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6兵強馬壯,殺氣外露

演武繼續進行,而所進行演練的項目,也變得更加具體、繁多。不再僅僅只是陣伍、器械的張設鋪排,又增加了許多實戰內容。

不同地形、地勢下的攻防演練,比如山谷、河澤、平野、草原與沙漠等幾種相對典型的地形,還有溝壑堡壘、峰嶺關塞、當河營柵等各種通常的軍事設施,或平野設營、或進攻拔營,或搶灘登陸、或平川對陣。

基本上各種軍事場景以及軍事行動,都被編入了今次演武的程序之中,讓內外大軍熟悉各種戰爭的環境與節奏。

當然,驪山周邊是並不沒有這麼多的地貌形勢可供選擇利用。所以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演武也並不只集中於驪山,大軍分批前往關東平原上許多經過預先選定的地點,進行各種操練的內容。

這些演武地點的選擇,除了兵部與京畿禁軍兩司選擇、安排之外,朝廷這幾年所儲備的一些軍事上的後備才士們也都有參其中。

如今朝廷選拔軍事人才的途徑與機構主要分爲三個,第一便是內外諸軍各自舉薦選拔,主要由兵部負責主持。第二則是鷹苑、豹坊爲核心的培訓機構。第三便是王孝傑這幾年所負責的武舉了。

這三種形式並存互補,彼此之間也並不壁壘分明,像諸軍所選薦人才更注重實際的作戰經驗與才能,而鷹豹兩司則更注重兵書韜略與武技打磨,至於武舉,則就是對這二者進行一個彙總考覈。同時武舉的存在,也給天下軍戶子弟提供了一個投牒自進的上升途徑。

從開元元年至今,朝廷通過這種方式已經選拔了數百名軍事人才,有的已經解褐任官,或在諸州執法團練,或在內外軍中供職。有的則仍在考察培養,以待武銓任用。

雖然由於時日尚短的緣故,這一批少壯新銳們還沒有什麼顯功創建,遠稱不上大唐軍事體系當中的中堅主力,但眼下已經給大唐的軍事建設帶來的頗爲正面的影響。

這其中最爲顯著的,便是這些少壯武才們突破了以往關隴勳貴對京畿宿衛系統的滲透與把持。他們出身各不相同,既有李禕這樣的宗家少壯,也有蕭嵩這種江南名門子弟,起於隴右邊軍的郭知運同樣在鷹苑受業過,還有更加下層的比如安西大都護府所選送的、出身高句麗城傍的高舍雞。

這其中值得一說的是高舍雞的兒子高仙芝也已經出生,李潼在某次賜饗內衛將官並其家眷時還見過一次,長得虎頭虎腦的、很是精神。

關隴勳貴們把持滲透京畿宿衛系統,乃是大唐立國以來的傳統與積弊。他們伴生於西魏、北周府兵制的創立,並且參與締造了隋唐兩大帝國,哪怕是府兵制已經崩潰,他們仍然憑着元從餘蔭與世代尚武的家風傳統而頑強的存在着。

哪怕是武周時期,武則天大肆引用關東、江南等世族與寒門人才,也僅僅只是在上層的政治環境中擠壓了關隴勳貴們的生存空間。但是在軍事上,效果則仍然不夠明顯。

這也並不是因爲武則天不夠心狠,而是受困於各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世上還沒有哪一派政治勢力擁有關隴勳貴那旺盛的武風傳統與規模,想要開拓一個穩定有序的選拔與儲備的制度渠道,又需要極長的時間。

所以雖然武周後期武則天開創了武舉,但在她有生之年,還是沒能享受到這種選拔制度給時局帶來的改善影響。

神龍革命後武周歸唐,但無論是中宗上位還是睿宗當國,政治局面都遠稱不上清明,各種妖魔鬼怪猖獗橫行,文武選禮也因此變得混亂有加。

基本的政治局面已經如此,京畿的宿衛體系自然也就成了投機者們的樂園,短短几年時間裡,宮闈政變頻頻發生。唐玄宗李隆基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成爲時代所選擇的那個人。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唐玄宗功成於政變,對政變的防範自然也是極爲嚴格,上位伊始便在驪山講武,繼續肅清並創設軍政格局。政治上提拔姚元崇爲相,開元前期清明有效的的政治由此而始。

