場交易還是遵循一個買賣自願的基本邏輯,你不買也沒人強逼你。

不過在此之前,大規模的反季蔬果涌入市場的現象還沒有發生。畢竟就連皇帝在這方面的享受都要適度,尋常民家需求就更小了。即便有一些權貴豪強乃至富商們進行此類生產經營,產量規模也都不大。而且在儒家的價值體系中,還存在一個不時不食的觀點,認爲這種事物有違天時天命。

對於市場的接受度以及定價等相關事宜,眼下也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所以眼下儘管已經有大量蔬果成熟,李潼也並沒有急於下令推向市場。

他決定先將今年這一批收穫賞賜臣員,一方面節省朝廷在祿料供給上面的開支,另一方面也是試探並培養受衆羣體,通過朝臣們的飲食習慣在長安城的權貴階層中營造出一種風潮。

說到底,他對按部就班的恢復生產、繼續國力還是有些不滿,希望能夠儘量縮短國力恢復的效率,讓國家能夠掌握大量的財富,從而儘快邁出向外走的步伐。

既要保證國家聚斂的效率,又不能加重底層民衆們的負擔,所以只能從社會的中上階層入手,用較爲低廉的方式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將一部分財富通過市場轉移到朝廷手中來。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太平公主明顯對這件事頗感興趣,並不關注區區一個瓜園,而是想直接探聽新的生產技術。李潼對此只是呵呵一笑,隨口說道:“姑母提醒的是,稍後我會着員嚴查此事,若果有此類問題,必須嚴懲相關事員。”

對於新技術的相關細節,他是絕口不提。當然這麼做也沒有意義,畢竟這麼大的生產規模,如太平公主這樣的人物想要探聽出來簡直太容易了,李潼就是單純的不爽他姑姑,不願讓她輕鬆遂願。

不過就算相關的生產模式泄露出去,李潼也並不擔心。這種生產模式是建立在朝廷已經基礎頗爲雄厚的官造工坊上,是以規模實現盈利。

就算有權貴豪強想要插手進來分一杯羹,規模的大小也直接決定了他們在市場中根本就不具備競爭力。此前只是建造一個溫室,現在卻要搭配一個燒炭工坊。而炭料作爲基本的生活物資,朝廷對其生產與價格又掌握着絕對的控制權,真想加入進來搞大規模,只會血本無歸。

用餐完畢,衆人也並沒有急着散席,而是召來雲韶府伶樂們,一邊欣賞歌舞,一邊閒話家常。

按照李潼的風格,想要炒熱什麼東西,往往還要在文化上造勢,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樂人們演唱曲辭,便不乏“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簾畔玉盆盛淨水,內人手裡剖銀瓜”之類的曲辭內容,雖然未足驚豔,但搭配着聲辭舞蹈,也足以讓人賞心悅目,乃至於舌下生津,手裡不捧着一個甜瓜邊啃邊聽,便覺得不夠盡興。

太平公主聽着樂工們的唱詞,手裡則細撫着一個瓜皮白薄細膩又成色飽滿的甜瓜,眸光連連閃爍。

雖然近來與聖人關係轉差,但是對於這個侄子,她還是比較瞭解的,對其經營世務的一些套路研究很深,畢竟彼此間也有着不止一次的合作。

儘管聖人對於那瓜園經營內情語焉不詳,但想來不過搪塞之辭。特別在聽到伶人們演唱新辭內容後,更篤定聖人是打算造勢藉此斂財。

沉吟一番後,她才又開口笑語道:“宮樂們所唱曲辭,雖平實卻有趣,莫非是聖人近來碎金戲作?”

李潼聞言後笑着擺擺手,轉頭望着他姑姑說道:“近來世務交纏,哪有閒情作弄詞曲。至於這些小作,都是外朝一位學士擬作,偶有觀之,自覺有趣,取來着雲韶府案傳排演。至於這位學士,不知姑母有否耳聞,乃是三原李潼李學士。”

他這話一說出口,殿中雖然絲竹聲如故,但在席中不少人卻頓時驚愕,紛紛轉頭望來。李潼這一看,好傢伙,原來他這小馬甲已經成了家人們之間公開的秘密了。

他自己妻妾知道還倒罷了,可他奶奶望向他的眼神都變得深邃起來,顯然也是頗知原委了。至於太平公主在聽到這話後,神情則就有些詫異並尷尬,沒想到李潼直接主動挑明出來。

“三原李潼?這人我是聽過的!他慣會恃才弄市,詠物頗成一絕,許多得他詠唱物貨都價格飆漲,讓人厭惡!”