但在軍事上的改革,則就顯得有些章法不足,主要體現在任重北衙萬騎與大內宦奴,萬騎擴建爲龍武軍,宦官們則執掌內閒廄並大力擴充宮中鷹犬駝馬等機構規模。

對於南衙的軍事體系,所進行的改革與發展力度則就不夠強。一直到了開元十一年,纔將關中與河東等地殘留的府兵招募爲長從宿衛,創立彍騎,以補充南衙兵力的不足,而府兵制也因此正式宣告終結,徹底的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彍騎創立之後,也並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與訓練。上層的不夠重視,也造成了彍騎上升空間不足,逐漸的自暴自棄,成爲流氓無賴的聚集所在。

而與此相對應的,則就是大唐在各邊開拓的武功輝煌,如此便又造成了大量軍事人才的外流,從而造成邊鎮越來越強而中央越來越虛。

這演變的過程,唐玄宗那種矛盾複雜的心理也佔了很大的因素。他既熱衷武功、崇尚開拓,早年的經歷又讓他對禁軍體系充滿了提防與不信任,特別是在其寵臣、北衙重將王毛仲也陷入謀反案後,對禁軍將領防禁更加深刻。

三十年間,關中彍騎不知警鼓、不辨旗號,其中就算還有一些府兵精華存留,要麼老病換代,要麼流失於方鎮之中。

以至於安史之亂爆發時,偌大帝國京中竟無兵可用,搜家闊戶搞出二十萬壯丁,一戰負於潼關。也讓周邊胡虜與諸方鎮們意識到,看似巍峨不可觸犯的大唐朝廷,原來骨子裡竟是這樣的虛弱無力。

如今輪到李潼的開元世道來接受歷史的考驗,正如他對李昭德所言,眼下的他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多張揚得意,反而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因爲他是深刻理解大唐盛世而崩給世道帶來的戕害、給民族帶來的打擊,以及給後世所留下的遺憾。

這一次集軍演武,除了宣揚國威、震懾四夷之外,對李潼自己也是一大警醒,既讓他清楚的認識到他如今所擁有、所掌控的力量有多大,同時也是警告他,如此寰宇之內、難有匹敵的力量,若不能以道御之而任性揮霍,所帶來的反噬也必將傷入骨髓,後果遠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承受。

因此儘管接下來的幾天演武過程中,大軍不再畢集於驪山周圍,而是在關東平原各處操演,但只要時間允許,李潼都會親臨現場觀摩檢閱,將一些讓人心振奮的人事場景深記在心中,激勵自己、也警誡自己。

當然,操演畢竟是操演,較之實際的戰爭情景要更加的簡單與淺薄。而今次這一場演武,除了震懾四夷並磨練將士們的軍事經驗之外,還要激發出整個軍事系統那種昂揚壯闊的精神。

所以在演武的過程中,除了基本的模擬操練項目之外,對於大唐立國以來各種輝煌的會戰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還原與覆盤。

當然不可能做到一比一的還原,畢竟從貞觀時期開始,大唐軍隊的足跡遠及西域、闊行海東,所面對的各種極端天氣與地形的影響,遠不是區區關中一地能夠體現出來的。

但是戰爭的規模與基本的進程,特別是一些勝負關鍵的單場戰事,也都通過陣伍對抗進行了一定程度表現。這麼做,既能讓將士們身臨其境的領會那些前輩名臣們的戰術韜略之精華,也能讓他們重溫每一個促使大唐走向更加輝煌的關鍵時刻,或許實際的軍事經驗增加不明顯,但那種尚武與自豪的情懷激發,則就非常的顯著。

自古以來,開創艱難而復興相對要容易。每一次的輝煌,都會給這個民族精神留下深刻的烙印,讓他們哪怕在逆境之中,仍能堅韌不拔、希望不泯,前人既可、我輩亦能!