李幼娘舉手發言,自有一股受其所害的忿忿:“這樣人物,恃才弄性,想來也是一個品性輕薄的人,阿兄你還對他欣賞有加,是不是看走了眼?”

李潼聞言後臉色頓時一黑,沒好氣白了這小丫頭一眼,而李光順則乾咳一聲,低聲道:“幼娘你能知人事幾分,不要妄逞臧否、評議時流,李學士學養深厚,是、是一位,是一位很有趣的人。”

拋開李幼娘這個小丫頭的打岔,李潼又轉望向他姑姑,笑語道:“李學士於西京詩名薄有,難道姑母竟沒有聽說過?”

“這、這,歸京定居時日仍短,確是短於見聞。但既得聖人如此嘉許,擇日有幸,倒要掃榻迎待一場……”

聽到聖人再作追問,太平公主垂下頭去,乾笑着迴應一聲。

“夜了,都散了吧。”

這時候,太皇太后擡手說了一聲,又望着李潼笑語道:“聖人夜中有暇,且送你祖母一程。”

李潼聞言後連忙點頭應是,擡手吩咐宮人們準備步輦,待家人們各自散去,便扶着他奶奶登上了步輦。

0107 坊居閒趣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235 義伎捐金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456 誰沐代王恩威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116 不是聶隱娘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057 命途何艱難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023 情新因意勝0245 曲江櫻桃園0108 等你長大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071 音聲細題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234 刑威如玩物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012 耶耶的召喚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038 水漲船高0238 洗劫武攸宜0152 潛龍怒音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191 少王竟知有我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203 奔跑的大王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327 南省氣象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067 協律頌今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061 佳人再贈香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063 明月暫未有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327 南省氣象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324 寶藏仍未枯竭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
0107 坊居閒趣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911 蕃使橫死,贊婆歸鄉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235 義伎捐金0822 名爲主上,實是傀儡0456 誰沐代王恩威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116 不是聶隱娘0511 宗室入朝,西京驚變0057 命途何艱難1023 臺臣夜訪,或謀不軌1026 倭使入朝,懇請封命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641 行臺事繁,諸計待功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023 情新因意勝0245 曲江櫻桃園0108 等你長大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071 音聲細題0690 王爲我使,贈爾富貴0219 雲橫秦嶺家何在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234 刑威如玩物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012 耶耶的召喚0826 逃人不追,大開武舉0038 水漲船高0238 洗劫武攸宜0152 潛龍怒音0806 拆門少卿,威震京畿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151 神都此夜多驚魂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873 蕃土不容,長安勢熱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0044 老朽昏聵,不懼一言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195 良策面授,一擲千金0191 少王竟知有我0467 攸寧命絕玄武門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455 羣臣唯望政事堂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203 奔跑的大王0451 兒女長年,爲母赴死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285 惡人自須惡人磨0327 南省氣象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708 滿城喧譁,一家憔悴0067 協律頌今0677 茶馬商貿,西康爲國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1039 浴血殺敵,英姿壯否0061 佳人再贈香0538 擇事何主,觀其氣魄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922 祖孫一體,榮辱與共0762 助朕殺賊,彰我威嚴0689 廬陵幽在,可引墊足0063 明月暫未有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1050 亂社稷者,罪惡滔天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855 天不棄我,君不棄我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375 魏王贈刀,砥礪代王0327 南省氣象1028 佳節令時,不誤教子0944 兵敗辱國,不死何爲0410 皇恩厚賞,代王迎親0324 寶藏仍未枯竭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438 代王驕盛,忍讓爲上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733 人事糾纏,有情難阻0179 寄命人間,應信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