生人萬種際遇,未必盡是如意,而擴大到一個民族,一個政權,運勢自然也是有漲有衰。一個強大的政權,未必能夠讓所有身在其中者都生活如意,但一個羸弱的政權,是絕對不會給民衆們帶來美滿的生活。

驪山這場演武,持續了十天的時間,所產生的耗用也是極爲驚人,京畿諸倉從去年便開始盛集的物料,在這過程中快速的消耗着。這當中所產生的消耗,甚至足以維持一場大戰的花銷,還並不包括各路人馬返回各自駐防區域的消耗。

早在京中籌備這場盛禮的時候,朝中其實便不乏爭議,認爲這樣的繁禮消耗太多,在國力剛剛有所恢復的當下,實在沒有舉行的必要。

儘管李潼力排衆議的做出瞭如期舉行的決定,但心裡也有一些打鼓,擔心勞民傷財卻效果不佳,反而會拖累大唐軍隊向外開拓的步伐節奏。

可是當各項演武事宜舉行完畢,大軍再次彙集於驪山山腳下的時候,在感受到各路人馬那精氣旺盛、鋒芒畢露的氣質變化後,李潼心中的疑慮頓時便消散一空。

兵強馬壯,殺氣外露,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062 禁中亡命徒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209 枝上桃李子0079 神宮巍峨0296 通泉縣大街痞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121 徐敬真引誣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154 宰相入刑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099 宰相危矣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192 太平公主登門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066 猶歌前代功德0149 舊事再起波瀾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164 官拜尚輦奉御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399 行驛命案0229 心似雙絲網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359 幷州大都督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066 猶歌前代功德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002 又一個才人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152 潛龍怒音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230 過平康款轡0328 野狐宰相0011 仁智院家人們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118 從子昌嗣0072 天賦異稟0399 行驛命案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246 細憐閒庭0020 願此心同我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
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939 黃泉路遠,情深不懼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062 禁中亡命徒0490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0209 枝上桃李子0079 神宮巍峨0296 通泉縣大街痞0935 蕃主東來,天威制裁0916 欽陵梟雄,不可小覷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121 徐敬真引誣0372 拙子外送,嬌娘入門0777 宗家冢嫡,監國元嗣0600 謀婚貴女,先靈安息0154 宰相入刑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604 諸胡聚首,桀驁伏誅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0784 告令天兵,卸甲歸國0099 宰相危矣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192 太平公主登門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807 雞犬升天,貴戚匿野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952 圖窮匕見,歸義奪城0066 猶歌前代功德0149 舊事再起波瀾0493 羣臣攻訐,打殺邪風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894 郡王秀才,授職麟臺0501 密令在手,謀殺懷義0164 官拜尚輦奉御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774 定亂須勇,國賴英主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399 行驛命案0229 心似雙絲網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833 有情自癡,不貪不怨0852 取爾首級,彰我刑威0358 入嗣孝敬,爵封代王1024 宗子慚情,朕難辭咎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757 舉世不容,名臣辭世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950 國人庸碌,大論真雄1044 生無所恃,唯自謹守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967 學士思苦,有家難歸0453 妖氛滿盈,功在今秋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1016 逝者難追,頻念傷神0646 紅翎赤喙,可殺蕃賊0643 孝傑率直,目中無人0359 幷州大都督0997 生則同衾,死則同穴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066 猶歌前代功德0349 魏王亞獻,宰相趨送0002 又一個才人0859丈夫無勢,何異禽獸0482 世道烘爐,我亦菽谷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152 潛龍怒音0781 借爾奴首,以儆效尤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230 過平康款轡0328 野狐宰相0011 仁智院家人們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987 外苑置業,夫妻同心0903 公私謀計,各有取捨0537 惡貫滿盈,附郭京城0118 從子昌嗣0072 天賦異稟0399 行驛命案0795 無上可汗,進退失據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955 聖人萬勝,長安沸騰0246 細憐閒庭0020 願此心同我0548 天家無情,勢弱則棄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1015 波斯歸義,羣胡法治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